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规则在那里7》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规则在那里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4、争当人人遵守规则的孩子。
活动准备:
1.做游戏用的物品:气球。
3.课间活动,上下楼梯,放学排队等的图片。
4、《三字歌》以及有关遵守规则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你们喜欢玩那些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手绢,警察抓小偷……
二、玩吹气球的游戏,认识规则。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吹气球”游戏,比比谁吹得大,谁愿意参加?(教师挑选男女同学各三名参加游戏。
)
师:我们分组吹气球,先请男同学,然后再请女同学,吹得最多的小组获胜。
没有参加游戏的同学认真观察游戏,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老师让女生先吹气球,男同学后吹,男生组老师给5秒钟就叫停,女生组老师给10秒,结果女生组获胜。
)
师:不用数都知道,女生吹得又大,又多,女生获胜(男生急得大声说: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谁来说说看?学生交流
师:怎么做才能让这个游戏公平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原来问题出在我们没有给这个游戏制定游戏规则。
能说说玩“吹气球”时有哪些具体的游戏规则吗?(生讲规则:男生和女生同时吹气球,同时开始,用同样的时间。
师:那你们愿意按游戏规则再玩一次吗?学生重新比赛。
师:没有规则,我们连一个小小的游戏都无法进行。
看来规则真挺重要的。
刚才咱们通过游戏,知道了规则在我们的游戏中。
那么,规则在哪儿呢?这节课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一起来找找:规则在哪里?(板书:规则在哪里)
三、找规则:
1、课本上找规则:
(教师先强调本节课的规则,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大胆动脑。
表现优秀的同学将会得到老师的奖励。
)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72-74页,看看自己会有什么收获?
生1:我的收获是我知道了规则存在于家庭生活中。
生2:我知道了上下楼靠右行,按时上学不迟到都属于学校里的规则。
生3:汇报收获。
(省略)
师板书:家庭、学校、社会
2、生活中找规则:
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课前,老师也让大家做了调查,现在就请同学们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一会儿组长来汇报。
出示:汇报交流的规则
A、认真倾听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
B、讨论声音不要太大;
C、组长整理材料,汇报时内容尽量不重复。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找到了这么多规则。
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规则在家庭生活中,规则在学校生活中,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真是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板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3、寻找与学生紧密联系的规则。
师:生活中处处有规则,那么与我们小学生紧密联系的规则有哪些呢?老师找了一些规则,同学们想看看吗?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看看谁最聪明,能马上找到图片中的规则。
(出示课件:进校门的规则、回答问题的规则、读书的规则、小组讨论的规则、写字的规则、上下楼梯的规则、课间活动的规则校门口的小交警提示、课程表、日常行为规范、值日老师在站岗、课堂上学生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等。
)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找到与小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规则。
师:你们能从图片中发现这么多的规则,真是了不起。
这些是在校园里、班级中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规则,它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文明举止,帮助我们做一名懂文明、会学习的好学生。
这些规则在咱们的学校生活中还真的少不了。
四、守规则:
1、小判官查规则:
师:规则无处不在,可是生活中每个人都遵守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当小判官,进入规则考场,判断以下行为是否遵守规则,如果没有,又违反了什么规则?
教师出示:
(1)小明过马路时没有走人行横道。
()
(2)小红在排队买电影的时候看见了很多人,他不想排在后面,向前面的朋友小花挤挤眼睛,想排到她的面前去,小花摆摆手,说:“不行。
”()
(3)上课的时候,张伟争着举手发言,得到老师同意了,他站起来回答。
()
(4)放学回家后,饿极了的小明直奔饭桌,狼吞虎咽地吃起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
()2、人人都要守规则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会判断别人是否遵守规则,那我们自己做的怎么样呢?有关部门为了保证我们正常的学习,指定了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必须遵守的规则,那就是《小学生守则》。
那我们就看看《小学生守则》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和规则?(师出示《小学生守则》,生快速阅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会判断别人是否遵守规则,那我们自己做的怎么样呢?请大家对照《守则》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还不够合格?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师:谁来评价一下自己?
