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pptx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习题pptx课件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习题pptx课件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e6d5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b.png)
第2部分 阅读与欣赏
六 课内阅读。(10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 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 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 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 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 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第二单元综合
素质评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1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我 喜 欢 《 三 国 演 义 》 中 的 诸 葛 亮 , 他 明 知 dū du ( 都督 ) 周瑜dù jì( 妒忌 )他,但为了大局仍接受wěi tuō ( 委托 ),凭借shén jī miào suàn( 神机妙算 )按时完成了 任务;我也喜欢《水浒传》中的好汉,他们wǔ yì( 武艺 ) 高强,替天行道,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阅读,让我 看到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3 根据积累完成填空。(5分) (1)《猴王出世》选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西__游__记____》, 作者是___吴__承__恩_____。 (2)看到“桂花、春山”这两个景物,你会想到王维的 《______鸟__鸣__涧________》这首诗中的诗句: _____人__闲__桂__花__落_______,____夜__静__春__山__空_____。
时,不理解“籰”的意思。我根据字形猜测其意思可能与
( A )有关。
A. 竹子
B. 水流
C. 手
D. 金属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 山冈 饥饿 坠落
B. 预记 遮盖 山寨
C. 胸膛 碗碟 托拉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cc416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9.png)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赏析:这首诗通过诗人与田父的对话,表现了诗人不愿同流 合污,决心过隐逸生活的坚决态度。这首诗可以让人们更清 楚地了解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以及他对“仕”与“隐”的认识 和思索。写法上,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琐细之事,如开门迎客,对 酒谈天,都写入诗中,写得亲切自然,丰腴有味,纯朴动人,这也 是作品的高妙之处。全篇看似舒缓,却处处蕴含着不流于世 俗的高尚精神。
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表并列 ) (3)而 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表转折,但 )
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表修饰 ) 鸟倦飞而知还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 拄着 ) ②或棹.孤舟( 用桨划 ) (2)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 每天 ) ②当敛裳宵.逝( 连夜 )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东晋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我国第一 位田园诗人。
他长于诗文辞赋,大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 他的作品寄寓了他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 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有的作品也流露出“人生无常” “安命乐天”等思想。其作品的语言质朴自然,极为精练,多用 白描的手法,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饮酒》《桃花源诗》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4.文言句式 (1)皆口腹自役( 宾语前置 ) (2)遂见用于小邑( 被动句 )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介词结构后置 ) (4)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省略句 ) (5)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 ) (6)既自以心为形役( 被动句 ) (7)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词结构后置 ) (8)将有事于西畴( 介词结构后置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我能把字写的最漂亮 解剖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我能把字写的最漂亮 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af40ee5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0.