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蒸发》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欣赏我们家乡圣源湖的美景:(PPT播放视频:圣源湖春晓)。

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清澈的圣源湖湖水。

生:我看到了壮观的圣源湖大桥。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灯光。

……
师:圣源湖如此美丽的景色,正是因为有了清澈的湖水,才会让它呈现出生机勃勃、绚丽多彩。

师:你们平时喜欢不喜欢玩水呢?
生:(齐声)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玩一玩水,探秘水中的科学。

师:我们用手蘸一点水在桌面上写一个字,耐心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桌面上的字没有了。

生:桌面上的水变干了。

生:桌面上的水慢慢消失了。

师:桌面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生:跑空气中去了。

生:跑天上去了。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春天晾晒衣服、夏天雨后的水珠、秋天树叶上的露珠、冬天的雪景等。

)这些物体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后
有什么变化?
生:水会慢慢消失。

生:水会越来越少,最后消失了。

师:很好!同学们看到这两种现象,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想知道桌子上的水怎么没了?
生:物体上的水怎么变干了?
生:水变成了什么?
生:水到底跑哪里去了呢?
师:哪位同学知道水变成了什么,跑哪里去了?
生:水可能跑到空气中了!
生:水好像变成了蒸气,跑天上去了。

师:那谁能说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现象呢?
生:烧开水时,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生:洗过的衣服,慢慢干了。

生:洗过头后,头发也慢慢干了。

生:雨过天睛,地上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边交流边板书:水→水蒸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大家做的小实验以及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都是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就是蒸发。

(板书课题:蒸发)
(课件展示雨后的地面)
师:一年四季,下完雨雪后,地面上的水能不能蒸发掉?
生:(齐声)能。

师: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课件出示一个男孩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上发抖的图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中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一个小男孩从游泳池里出来身体在发抖。

师:同学们在洗过澡后有这种感觉吗?
生:(齐声)有。

师:那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他为什么会冷呢?
师:我们可以借助温度计、棉纱、水来研究这个问题。

师:(演示)用棉纱将一只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许与室内温度相同的水,取出来,停留在空中,同学们猜一猜,温度计的读数会怎样呢?
生:下降(29人)。

生:我觉着应该上升(14人)。

生:我认为温度计的读数不变,因为水的温度和室内温度是一样的。

(3人)(老师同时统计持不同意见的人数,并记录在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到底哪些同学的想法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动手实验。

师:那现在同学们就利用这些材料,小组分工去研究研究,并要及时的做好记录。

(教师发放记录表,巡回辅导,学生实验,实验完毕)师:同学们的实验已经做完了,并且认真地做好了记录,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一组投影展示实验记录):我们组的温度计刚从水里出来时是22℃;1分钟时是19℃;2分钟时是17℃;3分钟时是16.5℃;4分钟时是16℃。

(教师同时在一组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
师:现在让我们用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通过刚才的实验以及这条图线,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温度是下降的。

师:这能不能说明这29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生:(齐声)能!
师:还不能!为什么呢?因为做这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不是偶然的结果。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第二小组的实验结果吧。

生(二组投影展示实验记录):我们组0分钟的时候是22℃;1分钟时是19.5℃;2分钟时是17℃;3分钟时是16.5℃;4分钟时是16℃。

(教师在二组坐标系中相应的位置点上点)
师:我们依然用线把点连接起来。

通过观察,发现——
生:温度也是下降的。

师:第二小组的实验又一次证明了这29位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

三四小组再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好吗?
(三四小组汇报完毕)
师:现在老师把三、四小组的点都用线连接起来。

看来三、四小组的结果和一、二小组的结果是——
生:(齐声)一样的!
师:这四次实验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温度是——
生:(齐声)下降的!
师:同学们要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做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的结果不是偶然的,科学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反复再反复的检验!
师:四个小组的实验都证明了温度是下降的,那么,为什么温度计的读数会下降呢?也就是说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因为水蒸发时吸收了温度计液泡里的热。

师:温度计的液泡处在水的周围,也就是说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板书: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刚从游泳池出来身上为什么会冷了吗?
生:老师,我知道了!从游泳池出来,身上的水蒸发,会吸收身体里的热,所以身上感觉到冷。

