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高频考点、题型、答题要点格式、例题详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辽宁中考《我住的地方发现狼》1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3分)
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
详析: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荒山植被的茂密。
拟人:将……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表达哦了人物……情感。
排比:表现了……,增强语义,强化语势。
(5)如果是景物描写结尾,其往往带有象征意味。
(2020营口中考《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21. 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详析: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过渡段作用
1.请从结构上分析……作用
2.……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详析:“暴击”指“我”没被选中参加作文比赛而受到的打击,强调了这个打击对“我”的
冲击之大,1分;这次特殊的经历让“我”懂得了要努力向前,发现并塑造优秀的自己,突出这次暴击给“我”影响之大,1分;“谢谢”表达了“我”对这次成长经历的无比珍视,1分,共3分。
题目的作用
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
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原因+心理)
表现了人物……性格形象
与下文……做铺垫(对比),表现了……情感
心理描写
概括+特点:描写了人物……心理
表现了人物……性格形象
与下文……做铺垫(对比),表现了……情感
重点词语赏析
1.请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
2.将句子加点词删除可不可以?
(1)解词(本义)+特殊性(修辞、人物描写、叠词、拟声词、褒义词贬用、贬义词褒用……)
(2020盘锦中考《赶鸟的孩子》)16.选文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详析:环境描写,描绘了秋霜降临、蔬菜长势旺盛的景色,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为下文写鸟飞下来吃菜的情节做铺垫。
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倒叙(处于开篇位置)
1.请分析……段作用
2.……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1)开篇交待了……事件
(1)对……发表议论或者对……抒发强烈的情感
(2)点明中心,升华主旨,对中心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景物描写作用
1.赏析……段(句)
2.……段是什么描写?试着分析。
(1)描写了……景物+特点
(2)渲染了……气氛
(3)烘托了……心情
(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者形成对比)
(5)表达效果,可从人物性格或者情感等角度切入
2: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
1. 点明线索,贯穿全文。
2.概括内容,记叙了……或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描写对象……
3.揭示(暗示)中心,表现了……,表达了……情感。
4.与开头或者结尾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5.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6.设置悬念。
7.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8。题目中如果有运用修辞等特殊用法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2)引出下文对……的回忆或者记叙(3)设置悬念
(4)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插叙
(1)插入……的记叙
(2)补充交待了……背景(或者原因)(3)为下文……做铺垫(或者形成对比)(
4)表现了人物……性格、品质,表达了……情感
(5)使文章波澜起伏
(6)丰满人物形象,丰富故事情节
(2020中考锦州《那一束光》)16. 品析第③段运用插叙的作用。
局部感知概括内容
1.请概括*-*段的内容
2.概括谁在**方面做了**事
四要素答题法:什么人+什么事+事件结果+特殊性(指对文章内容或者中心有特殊意义的部分),一般略去时间和地点
(2019兰州中考《雨天的狂欢》)13.雨天“我们”有哪些“开心的事儿”?请简要概括。
详析:夏天,孩子们拦水建“坝”,提“闸”泄“洪”;寒冬或春初时,“小孩子们在公房给大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大孩子们在队屋拿起农具操练“种地干活”。意思对即可。
情节或者情感梳理题
结合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或者人物情感
1.寻找题干中关键词
2.根据关键词在文中勾画出答题区域
3.分段
4.概括段意
5.再看提示语,是否有原文、字数、线索等暗示,再据此整理答案。
(2017山东中考《洞茶》15.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
3.结合语境,人物想……或者说……
外貌描写
概括+特点:描写了人物……外貌
表现了人物……的家庭条件、社会地位、身份、职业、……
表现了人物……性格,与下文……做铺垫(对比),表现了……情感
(2020阜新中考《那年那灯》)14.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详析:(3分)动作描写(1分)。生动写出母亲纳鞋底熟练的样子(1分),表现母亲勤劳,心灵手巧(1分)。
详析:线索,组织全文内容;表明“我”是亲历者和见证者,既是献血者,更是受血者,使文章内容更加真实可信;“我”第一人称,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更好突出爱在传递这一主题。
中考记叙文高频考点、题型、答题要点格式、例题详析
高频考点
题型
答题要点格式
例题详析
