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表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阅读童话时,我们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

(____)2.“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要用害怕慌乱的语气读。

(____)
3.《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共擦燃了五次火柴。

(____)
4.《那一定会很好》中的种子的经历是:种子→大树→椅子→手推车→木地板。

(____)
5.《一块奶酪》中的蚂蚁队长吃掉了奶酪,值得我们尊敬。

(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沙暖睡鸳鸯”一句描绘了春暖花开时鸳鸯在水中嬉戏的情形。

(________)
2.由“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的景物。

(________)
3.“梅子黄时日日晴”一句描绘了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的晴朗天气,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________)
4.这三首诗的作者依次是杜甫、苏轼、曾几,他们描写的都是春天的事物。

(________)
三、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晨”字上边是扁“日”,下边不要少写一横。

(____)
2.“装”字上半部分右边是“土”。

(____)
3.“荒”字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____)
4.“舞”字共有十五画,第十三笔是点。

(____)
5.“扬”字右面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要写得左窄右宽。

(____)
四、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守株待兔》悦明了“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______)
2.《陶罐和铁罐》中的铁罐最后变成了古董。

(______)
3.《鹿角和鹿腿》说明了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______)
4.《池子与河流》说明了才能只有不断利用才不会磨灭。

(______)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察”字的第七笔是点,“哦”字的第七笔是提。

(___________)2.“荔(lì)枝的果肉白白的,好香啊,咬一口,好甜啊。

”这句话是用看和闻两种方法观察水果的。

(_________)
3.树干虽然每天看起来都差不多,但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它的变化。

(__________)
4.《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唐代诗人苏轼写的,主要是赞美西湖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
5.《夜书所见》一诗题目中的“书”是“书本”的意思。

(__________)6.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开头和结尾都写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是重复了。

(________)
7.孙中山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_________)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那一定会很好》《搭船的鸟》《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都是童话。

(___)2.《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写的。

(___)
3.《掌声》一文中响起了两次掌声。

第一次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第二次掌声除了鼓励,还有对英子的赞扬和肯定。

(___)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写实,写出了鱼多。

(___)
5.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们理解内容。

(___)
6.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必须要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

(___)
七、根据你对“默读”的认识,判断对错。

1.默读是在心中读,不动唇,不发出声音。

这种读书的方法不会影响其他的人。

(____)
2.默读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手到”指的是提起笔来边读、边画、边写,学会圈点。

(______)
3.默读需要安静的环境,所以晚上躺在床上看书是一种很好的习惯。

(______)
4.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应该用手指着读,不然的话容易出现错误。

(______)八、比较句子,在你认为好的句子后打“√”不好的后面打“×”。

1.①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说起那个长来啊……(______)
②很长,说起那个长来啊……(______)
2.①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______)
②哈,好玩,开心。

(______)
3.①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______)
②那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______)
九、判断下列句子,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人。

(________)
2.《惠崇春江晚景》写的是晚春的景色。

(________)
3.“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尽”和“白日依山尽”中的“尽”意思一样。

(_______)
4.“添得黄鹂四五声”中的“四五声”表示虚指。

(_______)
十、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不都是描绘的秋天景色。

(_____)2.《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

(_____)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主要写“我”在一场秋雨后上学,看到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觉得很美。

(_____)
4.写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_____)5.《听听,秋的声音》的作者是毕国瑛。

(_____)
十一、根据本单元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的“金色巴掌”指的是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________)
2.《秋天的雨》一文中,作者从颜色、气味两个方面写出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________)
3.要想把字写端正,就要把横画写得平稳,竖画写得端正,做到横平竖直。

(________)
十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守株待兔》故事的结果是宋人守在树下,因此捡到了许多兔子。

(________)
2.《陶罐和铁罐》故事中铁罐傲慢,但最终却随着时间而消失,没有任何价值。

(________)
3.《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懂得发现事物的长处。

(________)
4.《池子与河流》中池子至今长流不断,河流却一年一年淤塞。

(________)
十三、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搭船的鸟》中写了翠鸟没有鹦鹉漂亮。

(________)2.《搭船的鸟》中,翠鸟搭了“我们”的船,是为了捕鱼。

(________)
3.《金色的草地》中,蒲公英没有给“我”和弟弟带来快乐。

(________)4.《金色的草地》中,“我”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秘密。

(________)
十四、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作品。

(______)2.“花中君子”是指松、竹、梅、兰。

(_______)
3.每段话的第一句都是关键句,它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_______)
4.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_______)
十五、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和”的意思是连词,跟“同”相同。

(________)
2.“镜”指的是洞庭湖的水面。

(________)
3.“青螺”指的是青色的田螺。

(________)
4.“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

(________)
答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 2.√× 3.√×
九、×××√
十、×√√√√十一、√×√
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