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我能把字写的最漂亮解剖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千仞(rèn) 绷带(bēnɡ)襄阳(xiānɡ)黯然(yīn)涕泪(dì ) 由衷(zhōnɡ)革命(ɡé)踌躇(chú)不堪(kān)矜持(jīnɡ)被俘(fú) 土匪(fěi)裤褂(ɡuà)镯子(zhuó) 彼此(bǐ)蓟北(jì)(正确答案)2.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单选题] *A.供应供养供品口供B.恐吓吓唬吓人惊吓C.霓裳云裳新衣裳羽裳D.淡泊停泊泊船漂泊(正确答案)3. 请为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字()试()()恋()写手() [单选题] *A.卷誊绢眷B.绢誊眷卷C.卷眷誊绢(正确答案)D.誊卷绢眷4. 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闻”的意思相同的是() [单选题] *A.听而不闻(正确答案)B.新闻C.丑闻D.闻味5.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单选题] *A.拟定锻练慈祥参谋B.慰问牺牲年领奔赴C.尊重瞬间由衷颤斗D.施行审视特殊崭新(正确答案)6.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 [单选题] *A.孤城遥望玉门关玉门关:西域古国名字B.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妻子和孩子(正确答案)C.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北宋朝廷的军队D.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年轻的时候7. 下列成语中,感情色彩属于同一类的是() [单选题] *A.久别重逢一声不吭巧舌如簧艰苦卓绝B.矜持不苟舍己为公肃然起敬敬佩不已(正确答案)C.脍炙人口不由自主引人入胜处心积虑D.见多识广为所欲为从容镇定德高望重8.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选题] *A.尽管他快要退休了,但这份奉献精神,仍然令年轻民警心有余悸。
B.他自知理亏,面对他人的质问,坐在旁边矜持不苟。
C.她受了很大的委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7305315c4b35eefdc9d33348.png)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选择题练习(1-8单元)第一单元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把麻搓成线。
) B.也傍.桑阴学种瓜(傍:依靠)C.山衔落日浸寒漪.(漪:水中的波纹。
)D.草满池塘水满陂.(陂:池岸)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中衔”的意思是( ),这里巧用了( )的修辞手法。
A.含在口中,用嘴叼着B.遵奉,接受C.夸张D.拟人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耘田嗡嗡B.割掉码蚱C.拔草蝴蝶D.瞎闹水瓢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供.耕织供.应B.觉.得睡觉.C.明晃.晃晃.眼D.燕.园燕.子5.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绩麻:把麻搓成线。
B.稚子:幼小的孩子。
C.信口:随口。
D.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6.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A.梅花没有雪花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8.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下列选项中,对句意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系在美丽丝线上的闪着智慧与快乐的珍珠。
A.童年生活五彩斑斓。
B.童年生活如同美丽丝线C.童年生活闪着智慧与快乐。
D.童年生活如同一串珍珠。
10.下列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平,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业练习课件ppt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业练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c4d6d3e87101f69f319553.png)
3. 宋代有四大书法家,合称“苏黄米蔡”,他们是( C )。 A. 苏辙、黄庭坚、米芾、蔡京 B. 苏辙、黄景仁、米芾、蔡襄 C.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D. 苏洵、黄庭坚、米友仁、蔡襄
知识小结
1. 我来猜字谜。 (1)一只狗四个口。( 器 ) (2)千里挑一,百里挑一。( 伯 ) (3)遇水立成河,同伴就称哥,头顶大得奇,旁人又如何( 可 ) (4)一根木根,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 面 )
(7月16日 光明网)
【材料二】
【材料三】
1,862,690件(套)
苏轼新岁展庆、人来得书卷 故00226107/法书/北宋 苏轼行书治平帖卷 故00002887/法书/北宋 苏轼行书定慧院诗草稿卷 新00100473/法书/宋 苏轼行书三马图赞残卷 新00155134/法书/宋 苏轼书种橘帖卷 故00002888/法书/宋 苏轼书陶诗卷 故00004353/法书/宋 苏轼行书题王诜诗帖页 新00145909/法书/北宋 苏轼行书春中帖页 新00133451-2/10/法书/宋 清人仿苏轼行书卷 资书法00001244/法书/宋
(3)想一想,杨修会如何回答曹操的问题呢?下列填到文中横线上 最为合适的是( D )。 A. 我知道丞相您不爱吃糖,所以我们便替您分忧了。 B. 丞相您是个体恤下属的好官,您告诉我们这儿有“一合酥”,是 想让我们吃。 C. 丞相是想与我们共同分享,让大家都感到甜蜜、快乐。 D. 是丞相您让我们吃的,我们怎敢违命呢!这不是写着“一人一口 酥”吗?
