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概况

合集下载

灵丘旅游资源概况

灵丘旅游资源概况

灵丘旅游资源概况灵丘是革命老区,历史悠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高祖时置县,以“胡服骑射”着称的战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就埋葬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灵丘因此而得名.境内文物名胜众多,自然景观迷人,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文物古迹.1、赵武灵王墓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武灵王之墓,灵丘也因此而得名.它原位于灵丘县城西,现在随着县城的扩张,已经处于中心地带新华西街了.原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现保护面积10900平方米,墓冢巍峨,碑石林立,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文化以及一代英君赵武灵王生平的重要历史文物.现在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修建于唐代天宝元年的曲回寺石佛冢群.位于独峪乡曲回寺村,又称哭回寺.据曲回寺遗址千斤大铁钟记载,该寺为五台山佛寺下院.开元二十一年由北京的大禅师“慧感”奉诏创建,“旨赐曲回山寺”,并且在建寺十年后,从天宝元年开始至天宝十一年间,雕刻了大批花岗石佛像,修筑360座佛塔,埋于曲回寺方圆几十里的地下,其规模宏大实为罕见.目前已查明43座石佛冢,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寺院辽、金、元、明历代均有较大规模重修,清代依旧维持,最后于1939年被侵华日军焚毁.现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觉山寺,位于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村,又称普照寺,北魏皇家寺院.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是孝文帝拓跋宏为报母恩而敕建的.该寺历代屡有重修,时至五代,战火连绵,觉山寺开始衰落,庙宇毁败,辽代又重加修葺.明天启六年1626灵丘七级大地震,全寺庙宇全部倒塌,惟有辽代重修的砖塔仍巍然屹立.明崇祯三年1630重建寺庙.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行修葺,后又倾颓.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1885—1889,寺僧龙诚在本县大儒杜上化等全力支持和四乡民众资助下重建佛寺,除砖塔为辽大安六年重建外,现存庙宇为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建筑.寺院座北向南,依山就势,寺内建筑有一井一塔七殿一堂一厅六楼二阁.布局为三条轴线,五个院落,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房屋共计134间,占地8100平方米.寺院西北山崖上悬一洞,称为悬钟岩舍利洞,亦称翠云洞.洞深14米,洞口宽19米,建有观音殿,面阔三间,“文革”后期被毁,2000年动工,现已修葺一新.西南突兀一山,顶置小砖塔,总高5.33米,实心,平面呈方型,背西面东,属寺院附属建筑,是晋北地区最小的砖塔.东北矗立笔架山,交错中显稳定,自然景色与古建筑相映成趣.自古被人们称为“井塔山齐——觉山寺”. 属灵丘“九景”之一.觉山寺辽代砖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塔位于觉山寺内,为全寺建筑中的精华.北魏创建,后倾圮,辽大安五年重建,八角密檐式,十三层,高44.23米.塔基由须弥座、平座、仰莲组成.下层束腰每面施壶门三间,内雕人物,门间雕兽面,八角为力士;上层束腰壶门内雕佛、菩萨、歌舞乐伎,门侧立侍女或飞天,门上为二龙戏珠,门间雕力士,转角金刚两侧施龙.砖雕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镂刻手法,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炼,是砖雕艺术和音乐文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塔身第一层有塔室,南北为板门,东西为格扇假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室内八面存辽代壁画62平方米,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为壁画中的瑰宝.其上十二层均为实心,木椽砖飞,每层收分7厘米,每层每面悬铜镜,每椽每梁挂风铃.塔刹由镂空天球、相轮、宝盖、仰月、宝珠及刹杆组成.天球可转动,兼起风速风向标的作用.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是革命纪念地.平型关战役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东河南镇小寨村、蔡家峪村一带, 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在此歼灭日寇1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猖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人民的抗日信心.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也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平型关大捷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有战场旧址、战斗指挥所、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平型关战役纪念馆等.1、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灵丘县平型关景区乔沟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坡阶地上,坐东面西,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该馆于1969年由北京军区主持修建,1971年10月闭馆.1986年8月10日,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赋诗一首,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修复纪念馆是必要的”.省委、省政府遵照聂帅的指示拨款修复了纪念馆.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灵丘县委、县政府又筹资将纪念馆整修一新,恢复了展览.2001年,灵丘县委、县政府对大捷展览进行了大幅度地充实修改,展版面积扩大到508平方米,增加了一批图片知历史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2、平型关大捷纪念碑位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东侧1公里的石灰岭上,建于1997年平型关大捷60周年前夕.碑阳刻有杨成武老将军题写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八个大字,碑阴的碑文记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及重大意义.纪念碑碑基高1.15米,意喻参战部队八路军115师,碑座、碑体高分别为1.37米和9.25米,表示平型关大捷发生的时间为1937年9月25日.巍峨耸立在山顶上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英勇奋斗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3、驿马岭阻击战腰站战斗遗址位于灵丘县落水河乡腰站村东驿马岭与河北省涞源县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隘口,距县城30公里,海拔1384.9米.1937年9月25日,115师杨成武独立团根据师部统一部署,在此成功阻击了由涞源增援平型关的日军.战斗共歼敌400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保证了师主力平型关伏击战的胜利,是平型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战斗,装备简陋的我军两个营击溃了武器精良的日军近两个联队团,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现有杨成武将军亲笔题词“腰站战斗纪念碑”一通立于村南1公里处,1995年县委、县政府筹资修建纪念碑亭一座.下关杨庄村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经修缮保存完好,现内设白求恩在灵丘活动事迹展览.县城东郊的烈士陵园,陈列着110多位在雁北地区工作过的党政军领导的骨灰,24座烈士墓安放在平型关大捷等战役牺牲的556位烈士遗骨.此外还有刘庄“三·一八”惨案纪念馆,腰战阻击战遗址,白草湾烈士纪念馆,359旅旅部及兵工厂旧址等.三是自然景观,农业乡村旅游景观.1、空中草原风景区位于灵丘县柳科乡刁泉村东与河北涞源、蔚县交界处,海拔2151米,顶部草甸面积3万亩,东西狭长,南北广袤,属亚高山草甸,为山西七大绿地之一.甸子梁周长20.7公里,四周长满桦树,山顶为平坦的大草甸.草甸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生草层发育,产草率高,草质好,为肥沃的天然牧场.每到夏季,草甸上数十种野花盛开,黄、红、紫、白、兰等各色花朵点缀在碧绿的草甸上与斑澜起伏的蝴蝶群及蓝天上朵朵的白云交相辉映,绘成一幅巨大美丽的画面.区内有一景点被称作“脚踏三县”,即游客站在这一点上,脚下踏的是山西灵丘、河北涞源、蔚县三个县的土地,不少游客在此驻足踩踏,笑谈一步走遍二省三县.在西甸子梁南侧有不化,称作“万年冰洞”.居其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南眺涞源群山峻岭,北望蔚县峡谷连川,西看灵丘云山雾罩,令人心旷神怡.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点.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美丽田园“十大草原景观”之一.2、桃花溶洞风景区.桃花溶洞位于灵丘县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桃花山地处太白巍山南麓,海拔近2000米,山势逶迤,草木葱郁,因每年春季满山遍开山桃花而得名.