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一、说明文分类:
按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以实在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

事理说明文:以抽象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

平实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

生动说明文: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拟人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如何明确说明对象:1、看题目2、抓首括句或中心句
如何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
1、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

看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2、抓关键句
3、从分析材料入手。

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那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总结。

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用途: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工序流程,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生物成长等。

标志:一般文中会出现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如年月、时代、朝代等。

逻辑顺序:
用途:说明事理的内部联系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

分类:1、从概括到具体
2、先总后分
3、从现象到本质
4、从原因到结果
5、从特点到用途
6、从整体到部分
7、从主要到次要
空间顺序:
用途: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或具体物品。

一般由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顺序。

标志:文中常出现方位词,如前后、左右、上下、东西、南北等。

四、说明方法: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引资料、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说明方法1
举例子:
语言标志: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
作用: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说明方法2
打比方:
语言标志:像、仿佛、如、犹如、是等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说明方法3
列数字:
语言标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比、度数等。

作用: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等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说明方法4
作比较:
语言标志:比、而、相对于、也、较等
作用: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鲜明、深刻。

说明方法5
分类别:
语言标志:……分为几种(类),分别是……;一类是……一类是……
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说明方法6
引资料:
语言标志:名言诗文、新闻报道、逸闻趣事等各类资料
作用:引用神话传说、新闻、名言、格言、谚语、谜语等,科学、可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增强了说明的权威性、趣味性。

说明方法7
下定义:
语言标志:……是……;这就是……;……叫……等判断句式
作用:用简洁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或科学道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准确、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或道理。

说明方法8
作诠释:
语言标志:因为、由于、这是由……造成的
作用:具体解释说明了……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说明方法9
摹状貌:
语言标志: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描摹
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五、说明方法注意事项:
1、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是”字两边的话题能互换。

作诠释:“是”字两边的话题不能互换。

2、文中有“数字”不一定就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也有可能是时间词。

3、一个句子可能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要找全。

六、说明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
1、总分式:(1)总——分事物说明文多采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
安排。

(2)总——分——总,事理说明文多用总——分——总式。

2、并列式: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指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
是平行式的结构。

3、递进式: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指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

七、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严谨、生动形象。

1、准确严谨
特征: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程序等,都要求表达准确无误。

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科学的特点。

准确严谨标志词
1、限定时间:目前、当时、至今、一向、渐渐……
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至少、一定、相当、稍微……
3、限定数量:之一、多、多于、很多……
4、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
5、表示频率: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
6、限定范围:一般、主要、都、大部分、基本、全部、少数、之一……
2、生动形象
特征:多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特殊句式。

作用:使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轻快活泼、幽默风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