师:对!你说的非常好!
师:生活中我们会这样做:(展示图片:病人发高烧时,用湿毛巾擦拭皮肤或在额头上敷上湿毛巾)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生:水蒸发时吸收周围的热,能使皮肤的温度降低。

师:现在每组桌上都有湿布,(顺手拿起一块湿布)谁能想办法让这块湿布尽快变干呢?
生:可以在太阳下晒一晒,在火上烤一烤。

生:也可以放在暖气片上。

生:可以用风扇吹一吹。

生:还可以拧一拧,甩一甩。

……
师:为什么要在太阳下晒一晒,在火上烤一烤呢?
生:因为温度高了,干的才比较快。

师:那你认为蒸发的快慢与——
生:(齐声)温度高低有关。

师:那为什么又要用风吹一吹呢?
生:风吹可以使空气流动的快,蒸发快。

师:那你的意思是蒸发的快慢还和——
生: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系。

(板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 )
温度高低
空气流动快慢
师:这也只是同学们的一种想法,科学可不能想当然!到底水蒸发的快慢是不是和温度、空气流动有关,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研究一下呢?
生:(齐声)想!
师:那哪个小组愿意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呢?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指定两个小组)
师:那好,第一、二小组就来研究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老师给你们很多的材料。

(教师随时发放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两个同样大的盘子、火柴、滴管。


师:三、四小组就来研究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关系,好吗?生:好!
师:老师给你们的材料更好玩,看,微型小风扇!
(随手发放小风扇,学生感到非常惊喜)
师:现在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做实验呢?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实验方法,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讨论好之后,就开始动手研究吧!
(学生做对比实验,几分钟后)
师:同学们!通过做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二组)(举手)我们组发现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温度有关系。

师:那你们是怎样研究的呢?
生:我们是在两个盘子里分别滴上相同量的水,一个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个放在桌上不动,过一会儿,被加热的水很快就蒸发完,变干了,而另一个盘子里的水蒸发的就很慢。

因此,我们知道温度高,蒸发的就快,温度低,蒸发的就慢。

师:那你们为什么在两个盘子里滴同样多的水呢?
生:这样才能正确的做对比实验呀。

师:对!我们应该在同样大盘子里滴上同样多的水,只改变温度这样才能正确比较蒸发的快慢是否跟温度有关系。

师:第一小组你们研究的结果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一组)一样。

师:通过实验,一、二小组的研究都说明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温度有关。

师:第三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结果吧!
生:(三组)我们发现蒸发的快慢和空气流动有关系。

师:怎么研究的?
生:把两块纱布浸湿,一个用小风扇吹一吹,另一放在一旁晾,用风扇吹的纱布干的快。

师:做实验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呢?
生:两块纱布一样大,湿度相同。

师:非常好!那你们的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了加快空气流动可以使水蒸发的快。

师:真不错!四组是怎样研究的呢?
生:(四组)和三组的一样,并且结果也一样!
师:看来三、四小组的实验结果都说明了蒸发的快慢的确和空气流动
有关。

(去掉板书中的问号)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水蒸发的快慢除了和温度、空气流动有关,还与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沉默)
师:(教师随手拿起桌上的湿纱布)这块湿布,你是展开干的快呢?还是叠在一起干的快呢?
生:当然展开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展开面积大,这样蒸发的就快。

师:这说明蒸发的快慢还和——
生(齐声):表面积大小有关系。

师:在生活当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增大面积加快蒸发的现象呢?生:农民伯伯晒粮食时,都要摊开晒。

生:还有晒衣服晒被子时,也要展开晒。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PPT展示相关图片。


师: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希望同们们在课下注意留心观察!
师:短短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那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蒸发。

生:我知道了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

生:我还知道了怎样加快蒸发。

师:你们喜欢科学课吗?
生:(齐声)喜欢!
生: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我很高兴能够在科学课上做实验。

生:我还愿意再上这样的科学课。

师:同学们喜欢科学课,老师非常高兴。

师:好了!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蒸发,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知道了如何加快蒸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避免蒸发的,希望同学们到课下留心去观察、去寻找看哪些地方需要避免蒸发,好吗?
生:(齐声)好!
师:另外同学们照着教材第57页的方法制作一个“晴雨计”。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圣源湖美丽的夜景视频,(播放PPT)整理好自己用过的实验器材,准备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