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市长郡雨花外国语洪塘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市长郡雨花外国语洪塘学校九年级
(上)期中物理试卷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冬天,雪花纷飞
B. 八月,桂花飘香
C. 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2.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
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 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 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 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3.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
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乙冲程是排气冲程
C. 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丁冲程是吸气冲程
4.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 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 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C. 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D.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5.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

则这款鞋发光的原理,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
C. 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
D. 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6.如图,是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
B. 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
C. 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
D. 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7.小綦在学习了“简单电路”之后,明白了手机屏幕“密码解锁”“指纹解锁”“人脸解锁”功能的实质就是相当于三种开关,这三种解锁方式中使用任意其中一种就能打开并点亮手机屏幕。

他分别用S1代替“密码解锁”,S2代替“指纹解锁”,S3代替“人脸解锁”,小灯泡L 代替手机屏幕设计了一个手机解锁电路。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是( )
A. B.
C. D.
8.三个悬挂着的轻质带电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甲、
乙、丙的带电情况( )
A. 甲、乙球带异种电荷
B. 乙、丙球带同种电荷
C. 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丙球带负电荷
D. 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丙球带正电荷
9.如图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是( )
A. B. C. D.
1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住宿宾馆司空见惯。

如图为
某宾馆房间取电装置,房卡插入槽中后,房间内的电灯、电视、空
调等用电器才能工作,房卡的作用相当于房间电路的( )
A. 总开关
B. 电源
C. 用电器
D. 电能表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能正确测出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的电路是( )
A. B. C. D.
12.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K1断开,K2闭合时,L1灯不亮,L2亮
B. K1闭合,K2断开时,L1灯和L2都亮
C. K1和K2都闭合时,L1灯和L2都亮
D. K1和K2都断开时,L1灯不亮,L2亮
13.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较大,沙子温度的升高,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4.在常态化抗击疫情过程中,每天学生放学后,后勤老师都向教室内喷洒消毒液,进行杀菌消毒。

过一会儿,走廊里的人就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______。

15.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______(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______A。

16.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能______;若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______而张开;接触的瞬间,电流方向______。

(选填序号即可:①“从梳子到金属球”或②“从金属球到梳子”)
17.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

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这个电池的电压是______V,电池的正极是______(选填“锌片”或“铜片”)。

18.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后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该现象说明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

(3)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出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丙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力。

19.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
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
时加热。

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不计热
量损失)
(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_____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填体积
或质量)。

(2)加热2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3)甲液体比热容______乙液体的是比热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记______。

(2)他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

(3)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B、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L1和L2两端电压及串联总电压的值分别为U1、U2、
U,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串
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______(用公式写出)。

实验次数U1/V U2/V U/V
1 2.30.7 3.0
2 2.0 1.0 3.0
3 1.7 1.3 3.0
(3)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2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中实物电路,使电灯L1、L2串
联。

23.把质量为500g的水加热到80∘C,吸收了8.4×104J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求:
(1)水温升高了多少
(2)原来水的温度是多少?
24.一辆小轿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7kg.若这辆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汽油机产生的牵引力为966N,(所用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
0.7×103kg/m3),求:
(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该汽车在这段路程中做的有用功;
(3)该汽车汽油机的效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雪花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故A不符合题意;
B、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故B符合题意;
C、灰尘满天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粉笔灰在空中飞舞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是固体的小颗粒。

解答本题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机械运动。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火对铁器加热,铁器从火中吸收热量,把铁器放在水中淬火,铁器向水中放热,所以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C正确。

故选:C。

3.【答案】C
【解析】解: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甲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A正确;
乙图: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B正确;
丙图: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了机械能,C错误;
丁图: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D正确。

故选:C。

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此题考查了对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判断以及涉及能量转化的两个冲程,要结合气门和活塞运动情况
进行判断。

4.【答案】B
【解析】解:
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故A不符合题意;
B、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使人感到凉爽,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水分的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即蒸发吸热。

本题考查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了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问题。

5.【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能量的转化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充电电池中能量转化的了解与掌握,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题目。

【解答】
穿上鞋走路时,具有机械能,鞋会发光,具有光能;根据题意可知,该鞋(发电鞋)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先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光能;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答案】C
【解析】解:
A、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燃料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
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要散失到空气中一部分,被试管吸收一部分,所以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故B错误;
C、加热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故C正确。

D、塞子冲出时,是试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增加的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2)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要散失到空气中一部分,被试管吸收一部分,水吸收一部分,据此分析;
(3)用酒精灯加热属于热传递;
(4)当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就会将塞子冲出,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本题考查了影响热值的因素、改变内能的方式以及能的转化,综合性强。

7.【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密码解锁开关S1,指纹解锁开关S2,人脸解锁开关S3,都可以解锁,使灯泡发光,说明三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灯泡在干路上。

由各选项电路图知,ACD不符合要求,B符合要求。

故选:B。

由题意可知,密码解锁开关S1,指纹解锁开关S2,人脸解锁开关S3,都可以解锁,说明三个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据此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掌握好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正确分析开关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三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均带电,
由图可知,甲、乙相互排斥,乙、丙相互吸引,
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所以,甲、乙带同种电荷,乙、丙带异种电荷,故AB错误;
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乙球带正电荷,丙球带负电荷,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判断,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了解与掌握,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9.【答案】B
【解析】解:
A、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并联,灯泡正常发光。

