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站监控调试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压站监控调试措施
1编制依据
1.1 DL/T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1.2 DL/T687-1999《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3 DL/T769-2001《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1.4 DL/T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1.5 DL/T5147-2001《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1.6 GB/T7261-2000《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1.7 GB/T14598-1998《电气继电器》
1.8 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1.9 DL/T5149-2001《220kV-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1.10 DL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1.11 DL5009.3-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1.12 电网生技[2005]400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1.13 [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1.14 厂家技术说明书和设计院的设计图纸
1.15 电厂继电保护整定通知书
1.16 DL/T5437-2009《火电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
1.17 电力部建质〔1996〕111号《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1.18 电力部电建〔1996〕40号《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1.19 江苏电建三公司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文件
2编制目的
明确调试范围及流程,通过对PSR-660监控系统的检查、调试和整定,使监控系统具有正常的
工作状态,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生产厂家和设计部门的要求,确保机组安全投运。

PSR-660监控系统扩建部分的一次设备及其二次回路符合有关检验规程及设计要求,验评标准达
到优良。

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准备工作
5.1 所需工作电源完整、可靠(包括工频交直流电源,测控柜内照明/加热器电源)。

测控柜已接入正式双路直流电源及光集线器,GPS已接入正式电源;
5.2 试验区域场地平整,道路通畅,照明充足,控制室,继保小室等的土建施工完。

5.3 装修工作已经完成。

如临近有土建施工可能有较大扬尘的,继保小室要考虑必要的防尘措施;
5.4 外部电缆敷设,试验完毕,接地线已按抗干扰要求可靠接地。

通讯电缆,光缆已安装到位(但未
接入装置);
5.5 被监测和控制对象本体基本调试完毕,可进行信号核对和远方操作;
5.6 相关一次主设备的正式命名已经下达;
5.7 UPS安装到位,相关外围正式电源及电缆已经准备就绪,并已完成调试;
5.8 遥测(直流,交流)输入的工程量测量范围已下达;
5.9 通讯联络畅通,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5.10 在带电与不带电的分界处采取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并有醒目的警告标示;
5.11 配备一定数量的备品。

5.12 法、工艺、步骤及作业程序
6.1 系统还原
6.1.1 线缆还原
恢复整个系统(和机组监控系统的连接可暂缓)。

各IO测控柜等在工厂验收时已连接和验收,在现场首先需要恢复电源和整个网络的通讯,包括:
6.1.1.1 主站系统以太网络电缆的架设。

网络电缆的布置要求连接可靠,不布置在经常有人走动和有干扰的位置,如有条件要用网络电缆测试仪进行测试。

每个网络电缆要做好标识,表明电缆的来和去向。

6.1.12 I/O测控单元以太网络的架设。

要求同前。

6.1.1.3恢复光缆的连接,有间隔层和站控层的两根光缆,操作员工作站至站控层的两根光缆,由制造厂按光纤的工艺要求来安装,并对加工完的光纤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应满足有关规程要求。

6.114检查间隔层GPS到各测控单元的双绞线电缆是否已经连接完成,如没有,先连接好。

612系统上电
6.1.2.1对整个系统逐步上电。

6.1.2.2对每个测控柜按以下步骤上电:
合上测控柜内所有直流电源开关(每个测控单元上的电源小开关,测控单元电源开关,开关量访问电源开关等),拆开两路电源输入电缆,用万用表测量正负电源有无短路和接地,如有短路或接地现象必须找出原因和作出处理,由安装公司负责检查直流配电屏到测控柜电缆的绝缘。

断开测控柜内所有直流电源开关,检查两路电源输入端均为开路,恢复两路电源输入电缆,合上配电屏第一路电源开关,检查电源的电压和极性是否正确。

然后送第二路电源,作同样检查。

合测控柜内第一路电源开关,逐步合各个开关,测量各点的电压和极性,直至测控单元送电,检查测控单元自检通过,各指示灯指示正常,并再次检查直流电源有无接地。

然后分第一路电源开关,合第二路电源开关,做同样检查。

没有问题后,将第一路电源开关也合上,两路电源并列运行。

6.1.3网络通讯检查
6.1.3.1检查间隔层各单元的通讯。

以太网通讯检查
笔记本电脑(或台式微机)和交换机通过以太网络用软件检查交换机和各个监控单元的通讯状态及各测控单元之间通讯。

软件可以统计和各测控单元通讯中误码的次数,总通讯次数,当前通讯状态(离线/在线)。

如果在通讯状态中有多个监控单元同时离线/在线,说明以太网络误码率高,需要重新加工以太网线接头。

对每个测控单元,有两个以太网口,为了验证正确的端口连接到了正确的交换机,作以下试验:首先使交换机显示的每个测控单元的状态为“在线”,且误码率较低。

如果误码率较高,需要查找原因。

拔出测控单元对应于该交换机端口的网络线,交换机对应该测控单元的行应立刻显示“离线”,如不正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换。

