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DNA的复制.ppt
合集下载
3-3DNA的复制

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上图中)。 (3)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________作用。若 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含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 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 min过程中,15N标 记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B.DNA能自我复制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侵入细菌体内的 噬菌体DNA不但能复制,而且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
而形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在整个过程中,不能证明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A
每一条母链作为模板,是半保留复制,即复制完成后, 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每个新DNA分子中含 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答案:D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3.将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让其连续复制四次, 在最后得到的DNA分子中,被标记的DNA链占DNA总链 数的( 1 A. 32 1 C. 8 ) 1 B. 16 1 D. 4
红对勾系列丛书
8.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 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这些药物作用的细胞正处在细胞 周期的( ) B.前期 D.后期
A.间期 C.中期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解析: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 分裂间期,因此药物也在间期发挥作用。
答案:A
第3章· 第3节
记DNA的细菌放在15N的培养基上培养,或是15N标记
第3章· 第3节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
B.DNA能自我复制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侵入细菌体内的 噬菌体DNA不但能复制,而且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
而形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在整个过程中,不能证明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A
每一条母链作为模板,是半保留复制,即复制完成后, 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每个新DNA分子中含 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答案:D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3.将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让其连续复制四次, 在最后得到的DNA分子中,被标记的DNA链占DNA总链 数的( 1 A. 32 1 C. 8 ) 1 B. 16 1 D. 4
红对勾系列丛书
8.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从而 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这些药物作用的细胞正处在细胞 周期的( ) B.前期 D.后期
A.间期 C.中期
第3章· 第3节
红对勾系列丛书
解析: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 分裂间期,因此药物也在间期发挥作用。
答案:A
第3章· 第3节
记DNA的细菌放在15N的培养基上培养,或是15N标记
第3章· 第3节
DNA的复制PPT精选文档

37
(2)OriC与E.coli DNA复制的起始
①oriC的结构特征 oriC是E. coli的复制原点,245bp,与复制
的起始、终止和染色体在子代细胞之间的分配有 关。其结构特征如下:
并填充缺口; (4)DNA连接酶将一个个冈崎
片断连接到后随链上; (5)DNA螺旋酶解开双链; (6)ssb蛋白结合到解开的
单链上; (7)DNA解旋酶产生负超螺旋
消除复制叉前进所产生的 正超螺旋。
33
六.E.coli复制机构的复杂性
dnaA:复制起始,作用于oriC; dnaB:引发体组分,6聚体,具有螺旋酶活性; dnaC:引发体组分,6个单体分别结合在6个
两条子代链一条是连续的(母版3΄→5΄),一 条是不连续的(母板是5΄→3΄);
两条子代链合成的速度大体相同;
连续合成的链总是领先于不连续合成的链,因 此前者称为先导链;后者称为后随链;
DNA聚合酶(PolIII)实现了先导链和后随链的
同时复制。
30
三.相关概念
引物:1-10个核苷酸组成的RNA,需要1或多条; 引发酶:合成RNA引物的酶。E. coli dnaG编码; 引发体:无或低活性的引发酶与有关蛋白质结合形
酶 5 →3`聚合酶
活 性:
3`→5`外切酶
5`→3`外切酶
突 突变位点 变 体 突变表型
+ + + pol A 修复有缺陷
+ +
-
pol B
能修复
+
+
-(可切单链)
polC(dnaE), dnaN, dnaZX, dnaQ, dnaT
阻止复制
14
(一). DNA聚合酶I的结构
(2)OriC与E.coli DNA复制的起始
①oriC的结构特征 oriC是E. coli的复制原点,245bp,与复制
的起始、终止和染色体在子代细胞之间的分配有 关。其结构特征如下:
并填充缺口; (4)DNA连接酶将一个个冈崎
片断连接到后随链上; (5)DNA螺旋酶解开双链; (6)ssb蛋白结合到解开的
单链上; (7)DNA解旋酶产生负超螺旋
消除复制叉前进所产生的 正超螺旋。