春天桃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天满山灌木红黄相间,层林尽染,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桃花溶洞主洞深233米,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距今已有170万年历史,目前洞内钟乳石仍处于生长期.蝙蝠洞位于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900米处,该洞洞内高大空旷,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共有六个出口.数以千万计的蝙蝠一层又一层的相互勾挂倒吊在洞壁、洞顶,昼伏夜出,蔚为壮观.蝙蝠内洞还有一座观音洞,洞内有3尊天然形成的佛像,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天凿地雕,精美无比.桃花泉位于灵丘县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下,为山西省十大泉域之一.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12度左右,日流量8000吨,落差146米,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瀑布群.泉水清凉甘醇,经化验属高锶低钠优质天然矿泉水.3、花塔民俗村风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灵丘县独峪乡,花塔村是大同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0米,四面环山,河水绕村.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故称之为“世外桃源”.这里有人类居住近3000年历史,全村现有人口400人左右,大部分房屋为清代建筑,这里人们生活方式古朴,居民热情好客,传统古老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造就了一方水土一方人.花塔村由于海拔高度低,无霜期长,气候适中,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山上花草树木100余种,盛产花椒、核桃、柿、黑枣、桃杏等经济作物.尤以大面积世界珍稀树种——青檀最为着名, 1993年被山西省政人民府批准为“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要进入景区首先要经过红沙岭隧洞,该洞开凿于1965年,隧洞高3.5米,宽5米,全长1000米.红沙岭隧洞的开凿不失为花塔村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当年在没有风枪、风钻、凿岩机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人们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一钎一镐的开凿了红沙岭,建成了如今畅通无阻的隧洞.近年来村里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努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使花塔民俗村初步形成了集休闲、度假、游览、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区雏形.村中现有农家餐馆7家,家庭旅店20家,从业人员100余人.旅游业已逐步成为花塔村的经济支柱产业,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花果之乡——北泉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灵丘县东南,距县城25公里,远观山峦起伏,近观流水潺潺,村内万亩林地郁郁葱葱,花果飘香,素有“塞北小江南”美称.走进北泉村,街道干净整洁,路桩、树干粉刷一新,一条人工河环村而过,柳枝依依,白杨参天.漫步在乡村街道,红墙碧瓦旁,塔松与花卉高低错落,红绿相间,可以泛舟、运动,抑或留恋于小桥流水,落叶田田,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和村民聊天,总有自信的笑容浮现,不时有鸟儿绕身嬉戏此时心灵会变得宁静而惬意,一种超脱城市的喧嚣与浮华,回归田园的情悸涌动全身.虹鳟鱼场泉水清冽流动,鱼儿成群觅食.有的池中鱼身全部是褐色的,黑压压的一大片,统一游动,左冲右突,翻滚跳跃,有的池中鱼身全部金色的,映得池水一片金黄.挨挨挤挤的鱼儿肥硕顽皮,时而舞蹈于水中,阿娜多姿;时而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一条金色的弧线.临池观鱼,心会留在水中随鱼儿舞动.天鹅湖碧波荡漾,四围的绿柳指摆如烟.微泛涟漪的湖面,一只白天鹅舒展双翅,展示着它优美高贵的身姿,旁边有几只水鸭也跟蹁跹婆娑.2005年春天,这只天鹅来到这里呆了二个月,以后每年春天都会如期而至,留恋忘返,村里人说,天鹅是因为眷恋这里的景色才留了下来.村前是200亩优质速生杨,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每一株亭亭玉立,绿盖如伞,它像一道绿色的墙,将整个村庄遮挡得风和气爽,绿意融融,做一个深呼吸,你会感到丛林中散出的气流分明是绿色的,直沁心脾,沿着逶迤的山道而上,曲径通幽,花里飘香,万亩风景林、生态林、经济林遍布沟梁山坡,林海茫茫,硕果累累,森林公园村已经形成.夜晚,4公里的街灯华光绽放,整个村庄青山绿水中愈加玲珑宁静,晶莹祥和,这个连白天鹅都眷恋的地方,更是都市人回归田园的好去处.北泉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打造成一条龙服务体系.有“农家乐”20家,路边饭店25家,从业人员120人,餐饮、住宿年接得能力8万人次,有当地“巧媳妇”为游客做农家小吃,招牌菜有“虹鳟鱼”、“清炖汤”、“中华鳖”,还有纯绿色食品荞麦面凉粉、藕根等任游客选用.游客可居住农家、饭店,也可回县城住宿.有传统大花轿供游客环村游走,游客在游玩之中,可亲手摘一些绿色的、新鲜的桃、李、杏、苹果、山楂、梨等果食,也可采上两串新鲜的藕根、钓虹鳟鱼,带上一点核桃、花椒等土特产品回去.荷塘垂钓,鱼池泛舟,与天鹅嬉戏拍照,花果山赏花、采果,让视线与心灵栖憩在茫茫林海,都能让游客回归田园,融入自然,流连忘返.北泉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旅游兴村、生态兴村”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之一,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融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人文资源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度假型旅游村.如今,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会被这里优美纯净的自然风光所深深吸引,洁净的村道、整齐的屋舍、成片的树林、如镜的水面,都给人唯美的观感,充满着恬然诗意.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数十种珍禽异兽来此栖息.近年来,更是开展了味道鲜美的虹鳟鱼和鲟鱼的养殖,成了山有果树,水有鲜鱼的生态村.北泉村有持续春、夏、秋三季的采摘园,六月至七月为采摘最佳时节.花果山,花果飘香,风景林、生态林、经济林遍布沟梁山坡,林海茫茫,硕果累累.在这里你可以采摘新鲜的桃、李、杏、果、山楂、梨以及核桃,花椒等土特产.让视线与心灵栖息在茫茫林海,采摘鲜果,品尝果味,惬意而有趣.采摘之后,在鱼塘寻一尾鲜鱼,配上当地甘甜的泉水,或蒸或煮,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为把北泉村打造成具有山水民俗特色的文化艺术景区,丰富观光旅游的内涵,经过长期的编排,该村向游客推出一道色味韵皆醉人的文化大餐——实景演出山水北泉.演出者均是当地村民,参演人员近200余人.整台演出分五章十七个节目,第一章山风,展示山村的婚俗、年作、耕耘、绣纺等情形.第二章水赋,以当地的红石塄秧歌戏表演为主体,主要展示水乡的水之灵鱼之乐.第三章绿韵,着重表现山水之乡的春柳剪韵等绿色美,其间还有老乡们剪纸、叠花的生活情形……整场演出近两个小时,让人意犹未尽,如今.山水北泉已连续演出多场,好评如潮,反响强烈.5、木佛台生态旅游渡假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木佛台村位于下关乡东南部,南隔铁岭与河北省阜平县为邻,现有跨省公路与阜平县相通,过去曾是晋冀两地相通的重要关隘.海拔750米,全村山环水抱、气候温润、植被良好.村前有谢坪河穿过,河内常年溪水淙淙、源源不断、清澈见底、没有污染,举之可饮,入之能浴,素有“天然氧吧”之称.1、自然景观1康泉浴池:天然形成清泉池溏,大的有三处,小的有数处,是供游人野浴的理想场所,夏日置身其中,能够使人洗去一身疲劳,荡涤心中之烦恼.2林荫长廊:耳听小河流水,享受清凉世界,供游人野餐、休憩和娱乐.3擎天一柱:上指蓝天,下置大地,前临溪水,背靠青山,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4攀岩坡:登上攀岩坡,既能舒展筋骨,又能享受征服苍山的快意.5卧牛石群:河床怪石争巧,形态各异.小的如鹅卵,大的如狮鳄,仿佛狮子下山,鳄鱼横河,共饮一河水,赋予人以生命的遐思.平滑洁净的卧牛石可供游人日光浴,休息和戏水.6老人山:像一个久经世故的老人,默默注视着人世苍桑的变迁.8迎客松峰:百年迎客松,自然生成,立于谢坪山峰之巅.游人可登峰远眺,一览崇山绿树,倍感心旷神怡.9黑鹳寻踪:因谢坪河天然纯洁无污染,这里时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黑鹳游栖,游人可沿河畔追寻黑鹳踪迹,一睹黑鹳风姿.2、人工景点1南铺鱼塘.人工建成养殖场,以养殖虹鳟鱼、甲鱼、鸭鹅为主,同时供游人垂钓和游玩.2水上游乐园.与南铺鱼塘相连,建成蓄水湖一座,供游人划船、游泳.3、古文化遗址.下关长城是古燕赵长城的一部分,它依托高山险壑而建,两座烽火台哨卡保存完好,雄关漫道,遥遥相望,扼晋冀要塞,举往来礼仪.4、周边旅游景点.邻近木佛台村西、北处,有龙堂会瀑布群、杨庄“白求恩八路军特种外科医院”旧址、女儿沟禅庵寺等景点,与木佛台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共同构成下关乡“绿色·红色·古色”三大旅游体系,可同时供游人观光赏玩.木佛台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断加大开发的力度,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项目建设,积极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这里山青水秀的清凉世界吸引了众多游客,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唠农家嗑,大大地解放了村民思想,扩大了村民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木佛台村继畜牧业之后的又一大的支柱产业.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灵丘县