经他这样一解释,大家才明白过来,于是放心地享用起又甜又香的酥 糖来了。
原来这是个字谜,“合”字可分解为“人、一、口”,加上前面 的“一”,后面的“酥”,就成了“一人一口酥”。
大家刚吃完,曹操回来了,看着空空的盒子,又看杨修在场,便 明白了,却故意问:“谁叫你们吃的?”杨修走上前笑嘻嘻地说:“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并说:“我就知道是你解开的这个字谜。”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项脊轩志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项脊轩志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8d9bbe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1.png)
(9)其制稍异于前( 介词结构后置 ) (10)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略句 )
5.名句积累 (1)在《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 枇杷树如今已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 “ 庭有枇杷树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今已亭亭如盖矣 ”。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喜”转“悲”的过 渡句是“ 然余居于此 , 多可喜 , 亦多可悲 ”。 (3)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是 “ 室仅方丈 , 可容一人居 ”。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动词,成为 ) (3)为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动词,修筑 )
轩东故尝为厨( 动词,是 ) 余既为此志( 动词,写,作 )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助词,的 ) (4)之 先妣抚之甚厚( 代词,她 ) 儿之成,则可待乎(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 顷之,持一象笏至(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
(3)后五年,吾妻来.归. 古义: 指嫁到我家来 今义: 归顺;归附
4.文言句式 (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判断句 )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断句 ) (3)妪,先大母婢也( 判断句 ) (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被动句 ) (5)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介词结构后置 ) (6)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介词结构后置 ) (7)室西连于中闺( 介词结构后置 ) (8)鸡栖于厅( 介词结构后置 )
家人相聚,其情悠悠,其乐融融。可是,当这份欢乐、这份热闹 一朝离去,当那如血的夕阳拉长你的身影,撕扯你孤独的心灵 的时候,那昔日的欢乐、热闹是如此沁入骨髓,使你的眼睛流 泪,使你的心滴血。常人尚且如此,内心情感异常丰富的作家 的体会则更深……
“今之欧阳修”——归有光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后徙 居嘉定(今属上海),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dc2f8b16fc700aba68fc75.png)
统编教材五下第三单元单元首页【单元导语】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
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汉字真有趣》一、活动建议1.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二、搜集资料的方法查找图书1.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找书。
如,查找汉字故事,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架上去找。
2.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网络搜索1.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
如,搜集汉字故事,可以检索关键词“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2.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材料。
请教别人1.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已需要的资料。
2.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三、阅读材料1.字谜七则①画时圆,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
答案:日②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
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答案:田③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答案:也④右边有,左边无。
后面有,前面无。
哥哥有,弟弟无。
周家有,李家无。
答案:口小结:这两个是画面猜谜,分别是“人”在“木”旁(休),十二点→十加两点(斗)。
⑦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
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
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词语解释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常用来象征祥瑞。
声符:汉字形声字的表音部分。
也称声旁。
形符:也称形旁或义符(意符),是合体字的一个部分,与声旁相对。
段落参考:第1自然段:我们祖先创造的形声字藏着许多秘密。
第2~4自然段:以“星”“凤”为例,讲解如何“在象形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新的形声字。
第5~7自然段:以“蜀”“祭”为例,讲解如何“在象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新的形声字。
第8自然段:形声字非常有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件ppt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a0361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1.png)
出示古诗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情
出示古诗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思
出示对联
①上联: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 帆快(樊哙);
下联:百管争鸣,笛清( 狄青 )难比 萧和( 萧何 )。
活动建议
(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 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
(2)调查学校、 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 报刊。
第二阶段 活动展示
演变过程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 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距今3600 多年。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 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
整体阅读
(1)认真阅读课本44—46页的阅读 材料,思考:这五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 说明了汉字是有趣的?为什说汉字是有趣 的?
整体阅读
(2)除上述五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 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3)阅读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 内进行交流。
活动建议
(1)搜集或编写字谜。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 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和同学交流, 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6)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 斗)
出示字谜
(7)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 一天,他挂出一幅 水墨画来,上画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 说:“这是一则字谜,要购买者,须付三十两银子, 如果猜中谜语,则分文不收。”好半天过去了,仍无 人猜中。这时,有一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 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唐 伯虎望着这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猜中了!他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习题课件(18张)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习题课件(18张)](https://img.taocdn.com/s3/m/05a8033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f.png)
小米感到非常内疚,羞愧地对赵红说:“对不起,我伤了你的心。和 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是我错了!”
