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同课异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第二课时)
年级七科目地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课题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第二课时)授课类型新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地理学科的具体内容,兴趣与好奇心强。

本节设计特别注意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在“发现”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5个班,由小学升入中学,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进取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今后学习中的一大优势。

同时,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可能导致班级纪律涣散,而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 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五、教学过程设计(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

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

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S、15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课堂练习:课件习题
六、练习及检测题
新学案P4单选题,看图填空第5小题
七、作业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