灵丘县

功能主治
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 冷痛,为妇科要药。具抗菌、抗病 毒、平喘、镇咳、祛痰、护肝利胆 作用。
苦荞
苦荞,蓼科,蓼属
主要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D---手 性肌醇,弱碱性淀粉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 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 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 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
功能与主治
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 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 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 阴虚火旺者忌食。
艾草
艾草,菊科,蒿属,多年生 草本植物
主要成分
艾草素,又含黄酮类化合物
艾灸
艾灸灸法又名灸疗。它使用艾绒或其他 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 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 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 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 美容之功效
灵丘县 药用植物资源
刘小倩
灵丘位于晋东北边缘, 大同市东南端。东、南与 河北涞源、蔚县、阜平接 壤,西、北与本省繁峙、 浑源、广灵毗邻。
自然特征
灵丘地处黄土高原。由土石山区、丘陵和 平川三部分构成,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 说。 境内群山连绵,有大小山峰500余座,中、 东部山峰属太行山余脉,西、北部山峰属恒山 南延,最高海拔太白巍山主峰2234米,为群峰 之冠, 主要河流有唐河、赵北河、三楼河、下关 河、华山河五系长流河。
现代研究
1.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 和治疗肿瘤、癌症; 2.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动脉硬化、冠 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中风有效; 3.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

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

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
灵丘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灵丘一日游的最佳方案:
早上:
1. 早上可以选择乘坐早班火车或者高铁前往石家庄,预计需要1小时左右的车程。

2. 到达石家庄后,可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包车前往灵丘,预计需要2小时左右的车程。

上午:
1. 到达灵丘后,可以先去参观灵州古城,这是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 接下来可以前往灵州寺,这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寺庙,有着精美的建筑和古老的佛教文化。

中午:
1. 可以选择在灵丘古城附近的餐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灵丘烧烤、灵丘大米饭等。

下午:
1. 下午可以前往灵州山,这是一个有着壮丽山水和秀丽自然风光的景区,可以欣赏到灵州山的美丽风景。

2. 在灵州山可以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徒步、观景等。

傍晚:
1. 傍晚可以选择在灵丘古城附近的茶馆或咖啡馆休息一下,感受当地的悠闲氛围。

2. 在茶馆或咖啡馆品尝当地的茶点或咖啡,欣赏夕阳下的灵丘美景。

晚上:
1. 晚上可以选择在灵丘古城附近的餐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灵丘烧烤、灵丘大米饭等。

2. 在餐馆品尝美食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灵丘古城的夜景,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

以上是灵丘一日游的最佳方案,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时间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山西省灵丘县水泉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山西省灵丘县水泉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031Huabei Natural Resources论文华北自然资源1 区域地质概况勘查区大地构造位于燕山台褶带(Ⅱ),冀西断拱3(Ⅲ)中灵丘凹断(Ⅳ)与广灵凸起(Ⅳ)交接部位。

101314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

1.1 地层区域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新太古界地层五台群:岩性为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与上覆地层长城系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

2)中元古界长城系:岩性为含燧石条带白云岩、白云质页岩、巨厚层白云岩,与上覆地层蓟县系呈整合接触。

3)中元古界蓟县系:岩性为陆源碎屑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藻白云岩,与上覆地层青白口系系呈整合接触。

4)新元古界地层青白口系:主要为紫红色燧石角砾岩夹石英砂岩、紫红色含大量遗迹化石含铁砂岩、含砾铁质砂岩,局部富集“广灵式”铁矿,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5)下古生界寒武系:岩性由一套灰紫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与上覆地层下古生界奥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6)下古生界奥陶系: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竹叶状灰岩、白云质灰岩。

7)中生界地层白垩系:岩性为上部紫红色砂质泥岩夹白色砂岩,下部浅灰色砾岩夹红色,绿色泥岩。

分布于区域东部太那水附近,直接覆盖在长城系高于庄组之上,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

1.2 构造区域构造主要表现为古老结晶基底中发育的褶皱以及新生代广泛分布的断裂构造,区域褶皱构造为走向北东—南西的复式向斜构造与走向北西—南东、北东—南西为主的大断裂带。

区内经受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动,影响较大的构造运动是五台期、吕梁期及燕山期构造运动,其中以燕山期断裂构造对矿床、矿化的控制作用最为显著。

区内燕山期构造运动以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为主。

北东向断裂形成较早,被北西向断裂切割,断层主要表现为正断层和张性断层,沿断裂构造发育断层角砾岩。

北西向断裂规模大,延伸长,性质多为正断层和张性断层,倾角较陡,60-70°。

沿断裂带构造角砾岩、断层泥、铁质薄膜较发育。

灵丘县城商业和服务业区位布局调查分析 1203 宋秀鹏

灵丘县城商业和服务业区位布局调查分析 1203 宋秀鹏

灵丘县城商业和服务业区位布局调查分析系别班级历史系1203班学号 201203510010姓名宋秀鹏指导老师林长春灵丘县城商业和服务业区位布局分析———以山西省灵丘县为例前言本次调查主要是灵丘县城各大街商业和服务业的具体情况,记录灵丘县城主要街道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情况,并分析研究其布局的科学性和不合理之处。

(一)灵丘县历史沿革和概况灵丘战国时为赵邑,西汉置灵丘县,以赵武灵王葬此,故名。

现辖3镇9乡。

2008年总人口23万。

灵丘县辖3个镇、9个乡: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落水河乡、史庄乡、赵北乡、石家田乡、柳科乡、白崖台乡、红石塄乡、下关乡、独峪乡。

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

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西与本省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本省广灵相连。

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是大同市第一大县,全省第四大县。

全县已初步探明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40多种,其中有较高开发价值的30多种。

现已开采的有花岗石、大理石、珍珠岩、石英石、金、银、铜、铁、锰、煤等20多种,特别是是花岗石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高、花色好,尤以“贵妃红”最为名贵,倍爱中外客商亲睐,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铜矿、银矿、锰矿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锰矿在华北地区独一无二。

巍山银矿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极为广阔的开发前景。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现有51万亩耕地,其中41万亩属中低产田,通过改造仍有35万亩低产田,这无疑是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所在。

全县有牧坡面积135万亩,现已利用95万亩,还有40万亩可供开发利用。

全县除有林面积外,还有83.6万亩宜林面积可待利用。

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249万元增至2007年的171136万元,2007年是1978 年的52倍。