师: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呢?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
五、拓展强化,增强感受:
1、拍手歌读三字歌:
师:老师希望大家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关注规则,了解规则,遵守规则。
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首有关规则的儿歌,牢记住身边的规则。
(出示课件:《小学生行为规范三字歌》)
升国旗要敬礼唱国歌要肃立
尊长辈爱幼小孝父母遵教导
会使用文明语遇外宾要知礼
帮残疾乐助人不打架不骂人
要诚实不说谎损公物要赔偿
捡东西要上交借东西要归还
不挑吃不挑穿惜粮物节水电
爱整洁常洗澡勤刷牙习惯好
不旷课不迟到对老师有礼貌
上课时用品齐敢发言多动脑
做作业写工整按时完卷面净
广播操要做好炼身体争达标
保视力做眼操三个一要做到
集合时快静齐做值日要积极
个人事应自理家务活要学习
衣和物放整齐学做饭会洗衣
过马路有横道乘车船要买票
买东西按顺序看影剧不吵闹
保古迹爱益鸟护庄稼爱花草
迷信事要反对坏书刊不去瞧
烟酒赌不能沾不玩火防危险
好与坏要分清坏行为敢斗争
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生
2、畅谈收获和感受:
师:同学们,这节课,有你收获吗?同学们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1:我的感受是:规则太重要了,如果人们都能增强一点规则意识,生活就会多一份安全。
生2:规则是供大家遵守的制度,今后我一定要自觉遵守。
生3:我以后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生4:我以后去商店买东西交钱时一定排队。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生活中遵守规则的好孩子,加油吧。
3、赠送名言:
师: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几句话: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教后反思:
在本次视导评估中,我执教的是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规则在哪里》,
本课要求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体验规则,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和规则意识;通过交流讨论调查,学习发现生活的规则,并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守规则,并反思自己是否遵守了规则,最后通过拓展,强化学生的认识,教育学生做守规则的好孩子。
讲课结束,王老师对我们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们从她的话语中感受了她对我们沙河品德社会课的重视和关心,她的点评一语中的,点清楚了每节课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她朴实中肯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她的人格的魅力。
尤其是王老师感冒还坚持参加听评课的精神更是让我们深深折服。
下面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设计以及存在的问题:
品德和社会课堂应该从生活中来,再现生活,回归生活。
而“规则”是一个包罗万象而又空泛的概念,要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应该倡导儿童生活化的概念,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所以,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这一概念,并且贯穿了“认识规则——寻找规则——遵守规则——强化规则”整个课堂。
一、从生活中来。
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为主要源泉,从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
所以我在教学时时,第一层次就是寻找规则,在哪里找?怎么进入?我以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为切入点,增强科学系的趣味性,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保证了学生队整节课的参与热情,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再现生活。
《品德与社会》强调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由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索。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都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尤其是与学生紧密相联系的规则,并且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判断怎么样做是遵守了规则,反思自己的生活中违反了那些规则,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努力遵守规则。
学生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切身的倾听、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提升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理解。
三、回归生活。
新课程强调,品德的课堂要引导儿童重视、关注、观察、体验生活,而不是让儿童成为别人生活的旁观者、评论者或模仿者,逐渐引导儿童成为他自己生活的实践者,成为他自己生活的观察者、反思者、体验者和创造者。
所以我引导学生填写规则调查表,找寻生活中的规则并对照自己的行为,其目的就在于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在课堂的开始,我首先强调本节课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在结尾,引导学生遵循下课的规则,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真正做到让课堂指导学生的生活。
听了王老师细致的点评,再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缺点,我觉得的确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一、奖品的发放应遵守规则。
王老师说,奖品是对学生的鼓励,教师在发放奖品的时候,仪式首先应该隆重,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感受到奖品的珍贵。
这也是结合本节课的的一个落实,让学生明白教师发放奖品和学生接受奖品也有一定的规则。
二、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不要重复太多。
课堂上是学生展示的天地,应该放手让学生自由地交流表述,在学生表述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点评,但是不能重复孩子太多的语言,否则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
慢慢思量,细细品味,王老师的点评成了我工作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她能够就大家存在的问题进行一针见血的点评,让我们感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她的睿智的确让人佩服。
这次
评估使我对品德与社会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今后,我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上好每节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