1.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广泛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 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请把文中的歇后语补充完整。从中可 以发现歇后语的特点是 谐音 和 比喻 。(2 分) 2.在短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这句话是一个 过渡 句, 在文中起 承上启下 的作用。(3 分) 3.赵红听了王小米的歇后语后,为什么“捂着脸哭了起来”?(3 分) 因为王小米的歇后语说她脸上的斑点多,伤了赵红的自尊,所以她捂着脸哭
唐伯虎与祝枝山之言是一个谜,你能揭开这个谜吗?(3 分)
唐伯虎说的是“百无一是”,暗示着“百”字中无一,即指“白”字;祝枝 山说“自无一是”,暗示着“自”字中无一,也即指“白”字,两人均指白 牡丹为王。
(二)一句歇后语(12 分) 王小米很喜欢说歇后语。他常把一句句歇后语挂在嘴边,有机会就用 上一句,什么“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啦,“大热天穿棉袄——不是 时候”啦,“一二三五六—— 无事(四) ”啦,张嘴就来。人们听了,都笑 着说:“这王小米油嘴滑舌的,真逗!”于是,他更得意了,平时说话不管 有用没用,总要带上几句。 可是,王小米万万没有想到,歇后语( 虽然 )新奇有趣,( 但是 )如果 不掌握分寸用它来嘲弄人,就会伤害别人。
语文五年级 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生字熟记。(共 13 分)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3 分)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课件 (2)、初试身手.pptx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课件 (2)、初试身手.pptx](https://img.taocdn.com/s3/m/d65a63bdf61fb7360b4c65e0.png)
语文园地
点拨
1.典型事例 2.多种方法 3.周围人的反应。
示例:
来到爬杆的场地,王晓宁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 额前,抬头仰望一下杆顶:“就这么一点高度,还难得倒我爬 杆王?大家瞧我的!”说完,王晓宁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 搓,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忽然,他猛地往上一窜, 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 “咬”住爬杆,“嗖”的一声,居然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 仰望他。紧接着,王晓宁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都靠着 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我们的欢呼声中, 王晓宁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来 啦——我赢啦——”大家见他兴奋的样子,纷纷为他鼓掌喝彩。
语文园地
拓展积累
(2)融情于事: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事件的叙 述中。(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通过对事情的叙述中, 表现了祖父对“我”的耐心和慈爱;祖父的慈祥、和
蔼可亲和疼爱孙女;作者对祖父的崇敬和怀念。)
(3)借物抒情:情感的抒发蕴蓄在对某一物的介 绍中。(许地山在《落花生》中采用的是借物抒情的 方法,借歌颂花生的特点。)
语文园地
◎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 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列出来,和 同学交流。
幽默的爸爸典型事例: ◇他自称“大帅哥”,管妈妈叫“大 美女”,叫我“小逗号”。 ◇他每天都乐呵呵的,时不时地讲个 小笑话逗大家乐。 ◇模仿明星唱歌。 ◇用幽默的话语开导我。
爱干净的妈妈典型事例: ◇一双手不闲着,总在打扫卫生。 ◇每到星期天,就动员家人大扫除。 ◇批评我和爸爸不讲卫生。 ◇逼着我学洗衣服。
④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 来,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精品教学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c6c16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0.png)
演变、汉字的起源、汉字书法艺术、汉字与 姓氏等内容展开研究;还可以围绕自己感兴 趣的其他内容展开研究,如汉字的造字规律、 汉字简化的历史、汉字与色彩的关系、汉字 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等。注意选择大小适宜、 深浅适度的研究内容。
汉字真有趣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最初的汉字
活动内容
快速浏览课本,说说课本上给出了哪些 好的活动建议。
组建活动小组 讨论活动内容 制订活动计划 具体开展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汉字的趣味,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了解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3.能搜集字谜,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能搜 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举办一次趣味汉字 交流会。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然后跟选择 同样活动的同学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合作学 习。
4.制订活动计划。 ① 讨论确定组员的分工。
②
讨论确定活动时间、活动流程及展 示方式等事项。
③ 撰写活动计划。
①讨论确定组员的分工。
猜字谜 先参考《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等 材料,按照文字谜、画谜、故事谜等类别对 字谜进行分类,然后每位组员承担一类字谜 的搜集和编写任务。
趣味汉字交流会
着重阅读《有意思的谐音》《有趣的形声字》 等材料,再搜集一些能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 (如藏头诗、谐音诗)、歇后语、对联、故 事、文章等。可以整个小组只搜集一类材料, 也可以每位组员承担一类资料的搜集任务。
②讨论确定活动时间、活动流程及展示 方式等事项。
展示方式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及成员分工初步 设定,在真正展示阶段可结合搜集、整理资 料的情况再作调整。