山西灵丘自然保护区青檀群落木本植物种间关联性

山西灵丘自然保护区青檀群落木本植物种间关联性

山西灵丘自然保护区青檀群落木本植物种间关联性李晓丽;张钦弟;闫明;毕润成【摘要】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采用2×2列联表对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14个优势种的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优势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联结,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顶级阶段.x2检验,显著、极显著的关联种对只有13对,优势物种青檀与其他种群联结不显著.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显著、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23对,青檀与荆条呈显著正联结,与其他多数物种呈显著、极显著负联结.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显著、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30对,青檀与其他多数物种呈显著、极显著负联结.物种间对生境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群落成熟程度较高.【期刊名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28)002【总页数】6页(P94-99)【关键词】种间联结;青檀;方差比率;2×2列表联;相关检验【作者】李晓丽;张钦弟;闫明;毕润成【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948种间联结是指不同物种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联性,通常是由于群落生境的差异影响了物种分布而引起的,是对各个物种在不同生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反应,它表示种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性质[1].种间联结性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了解物种间的关系,正确认识群落的结构特征,探讨环境差异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在实践上为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种间关系的科学数据[2].种间联结通常以物种的存在与否为依据,作为两个物种出现的相似性尺度,是一种定性的数据;而种间相关是指不同种类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联性,同时还涉及物种的数量对比关系,是一种定量关系,不同种个体在空间联结程度上的客观度量能有效地反映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群落中的物种配置情况[3~5].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系榆科(Ulmaceae)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也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零星分布于19个省区,北至北京昌平县,东到辽宁省蛇岛,西在青海省境内,海拔200 m~1 500 m,其分布中心区在华中地区的西部,以安徽宣城、宁国、泾县最为集中[6].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青檀被列为稀有濒危物种[7].近年来,由于自然植被的破坏及大量砍伐,青檀野生种群分布区逐渐缩小,目前对于青檀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对野生青檀分布区的关注和研究尤其少见.山西省灵丘县花塔村作为青檀在我国华北地区最北限的原生地,1993年2月被山西省政府列为“青檀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一级濒危动物黑鹳(Ciconia nigra)和国家二级保护濒危动物青羊(Nemorhaedus goral)的栖息地.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关于该地青檀的调查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研究该保护区青檀与其他物种的联结性,分析青檀与其他种群的关系,了解其在群落中的地位,为该种群的管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区概况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地处山西省东北边缘的灵丘县境内,是晋北海拔最低(558 m),无霜期最长的地方.东经113°59'~114°29',北纬39°02'~39°24'.保护区总面积1 693 ha,核心林区面积达 600 ha.自然保护区是晋冀两省寒温交界地带,小气候特征明显,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30.7℃.年均降水量500 mm~560 mm,无霜期160 d~180 d.年日照时数2 700 h,土壤钙含量 4 917 mg/kg,土壤 pH 值 8.16[8].自然保护区内,青檀分布的海拔范围是600 m~950 m.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主要群系类型有青檀林、榆树林、山桃林等.青檀纯林是主要的群系类型.在青檀群落内与其伴生的乔木树种主要有榆树(Ulmus pumila),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朴树(Celtis sinensis)等.灌木主要有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少脉雀梅藤(Sageretia paucicostata),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等;草本主要有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 Boott),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等.2 研究方法2.1 样地调查在野外踏查的基础上,调查海拔范围为550 m~1 000 m.根据相关资料和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在保护区青檀主要分布的檀木沟,黑沟等地,选取乔木样方69个,样方面积10 m×10 m,并在每个样方内取2个5 m×5 m的灌木样方,4个1 m×1 m的草本样方.记录各样地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等生境指标.记录样方内全部乔木树种的种名、胸径、高度、冠幅等指标.对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植物种类、高度、盖度和多度等详细记录.共调查植物53种,其中乔木11种,灌木10种.2.2 数据处理由于植物种类较多,为了方便计算,剔除频度<5%的种,将剩余14个主要物种(表1)作为研究对象.14个物种共涉及9科,14属.根据得到的样方资料计算每个物种的重要值:乔木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高度+相对显著度)/3灌木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盖度)/2表1 14种植物的编号,名称及重要值Tab.1 The name,serial number and the importance value of 14 species?2.3 总体相关性检验应用Schulter(1984)提出的方差比率法(VR)检验多物种间的总体联结性[9],首先做零假设,即主要种群间无显著联结.按下列公式计算检验统计量:式中,S为总的物种数;N为总样方数;Tj为样方j内出现的研究物种总数,ni为物种i出现的样方数,t为样方中种的平均数,t=(T1+T2+…… +Tn)/N.以VR值作为全部物种的联结指数,VR期望值为1,若VR>1,表明物种间呈现出净的正联结;若VR<1,表明物种间存在净的负联结;若VR=1,即符合所有种间无联结的零假设.对以上测定结果,采用统计量W来检验其偏离1的显著程度:W=N·VR.若种间无联结,则W落入由下面χ2分布给出的界限的概率为90%:(N).2.4 种间联结性测定种间联结一般采用χ2检验进行定性研究,根据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测定成对种间的联结性[10],将14个优势物种在69个标准样方中是否出现转化为69×14的0、1二元数据矩阵,0表示物种在样方中未出现,1表示出现.依据上述原始数据矩阵,构造14个优势种群91个种对的定性数据列入2×2列联表,计算出a、b、c、d的值.由于取样为非连续性取样,因此,非连续性数据χ2用Yates的连续校正公式计算[11].式中,N为总样方数;a为2物种同时出现的样方数,b、c分别为仅有1个物种出现的样方数,d为2物种均未出现的样方数.通常P >0.05,即χ2<3.841时,认为两个种独立分布(即中性联结);0.01<P <0.05,即3.841 <χ2<6.635时,认为种间联结显著;P <0.01即χ2>6.635时,认为种间联结极显著.当ad>bc时为正联结,ad<bc则为负联结.2.5 种间相关性测定采用重要值对种间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11,12].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Spearman秩相关系数如下:式中,rs(i,j)为Spearman秩相关系数,N为总样方数,dk=(xik-xjk),xik和xjk分别为种i和种j在样方k中的秩.3 结果与分析3.1 总体关联性根据14个主要物种存在与否的二元矩阵,得出青檀群落的总体联结性[13](表2).一般来说,随着植被群落演替的进展,群落结构及其种类组成会逐渐趋于完善和稳定,种间联结也将同步趋于正相关,以求得多物种间的稳定共存[5,11].本文中14个物种间整体呈现出正联结关系(表2),说明这些物种具有对环境相似的要求,群落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14].青檀群落通常分布于岩石裸露率很高的贫瘠土壤中,适于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物种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15].在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群落内喜光耐旱的物种与岩石裸露率高的贫瘠土壤在长期的发展进化过程中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表2 主要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Tab.2 The overall association among dominant populations?3.2 关联性分析Yates公式校正后的χ2检验值(图1)表明,大部分种对的种间联结未达到显著程度,种间联结较为松散.其中极显著正联结3对,占3.30%,显著正联结 3对,占3.30%;极显著负联结 3对,占3.30%,显著负联结4对,占4.40%.显著极显著的关联种对只有13对,其中优势物种青檀与其他种群联结不显著,与荆条、南蛇藤、少脉雀梅藤等呈一般正联结,与千金榆、山桃、白蜡、朴树、榆树等呈一般负联结,说明物种间的互相依赖程度及对资源的竞争程度不强,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处于稳定状态.图1 优势种群间种间关联的χ2半矩阵图Fig.1 χ2-test in semi-matrix graph of interspecific in association dominant populations3.3 相关性分析根据χ2检验来判断种间关联性,首先要把原始数据转化为二元数据,而在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损失一定的信息量[16].χ2检验只能测定物种之间关联与否,不能给出关联程度的大小,也就是说,χ2检验只能做出定性判断,无法给出定量结果[17].因此,在2×2列联表χ2检验的基础上,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种间关系,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出青檀群落中主要物种之间的相互关联性.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图2)表明,14个主要物种的91个种对中,大部分种对的种间联结未达到显著程度,种间联结较为松散,这与χ2检验的结果相一致.其中有31对表现为一般正联结,占34.07%,有37对表现为一般负联结,占40.66%;极显著正联结4对,占4.40%,显著正联结5对,占5.49%,极显著负联结10对,占10.99%,显著负联结4对,占4.40%.其中青檀与荆条呈显著正联结,与白蜡呈显著负联结,与千金榆、山桃、朴树、榆树呈极显著负联结.显著极显著关联的有23对,检验的显著率为25.28%.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图3)表明,14个主要物种的91个种对中,有27对表现为一般正联结,占29.67%,有34对表现为一般负联结,占37.36%;其中极显著正联结8对,占8.79%,显著正联结6对,占6.59%,极显著负联结12对,占13.19%,显著负联结4对,占4.40%.其中青檀与千金榆、三裂绣线菊呈显著负联结,与山桃、朴树、榆树呈极显著负联结.显著极显著关联的有30对,检验的显著率为32.97%.图2 优势种群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半矩阵图Fig.2 Semi-matrix of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dominant populations图3 优势种群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半矩阵图Fig.3 Semi-matrix of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dominant populations图2和图3中正联结的种对数皆小于负联结的种对数,Pearson相关系数正负关联比为0.78,Spearman秩相关系数正负关联比为0.82,说明14个主要物种间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群落的成熟程度较高,各物种以相互独立的关系求得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保持物种间稳定的发展,保持群落整体的稳定性[4].研究群落中,青檀作为主要优势物种,是一种喜阳喜钙植物,多生于石灰岩山地[18],与其他种群存在明显不同的生态适应性,有其最适生态位;同时,其他乔木与青檀进行资源竞争,产生负联结.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中显著与极显著的种对数分别为10和20,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中分别为9和14,说明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较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灵敏度高,可以弥补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的不足.4 讨论本研究通过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山西灵丘青檀群落主要物种间的联结性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显示χ2检验作出的定性判断与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基于重要值的定量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χ2检验的显著率为14.3%,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的显著率为25.28%,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的显著率为32.97%.在进行种间关系的研究时将定量与定性的方法相结合,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群落间的种间联结性.种间联结理论认为,正联结是:1)由于一个物种依赖于另一个物种;2)由于在异质的环境内,几个物种对环境条件有相似的适应和反应而产生正联结.负联结是:1)二者在竞争资源中互相排斥;2)环境需求的不相似性[19].通过对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青檀群落的种间关联研究发现,青檀与其他植物大多呈现负联结,其中与榆树、朴树、山桃、千金榆呈现极显著负联结(P<0.01),与白蜡、三裂绣线菊呈现显著负联结(P<0.05),一方面由于保护区内青檀林的生境地干旱贫瘠,林内各个成员之间为争夺有限资源相互竞争,从而形成负相关;另一方面,青檀喜生于石灰岩山地,能在岩石隙缝间盘旋伸展,这种特殊的生态适应性,使其与其他种群互不兼容,生态位重叠机会小,成为群落的优势种.群落中灌木优势种荆条与青檀呈显著正联结(P<0.05),可能由于青檀与荆条都耐寒耐旱,喜阳光充足,对环境有相似的适应和反应.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0.78和0.82,这与珍稀植物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群落乔木优势种种群间关联性[20]及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21]表现出的负联结比正联结多的现象一致,同时91个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且主要森林植被属于中龄林,说明自然保护区青檀群落具有明显的次生性.目前普遍认为,群落发育初期,物种间未形成特定的种间关系,随着演替进展到中期,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随着种间竞争的不断加剧而发生复杂变化,表现较强的正联结和负联结,具有相近生物学特性的物种表现为正联结,它们的生态位具有不同程度的重叠,对生境的需求较为一致;相反,生态习性相异的物种表现为负联结,它们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对生境的需求也不相同[3].青檀群落总体联结性呈显著正联结,种间关联中优势种青檀与其他种群存在较强的负联结,表明青檀群落基本处于演替中期,林下有大量低龄级青檀,作为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为了使青檀群落尽快发展到顶级阶段,建议加强对林下小树种的保护.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王乃江,张文辉,陆元昌,等.陕西子午岭森林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性[J].生态学报,2010,30(1):67~68.[2]胡理乐,江明喜,党海山,等.从种间联结分析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在群落中的地位[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2):258~265.[3]白玉宏,毕润成,张钦弟.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群落木本植物种间数量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2,31(8):1942~1948.[4]简敏菲,刘琪,朱笃,等.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乔木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9,33(4):672~680.[5]周先叶,王伯荪,李鸣光,等.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种间联结性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3):332~339.[6]侯嫦英,曾祥谓,方升佐.青檀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5):1~3.[7]傅立国,金鉴明.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686.[8]陈一锟,程寅瑞,黎娇华,等.濒危植物青檀的群落类型分析[J].生物学杂志.2011,28(6):1~5.[9]Schulter D.A variance test for detecting species association with some example application[J].Ecology,1984,65:998 ~1005.[10]Dice L R.Measure of the amount of ecologic association between species[J].Ecology,1945,26:297 ~302.[11]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Legendre L,Legendre P.Numerical ecology[M].Amsterdam: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1983.205 ~207.[13]杜荣骞.生物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谢湉,巨天珍,师贺雄,等.甘肃省小陇山濒危珍稀植物白皮松群落种间关联[J].生态学杂志,2010,29(3):448~453.[15]张莉,张小平,陆畅,等.安徽琅琊山青檀种群空间格局[J].林业科学,2012,48(2):10~15.[16]王琳,张金屯.历山山地草甸优势种的种间关联和相关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8):1435~1440.[17]张桂萍,张峰,茹文明.山西绵山植被木本植物优势种群种间关联[J].生态学杂志,2006,25(3):295~298.[18]张兴旺,张小平,郭传友,等.安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青檀种群数量动态[J].生态学杂志,2012,31(2):282~291.[19]孙中伟,赵士洞.长白山北坡极树阔叶红松林群落乔木种间关联比较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5,15(增刊):56~60.[20]林长松,李玉英,左经会,等.珍稀植物十齿花群落乔木优势种群间关联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8,27(2):178~184.[21]杨兆静,张钦弟,李豪,等.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暴马丁香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3,31(1):42~48.。