33
六.E.coli复制机构的复杂性
dnaA:复制起始,作用于oriC; dnaB:引发体组分,6聚体,具有螺旋酶活性; dnaC:引发体组分,6个单体分别结合在6个
两条子代链一条是连续的(母版3΄→5΄),一 条是不连续的(母板是5΄→3΄);
两条子代链合成的速度大体相同;
连续合成的链总是领先于不连续合成的链,因 此前者称为先导链;后者称为后随链;
DNA聚合酶(PolIII)实现了先导链和后随链的
同时复制。
30
三.相关概念
引物:1-10个核苷酸组成的RNA,需要1或多条; 引发酶:合成RNA引物的酶。E. coli dnaG编码; 引发体:无或低活性的引发酶与有关蛋白质结合形
酶 5 →3`聚合酶
活 性:
3`→5`外切酶
5`→3`外切酶
突 突变位点 变 体 突变表型
+ + + pol A 修复有缺陷
+ +
-
pol B
能修复
+
+
-(可切单链)
polC(dnaE), dnaN, dnaZX, dnaQ, dnaT
阻止复制
14
(一). DNA聚合酶I的结构
3.DNA的复制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3节 DNA的复制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⑴两条链反向平行方式盘 旋成双螺旋结构 A T G ⑵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 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骨架
C
⑶ 碱基通过氢键按A—T 、G—C的互补原则配对。 排列在分子内侧
DNA如何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和克里克的推测(假说)
3、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亲代DNA的两条母链 模板: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条件 原料: 能量:ATP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5、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延伸和盘绕 6、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7、复制的结果: 1个DNA分子
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1)该片段完成复制n次需要 (2n-1)(N-m) ____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 核苷酸。
• (2)该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 2n-1(N-m) __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 苷酸。
②一个DNA的碱基A占碱基总数的a%,碱基总数为m,连续 复制n次后,共需要G多少个?
解析:先求出亲代DNA中G=C=?每两条新链所必需的鸟嘌呤(G)数等于亲代DNA胞嘧啶 (C)数,再求出DNA复制n代后子链数;最后求出DNA连续复制n代后需要鸟嘌呤数。
4.将32P 标记的DNA分子放在 31P的培养 基上培养, 经过3次复制,在所形成的子 代 DNA中,含32P 的DNA占总数是(C ) A.1/16 B.l/8 C.1/4 D.1/2 5.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 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A) A.G与C B.A与C C.G与A D.G与T
A T TA GC CG
CG
连续第一次复制
第3节 DNA的复制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⑴两条链反向平行方式盘 旋成双螺旋结构 A T G ⑵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 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骨架
C
⑶ 碱基通过氢键按A—T 、G—C的互补原则配对。 排列在分子内侧
DNA如何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沃森和克里克的推测(假说)
3、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亲代DNA的两条母链 模板: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条件 原料: 能量:ATP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5、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延伸和盘绕 6、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7、复制的结果: 1个DNA分子
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1)该片段完成复制n次需要 (2n-1)(N-m) ____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 核苷酸。
• (2)该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 2n-1(N-m) __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 苷酸。
②一个DNA的碱基A占碱基总数的a%,碱基总数为m,连续 复制n次后,共需要G多少个?
解析:先求出亲代DNA中G=C=?每两条新链所必需的鸟嘌呤(G)数等于亲代DNA胞嘧啶 (C)数,再求出DNA复制n代后子链数;最后求出DNA连续复制n代后需要鸟嘌呤数。
4.将32P 标记的DNA分子放在 31P的培养 基上培养, 经过3次复制,在所形成的子 代 DNA中,含32P 的DNA占总数是(C ) A.1/16 B.l/8 C.1/4 D.1/2 5.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 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A) A.G与C B.A与C C.G与A D.G与T
A T TA GC CG
CG
连续第一次复制
DNA复制PPT(共38张PPT)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新复制两个子代DNA分子是在什么时间分离的?