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过秦论分层作业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过秦论分层作业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c838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1.png)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阡陌,指田野上的小路,其中,“阡”指南北走向的小路,“陌”指东西走向的 小路。课文中指“田野”。 B.陶朱,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后人常 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C.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意思相同,都指下层百 姓。 D.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亲和祖父)庙和 始祖庙,后泛指古代天子的宗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 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解析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中“以”放在动词前面,是连词,表目的,来。C 项,“以弱天下之民”中“以”也是连词,表目的,可以译为“来”。A项,“尝以十 倍之地”中“以”是介词,用。B项,“以为桂林、象郡”中“以”是介词,把。D 项,“然秦以区区之地”中“以”是介词,凭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 面. 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 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 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 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解析 C项,“余力”,古今义相同,剩余的力量,多余的精力。A项,“以致”,古义: 用来招致;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 结果。B项,“山东”,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山东省。D项,“爱”,古 义:吝惜;今义: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
部编版伯牙鼓琴优秀课件ppt.pptx
![部编版伯牙鼓琴优秀课件ppt.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2564d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04.png)
shǎo
wēi wēi
shāng shāng
看谁读的准
检查预习
初读课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本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知音难觅,知己难求。
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高山流水,除了巍巍太山,汤汤流水,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拓展延伸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 !”
1、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目标
善哉( )巍巍( )乎汤汤( )乎 少( )选之间
文言文翻译方法
鼓:弹琴。 方:正,正在。太山:泛指大山,高山。 志:心志,情志。 若:像。巍巍:高大的样子。 善哉:好啊。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以为:认为。 少选:形容时间极短 足:值得。 复:再。
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 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本书中,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伯牙曾在子期的墓前,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分层作业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分层作业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119e4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1.png)
2.标点虽然主要是标示停顿,但是有时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 线部分的破折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①破折号的使用使正常叙述被断开,补充说明了“我”选择去都会路书摊上 卖书的原因;②破折号放缓了叙事节奏,符合文段整体的叙述风格。
123456789
3.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不止”在表意上有所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 析。
123456789
我的鞋那时已处于万般凄惨的境况了,鞋底已一片一片地掉了,鞋帮也 破得难以被认为是鞋了。我的帽(也被我用作睡帽)又扁又皱,就是被扔到 垃圾堆上的脱了柄的破镐和它相比也不会不好意思了。我的衬衣和长裤 上沾着暑气、露水、草屑、泥土(我在那泥上睡过觉),再加上破烂,当我站 在门前时,我姨奶奶小院里的鸟儿也受了惊吓。离开伦敦后,我的头发就没 碰过梳子和刷子。由于没受惯风吹日晒,我的脸、脖子和手都被烤成了紫 褐色。我从头到脚都是白垩粉和沙土,就像刚从一座石灰窑里出来一样。 就这么一副样子,还对这副样子有强烈的自觉,我等着向我那严厉的姨奶奶 介绍我自己,让她接受我这样的第一印象。
123456789
4.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几个句子改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以“小说”为主语, 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小说通过上流社会中所谓有教养的富家太太的自私冷酷和底层劳动人民 的善良仁慈的对比体现出鲜明的民主精神。
123456789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个 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节选自《大卫·科波菲尔》,有删改)
123456789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小说写贝西姨奶奶挥动那把刀并做砍的动作,说道“快走开!这里不许男 孩来!”可以看出她有重女轻男的思想。 B.作者虽然没有详细描写大卫来投奔姨奶奶的原因和经过,只用几句话加 以概括,但足以暗示出作者的感情倾向。 C.近距离观察和接触贝西姨奶奶后,大卫发现她外刚内柔,也很亲切,并不 像从母亲那听到的那么严厉和傲慢。 D.洗完澡之后,“我”之所以“很快就又倒到沙发上睡着了”,不仅因为疲乏至 极,还因为在这里获得了温暖和安全感。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范文1:敦煌莫高窟课件、初试身手.pptx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范文1:敦煌莫高窟课件、初试身手.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b97c15fd15abe23482f4d9b.png)