谷子项目总结

谷子项目总结

灵丘县2015年谷子高产创建项目工作总结一年来,在省、市、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和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紧密结合当地工作实际,精心组织、保证质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一、全县概况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

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西与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广灵相连。

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

全县现有59万亩耕地,其中35万亩属中低产田。

全县共辖3镇9乡,334个行政村644个自然村,总人口24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占到全县总人口的87% 灵丘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县年平均气温6.9℃,大于等于10℃积温2945℃,无霜期均150天,降水量432mm。

气候特点是:春季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降雨少,风沙多;夏季雨量集中,但分布不均匀;秋季凉爽,降雨时多时少,年季变化大;冬季较长,空气干燥,气候寒冷。

灵丘气候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南北气温、湿度、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适宜多种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谷子、黍子、山药蛋、莜麦、豆类为主。

谷子是我县的传统作物,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谷子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谷子产量逐年提高,价格连年上涨,种植谷子的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实施谷种高产示范项目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项目区位于灵丘县东北部山区,交通便利,土地分布在沟梁上,土壤结构疏松、肥力较高,无霜期110到120天,是灵丘县谷子的传统优势种植区,项目区面积广阔,谷子为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当地农户经验丰富,种植谷子的积极性高。

但是由于良种良法不协调,种子出现退化现象,急需进行规范化栽培。

二、项目概况1、项目目标通过实施谷子高产创建千亩示范片,使项目区谷子单产水平比上年提高2%以上,谷子平均亩产达到35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全县谷子均衡增产,探索出一套具有区域特色、增产增效显著的绿色增产模式。

灵丘旅游景点

灵丘旅游景点

灵丘旅游景点
灵丘位于山西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一些灵丘的旅游景点:
1. 平遥古城:灵丘距离平遥古城只有几十公里,平遥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还可以参观平遥古城墙、会宁门、双林庙等景点。

2. 天龙山:天龙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是一座修行禅定的好地方。

这里有许多古刹、庙宇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天龙山大佛,是中国最大的青石佛像。

3. 灵显寺:灵显寺是灵丘最有名的寺庙之一,建于东晋时期。

寺内有五百罗汉和大雄宝殿等建筑,是一个重要的佛教活动中心。

4. 灵岩寺:灵岩寺是一个位于岩洞中的佛教寺庙,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这里的岩洞壁画非常壮丽,给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