不符合题意;
B、断开开关,两只灯泡并联正常发光;闭合开关,电源短路。

符合题意;
C、断开开关,两只灯泡串联能够发光;闭合开关,一只灯泡短路不能发光,另一只灯泡能够发光。

不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并联,灯泡正常发光。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用导线将电源两极直接连接,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或电路;用导线将用电器两端直接连接,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无法工作。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电路状态的判断和分析,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较小,是一道基础题。

10.【答案】A
【解析】房卡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家庭电路的总开关,故A正确。

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的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此题要求掌握开关的作用和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会辨认,会解释。

11.【答案】B
【解析】解:
A、图中电压表串联在L1支路中,连接错误,不能正确测出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故A错误;
B、图中两灯泡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1两端,且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正确,能正确测出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故B正确;
C、图中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能正确测出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
D、图中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不能正确测出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且电流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可对照电路图做出判断。

知道电压表的连接要求,会对照电路图进行分析,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CD
【解析】解:A、当K1断开,K2闭合时,灯L2有电流经过,灯L1无电流经过,故L1不亮,L2亮。

B、K1闭合,K2断开时,灯L1、L2串联在电源上,故L1灯和L2都亮。

C、K1和K2都闭合时,灯L1短路不能发光,L2有电流经过能发光。

D、K1和K2都断开时,电路断路,无电流,故L1、L2都不亮。

故选:CD。

通路: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处处相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开路:即断路,开关未闭合,或电线断裂、接头松脱致使路线在某处断开的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短路:导线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端连接的电路。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电路的三种状态和开关的通断分析电路图的能力。

13.【答案】比热容;热传递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判断,以及对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的理解与应用,难度不大。

(1)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水吸收的热量较多,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温则较慢。

(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
(1)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

故可以感觉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2)海滩上的沙子温度升高热得烫脚,是吸收了太阳光的内能,属热量的传递,故沙子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故答案为:比热容;热传递。

14.【答案】扩散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解:
走廊里的人就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是消毒液气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扩散;做无规则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本题考查对扩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要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多观察,多思考。

15.【答案】L11.2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b测干路电流,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b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a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b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2A。

答案:L1;1.2。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测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b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
电流特点和电流表指针的位置确定b电流表的量程,再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

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和读数以及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关键是两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16.【答案】吸引轻小物体;排斥;②
【解析】解: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由于摩擦而带上了电荷,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则在摩擦过程中,头发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梳子上,梳子带负电。

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梳子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球上,故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到梳子。

(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知道带电体的性质,理解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理解电流方向的规定,可解答此题。

17.【答案】0.5铜片
【解析】解:由图可知,电压表的选量程为0∼3V,电池的电压为0.5V;
因为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为电池的正极,所以铜片是电池的正极。

故答案为:0.5;铜片。

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即为电池的电压,根据“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判断电池的正极。

本题综合考查电压表的读数以及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是一道基础题目。

18.【答案】间隙温度剧烈斥
【解析】解:(1)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2)由于热水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墨水,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

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故答案为:(1)间隙;(2)温度;剧烈;(3)斥。

(1)物质由分子组成,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注重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准确的用所学理论解释相关现象。

19.【答案】质量等于小于
【解析】解:(1)要探究不同液体的吸热本领,需要取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2)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
(3)甲和乙相比,在达到相同温度时,乙需要加热的时间更长,说明它吸收的热量更多,因此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1)质量;(2)等于;(3)小于。

(1)要探究不同液体的吸热本领,需要取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2)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等,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
(3)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小。

=cm△t的掌握和运用,这类题一般是通过本题考查学生由图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吸热公式Q

比较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其温度的变化即可判断。

20.【答案】断开开关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变大
【解析】解:(1)他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断开开关;
(2)他在测量B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只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实验应改进的方法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4)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只有L1灯,两电流表示数相等;
S闭合时,两灯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A1测灯L1的电流,因灯L1的电压不变(为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通过L1的电流大小不变;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断开开关;(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4)变大。

(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要断开;
(2)测量电流时,电流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流表指针会反向偏转;
(3)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一要选用的样本有代表性,二要数量足够多;
(4)分析电路的连接,根据欧姆定律确定通过L1的电流不变,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本题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考查注意事项、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归纳法的运用。

21.【答案】不相同U=U1+U2寻找普遍规律
【解析】解:(1)选择不同规格避免实验结果偶然性,故应选择不相同;
(2)有表格次数1:2.3V+0.7V=3.0V;次数2:2.0V+1.0V=3.0V;次数3:1.7V+1.3V=3.0V;综合可得U=U1+U2;
(3)多次实验分析数据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不相同;(2)U=U1+U2.(3)寻找普遍规律。

有表格可知所选灯泡规格不同,如相同则所分电压相同;分析表格数据可得U=U1+U2;目的寻找规律。

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及分析数据表格的能力。

22.【答案】解:使电灯L1、L2串联,在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题目要确定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然后连接实物电路图。

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属于基础题。

23.【答案】解:
(1)由Q

=cmΔt得升高的温度:
Δt=Q

cm
=8.4×10
4J
4.2×103J/(kg⋅∘$C)×0.5kg
=40℃,
(2)水原来的温度:t0=t−Δt=80℃−40℃=40℃。

答:(1)水温升高了40℃;
(2)原来水的温度是40℃。

【解析】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Q

=cmΔt的应用,条件已知,难度不大。

(1)知道水的质量、比热容和吸收的热量,利用Δt=Q

cm
求水温升高值;
(2)知道水的末温,利用t0=t−Δt再求水原来的温度。

24.【答案】解:
(1)7kg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