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7节 数学归纳法课件 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得:ak+1= 2k+3- 2k+1 或ak+1=- 2k+3- 2k+1(舍去). 即当n=k+1时,通项公式也成立. 由①和②,可知对所有n∈N+,an= 2n+1 - 2n-1 都成立.
[冲关锦囊] 解“归纳—猜想—证明”题的关键环节: (1)准确计算出前若干具体项,这是归纳、猜想的基础.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猜想出一般结论.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之.
(2)证明:①当n=1时,a1=1,结论成立. ②假设n=k(k≥1且k∈N+)时,结论成立, 即ak=22k-k-11.那么n=k+1时, ak+1=Sk+1-Sk=2(k+1)-ak+1-2k+ak=2+ak-ak+1, ∴2ak+1=2+ak.
∴ak+1=2+2 ak=2+222k-k-11=2k+21-k 1. 这表明 n=k+1 时,结论成立. 由①②知猜想 an=22nn--11(n∈N+)成立.
数学归纳法 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 第一个值n0(n0∈N+) 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 有正整数n都成立.
1.(教材习题改编)已知n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4+…
那么当 n=k+1 时, 左边=(k+1+1)(k+1+2)·…·(k+1+k+1) =(k+2)(k+3)·…·(k+k)(2k+1)(2k+2) =2k·1·3·5·…·(2k-1)(2k+1)·2 =2k+1·1·3·5·…·(2k-1)(2k+1), 这就是说当 n=k+1 时等式也成立. 综上可知原等式对于任意正整数 n 都成立.
答案:2k
5.(教材习题改编)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n边形的对角线为12n(n-3) 条时,第一步检验第一个值n0=________.
解析:第一步检验的第一个值n0应为3. 答案: 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1)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只适用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的证
明方法,它们的表述严格而且规范,两个步骤缺一不 可.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第 二步中,归纳假设起着“已知条件”的作用,在n=k+1 时一定要运用它,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第二步的 关键是“一凑假设,二凑结论”.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从k到k+1 时命题中的项与项数的变化,防止对项数估算错误.
[巧练模拟]——————(课堂突破保分题,分分必保!)
1.(2012·大连模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 4+4×1 6+6×1 8+…+2n21n+2=4nn+1(n∈N+).
证明:(1)当n=1时,等式左边=2×1×12×1+2=18, 等式右边=411+1=18. 等式左边=等式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巧练模拟]—————(课堂突破保分题,分分必保!)
3.(2012·苏北四市联考)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
an 2
+a1n-1,且an>0,n∈N+. (1)求a1,a2,a3,并猜想{an}的通项公式; (2)证明通项公式的正确性.
解:(1)当 n=1 时, 由已知得 a1=a21+a11-1,a12+2a1-2=0. ∴a1= 3-1 或 a1=- 3-1(舍去). 当 n=2 时,由已知得 a1+a2=a22+a12-1, 将 a1= 3-1 代入并整理得 a22+2 3a2-2=0. ∴a2= 5- 3或 a2=- 5- 3(舍去). 同理可得 a3= 7- 5. 由 a1,a2,a3,猜想 an= 2n+1- 2n-1(n∈N+).
第
六
第
章
七
不
节
等
式、 推
数 学 归
理
纳
与
法
证
[理]
明
抓基础 明考向 提能力
教你一招 我来演练
[备考方向要明了] 考什么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 简单的数学命题.
怎么考 从高考内容上来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 关的不等式以及与数列有关的命题是高考命题的热 点.题型为解答题,着重考查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及学生 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中、高档.
(2)假设当 n=k(k∈N+,k≥2)时不等式成立,
即(a1+a2+…+ak)(a11+a12+…+a1k)≥k2.当 n=k+1 时,(a1+a2+…+
ak+ak+1)(a11+a12+…+a1k+ak1+1)=(a1+a2+…+ak)(a11+a12+…+a1k)+
(a1
+
a2
+
…
+
ak)
1 ak+1
()
解析:由f(n)可知,共有n2-n+1项,且n=2时,f(2)=12+13+14.
答案: D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17
•
返回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2n-1 1<n(n>1)”,由n=k(k>1) 不等式成立,推证n=k+1时,左边应增加的项的项数是________. 解析:当n=k时,不等式为1+12+13+…+2k-1 1<k. 则n=k+1时,左边应为: 1+12+13+…+2k-1 1+21k+2k+1 1+…+2k+11-1 则增加的项数为2k+1-1-2k+1=2k.
1 a1
+
1 a2
+…+
a1n)≥n2对任意n∈N+,n≥2都成立.
[冲关锦囊]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不等式,一般有
三种具体形式:一是直接给出不等式,按要求进行证 明;二是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先利用n的几个特殊 值猜想大小再给出证明;三是已知不等式成立,寻求 变量的取值范围. 2.在证明由n=k到n=k+1成立时,一定要用归纳假设 n=k时得到的中间过渡式,由过渡式到目标式的证 明可以用放缩法、基本不等式、分析法等.
(2)假设 n=k(k∈N+且 k≥1)时等式成立,即有 2×1 4+4×1 6+6×1 8+…+2k2k1+2=4k+k 1, 则当 n=k+1 时,2×1 4+4×1 6+6×1 8+…+2k2k1+2+2k+1[21k+1+2] =4k+k 1+4k+11k+2 =4kk+k+12k++12=4k+k+11k+2 2=4kk++12=4k+k+1+1 1 所以当 n=k+1 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于一切 n∈N+,等式都成立.
