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道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河道治理工程项目施工关键技术要

摘要: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阐述了拦河闸、生态护坡、景观
植物等施工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为今后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河流治理;工程技术;生态环境
0研究背景
砚山县处于珠江水系和红河水系分水岭,全县地形由西向东南呈阶梯式下降,形成高、中、低三层。

每年汛期,洪水均会携带大量泥沙流向下游坝区,整体河
床平缓、弯曲,河道宽、窄变化较大,河堤低矮,由于泥沙淤积,河道狭窄,遇
大洪水年份,决堤、漫堤现象十分普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成
为共识,河道治理成为热点。

1砚山县概况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中西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35′~104°45′、北纬23°18′~23°59′之间。

东西最大横距107km,南北最大纵
距70km,全县土地总面积3826.57km2,全县有河流35条,其中,50km2以上河流18条,50km2以下河流17条,全长601km。

截止2022年底,累计投入河道治理
建设资金1.59亿元,实施河道治理6条86.97km,工程实施后,防洪标准从5年
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有效地解决沿河两岸农田受淹的问题,保护人口10.57
万人,保护农田11.05万亩,排涝0.58万亩。

2河道治理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
指导云南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节
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
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

不断探索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技术和施工方案,将
先进科学的治理技术和理念运用到中小河流治理中,关键在于把握治理技术和施
工技术实践。

3河道治理原则
砚山县大部分河道地势平缓,河道弯曲,河堤低矮,两岸为自然土堤,垮塌
严重,决堤、漫堤现象十分普遍,洪涝灾害十分突出,对沿河两岸居民的生活及
工农业生产影响严重,防洪排涝形势严峻。

按照“生态治河”的治理思路,在不
突破规划投资的前提下,确定治理及技术方案。

一是河道治理要“合理规划、全
面统筹”,做到河道上游与下游、区域与整体相配套。

二是河道治理要“以人为本、以群众用水为中心”,以河道治理为出发点,合理制定治理线路,考虑河堤
与百姓居住地的距离、河宽等因素。

三是河道治理应遵循“因地制宜、少占耕地、安全经济、美观适用”,对症下药。

四是在实施过程中为杜绝浪费,杜绝“豆腐
渣工程”,应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严格把控材料、施工质量。


是对于施工中破坏的环境和植被,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补救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和
河道治理达到预期目的。

4河道治理关键技术要点
河道治理施工技术在近几年的河道治理中,摸索出行之有效方案,中小河流
治理中应用最广的是拦河闸、生态护坡、景观植物等技术工程。

4.1拦河闸工程
拦河闸是河道治理中常用的重要形式,由于砚山县的河道大部分属于山区河道,建设拦河闸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以满足当地村民农田灌溉取水需求。

建设拦河
闸首先对闸门选型,拦河闸(灌溉取水闸)功能单一,从功能上选择,能适应的
门型有很多,但结合规划区当地政府和村民对灌(提)水要求来选择闸门,闸门
可选择的型式就减少很多,有老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力翻板闸门、橡胶坝、普通
平板钢闸门、底轴驱动翻板闸及气囊支撑坝等可选择。

老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力翻板闸门易卡污物,闸门经常不能正常关闭,存在开启、关闭不灵活的弊端,市场上基本已经被淘汰。

橡胶坝是建设城市沿河绿化带和形成城市湖泊的枢纽工程部分。

橡胶坝属薄壁柔性结构,是随着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水工建筑物,具有造价低、施工期短、能抵抗地震和波浪等冲击、止水效果好、跨度大、汛期不阻水、维修少和管理方便等优点。

但是,橡胶坝受水流和日光侵蚀,老化较快,加之遇到非常情况不能快速开启和关闭,特别在山区河道中容易受到块石及木材的刺破。

底轴驱动翻板闸门能克服以上各种闸门的劣势,是一种新型可调控溢流闸门,闸门跨度一般以15~40m为宜,适应水头1~7m。

缺点是底轴及支铰布置于闸门底部,常年淹没在水下,检修、维护较困难,同时造价非常之高,适用于城市景观打造。

生态气囊支撑坝也能克服以上各种闸门的劣势,是一种新型可调控溢流闸门,闸门跨度一般以
10~30m为宜,适应水头1~5m。

不需要整块拆除,检修、维护较方便,不需要向底轴驱动翻板闸门需要整块检修,造价较低,启闭非常方便,但是不适用于山区河道。

普通平板钢闸门由于在水库溢洪道及隧洞运用比较多,是一种常规水闸,启闭较为方便,工程投资适中,整体安全性能高,造价相对较低,止水效果好使用寿命15至30年。

根据公革河的功能要求及使用条件,普通平板钢闸门是相对合适的选择,优缺点比较表见1。

表1 底轴驱动翻板闸门与普通平板钢闸门性能对照表
4.2建设生态护坡
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保护周边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建设生态护坡,这
样可以达到保护河道目的,还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的流失,建设生态护坡已经是
河道生态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这门新技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河堤
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还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蓄水减洪、固本护源。

