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7 陈情表》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教案
永靖县移民中学崔云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作者陈情的构思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重点和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弄清陈情的层次和“辞不就职”的原因是重点。
对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读成诵。
2.探究法。
理清结构,把握文旨
【教学课时】 2课时
一、导入新课: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孝子故事,感动着每一位中华儿女。
捐髓救母的最美孝心少年邵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没有妈,哪有我啊”,多么朴实的话语。
我们看看三字经的孝子故事。
弟子规,同学们齐声读一下,你们做到了吗?今天我就来学习以孝著称的《陈情表》。
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奉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二、释题:
陈:陈述,禀报情:隐情、苦衷。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
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
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
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晋武帝执意要李密出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拉拢人心,显示皇恩浩荡,因为李密在蜀汉曾经做过官,出使过东吴,具有一定的外交才能;另一个原因就是李密因孝闻名,借李密来推行自己以孝治天下的国策。
可是李密家有96岁的老祖母,夙婴疾病,且李密又是蜀汉降臣,心系蜀汉,故无法也无心出仕,因此写了这篇奏章推脱朝廷的任命。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文章,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让皇上答应他的请求呢。
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密是如何来陈“情”打动晋武帝的。
(4)如何陈情?
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四、分析课文
1 .疏通第一段。
2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总摄作用
第一:父死母嫁;
第二:少年多病;
第三:无亲无戚;
第四:祖母病卧。
(1)首先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一段,李密上来就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
)
(2)这句话在这一段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总摄、统领的作用,统领全段)
(3)为什么说是统领全段呢?(因为下面李密就把他遭遇的不幸一一地给我们分层列了出来)
(4)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不幸,分几个层次?(四层,第一层是?“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见背”“志”“夺”什么意思?《孔雀东南风》“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府吏见丁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
——父死母嫁。
从小就无父无母确实让人同情。
第二个不幸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从小就体弱多病。
这也幸亏有祖母的慈爱、关怀与精心照顾,才得以存活下来,所以李密
怎能不由衷地感激祖母的抚养之恩呢。
第三个不幸是?“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家中人丁衰微,内外无亲。
交代这一点,家中基本什么人也没有,就我一个,还有什么作用?——为下文作者强调对祖母“区区不能废远”作好了辅垫。
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第四个不幸是?“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祖母长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前面李密已经说了,家中能尽孝的就他一个人,所以可以说李密现在是祖母唯一的感情支柱和生活依靠,他怎能对祖母置之不理呢。
)
从以上的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是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顾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
他们之间的这种祖孙情和一般的一不一样?(不一样,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的孝情)这样他们祖孙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概括为?(相依为命)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意思在第三段中也有照应,有强调,大家找一找看看是哪些句子。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我们看到了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我们听到了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身世凄凉,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那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作者开篇便述说自身遭遇不幸的苦情,以及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关系,目的是什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师:1让晋武帝了解自己的苦处,并以此表现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情深似海,希望借此能够打动晋武帝,博得他的同情,使其能设身处地为自己想想,不再征召自己出仕。
2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伏笔
3为下文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3 .试背第一段。
第一段的描写是凄楚哀婉的,是感人肺腑的。
这就奠定了文章悲凉的感情基调,让晋武帝一开始便落入了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所以我们在读这一段时,一定要注意语速要放得慢一些,语调要低沉一些,应该读出(沉重、凄苦),似乎在叙述一个悲惨的故事一样。
我们一起把第一段试背一下。
五、小结: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六、作业:背诵全文。
七、板书设计:
第一:父死母嫁;第二:少年多病;第三:无亲无戚;第四:祖母病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