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
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急诊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
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疗效、转复时间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大幅低于治疗前,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转复时间为
(25.21±6.35)min,对照组患者的转复时间为(12.84±2.41)min,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88.57%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91.43%略高,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71%,大幅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86%(P<0.05)。
结论: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中,采取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均能有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普罗帕酮的优势在于转复时间较短,而胺碘酮的优势在于临床不良反应更少。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普罗帕酮;安全性;胺碘酮;
作为一类急诊科的常见疾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若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则可能因严重心律失常而致命[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会影响血流动力学,造成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心室率过快,大量减少脑血流量与心输出量,引起患者头晕、胸闷、心悸、心力衰竭、心绞痛以及休克等症[2]。
急诊科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原则为,快速降低心室率或转复窦性心律,从而缓解其各项临床症状。
虽然临床可通过射频消融术等方法有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但急诊科因受限于现场环境与诊疗设备,通常只能给予药物治疗,以快速控制病情发展,挽救患者生命[3]。
本研究以我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刍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急诊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4.7±10.2)岁,病程5~45min,平均病程(24.6±3.7)min;观察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6.2±10.5)岁,病程7~44min,平均病程
(25.1±3.8)min。
两组受试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对比,
数据相近,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入选患
者(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协议。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20ml)与70mg普罗帕酮静脉注射治疗,时间5~7min,若未成功,持续给药70mg。
观察组接受5%葡萄糖(20ml)与150mg胺碘酮静脉
推注治疗,若心率仍较快,则追加150mg。
1.3观察指标以及判定标准[]
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疗效、转复时间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1)生
命体征主要包括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
(2)疗
效评判标准[4]: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00次以下,心率转变为窦性心律,视为有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各项临床症
状有所好转,心率基本复常,视为有效;患者经长时间(超过0.5h)治疗后,其
各项临床症状均未见改善,且复发率较高,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
有效率之和。
(3)临床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低血压、头晕呕吐、心悸、房室传
导阻滞、心动过缓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处理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行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评比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大幅低于治疗前,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比较(x±s)
组别
例
数
时间
舒张压
(mmHg)
收缩压
(mmHg)
心率(次
/min)
对照组
3
5
治疗
前
108.97±1
2.45
175.18±1
4.39
153.56±1
1.54
治疗
后
72.51±10
.10a
115.21±1
0.54a
86.57±10
.27a
观察组
3
5
治疗
前
109.54±1
3.12
174.86±1
3.96
154.02±1
1.73
治疗71.53±10113.02±185.51±10
后.02b0.06b.15b
注:相比于治疗前,a P<0.05,b P<0.05。
2.2两组患者的转复时间及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转复时间为(25.21±6.35)min,对照组患者的转复时间为(12.84±2.41)min,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75,
P=0.000)。
与对照组88.57%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91.43%略高,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
数
显
效
有
效
无
效
治疗总有效率[n(%)]
对照组
3
5
1
6
5431(88.57)
观察组
3
5
1
8
1
4
332(91.43)
x2-0.159 P-0.690 2.3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71%,大幅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86%,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组别
例
数
低
血压
头
晕呕吐
心
悸
房室
传导阻滞
心
动过缓
不良反应发生
率[n(%)]
对照组
3
5
232108(22.86)
观察组
3
5
001012(5.71)
x
2
- 4.200 P-0.040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病急骤,发病人群年龄分布较广,多发于老年人群,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长期酗酒等,均为该病的诱因,患者心率超过200次/min 时,则可能引起供血不足,心源性休克,猝死风险大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
康[5]。
目前,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较多,普罗帕酮就是其中一
种广谱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通过直接阻滞钠离子通道,抑制β受体,来延长动
作电位,降低房室传导速度与自律作用,从而减缓心率[6]。
胺碘酮则是一类电位
延长剂,对钙离子内流具有阻滞作用,能提高钙离子活性,减少折返激动;还可
有效阻滞钾、钙、钠离子等多通道,抑制β受体,具有较广的药理作用,降低窦房结节自律性,恢复患者的窦性心律[7];此外,胺碘酮可通过减少外周阻力,使冠脉血流量增加,预防心绞痛,且临床不良反应较少[8]。
本次研究中,我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别经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后,结果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大幅低于治疗前,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均有助于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观察组患者的转复时间为(25.21±6.35)min,对照组患者的转复时间为(12.84±2.41)min,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88.57%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91.43%略高,两组间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的疗效均较为显著,且普罗帕酮的转复时间更短,见效更快。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71%,大幅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86%,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胺碘酮治疗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普罗帕酮更低。
综上所述,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救治中,采取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均能有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普罗帕酮的优势在于转复时间较短,而胺碘酮的优势在于临床不良反应更少,急诊科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安勤,郭玲.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7):128+171.
[2]宋红丽.对比维拉帕米、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2):3622-3623.
[3]张佑生.艾司洛尔、普罗帕酮及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3):2009-2010.
[4]杨庆果.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8(03):66-68.
[5]王晓君,张守焰,徐志平.小剂量普罗帕酮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分析[J].广西医学,2017,39(03):406-407.
[6]王莹霜.三磷酸腺苷和普罗帕酮急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6):61-62.
[7]陈毅,游伟星,郭聪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急诊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0例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5):1005-1006.
[8]张瑞兰,张喜俊,郭莉娟,李凌云.探讨院前急救中选择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
药,2017,12(27):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