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科学家推测:如果DNA复制以半保留方式进行,那么经过离心以后子代中将会出现 三种DNA分子: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半保留复制 (3)求出复制4次需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通过离心使其发生分层(15N质量大于14N)
亲代DNA分子
如果对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的DNA都分别进行 离心,结果会怎样分布?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DNA的复制的定义、时间、场所
★1定义: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场所: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叶绿体、线粒体
200/20%=1000(个) (2)求出该DNA分子中含有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
苷酸:[1000-(200×2)]/2=300(个) (3)求出复制4次需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4-1)×300=4500(个)
能力提升
以含有31P标志的大肠杆菌放 入32P的培养液中,培养2代。离 心结果如右:
亲代DNA
子代DNA
复制一次
沃森和克里克推测是半保留复制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DNA 分子在复制时DNA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 氢键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 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 为模板的单链上。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 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 式被称作半保留复制。
例2、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制
上课:3.3DNA的复制1

1个亲代DNA复制n次,子n代中:
①DNA分子数=2n ②脱氧核苷酸链条数=2n+1 ③母链数=2 ④子链条数=2n+1-2 ⑤含母链的DNA分子数=2 ⑥只含母链的DNA分子数=0 ⑦含子链的DNA分子数=2n ⑧只含子链的DNA分子数=2n-2 ⑨若子代DNA分子中某种碱基为m个,经过n次复制需 要该游离碱基个数=(2n-1)m ⑩若子代DNA分子中某种碱基为m个,第n次复制需要 该游离碱基个数=(2n-1)m
11、DNA的复制是在细胞的 有丝 分裂和 减数 第一次 分裂前的间 期进行的。复制是指以 亲代DNA分子 为模板 来合成 子代DNA分子 的过程。复制特点是 边解旋边复制 复制 亲代DNA分子一条链 为模板、 脱氧核苷酸 为原料、 ATP 提 过程必需以 供能量、 酶 的催化等条件,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为DNA 的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并有 碱基互补配对 能力保证复制 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一个亲代DNA分子通过复制形成 了两个 结构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新形成的DNA分子都是既 含一条 母 链、又含一条 子 链,因此,称DNA的 半保留复制 复制为“ ”。
A
B.1/2n-1 D.1/2n+1
13.一个DNA分子自我复制后形成两个DNA 分子,这两个新的DNA分子( C )
A.分别由两条母链和两条子链形成 B.两条母链和两条子链随机结合而成 C.分别由一条子链及一条母链结合而成 D.一条子链与另一条子链的母链结合
14.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中,正确顺序是( C )
复制: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游 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
复制后的DNA :组成
母链(旧链)
子链(新链)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生物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课件

1.全面理解DNA的复制 (1)DNA复制的场所: 主要是在细胞核(凡是细胞内有DNA的地方均 可复制)。 真核生物: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其中 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原核生物:拟核、质粒。 病毒:宿主细胞内。
(2)条件: 模板:亲代 DNA 分子的 2 条链。 原料: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
(1)并不是两条链完全解开后才合 成新的子链,而是边解旋边复制。 (2)各种酶的作用:解旋酶作用于氢键,使氢 键断裂,双螺旋解开;DNA聚合酶使脱氧核 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子链;DNA连接酶的 作用是将双螺旋中的扶手中的“断口”修复。
[记知识纲要]
[背关键语句] 1.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 子代DNA的过程。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 2.DNA的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4 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还需要酶和能量。 3.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复制 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4.复制n次形成2n个DNA分子,含有母链的 DNA只有2个。
[思考探讨] 1.研究DNA复制的方法是什么? 2.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哪些酶? 3.将1个全部被15N标记的DNA的分子转移到 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n代,分析子代DNA中 含15N的DNA和含14N的DNA分子数。 提示: 1.同位素标记法。 2.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3.2个,2n个。
解析: 由图判断图示为DNA的复制过程, 其原料不需要尿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 在真核生物中不仅细胞核中能发生DNA复制, 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以,B错误;在DNA 分子中(A+G)/(T+C)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 中互为倒数,C错误。 答案: D
DNA的复制ppt课件

是(A )
A.前导链的延伸方向是 5'→3',滞后链的延伸方向相反B.解旋酶沿着 复制叉移动方向解开 DNA 双螺旋结构C.冈崎片段连接成滞后链过程 与磷酸二酯键形成有关D.图示过程体现了 DNA 复制的半保留复制特 点
针对练1.下图表示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D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 开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方向相反 C.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D.DNA的两条子链都是连续合成的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假说-演绎法
(教材53页)
1、提出问题: DNA以什么方式复制?
2、做出假设 ①半保留复制
+
沃森和克里克
②全保留复制
+
③分散复制
+
以断裂成短片段的亲代DNA作为模板,合成新 的DNA片段,新旧片段混合连接成完整的DNA链。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区分母链和子链? 同位素标记技术
3、DNA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独特的 双螺旋 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通过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4、DNA复制的意义
将 遗传信息 从 亲代 细胞传递给 子代 从而保持了 遗传信息 的连续性。
细胞,
二、拓展应用 1.虽然DNA复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但是,DNA平均每复制109个碱基对,就会产生1个错误。请根据这一数 据计算,约有31.6亿个碱基对的人类基因组复制时可能产生多少个错 误?这些错误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A.前导链的延伸方向是 5'→3',滞后链的延伸方向相反B.解旋酶沿着 复制叉移动方向解开 DNA 双螺旋结构C.冈崎片段连接成滞后链过程 与磷酸二酯键形成有关D.图示过程体现了 DNA 复制的半保留复制特 点
针对练1.下图表示DNA复制的过程,结合图示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D
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 开 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方向相反 C.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 D.DNA的两条子链都是连续合成的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假说-演绎法
(教材53页)
1、提出问题: DNA以什么方式复制?