6.1.32站控层网络通讯的检查
站控层系统的软件具有监视整个站控层系统网络状态的功能,通过它即可知各工作站。

为了检查
各工作站间通讯大致状况是否良好,用Ping 软件检查数据包是否有丢失(大致检查,精确测试需用网 络测试仪,可在验收时测试)。

站控层亦为双网结构,同间隔层一样,需检查网络端口,集线器,交换机的相互对应。

实验方法 同间隔层监控单元网络测试。

6.2 开关量输入检查
监控系统开关量输入内部检查分二个步骤:
6.2.1 开关量输入端子均为连片端子,根据测点定义表打开每个测控柜的每个开关量的连片,在每 个监控单元用软件检查所有开关量输入为Off ,检查站控层数据库中的开关量状态均为“复归” O
6.2.2根据测点定义表,逐个开关量进行测试(将输入端子和公共端相短接),测试时观察监控单 元,站控层主机数据库,信息窗显示的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

例如下表:测控柜:ZZZ 乙 测控单元: UUUU,开关量访问电源
调试时,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通过软件同时监视监控单元开关量状态表。

短接开关量访问 电源公共端子(YYYY )和表中测控柜端子,检查监控单元相应点,主机数据库相应索引纪录实际的状态 翻转为“0N”、“动作”;断开短接线,再次检查各处指示的状态为“OFF”、“复归”,同时观察事件信息同 测点名及其状态相对应,一切正确则在“试验结果”和“事件信息”栏中标记“才。

“对象动作试验”栏用于记录实际被检测对象相应测点实际动作试验后的结果和画面显示是否正确, 在此项中先不填,在后面的试验将完成此栏。

试验结束,不必恢复已打开连片的端子,保留此时的状态。

6.3 模拟量输入检查
用继电保护三相试验装置输入三相电压及三相电流到监控单元,分别输入额定值和10%、50%的 额定值,对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素的测量,功率角分别输入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检查监控单元、D2站控数据库,画面显示,LCD 画面显示结果。

6.3.1 一般模拟量
解开测控柜的PT 和CT 端子外部接线,继电保护三相试验装置输出三相电压接至PT 端子,三相 电流输出接至CT 端子,调整装置输出电压至表中值,记录监控单元相应点号采样值,并换算成实际 值填入表中,同时记录数据库读数,比较监控单元中数值和画面显示值是否相同,一致则在“结果”栏 中标记“才。

对于没有画面显示的测点,作标记“一”,输入同
样取满量程的10%, 50%, 100%O 6
.
3
.
2









检查模拟量传送死区绝对值。

选择四个不同的模拟量信号(PT 电压,CT 电流,直流电压,4~20mA 信号各一个),输入100%被测量信号额定值,缓慢变化输入,观察监控单元和NCS 中相应点号值发 生一个变死区相对额定值的百分数必须小于《网控楼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不满足,需
要调整死区设定值。

在模拟量测试完毕以后,恢复外部接线。

6.4 逻辑闭锁功能检查
对每一个被可控制对象,均有一个控制逻辑。

这个逻辑在站控层和监控单元内都有实现,试验必须对两个逻辑都进行检查。

逻辑的测试以监控单元测控单元为单位进行。

6.4.1 转发信号点测试
监控单元中逻辑闭锁涉及的测点有些不是直接通过开关量接入本监控单元而是接到其它监控单元, 通过该监控单元转发到需要该测点信息的监控单元中,因此首先需要验证信息转发是否正确。

根据下表:
测控木巨:YYYY,测控单元:UUUU
a)信号转发测试表
表a用于测试信号转发的正确性,表中“信号源监控单元'指直接接入该信号的监控单元,本监控单元测点号指本监控单元接受该转发信号对应的点号,测试时,将信号源测控柜端子和公共端相短接,检查本监控单元测点值为“on”,然后断开端接线,检查本监控单元测点值为“。