感知文章内容,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概括理解提炼能力。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六要素概括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通读文章,从文中找出或者概括出能表示六要素的关键词
2.将关键词整理成通顺连贯的一句话表述出来即可。
除主人公外其他人物作用
分析人物作用
(1)线索人物,贯穿始终
(2)对主人公起侧面烘托或者对比反衬的作用,突出主人公的……特点
(3)作为亲历者或者见证者,亲历(见证)……,使文章内容真实生动。
(4)如果第一人称,则亲切自然,真实生动
(2020大连中考《爱的传递》19.“我”既是志愿献血者、血站工作者,又是受血者。文章表明“我”这三种身份有何用意?(4分)
3.如遇时间或者地点等对内容中心无实际意义,可略去此两项。
(2018辽阳中考《一件毛衣的温度》)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详析:当“我”因失恋在回家的火车上又冷又无助时(1分),一个男孩儿借给“我”一件袖口上带着破洞的毛衣(1分),让“我”感到了温暖和宽慰,并终生难忘(1分)。(共计3分)
详析:16. 这段交代了“我”不经常回家的原因,为下文“我”和母亲约好“见面”作铺垫,也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体贴。
补叙(一般在结尾)
(1)补充交待了……
(2)表现 了……的深刻影响
(3)表现了人物……性格、品质,表达了……情感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1.结合文本,分析人物性格(形象)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分析人物心理
①→②→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④
详析:见砖茶,不以为意 ②茶砖相伴,温暖安慰 ③误买茶砖,绝望黯然 ④重逢茶砖,思念感动
题目的含义
1.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题目?
1、表层义:即字面意思。
2、深层义:(1)把握象征或者比喻意义;(2)语意双关;(3)中心情感
《2019辽阳中考《谢谢你,人生中的第一场暴击》14.分析选文标题的含义。(3分)
我每天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把窗帘开条缝,生怕惊吓着斑鸠。
详析:17.“轻手轻地走”“开一条”写出“我”接近斑鸠时动作很轻很谨慎,表现“我既想看斑鸠又生怕动它们的心理,表现“我“对斑鸠的喜爱呵护之情。
修辞及其作用
赏析下列句子
比喻:将……和……相比,生动形象了表现了……(本体)的……(相似点),表现了人物……心情(情感)
(2)语境意:将解词代入到具体语言环境解释其意义
(3)表现效果:表现了人物……性格形象、与下文……做铺垫(对比),表现了……情感
重点句子理解
请理解该句子含义
(1)寻找句子中的关键词
(2)结合上下文,解释关键词的含义
(3)代入原句子,梳理成通顺连贯的一句话即可
(2020鞍山中考《窗台上的小斑鸠》17.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语言描写概括+特点:描写了人 Nhomakorabea语言的……
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原因+心理)
表现了人物……性格形象
与下文……做铺垫(对比),表现了……情感
神态描写
概括+特点:描写了人物……神态
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原因+心理)
表现了人物……性格形象
与下文……做铺垫(对比),表现了……情感
动作描写
概括+特点:描写了人物……动作外貌
详析:运用设问,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表达作者对秧歌的 赞美之情,奠定本文的感情基调。
结尾段的作用
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
(1)总结全文(收束全文)
(2)点明中心,升华(深化)主旨+文章主旨概括
(3)与题目或者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4)结尾揭示……谜底或者真相,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3)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或者形成对比)
(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点明中心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7)与题目或者结尾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8)如果是景物描写开篇,一般还有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背景的作用。
(2018大连中考《春色第一枝》)19.本文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4 分)
(2)承接了上文……(概括上文内容)(3)引出下文……(概括下文内容)(4)使文章结构严谨。
(2018辽宁中考《碎暖》)17.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详析:不好,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画线句描绘出了“我”坐在书间回忆往事的情景,照应选文开头,引出下文。
抒情议论段作用
1.请分析……段作用。
2.……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2020丹东中考《父亲和苦瓜》19.选文以“父亲和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详析:①概括了全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以父亲和苦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③用若瓜象征父亲的晶格,表达对父亲的敬重与赞美。
特定段落的概括提炼和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
开头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总领全文
(2)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