5. 文殊山:文殊山是一个以文殊菩萨为主的佛教圣地,也是灵丘重要的旅游景点。

山上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如文殊阁、东留庄、南高岭等。

6. 灵丘博物馆:灵丘博物馆是一个展示灵丘历史文化的场所,馆内收藏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等。

除了以上景点,灵丘还有一些其他的值得一游的地方,如闻名遐迩的关帝庙、八角楼、楼台村等。

总体来说,灵丘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众多游客。

山西灵丘旅游景点大全

山西灵丘旅游景点大全

山西灵丘旅游景点大全
1. 榆次古城:是山西省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 灵丘大佛寺:是山西省著名的佛教寺庙,寺内有巨大的佛像,庄严肃穆。

3. 大同云冈石窟:虽然不在灵丘境内,但距离灵丘不远,是世界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佛教艺术石刻。

4. 形山:位于灵丘县城西北10公里处,山势雄伟,有着发达
的岩画艺术。

5. 燕子出水:位于灵丘县城东南10公里处,是一个以山水和
古民居建筑为特色的景区。

6. 西岳华山景区:位于灵丘县境内,有险峻的山势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7. 神农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灵丘县境内,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壮美的自然景观。

8. 天河景区:位于灵丘县城东北20公里处,有着秀美的自然
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

9. 乔庄古村落:位于灵丘县境内,有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10. 万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灵丘县的东南部,有着壮丽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植物资源。

以上是山西灵丘旅游景点的大致介绍,还有其他一些景点和特色景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进行选择。

灵丘龙泉寺的简介

灵丘龙泉寺的简介

灵丘龙泉寺的简介
灵丘龙泉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丘县城西北角,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

据史料记载,该寺始建于北齐,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

龙泉寺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天王殿、方丈楼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大雄宝殿,它是寺内最大的一座建筑,高达33米,气势恢宏。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巨型佛像,寺庙的香火非常旺盛,每年都会吸引众多信徒前来参拜。

龙泉寺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研究基地,寺内藏有大量经卷、佛像、碑刻等珍贵文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名僧鸠摩罗什所书法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石刻,被誉为“中国第一心经”。

龙泉寺还是中国佛教协会会员单位,多次被评为全国“宗教事务管理先进单位”,是中华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灵丘龙泉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是晋中市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

- 1 -。

灵丘县基本情况

灵丘县基本情况

灵丘县地处山西省东北边陲,大同市东南角。

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基本情况可以用五句话加以概括: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人口中县、版图大县、经济小县。

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除没有煤炭之外,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12大类40多个品种,特别是金、银、铜、铁、锰、铅、锌、钼、锗、石灰岩、白云岩、沸石、珍珠岩等金属、非金属矿藏储量可观;水资源储量达2.7亿立方,占到大同市水资源总储量近五分之一;旅游资源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2处,市、县级40多处。

我们把全县旅游资源形象地概括为“红、古、绿”三色旅游。

红色旅游有平型关战役遗址、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359旅旧部等;古色旅游有赵武灵王墓、北魏时期的觉山寺、唐代的曲回寺和明代的内长城;绿色旅游有空中大草原、桃花山风景区、“世外桃源”花塔村、邓峰寺原始森林等。

人口中县。

全县有23万人,分散在12个乡镇、254个行政村、414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9万。

版图大县。

全县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列全省第四位,大同市第一位。

境内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耕地47.5万亩,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

灵丘还是经济小县。

199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现在团中央还在灵丘扶贫。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45亿元,占年目标任务的84.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亿元,占年目标任务的110.2%;财政总收入4.4亿元,完成了市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农村经济总收入10.58亿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98元,同比增长7%。

历史沿革“灵丘”之名始于战国,1937年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沿五台)。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后灵丘开辟为抗日革命根据地,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成立,灵丘属第二专区。

1945年3月31日灵丘全县解放,属晋察冀边区。

1949年8月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1月重归山西省雁北专署,1959年1月属山西省雁北地区,1993年7月地市合并后属大同市。

灵丘的旅游景点大全

灵丘的旅游景点大全

灵丘的旅游景点大全
1. 阁楼山:位于灵丘县境内,是山西省四大名山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势和秀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2. 十八盘:位于阁楼山脚下,是一条峡谷小径,沿途有多个雕塑和景点,步行其中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风光。

3. 九天画廊:位于灵丘县北部,是一个被高山环绕的峡谷,有漫长的步道供游客欣赏。

4. 灵丘大峡谷:又称凤凰峡,是一个长达20公里的峡谷,峡
谷两侧耸立着陡峭的悬崖峰岩,景色壮观。

5. 天门山:位于灵丘县东南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壮观的山景和突兀的巨石而闻名。

6. 毛家山:位于灵丘县南部,是一个以岩石奇观和瀑布闻名的风景区。

7. 半坡遗址:位于灵丘县城附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遗址,被誉为是“中国青铜器的发源地”。

8. 常家大院:位于灵丘县城内,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9. 黄河第一湾:位于灵丘县境内,是黄河在山西地区的转弯处,被誉为是黄河之最的景点之一。

10. 灵州古城:位于灵丘县城内,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遗址,保存了许多古建筑和文物,是了解灵州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灵丘县资源概况

灵丘县资源概况

第七节、矿产灵丘矿产资源丰富。

据地质部门初步勘查,有金、银、铜、铁、锰等金属和沸石、珍珠岩、花岗岩、长石、石棉、方解石、黑砂石、石灰石、硫磺、渗水石、矸石、粘土等非金属,以及煤炭、油页岩等能源矿藏,还有稀有金属铀、钼等共计40余种。

金属矿金矿:主要分布在城关镇料眼、高家庄乡东驼水、赵北乡鹿沟、东沟、史庄乡陶子沟、石家田乡太那水、东河南镇东窖、三楼乡香炉石、白崖台乡王村铺、下关乡梨园、上寨镇刘庄、小浪门、石矾等地。

其中大型矿点有城关镇料眼、石家田乡太那水、上寨镇刘庄等处。

银矿:分布在柳科乡刁泉、太白山、上寨镇刘庄。

铜矿:分布于柳科乡刁泉、石家田乡太那水、上寨镇刘庄、下关乡铜碌崖、唐之洼乡张家湾。

铁矿:分布广、储量大,分布于石家田乡太那水、上寨镇刘庄、银厂乡野里、赵北乡鹿沟,史庄乡黑寺、西玄风,白崖台乡东长城、关沟,石家田乡温东堡、南琪、西琪,招柏乡天沟,下关乡杨庄,王成庄乡油坊沟、西山沟,红石塄乡下车河、沙湖门。

铅矿:分布在高家庄乡东驼水、上寨镇刘庄。

锌矿:分布在高家庄乡东驼水、上寨镇刘庄。

锰矿:主要分布在太白山。

非金属矿花岗岩:分布于独峪乡独峪南沟、东庄、鹅毛,狼牙沟乡大地等。

珍珠岩:分布于石家田、柳科等乡。

石棉:分布于下关乡的下关、青羊口、白水岭、潘家铺、杨庄、六沙台等地。

沸石:分布于石家田、柳科等地。

石灰岩:全县分布极广。

大理石:分布于柳科乡苟庄、上寨镇刘庄、银厂乡野里等地。

云母:分布于白崖台乡北柳村、三楼乡龙王堂、上寨镇串岭、下关乡河家铺等地。

石英:分布于独峪乡鹅毛、白崖台乡滑车岭、东河南镇鹅鸭泉、银厂乡干河沟、下关乡铜碌崖、赵北乡六石山等地。

蛭石:分布于落水河乡龙泉寺、下关乡白水岭等地。

长石:分布于三楼乡龙王堂、银厂乡野窝窑、东河南镇小寨、上寨镇串岭、下关乡岗河等地。

磷灰石:分布在白崖台乡白崖台、上寨镇串岭等地。

硫矿:分布于石家田乡太那水,王成庄乡西白洋、冯沟,下关乡谢子坪等地。

黑砂石:分布于王成庄乡岭底和南岭北等地。

灵丘县旅游景点大全

灵丘县旅游景点大全

灵丘县旅游景点大全
灵丘县位于中国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

以下是灵丘县的一些旅游景点:
1. 悬空寺:位于悬崖峭壁上,是中国四大悬空寺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2. 九龙瀑布:是灵丘县最著名的瀑布之一,有九龙状的瀑布倒挂在山脉之间,壮丽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3. 灵丘古城:是灵丘县最古老的城镇,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和传统建筑,是了解当地历史的最佳地点。