生态护坡
的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必须要对河道施工的的特点有着充分的了解,熟
悉当地的土质、地形,这样治理措施才能更适合、更科学,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
的生态护坡方式。

如土堤护坡、预制砼花格护坡、生态砼护坡、格宾网、刚性护
坡等。

砚山县公革河革豆至干河老街段治理工程,结合治理段所处位置、地形地质
条件、当地建材供应、占地等综合因素考虑,通过方案比较采用生态砼护坡。


案一:河道设计枯水位以上采用土堤,在土堤上种植草皮护坡。

方案二:河道设
计枯水位以上采用土堤,在土堤铺设预制混凝土花格,于花格内填土作为营养基,然后在营养基上种植草皮护坡。

方案三:河道设计枯水位以上采用土堤,在土堤
上浇筑混凝土框格,部分浇筑生态混凝土,于生态混凝土上种植草皮联合护坡以
及框格内种植草皮护坡,优缺点比较表见2。

表2 河堤形式方案对比
通过上述三个方案的比较:方案一初期投资小,后期需一定维护,但费用不高,抗冲能力差,绿化面积大,符合生态治理理念要求。

方案二初期投资不大,
基本符合生态治理理念要求,但后期需长其维护,费用高。

方案三初期投资稍大,后期较少维护,其抗冲能力强,绿化面积大,符合生态治理理念要求。

以上三个
方案其设计枯水位以下均为宾格石笼护脚,所不同的只是护脚以上护坡,根据各
方案的优缺点,结合本河段实际,河道主要位于村寨密集地段,人畜干扰大,因此,结合河段水流流速,本河道整治措施主要采用方案三较合理。

人口稀少、流
速相对较缓地段将生态混凝土置换为普通草皮护坡。

对于回水区,岸坡常处于水下,岸坡的护坡方式采用方案二,即采用贴坡式混凝土预制块支护。

根据生态护坡的原则,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根据堤段所在的地理
位置、堤基地质、筑堤材料、施工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通过方案比较采用格宾网护坡。

性能比较:生态材料格宾石笼格网结构护坡的优点是生态性,抗冲流速最大
可达6m3/s~8m3/s ,比较适用于流速较高的河流护坡。

其内部充填的是天然石料,石料之间有间隙,允许植物在其中生长,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其上播种合适的植物,具有工程护坡与植物护坡的双重功效,其结构为柔性结构,具有很强的适应
地基变形能力。

但格宾网施工较为复杂,进度较慢,且其耐久性现国内无工程验证,根据现已实施项目来看,格宾网易钩挂塑料袋,杂草等,需经常清理,增加
了管理维护难度。

刚性护坡的优点抗冲流速亦可达 5 m3/s,保证了铺面的稳定性,对地基变形适应能力较弱。

刚性护坡较格宾网护坡有施工简单、进度快,为刚性
材料,耐久好,衬砌后表面平顺光滑,易于管理维护等优势。

投资比较:差别在于护坡型式不同,方案二比方案一投资大,但方案一注重
了生态环保理念,易于河道景观,但不易于后期维护,方案二不为生态治理,但
是稳定性好,优点为稳定好,缺点为不符合生态治理,投资相对较大,综合以上
因素,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由于治理段流速不大,普遍为2m3/s~3m3/s。

表3 护堤材料结构型式比较表
表4 治理段堤型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比较表
4.3景观植物工程
综合治理中小河流离不开景观植物工程,利用景观植物保持水土的同时,保
土固堤。

要治水先治本,从源头抓起,做好植树造林等工作,以达到山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目的。

砚山县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在沿河城镇可以采用种植景观植物与护岸护坡相结合的方式。

南利河砚山县八嘎
乡段,河道两旁自然生长独特茂盛的柳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实施河道治
理项目过程中,不影响行洪的要保留原生态的面貌,影响行洪的移栽处理和补种。

结合当前的美丽河湖建设,多数乔木在色彩、线条、质地和树形方面随叶片的生
长与枯落可形成丰富的季节性变化,即使冬季落叶后也能显示出枝干的线条美。

大量观赏型乔木树种的种植,应达到三季有花。

在植物的选配上,采用慢生树与
快生树相结合的方式,即使其可以快速设置场景,并且可以保证长期的观赏价值。

通过对河道的治理改善本身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依托当地浓厚的人文历史、地域
文化特色,将河流生态治理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
为人民提供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休闲空间。

5结语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民心,砚山县越来越重视生
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依托中小河流建设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和
美丽乡村建设,美丽河湖建设成为热点。

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根据自身发展方
向及河流水文特性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组合,并进行严谨的论证,在
满足河流防洪需求的基础上,加大河道治理,考虑治理工程的生态环保效应,形
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开发和发展模式,最终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SL619-201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
[2] SL252-201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
[3] 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
[4] SL44-200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
[5] GB50487-200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
[6] SL201-2015.《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
[7] GB50201-2014.《防洪标准》[S].
[8] SL171-96.《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
[9] SL265-2016.《水闸设计规范》[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