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辨呕证之邪传少阳证之小柴胡汤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厥阴病辨呕证之邪传少阳证之小柴胡汤证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解说】
小柴胡汤为治少阳病之主方。
少阳包括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喜疏泄而恶凝滞,为表里阴阳顺接之枢纽,掌内外出入之途,司上下升降之机。
凡邪气侵犯少阳,使少阳经、腑同病,可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郁勃不舒,气血津液不行,内外上下不通,诸病生焉。
其病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耳聋目赤,舌苔白滑,脉弦;②少阳病兼太阳表证、阳明里证及脾家气血不和;③妇人热入血室证:经水适来,寒热如疟,或谵语,苔白,脉弦;④阳微结证: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不欲食,大便硬。
治疗少阳病有三禁:禁汗、禁吐、禁下,故必用小柴胡汤和解之剂。
方中药物可分三组:一为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之邪热,又能疏利肝胆气机,为和解少阳、表里之主药;二为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并通过其辛散作用,兼助柴胡透达经中之邪;三是人参、甘草、大枣益气调中,既能鼓舞胃气以助少阳枢转之力,又能预补脾胃以杜少阳之邪内传之路。
诸药共伍,少阳经、腑同治,又旁顾脾胃,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郁开气活,则枢机自利。
使用小柴胡汤还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本方主要作用在于柴胡,必须重用,《时方妙用》说:“方中柴胡一味,少用四钱,多用八钱。
”其剂量以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为宜;②抓住柴胡汤证的主证、主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③本方证或然证较多,当在辨明主证、主脉的基础上,随证灵活加减。
----摘自陈明老师主编的《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个在太阳篇已讲过的了。
所以发热呀,小柴胡汤解热力量相当好。
那么凡是呕,咱们讲柴胡剂的时候讲过,说是柴胡证见着一证即
是,不必悉具。
心烦喜呕,这个呕是柴胡证的一个主要证候,“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四个主要的证候。
那么如果要是发热而又呕,这肯定是少阳病。
所以要用小柴胡汤。
也就是说,“呕”是一个证候。
根据各种不同的其他脉证,那么治疗是不一样的。
所以咱们辨证也是这样子。
它这个书就是通过六经,还再辨八纲,就是分虚实寒热了,那么最后呢?还得到方证上。
方证就是方剂的适应证。
像这几个呕,治疗是各有不同。
这四段就是论呕。
那么,前面,前二十八节是论的厥,四肢厥逆那个厥;那么再以下他论的是下利;在这儿是论呕。
很清楚,这绝不是厥阴病。
(大家)看就看出来了。
所以我开始讲(厥阴篇)的时候就说了,在“诸四逆厥”(330条)以下,这在《玉函经》是单独一章,就是“辨厥利呕哕四个病形脉证并治”,这是对的。
那么王叔和把它搞到厥阴篇里头了,这害人。
当然仲景(将厥利呕哕放)在三阴三阳篇之后,他另有用意了,这个我也讲了。
可是他这一搁,注家就把厥阴病说得热闹了,他们认为这都是厥阴病。
厥阴病就没法辨了。
--------摘自《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如果也呕吐,但是发热,甚至有低热不退的,这就是阳证了。
在太阳病篇就讲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证有发热,“呕而发热”,包括低热不退的。
在临床上有很多这样的病人,尤其是妇女同志。
恶心,口苦,发热顶多38℃,总恶心,脉弦出于寸口,像一条线,直上直下,好生闲气,胸满,打嗝,小柴胡汤可好使了。
“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肝和胆相表里,出现少阳证了,少阳阳证就有发热,相火郁了,所以就发热。
要恶寒的,夜里恶寒的,头痛吐涎沫的,那个是吴茱萸汤证;要口苦,喜呕,胸胁苦闷,还有低热,发烧不退,那个是小柴胡汤证。
一个是阴证,一个是阳证;一个是寒证,一个就带有热象。
同时,在厥阴篇中提出小柴胡汤了,就说明了肝胆表里的问题。
肝与胆是一个
表里的关系的问题。
实,实在少阳;虚,虚在厥阴。
--------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校对│朴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