2、做出假设 ①半保留复制
+
沃森和克里克
②全保留复制
+
③分散复制
+
以断裂成短片段的亲代DNA作为模板,合成新 的DNA片段,新旧片段混合连接成完整的DNA链。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区分母链和子链? 同位素标记技术
3、DNA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独特的 双螺旋 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通过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4、DNA复制的意义
将 遗传信息 从 亲代 细胞传递给 子代 从而保持了 遗传信息 的连续性。
细胞,
二、拓展应用 1.虽然DNA复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但是,DNA平均每复制109个碱基对,就会产生1个错误。请根据这一数 据计算,约有31.6亿个碱基对的人类基因组复制时可能产生多少个错 误?这些错误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第3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ppt课件

CG
CG
连续第二次复制
母链数= 2
AT
AT
AT
AT
子链数= 2n+1 ﹣2
TA
TA
TA
TA
GC
GC
GC
G C 答: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2n个
CG
CG
CG
C G DNA,2n+1条脱氧核苷酸链,母链2条,
连续第n次复制 子链2n+1 ﹣2条
②一个DNA的碱基A(T、G、C)占碱基总数的a%,碱基总数为m, 连续复制n次后,共需要G(C、A、T)多少个?
与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①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多少个DNA?多少条脱氧核苷酸链? 母链多少条?子链多少条?
解析:所用知识为“半保留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图示分析。
AT
TA
GC
CG
解:根据半保留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连续第一次复制
AT
AT
DNA分子数= 2n
TA
TA
GC
GC
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
课堂练习
1、1个DNA分子经过4次复制,形成16个DNA 分子,其中含有最初DNA分子长链的DNA分子有 ()
A. 2个 B. 8个 C. 16个 D. 32个 2、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 () A、分裂前期 B. 分裂中期 C. 分裂后期 D. 分裂间期
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对照
亲代
I
II
轻链14N-DNA
全轻链
1/2轻链
中链
全中链
1/2中链
重链15N-DNA
全重链
DNA复制PPT

1)DNA个数: 2n(n=复制次数)
2)含母链的DNA数量及比 例 3)含母链的脱氧核苷酸链数 占总链数比
2 2n
2 2n×2
4)复制n次消耗原料的量:a(2n-1)
5)复制第n次消耗原料的量:a2n-1
2020/3/4
4
3
例1、在DNA分子中,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 (A、G、C、T),因此,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 酸也有4种,它们的名称是: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以含有31P标志的大肠杆 菌放入32P的培养液中,培养2 代。离心结果如右:
⑴、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 图中的:G0 A 、G1 B 、G2 D 。
⑵、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 的比例是 0:1:1 。
⑶、图中① 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
磷分别是: 31P
,31P 和32P 。
2020/3/4
例2、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
制
原料 能量
酶
模板
需要 、 、 双、螺和旋________
等条件。DNA分子的
碱基结互构补能配够对为复制提供精
确的模板,通过
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
地进行。
2020/3/4
3、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 D)
A、DNA连接酶
2020/3/4
亲 代: 15N/15N-DNA (全部)
亲代DNA分子
子一代: 15N/14N-DNA (全部)
子二代:
15N/14N-DNA(1/2) 14N/14N-DNA(1/2)
问题4:如果亲代DNA是15N的,放在14N的环境 中进行培养,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分 别含有哪种N元素?
2)含母链的DNA数量及比 例 3)含母链的脱氧核苷酸链数 占总链数比
2 2n
2 2n×2
4)复制n次消耗原料的量:a(2n-1)
5)复制第n次消耗原料的量:a2n-1
2020/3/4
4
3
例1、在DNA分子中,由于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 (A、G、C、T),因此,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 酸也有4种,它们的名称是: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以含有31P标志的大肠杆 菌放入32P的培养液中,培养2 代。离心结果如右:
⑴、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 图中的:G0 A 、G1 B 、G2 D 。
⑵、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 的比例是 0:1:1 。
⑶、图中① 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
磷分别是: 31P
,31P 和32P 。
2020/3/4
例2、从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复
制
原料 能量
酶
模板
需要 、 、 双、螺和旋________
等条件。DNA分子的
碱基结互构补能配够对为复制提供精
确的模板,通过
保证了复制能够正确
地进行。
2020/3/4
3、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 D)
A、DNA连接酶
2020/3/4
亲 代: 15N/15N-DNA (全部)
亲代DNA分子
子一代: 15N/14N-DNA (全部)
子二代:
15N/14N-DNA(1/2) 14N/14N-DNA(1/2)
问题4:如果亲代DNA是15N的,放在14N的环境 中进行培养,则亲代、子一代、子二代DNA分 别含有哪种N元素?