甲,说明结果正确。

表b用于测试监控单元通讯状态信息,信号源监控单元为表a中涉及监控单元的列表,当拔出信号源监控单元的两个以太网电缆,测点值应为“off',其它情况为“on”。

6.4.2 逻辑测试方法
一个闭锁逻辑由与门,或门,非门组成,对与门的验证方法为先使输入条件全部为1,则输出为1,然后使输入条件逐个变0一次,验证输出为0。

对或门的测试则相反,先使输入条件全部为0,则输出为0,然后使输入条件逐个变1 一次,验证输出为1。

非门不作单独测试,结合进与或门测试中。

6.4.3 逻辑测试
对每个设计的逻辑在站控层和测控单元(监控单元)分别都有实现,两者都需要测试。

首先根据逻辑测试方法编制测试表。

例如设计逻辑如下:
XXX断路器合闸逻辑:
条件A 与
条件B --------------- ---------- 合闸允许
条件C ---------------
编制如下表格:
表中输入条件为1代表输入条件成立,O表示不满足。

“要求'栏中1表示有输出,O表禁止控制输出。

在各测控柜上使输入条件满足表中某行,以及在站控层操作该开关,观察操作结果以及操作后的告警是否正确,如果结果和“要求'相同则通过测试。

对于逻辑出现错误,然后修改数据库或软件修正错误,则需要重新测试整个逻辑。

6.5 带设备输入,输出试验
监控系统基本测试完成后,带设备进行试验,试验的内容包括输入点的测试和遥控测试。

合上前面试验打开的所有端子的连片。

6.5.1 输入点测试
在被监视对象上实际操作,使要求的输入条件满足和不满足,此时只需在站控主机观察事件信息和画面显示是否正确。

输入点测试完成,正确则在开关量输入检查表中作记录。

6.5.2 控制输出测试
将本地的硬接线闭锁逻辑接触,并手动操作开关刀闸,使相关闭锁逻辑满足控制输出,观察控制是否成功,控制的输出时间是否合适。

输出测试完成,正确则在输出控制端子表中作记录。

6.6 系统时间同步试验
对每个测控单元监控单元随机选取一个输入开关量,解开外部电缆;从系统GPS的分信号开关量输出(该开关量输出继电器一般为固态继电器,要求其接点能承受IIOV直流电压),用一临时电缆将输出接点的正极接到开关量输入端子,负端接到开关量访问电源公共端,在站控工作站观察该信号的时间标记,计算和绝对时间(时间标记的整分时间)的差值,即为该监控单元的绝对时间精度。

6.6.1 主站双网测试
在主站双网间测试主机切换和网络的切换,测量切换时间,检查再此其间遥信信号的正确传送以
及系统功能不出现异常。

9.1 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防止电气误操作;
9.2 临时电源应有明确标示,并做好隔离工作,试验完成后及时恢复;
9.3 严禁带电插拔电子板件,并做好防静电措施。

10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10.1 环境因素的控制
10.1.1 本项目可能造成影响环境因素:废弃的电线电缆等。

10.1.2 针对可能造成影响环境的因素采取的控制措施:工作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

10.2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的控制
10.2.1 本项目的危险源辨别
10.2.1.1 生产工作场所未戴或未正确佩戴安全帽;
10.212 调试生产场所沟、孔、洞盖板在基建期间多处不全,楼梯、照明不完好;
10.213 .3生产场所未按照规定着装;
10.2.2针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采取的控制措施
10.2.2.1 在生产工作场所配备足够安全帽,要求所有调试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
10.2.2.2 进入现场时,注意警戒标志,对明显危及人生安全的工作场所,禁止进入,照明不良的场所不得进入工作。

10.2.2.3 生产场所按规定着装。

10.2.2.4 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电磁辐射等保持在制造厂许可的技术条件内,并注意防尘、防污。

11组织分工
11.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负责现场试验工作及分析研究调试中的技术问题。

11.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试验过程中的设备检查消缺工作、一次开关的试验工作。

11.3 江苏华电滨海风电有限公司负责相应的协调工作。

11.4 江苏华电滨海风电运行人员负责设备的正式挂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