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生态边坡防护技术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生态边坡防护技术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公路交通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随着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的普及,工程建设者趋向于采用植被生态的方法进行边坡防护,生态护坡技术不仅能
稳定边坡,在景观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优势。
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
环境问题。
尤其是挖方填土等阶段形成的边坡,既使得区域内原有的生态平衡被
打破,又使得高速公路运行中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如泥石流、滑坡、水土流
失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高速公路工程中,要做好边坡生
态防护,结合工程情况,应用科学的边坡处理技术,能够大大提高高速公路工程
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里程也在不断增长。
但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带来一定的
负面影响,如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引发山体滑坡、水
土流失等问题,对道路周边区域造成较大影响。
在高速公路边坡建设中,采用生态防护施工
技术,能有效维护高速公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生态防护的特点
虽然工程防护的作用见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边坡的稳固与防护,并且其防护的
费用相对较低。
但是,由于工程防护中过于关注边坡的稳定性,忽略对生态环境等的考虑,
使得在防护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生态防护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导致其形成的工程防护无法
满足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实施中对环境的保护等,在长期无法形成良好的防护效果。
而经由生
态防护的坡面形成以后,通过在该坡面上种植植物等,有效实现了植物、土壤对坡面的保护,使得高速公路边坡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此外,生态边坡形成以后,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
到环境的修复作用等。
2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原则
2.1生态位施工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指个体或种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同位置。
生态位规律主要是指各物种在
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角色和位置,占据相应的空间,有效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具有相同生活习
性的物种通常不会出现在同一区域,争夺相同的长期发展空间。
在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建设中,建设单位不仅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发育习性,还要充分了解自然群落中各种植物的生态位
特征,有效协调各种生态材料,确保更合理的物种配置,防止不同植物之间的恶性竞争。
2.2减少破坏原则
在生态边坡的实施前,需要做好当地的生态考察工作,掌握当地生态的具体信息,并评
估高速公路对其造成的影响。
生态边坡的设置需要尽可能保留当地的景观,并减少与原生植
被间的摩擦,避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生态边坡的建设中,可以将当地植被纳入考量范围,并结合当地的雨水情况和地质情况,寻找合适的植被进行引入。
生态边坡不能过度追求
美观效果或经济效益,需要与当地的生态背景进行有机结合。
3生态边坡防护技术
3.1三维土工网垫护坡
三维土工网垫是由热塑性树脂等材料处理后形成的类似丝瓜网络状的三维结构网垫,一
般具有3层结构,三维土工网垫结构中有90%的空间可以填充土体,根系可以穿过三维网扎
根在边坡土体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形成根系-三维网垫-土体复合边坡保护层。
三维土工网
垫护坡技术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能力,在前期草皮还没有形成前,且三维网可以很好地阻挡
风雨的侵蚀,削弱风雨对坡面的损坏,降低了风和雨水产生的势能。
草皮长成以后,形成的
复合结构可以经受住雨期、暴雨等大流速的冲刷,避免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三维网土
工网垫护坡技术操作简单,三维网质量轻,价格低廉,施工成本低,材料环保无污染,新型
土工三维网垫在使用2年左右便可以完全降解,但是稳定性较差,需要借助其他措施来保证
三维网垫与边坡表面贴合。
3.2客土喷播绿化
该技术适用于裸露坡面面积大的情况,在开挖后当地植被被大面积破坏,导致当地植被
出现环境不协调的情况。
采用客土喷播绿化技术能够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并提高边坡的稳
定性。
客土喷播绿化需要将基材、纤维、养殖土、黏合剂、种子、保水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
进行混合,之后借助机械设备,将这些材料对准裸露坡面进行喷洒。
喷洒后的植被具有快速
生长的特征,有利于边坡绿化工作的展开。
在实际操作阶段,首先,需要做好边坡的排水工作,处理排水沟和急流槽,并对边坡上的石头、树根等进行处理,为之后的喷洒工作打下坚
实基础,提升种子的成活率。
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坡面的整平,保持一定的倾斜度。
然后施
行挂网施工,挂设菱形镀锌低碳铁丝网,控制网格的间距,也要做到倾斜度与坡面保持一致。
之后可以进行喷播作业,将上述混合材料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喷播,喷播顺序为由上而下,确
保喷播的均匀,喷播次数为两次,第一次喷播厚度为3cm,等待20min后再进行二次喷播,
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喷播厚度。
4边坡生态防护的要点
为了尽快防护生态系统,首先应选择速生的先锋植物,为后续生长的植物创造条件,然
后选择耐热、耐瘠、耐寒、耐旱、耐湿等生性粗放的优良植物组合,以确保在极端不利条件
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坡面植被覆盖。
由于生态系统的自适应、自组织、自我修复功能,即使局
部出现了小规模的滑移,但由于植物的再生和植物根系的穿插功能,边坡很快会进行自我修复。
边坡生态防护工程需要综合考量各项相关因素,以常用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评价指
标为基础,以各项评价指标的实际效用为依据,边坡生态防护的要点如下。
(1)对防护边坡的
自然条件进行充分调查,结合地质条件、气候特征、边坡形状以及土壤特性等相关因素综合
考量,确定总体设计规划方案;(2)“点、线、面”相结合,主道防护地段和匝道地段分设计;(3)
设计手法采用自然式与规划式相结合;(4)植物品种和种植形式从安全、美学的角度出发,形成色彩、色带的韵律变化;(5)结合待防护边坡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以提高根系稳定效果,最大程度的防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破坏的环境;(6)边坡的生态防护以绿化、美化为主要,力争做到“四季常绿”,一些特殊路段(如服务区),采用灌、花、草搭配的形式,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效果;(7)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尽可能采用本地植物,已达到与周围环
境融为一体的效果。
灌、花、草相结合,以灌木为主、以中长期效果为主,同时兼顾前期效果;(8)积极借鉴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应用的先进技术、新经验与新材料,拓展适应不同高速公路环境的边坡生态防护思路;(9)建立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培养生态防护专业人才。
结语
总之,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最脆弱的区域是公路边坡。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生态防护是公路边坡防护的主要形式,具有最突出的
防护效果和较好的景观效果。
但是,生态保护的形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因此,在
实际工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防护技术,提高防护质量,促进防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芬.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进展[J].草坪园艺,2006,2:34-38.[2]邓辅唐,吕小玲,邓辅商.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5,11:48-50.
[3李旭光,毛文碧,等.日本的公路边坡绿化与防护[J].公路交通科技,1995,12(2):59-64.
[4]周跃,WattsD.欧美坡面生态工程原理及应用的发展现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5(1):79-85.
[5]辛娟.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