第三章 第三节 DNA的复制

复习:DNA的双螺旋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一分子磷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碱基:A、G、C、T
一分子脱氧碳糖
DNA 分子 的结 构
外侧的基本骨架是: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主要特点
双螺旋 结构
A=T G=C
内侧是由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的 碱基对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应用
第3节 DNA的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2). 合成子链
(DNA聚合酶)
3). 重新螺旋
母链
子 子链 链 母链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 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
减Ⅰ分裂间期(生殖细胞)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叶绿体、线粒体 场所:原核生物:细胞质 病毒:寄主细胞
过程:①解旋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
设计思路:区分亲代与子代DNA 实验方法: 同位素示踪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5N//15N
重带(下部)
15N//14N
中带(中间)
14N//14N 15N
轻带(上部) 中带(中间)
//14N
半保留复制
15
N N__DNA
15
15
N N__DNA
14
15 14
② 合成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
结果: 1个DNA分子形成2个相同的DNA分子
2、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3、条件: 模板: DNA解旋后的两条链(母链)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 ATP 酶: 解旋酶、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4、准确复制的原因:
Hale Waihona Puke 一分子磷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碱基:A、G、C、T
一分子脱氧碳糖
DNA 分子 的结 构
外侧的基本骨架是: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主要特点
双螺旋 结构
A=T G=C
内侧是由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的 碱基对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应用
第3节 DNA的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2). 合成子链
(DNA聚合酶)
3). 重新螺旋
母链
子 子链 链 母链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 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
减Ⅰ分裂间期(生殖细胞)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叶绿体、线粒体 场所:原核生物:细胞质 病毒:寄主细胞
过程:①解旋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
设计思路:区分亲代与子代DNA 实验方法: 同位素示踪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5N//15N
重带(下部)
15N//14N
中带(中间)
14N//14N 15N
轻带(上部) 中带(中间)
//14N
半保留复制
15
N N__DNA
15
15
N N__DNA
14
15 14
② 合成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
结果: 1个DNA分子形成2个相同的DNA分子
2、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3、条件: 模板: DNA解旋后的两条链(母链)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 ATP 酶: 解旋酶、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4、准确复制的原因:
第三章 第3节 DNA复制

3、一个有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 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10 B.1/5放射性元素标记双链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 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1/n B.1/2n C.2/n D.1/2 5、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 次,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7(a-m) B.8(a-m) C.7(a/2-m) D.8(2a-m) 6、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某个DNA分子区段内有600个腺嘌呤,若连续 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A.400 B.600 C.1200 D.1800 7、某一个DNA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 环境中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30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是第几代) A.三次(第四代) B.五次(第六代) C.四次(第五代) D.六次(第七代)
三、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要分析DNA的复制究竟是半保留复制的还是全保留的,就需要 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自学思考以下问题,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1、大肠杆菌首先放在什么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移到什么培 养基中培养的? 2、如果是半保留复制的,离心后应该出现几条带? 3、三条带离心后在试管中的分布如何?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后练习P51 2、预习P52--54页
10、一双链DNA分子,在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经n 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A.1/2n B.1/2n-1 C.1/2 D.1/2n+1
1.图中一、二、三表示DNA复制的过程
解旋 ,这一过程中,DNA ①一表示_____ 解旋酶 的作用下,两条扭成螺旋的 分子在______ 解开 。 长链开始______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②二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条 DNA聚合酶 的作用下,链上的 母链在一些___________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周围环 脱氧核苷酸 境中游离的__________________ 来配对. 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③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第n次复制
课堂小结: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2、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3、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亲代DNA的两条母链 模板: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原料: 4、条件 能量:ATP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解旋→合成→延伸和盘绕 5、复制过程: 6、复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大肠杆菌 在15N的 培养液中 培养若干 代 转移到 14N的培 养液中 第 一 代 第 二 代
提取 DNA 离心
一条带,重带 15N/15N-DNA
细胞分裂一次 提取 DNA 离心 细胞分裂两次 提取 DNA 离心 两条带,中带和轻带 15N/14N-DNA 14N/14N-DNA 一条带,中带 15N/14N-DNA
1、DNA复制的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 叶绿体 2、DNA复制的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3 、DNA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提供准确模板 ②合成互补子链 ③子、母链结合盘绕形成新DNA分子
4 、DNA复制的条件: 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 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C
T
C
T
在酶的催化下 C 氢键已被打开
C
A C A A A C
T G T
T G C
T T G
亲代DNA的 一条链(母链)作为模板 A
C G
G
G
C
T
C
A
T G T T G T G
还未解旋
C A A
刚解旋
C
通过碱基互补 C 配对脱氧核苷酸 T A T 所以DNA复制特点之一是: 已在复制 A 结合到母链上
。
。
复制过程
解旋: 解旋酶催化 模板 同时进行
复制 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 (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 利用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进行碱基互 补配对) 复制后的DNA: 组成 母链(旧链) 子链(新链)
什么叫解旋?解旋的目 的是什么?