4. 云岩洞:是一座巨大的石灰岩溶洞,内部藏有丰富的钟乳石和石笋,形成了迷人的地下奇观。

5. 昔阳古城:位于灵丘县境内,是一座古老而有魅力的城市,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古民居和古街巷,让人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6. 灵丘石窟:是一组古代石窟群,内部雕有佛像和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7. 白龙梁:位于灵丘县境内,是一座壮丽险峻的山峰,山上有白龙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8. 虎头山:是灵丘县的一座著名风景名胜区,山上有康居寺,
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

以上是灵丘县的一些旅游景点,这里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灵丘猫山简介

灵丘猫山简介

灵丘猫山简介
灵丘猫山,是山西大同灵丘县的一座特色山峰。

顾名思义,这座山长得特别像一只悠闲仰卧的大猫,所以当地人都亲切地叫它“猫儿山”或者简称“猫山”。

这里不仅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的独特地貌,让游客可以欣赏到栩栩如生的“猫形”奇观,而且山体周边风光秀美,适合自驾游和户外休闲。

此外,猫山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山脚下的区域曾是古代蔚州、灵丘县、成州等地方政权的治所所在地,有着长达七百多年的历史积淀。

因此,来到猫山不仅可以饱览自然美景,还能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身的旅游目的地。

1。

灵丘县刁泉铜银金多金属矿床特征初探

灵丘县刁泉铜银金多金属矿床特征初探

1矿区地质概况灵丘县刁泉矿区位于小彦工作区东侧900m 刁泉村附近,矿区出露最老的岩层是中上元古界的长城系高于庄组和蓟县系雾迷山组、青白口系。

在矿区范围内主要出露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以及第四系。

1矿区地质特征长城系至奥陶系为陆表浅海相沉积,以灰岩类、白云岩类为主,发育少许碎屑岩类。

侏罗系及新生界主要为内陆河流相、风成相沉积和陆地火山沉积,前者以泥、砂、砾等碎屑和黄土,红土为主,后者则由从基性至酸性,从钙碱性到碱性的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和少量陆屑岩类组成。

该区主体构造格架最终形成于燕山期。

从中生代持续至今的断块坳隆、挤压推覆、拉张裂陷造成的地貌变迁和断裂的分布,不仅决定了中生代以来各地层单元的分布,也决定了前中生代所有地层的分布格局。

该区导岩构造主要为NW 向、NE 向,形成岔口—刘庄、六棱山—刁泉两条NW 向,义兴寨—太白维山EW 向,庄旺—刁泉NE 向,太那水—太白维山SN 向共5条构造岩浆岩带组成的网格状格架。

广灵—蔚县块坳西段唐河断裂和东段六棱山—刁泉断裂之间,与之平行的正断层十分密集,形成以地堑、地垒为特征的NW 向断阶带。

由于涞源块隆中部发育横贯该块隆的NE 向逆冲断层,导致太白维山和招柏一带的推覆构造。

推覆体前缘发育了一系列次级逆冲断层,与主断裂推覆滑动而构成“入”字型构造。

推覆体滑动面两侧形成了宽10~20m 的挤压破碎带、发育断层泥、构造透镜体及多种蚀变。

虽然推覆体和其下伏基底都由太古宙石英闪长岩及不整合其上的长城系至奥陶系组成,但在垂向上的地质体总是盖在较新的地质体上。

两者相比,推覆体内岩层产状较陡,构造复杂,褶皱发育,而其下部地层产状平缓,构造简单。

矿区主要导矿构造为NW 向,其次为NE 向和EW 向。

地球化学异常多分布于构造交汇部位,集中分布于(半)隐伏岩体附近,围绕岩体呈环带状,沿某些构造异常显示有走向分带。

刁泉多金属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岩体附近的构造中,尤其是构造交汇部位区内褶皱不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有NEE 向、NW 向和NNW~SN 向,其中NEE 向和NNE 向断裂最为发育。

灵丘瑞泉寺简介

灵丘瑞泉寺简介

灵丘瑞泉寺简介灵丘瑞泉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丘县城东南约5公里处,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佛教寺庙。

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宝炬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这座寺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瑞泉寺的建筑群主要由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鼓楼、钟楼等组成。

其中,大雄宝殿是瑞泉寺的核心建筑,也是全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大雄宝殿坐北朝南,气势雄伟,整个殿堂采用木构架,依山而建,宛如一座巍峨的雄鹰展翅欲飞。

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金身,金身高约11米,气势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寺内的藏经楼保存着大量的佛经和古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见证了瑞泉寺的历史。

而鼓楼和钟楼则是古代寺庙常见的建筑,鼓楼上悬挂着巨大的铁鼓,钟楼内悬挂着古代的大钟,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敲响,使人们能够清晰地听到钟声和鼓声,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庄重的氛围。

除了建筑外,瑞泉寺还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

寺庙内有许多古老的石刻和碑文,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所书写的“瑞泉寺碑”。

这块巨大的石碑高约4.2米,宽约2.4米,上面刻有杨慎的文章,内容涉及佛教教义和寺庙的建筑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瑞泉寺还有许多与佛教相关的文化活动。

每年的佛诞日和寺庙的重要节日,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法会,吸引了大批信众前来参加。

在这些法会中,僧侣们会诵经念佛,为众生祈福,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宁静和祥和。

瑞泉寺的建筑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山西省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也是佛教信仰者朝圣和旅游观光的热门景点之一。

寺庙内的独特氛围和美丽景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宁静和静谧的境界。

同时,寺庙周边的自然环境也非常优美,四季变幻的景色给人带来无尽的惊喜和享受。

灵丘瑞泉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圣。

这座寺庙不仅是山西省的一处重要文化遗址,也是人们感受佛教文化和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场所。

灵丘县

灵丘县
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灵丘县,因有赵武灵王墓而得名,属并州代郡。1993年7月地市合并后属大同 市。截至2021年,灵丘县境内有国、省道3条,县道9条,乡道43条,村道113条。灵丘县有平型关战役遗址、赵 武灵王墓、觉山寺等旅游景点。2019年4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灵丘县退出贫困县。
灵丘县境内主要的植物物有树木、(粮食、油料)作物、蔬菜、其他经济作物、野生植物、花卉、药材等。
林木有:油松,又名短叶松、巨果油松,‘是南北山天然林中主要树种之一。全县现有油松面积达25万亩。 落叶松亦名华北落叶松、雾天落叶松。本县有5万多亩,多为幼林。侧柏又名扁柏、香柏、黄柏、扁桧。邓峰寺有 柏树栽植。槐树,又名国槐、家槐,分布于山川、丘陵、家院路旁。全县有3万余亩。榆树又名家榆,全县山川均 有分布。山杨又名火杨,小叶杨又名白杨,山川丘陵均有分布。二十世纪50年代引进栽植加拿大杨。青杨又叫大 叶白杨、家白杨、河杨。还有槟果、沙果、李子、葡萄、红枣等树木。灌木林有胡榛子、酸棘、醋柳、木瓜、刺 玫、黄刺玫(油瓶瓶)、紫穗槐。
唐河,海河水系大清河一级支流,古称寇水、沤夷水,为灵丘县最大的河流。源予浑源县境内的枪风岭东北 7.5千米的东水沟,有大小支流43条。由浑源县王庄堡进入灵丘境内,西东走向横贯灵丘盆地,从门头峪折向东 南经红石塄乡下北泉村进入河北省涞源县境内,往南注入唐县西大洋水库,汇归大清河。该河县境内干流流经东 河南、唐之洼、城关、高家庄、落水河、红石塄6个乡镇,境内河长58千米。包括6条支流,境内流域面积2071平 方千米。
灵丘县
灵丘县位于五台山、太行山、恒山三大山脉余脉的交接处,由于各大山脉所处造山构造阶段不同,因而境内 地质非常复杂。从太古界最古老地层至新生界全新统最新地层,境内都有出露。主要出露地层有:太古界、上元 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全县地层南老北新。