1 2
,a
2 n
+(an+1+
2)an+2an+1+1=0.求证: -1<an<0;
[自主解答] 已知条件可化为(an+1+an)(an+2)+1=0,
即an+1=-an-an+1 2.
①当 n=1 时结论成立; ②假设当 n=k(k≥1 且 k∈N+)时结论成立,即-1<ak<0, 那么当 n=k+1 时,ak+1=-(ak+2)-ak+1 2+2. ∵1<ak+2<2,又 y=t+1t 在(1,2)内为增函数, ∴ak+2+ak+1 2∈(2,52),∴ak+1∈(-12,0), 则-1<ak+1<0. ∴当 n=k+1 时结论成立. 由①②知,对一切 n∈N+均有-1<an<0.
解题样板 解答
数学归纳法解答题的规范
[考题范例] (13 分)(2011·湖南高考)已知函数 f(x)=x3,g(x)=x+ x. (1)求函数 h(x)=f(x)-g(x)的零点个数,并说明理由; (2)设数列{an}(n∈N+)满足 a1=a(a>0),f(an+1)=g(an), 证明:存在常数 M,使得对于任意的 n∈N+,都有 an≤M.
[冲关锦囊]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应注意 (1)明确初始值n0的取值并验证n=n0时命题成立. (2)由n=k证明n=k+1时,弄清左边增加的项,且明确变形 目标. (3)掌握恒等变形常用的方法:①因式分解;②添拆项;③ 配方法.
[精析考题]
[例2]
(2012·苏北四市联考)已知数列{an}满足:a1=-
(2)证明:①由(1)的计算过程知,当 n=1,2,3 时,通项公式成立. ②假设当 n=k(k≥3,k∈N+)时,通项公式成立, 即 ak= 2k+1- 2k-1. 那么由 ak+1=Sk+1-Sk=ak2+1+ak1+1-a2k-a1k, 将 ak= 2k+1- 2k-1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a2k+1+2 2k+1ak+1-2=0,
[精析考题] [例1] (2012·海口模拟)求证:(n+1)(n+2)·…·(n+n)= 2n·1·3·5·…·(2n-1)(n∈N+). [自主解答] 当n=1时,等式左边=2,右边=2,故等式 成立; 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 即(k+1)(k+2)·…·(k+k)=2k·1·3·5·…·(2k-1),
+
ak
+
1(
1 a1
+
1 a2
+
…
+
1 ak
)
+
1≥k2
+
(
a1 ak+1
+
ak+1 a1
)
+
(aak+2 1+aak+2 1)+…+(aak+k 1+aak+k 1)+1≥k2+2k+1=(k+1)2,当且仅当 a1
=a2=…=ak=ak+1 时等号成立.
即当n=k+1时不等式成立.
由(1)(2)得不等式(a1+a2+…+an)·(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n+2=2n+3-1”,
在验证n=1时,左边计算所得的式子为 ( )
A.1
B.1+2
C.1+2+22
D.1+2+22+23
解析:由n=1时,左=1+2+22+23.
答案: D
3.已知f(n)=n1+n+1 1+n+1 2+…+n12,则 A.f(n)中共有n项,当n=2时,f(2)=12+13 B.f(n)中共有n+1项,当n=2时,f(2)=12+13+14 C.f(n)中共有n2-n项,当n=2时,f(2)=12+13 D.f(n)中共有n2-n+1项,当n=2时,f(2)=12+13+14
-n1=2(n+1 2+n+1 4+…+21n)时,若已假设n=k(k≥2且k为偶数)时
命题为真,则还需要用归纳假设再证
()
A.n=k+1时等式成立
B.n=k+2时等式成立
C.n=2k+2时等式成立
D.n=2(k+2)时等式成立
解析: ∵n为偶数故假设n=k成立后,再证n=k+2
时等式成立. 答案: B
பைடு நூலகம்
[巧练模拟]———————(课堂突破保分题,分分必保!)
2.(2012·宜昌模拟)对于正数a1,a2,a3,…,an有下列不等式成立: (a1+a2)(a11+a12)≥4, (a1+a2+a3)(a11+a12+a13)≥9, 试写出n个正数时的不等式,并给出证明.
解:由题意可得有n个正数时的不等式为 (a1+a2+…+an)(a11+a12+…+a1n)≥n2.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n=2时, (a1+a2)(a11+a12)≥2 a1a2· a21a2=4, 当且仅当a1=a2时等号成立, 即当n=2时,不等式成立.
[精析考题] [例3] (2012·北京海淀模拟)数列{an}满足Sn=2n- an(n∈N+). (1)计算a1,a2,a3,a4,并由此猜想通项公式an;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中的猜想.
[自主解答] (1)当n=1时,a1=S1=2-a1,∴a1=1. 当n=2时,a1+a2=S2=2×2-a2,∴a2=23. 当n=3时,a1+a2+a3=S3=2×3-a3,∴a3=47. 当n=4时,a1+a2+a3+a4=S4=2×4-a4,∴a4=185. 由此猜想an=22nn--11(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