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两条脱氧 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双螺旋的两 条链解开的过程。 目的:为复制提供准确的模板,解开的两 条单链叫母链。
G
A
C
T
G
C
A 游离的 脱氧核苷酸 C A A A C
T G T T G T G
G
G
A
C
T
C
与复制 T 有关的酶
注意,此处 氢键将被打开! C
G
C
A T 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 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解旋。 C G A A A C G T T T G
G
G
A G
什么叫“子链”?复制 一次能形成几条链?
以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 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复制一次形成子链两条。
三、DNA分子的复制
A
T G T T G
DNA DNA 平 复 面 制 模 过 式 程 图
C A A C
沃森和克里克认为: 原有DNA分子的两 条单链会分开,每 一条单链各作为一 个模板用来复制新 的单链,所以新合 成的DNA分子中有 一条旧链和一条新 链。
半保留复制模型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 自学思考以下问题: • 1、大肠杆菌首先放在什么培养基中培养的 ? • 2、然后转移到什么培养基中培养的? • 3、如果是半保留复制,离心后应该出现几 条带? • 4、三条带离心后在试管中的分布如何? • 5、实验结论是什么?
G 边解旋边复制 G C
G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A C A
T G T
A C A
T G T
另一个子代 A T DNA分子
C G
一个子代 A T DNA分子 C G
G
A
G
A
C
T
C
T
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G C G C
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能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具有互补配对的能力, 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1、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①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多少个DNA?多少条脱氧核苷酸链? 母链多少条?子链多少条? 解析:所用知识为“半保留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图示 分析。 A T
1个DNA分子 7、复制的结果: 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8、复制的精确性: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证了遗传信息 9、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的连续性。
能力提升题 含有 32P或 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的 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放在含有31P 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 胞移到含有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 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 度剃度离心后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由于DNA分子的质量不同, 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代表轻型、中 型、重型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⑴、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 管分别是图中的:G0 A 、G1 B 、 G2 D 。 ⑵、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 0:1:1 ⑶、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 是: 31P , 31P 和32P 。 ⑷、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是 半保留复制
大肠杆菌 15N/15N-DNA 14N 第一代
15N/14N-DNA
第二代
15N/14N-DNA
14N/14N-DNA
15N/14N-DNA
14N/14N-DNA
该实验证明了:
DNA的半保留复制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 1、真核细胞中,DNA分布在哪里? 2、在哪些内容中涉及到“DNA分子的复制”? 什么时候完成DNA的复制?
第3节 DNA的复制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最早提出的DNA复制模型有三种;
1、全保留复制:新复制出 的分子直接形成,完全 没有旧的部分; 2、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分子 一半是新的,一半是旧的; 3、分散复制:新复制的分子 中新旧都有,但分配是随 机组合的;
复制一次 复制一次
复制一次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TA GC CG
连续第一次复制
A T TA GC CG A T TA GC CG
根据半保留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 DNA分子数= 2n 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
连续第二次复制
A T TA GC CG A T TA GC CG A T TA GC CG A T TA GC CG
母链数= 2
子链数= 2n+1 ﹣2 答: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2n个 DNA,2n+1条脱氧核苷酸链,母链2条, 子链2n+1 ﹣2条
5、DNA复制的特点是什么?
从结果看: 半保留复制
从过程看: 边解旋边复制
6、DNA复制的结果:
AT
T A CG GC
A T
AT T A CG GC A T
AT T A C G G C A T
1个DNA分子
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DNA分子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DNA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 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