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

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

发现灵丘之美——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如果你想远离城市的喧嚣,想寻找一份宁静与美好,那么灵丘一定是你的首选。

那么,在短短的一日游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体验灵丘之美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份最佳方案。

早晨:先品一口灵丘特色美食早上的灵丘已经是阳光明媚,一天的美好从早餐开始。

可以到当地的餐厅品尝特色美食,例如“灵丘豆腐脑”、“灵丘水饺”、“灵丘肉夹馍”等等。

这些美食不仅营养丰富,口感独特,还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

上午:游览古城和博物馆上午可以前往灵丘古城景区,参观灵州城遗址、文庙、儒林书院等景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可以到灵丘博物馆参观展览,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接触更多的艺术、历史和民俗知识。

中午: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中午可以到餐厅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例如灵丘烤羊肉、灵丘猪五花肉、灵丘煎饼、灵丘烤鸡等等。

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价格实惠。

下午:赏红叶和泉水下午最好安排时间去赏红叶和泉水,可以前往乌金山景区。

景区内红叶满山烂漫,夹杂着奇峰怪石,犹如仙境一般。

而且还有宽阔的湖泊,碧绿的水面倒映着山峦和红叶,让人心旷神怡。

傍晚:在餐厅品尝当地饮品在傍晚时分,可以到当地的餐厅品尝当地的饮品,例如灵丘红枣茶、灵丘苦荞麦茶、灵丘甜菜根汁等等。

这些饮品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一定的药膳功效,饮用有益健康。

晚上:漫步老街,感受灵丘夜景晚上可以漫步到灵丘古城老街看夜景。

老街上古老的建筑和石板路与夜色交织,别有一种韵味。

可以尝试当地的小吃和手工艺品,使整个旅行丰富多彩。

以上就是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灵丘有着宁静和美丽的风景,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美食。

希望大家在旅行中能够领略到灵丘之美,收获一份别样的心灵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丘概况
灵丘县是一块红色的故土,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发生地,抗日战争时期刘澜涛、王震、杨成武、杨勇、关向应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

是八路军359旅驻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中共雁北地委机关所在地。

灵丘县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沟谷幽深、群峰林立、乔灌堆绿、溪水潺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随处可见。

有面积逾万亩、海拔2150米的甸子梁空中大草原,有瀑布如珠涟、怪石林立的桃花溶洞、有鬼斧神功、峭如刀削、山水相依、绵延50华里的唐河大峡谷,有群山环抱、河流环绕、塞上小江南、绿色明珠之称的花塔和北泉村。

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觉山寺、曲回寺石佛冢群、平型关战役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赵武灵王墓,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

有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和续建的唐河公园,投资5000万元建成的具有春秋战国建筑特色的武灵王公园。

这些都是灵丘人民值得自豪的一张名片。

灵丘县是一方宝地,这里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称,全县版图面积达2732平方公里,是全省第四、大同市第一面积大县。

这里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有40多种,贵重有色金属金、银、铜、铁、锰、铅、锌样样贮量丰富。

“红、古、绿”三色,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数不胜数。

“灵丘”因春秋战国赵国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埋葬于此地而得名。

近年来,新一届灵丘县委、县政府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本县资源、自然、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加快优势产业培育和产业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各类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的实施,积极构建新的绿色产业格局,2007年以来,全县通过各类招商引资平台,成功签约项目20多个,总投资70亿元,引资66.54亿元,建成投产项目9个,在建项目5个,正在办理相关手续项目7个。

在新建项目中,环保、清洁、能源利用项目等新兴产业占60%,从而为全县绿色崛起,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迈出了可喜步伐,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在稳定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的支撑下,全县“三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几年来全县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7亿多元,培育了蔬菜、畜牧、杂粮、干果经济林等四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建起了农业科技园区和大作农业观光示范园。

全县250个行政村实现了水泥路村村通,电视、电话、网络等5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率达到95%。

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1%,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5元。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上任以来,全县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
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5年时间,新建成行政审批中心大楼、计划生育服务大楼、中医院、民政、残联、公安、交警、消防、人武部等部门办公大楼和县城文体中心,扩建了唐河公园,新建了武灵王公园,维修了县城影剧院,今年还启动实施了县城集中供暖工程、沙河漕路拓宽工程、打通了县城西出口、修通了学府路,县城面貌呈现了城市框架日益凸显巨大变化。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加快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为此今年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我县被列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富裕、文明、平安、和谐”新灵丘为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制定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一)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植发展多元支柱产业。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进一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关停淘汰或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资源性项目。

同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走资源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坚持园区化经济发展战略,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总体布局和规划思路,配套完善高家庄冶金工业园区,搞好固城工业园区的筹备和后小川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作,使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项
目逐步向园区入驻和集中方向发展。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面向国内外广泛招商,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灵投资,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

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省内外人才为灵丘建设服务。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

培育商贸物流市场,建设商贸物流基地,培育现代商贸物流企业和中心,力争把灵丘打造成京、津、冀和大同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地。

五是加快发展旅游业。

尽快完成平型关红色旅游景区二、三期工程建设,搞好觉山寺、赵武灵王墓的修缮和保护,加大曲回寺石佛冢群的保护开发步伐,配套完善空中大草原、桃花溶洞、下关生态旅游区等绿色旅游景区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和资金参与旅游业开发,力争把灵丘打造成华北地区著名的“红、古、绿”三色旅游胜地。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加大三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推广旱作农业示范技术,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提升新农业竞争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干果、蔬菜、畜牧、杂粮等四大农业产业和现代设施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继续搞好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一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制定完善城镇发展
控规和计划,全面考虑经济发展、人口分布、道路交通、办公、商业、住宅、休闲等功能区的布局,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发展框架,建造精品,提升品位,提高档次,努力打造生态、人文、宜居新县城。

二是加强道路交通网络建设。

抓好国、省干线过境公路升级改造和改建,完善县乡公路改造和村村通公路工程,实施街巷硬化工程,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通畅、便捷高效的城乡交通网络。

三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建设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省级卫生县城。

“十二五”期间,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以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逐步完善符合县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扩大就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

三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和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支持妇女儿童事业与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

五是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正在建设和拟建的廉租房建
设工程,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群体的住房困难。

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深入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努力营造灵丘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是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兴县战略,为转型跨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和经济双向融合,跨越发展。

二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是加强人才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为了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战略,打造主导特色农业,建立绿色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乡经济再上新台阶,下关
乡立足当地独特的山水资源、气候条件、革命老区的传统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业,以青背山羊为主的畜牧业,以杨庄村“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为主的红色旅游业,以连续五年核桃采摘旅游节为载体,实施搭文化台,唱经济戏,促经济发展,求社会和谐进步的发展战略,下关乡党委、政府诚邀社会各界宾朋来下关做客,谋求发展,共商发展下关乡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