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桥梁湿接缝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清理桥面。施工人员对桥面预埋筋进行恢复,同时清 理梁板翼板湿接缝侧的泡沫胶等杂物,并用高压风管或高压 水将接缝处清理干净,保证混凝土的连接质量。
3.3 模板施工
(1)湿接缝底模采用竹胶模板制作,注意翼板下缘处模板 的处理,要密封、不漏浆,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竹胶板 底面加横向方木楞以保证模板刚度,模板采用两排对拉螺杆 拉紧模板下方的横肋与上方的钢筋支撑。
关键词:湿接缝;裂缝;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1 引言
多片 T 型梁通过湿接缝连成整体,但湿接缝施工由于是 高空作业,工序多、施工现场条件困难,加之受预制 T 梁的约束 效应、温度效应、行车疲劳荷载及混凝土自收缩等影响,裂缝 问题凸显。本试验通过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替代普 通混凝土,并掺入钢纤维和 PVA,现场制作试件,研究其抗压 和抗折强度是否符合桥梁使用要求。
3 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施工工艺流程
原材料的准备——清理桥面——模板施工——钢筋绑扎 及焊接——UHTCC 材料搅拌——UHTCC 材料浇注——覆膜 或土工布养护——拆模后养护。
3.2 操作要点
(1)原材料的准备。湿接缝采用 UHTCC 材料,施工前必须 选用合格的精细砂、一级粉煤灰、硅粉、52.5 水泥、减水剂,并进 行碱活性、耐久性等试验。原材料运输至现场要进行抽样检测 并做好防潮覆盖保护,避免因材料质量而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
Doors & Windows
应用与实践
浅谈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 桥梁湿接缝中的应用
廖建军
浙江交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传统混凝土湿接缝由于预制 T 型梁的约束效应、温度效应、行车疲劳荷载及混凝土自收缩等因素导致普通混凝土湿 接缝在终凝拆模及后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裂缝、渗漏水及耐久性问题。为了避免混凝土湿接缝裂缝的产生,防止渗漏水,并提 高湿接缝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浙江交工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应用于混凝土桥梁湿接缝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本文将探 索新型 UHTCC 湿接缝的施工技术及工艺,解决普通混凝土连续梁桥湿接缝裂缝、耐久性及外观质量问题。文章中就此展开论述, 现总结归纳如下。
4.2 UHTCC 材料养护
根据施工环境,UHTCC 材料在浇筑振捣完成后,应及时进 行紧密覆盖,可采用土工布、塑料薄膜等进行覆盖,尽量减少 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UHTCC 湿接缝在去除表面覆 盖物或拆模后,应对 UHTCC 材料采用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 进行湿养护。
5 工程实例
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公路建设项目瓦窑棚大桥上部构 造为 40m 简支变连续 T 梁,全桥共 15 跨,湿接缝节段长 7.2m、 宽 0.4m、厚 0.16m,本工法将该桥左幅第 1 跨第一条湿接缝采 用 UHTCC 材料浇筑,现场制作了 3 组试块,28d 试验抗压强度 达到 60MPa,抗折强度达到 10MPa,抗折强度远高于普通 C50 混凝土,桥梁湿接缝抗裂性能显著提高。
188
证现浇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在桥面按每平方米设置 4 个垫 块。桥面预埋筋必须与湿接缝钢筋牢固地焊接在一起。钢筋 规格、尺寸、数量、绑扎均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4 UHTCC 材料搅拌
使用 500L 双螺带搅拌机,每次搅拌 280L 材料,具体搅拌 流程如下。
4.1 UHTCC 材料浇筑、振捣
UHTCC 材料的施工基本上决定了后期桥面通车的承载性 能,控制 UHTCC 材料的搅拌、浇筑工艺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所 以施工前的配合比选定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施工 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施工,非试验人员不得更改 配合比,以确保 UHTCC 材料的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和流动 性满足施工要求。振捣采用 40mm 插入振捣棒进行振捣作业, 由于厚度有限,采用多点法进行振捣施工(半径小、点数多、时 间短)。抹面采用木抹,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是振捣完成后进 行 抹 面 找 平 ,第 二 次 是 在 初 凝 时 进 行 压 实 压 光 。 初 凝 后 UHTCC 上表面拉毛,以增强 UHTCC 与沥青的粘结强度。
6 结束语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充分利用电厂副产品粉煤灰代替 重能耗产品水泥,并且采用大掺量粉煤灰配合比的 UHTCC 材料 进行湿接缝施工,减少了环境污染,做到低碳、节能环保施工。 由于 UHTCC 材料的超强韧性特性,UHTCC 湿接缝能有效解决 普通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与开展,提高桥梁的抗渗及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S]. [2] JTG F80/2—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3] 袁勇,邵晓云 . 合成纤维增强混凝土发展前景[J]. 混凝土
20பைடு நூலகம்2(12).
2019.05
(2)在 T 型梁端头、横隔板湿接缝施工完后,进行翼缘湿接 缝施工。翼缘底模采用吊模施工工艺。
3.4 钢筋施工
(1)钢筋焊接:T 型梁安装就位后立即将其横隔板钢筋焊 连,焊接前要将钢筋调整到正确位置,搭接焊要满足设计和规 范要求,焊接完成后将焊渣敲除。
(2)钢筋绑扎:按设计图进行湿接缝钢筋加工、绑扎,为保
2 工艺原理
采用体积掺量不超过 2% 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及大掺 量粉煤灰,配制成具有直接拉伸应变(包括静态和动态加载) 可稳定地达到 3%,受拉过程中可通过稳定地产生多条细密裂 缝控制裂缝宽度,极限应变对应的裂缝宽度 100μm 以内的超 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UHTCC,并替代普通混凝土材料应用 于混凝土桥梁湿接缝构造,在约束效应、温差效应及行车疲劳 荷载效应下,有效防止湿接缝表面裂缝的产生,提高桥梁整体 的耐久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