开头概括介 绍莫高窟位 置、历史和 影响。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 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 术的精髓。如果把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 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放在路边的话,可以 构成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 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 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 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地说:“看了 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介绍“千佛 洞”名字的 由来。
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 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 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 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 画廊”之称。
◎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 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列出来,和 同学交流。
幽默的爸爸典型事例: ◇他自称“大帅哥”,管妈妈叫“大 美女”,叫我“小逗号”。 ◇他每天都乐呵呵的,时不时地讲个 小笑话逗大家乐。 ◇模仿明星唱歌。 ◇用幽默的话语开导我。
爱干净的妈妈典型事例: ◇一双手不闲着,总在打扫卫生。 ◇每到星期天,就动员家人大扫除。 ◇批评我和爸爸不讲卫生。 ◇逼着我学洗衣服。
结尾强调敦 煌莫高窟在 世界文化史 上的珍贵价 值,升华中 心。
点评:这篇习作的结构是“总分总”。开头点题,
介绍莫高窟的位置、历史和影响,引出下文对壁画和 “千佛洞”的介绍。中间部分具体介绍了壁画和“千佛 洞”名字、洞窟的由来,内容丰富,中心突出。结尾点 出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突出中心。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来到爬杆的场地,王晓宁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 额前,抬头仰望一下杆顶:“就这么一点高度,还难得倒我爬 杆王?大家瞧我的!”说完,王晓宁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 搓,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忽然,他猛地往上一窜, 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 “咬”住爬杆,“嗖”的一声,居然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 仰望他。紧接着,王晓宁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都靠着 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嘴里还发出“嗨嗨”的声音。 他的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在我们的欢呼声中, 王晓宁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来 啦——我赢啦——”大家见他兴奋的样子,纷纷为他鼓掌喝彩。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单元研习任务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3单元单元研习任务pptx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29dbc1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1.png)
(2)借写景来抒情。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 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 引发真情的景物。请看郑振铎在《海燕》中描写的大海: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 偶有微风,பைடு நூலகம்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 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 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 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 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 那么美的天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 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不仅希望可以从 中获得启示,也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从而成为 健全的人。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文章感染读者,具有震撼人心 的力量,就必须做到说真话,抒真情。那在写作中怎样才能做 到这一点呢?
1.重“我”——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 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真实地 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 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古人云:读诸葛孔 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 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强 烈而真挚的感情。《陈情表》中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 厚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知恩图报、尽心报国的诚挚之 情,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人们仍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
2.重“物”——寻找感情的“承载物” 抒情,往往要借助某一具体的事、景作为“凭借物”,否则,“皮 之不存,毛将焉附”?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句,虽不着一 个“情”字,然而情采毕出;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两句, 虽未言一个“愁”字,然而谁不知词人满腹的“愁”滋味呢?李、 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效果?一是情感使然,是情感的魅 力所致;二是其情感抒发都有恰当的“承载物”。大凡文章者, 或借事,则要选准事;或借景,则须找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