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诗歌鉴赏:途中见杏花吴融①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 2019.11
1,(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
昭宗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
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
一度去官,流落荆南。
②帝乡,此处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A.诗人漂泊在外,偶见一枝杏花,触动他浮想联翩。
与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艺术手法相同。
B.诗人并非不爱鲜花,不爱春天,奈何花开易落,青春即逝,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怎不令人“难堪”。
C.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
独自盛开的杏花,难道不感到几分孤独寂寞吗?
D.由眼前的杏花联想及往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诗篇借杏花托兴,层层联想,笔法委婉细腻。
2.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 【答案】
1.A
2.①惜春之情。
红杏绽放,娇莺欢啼,但“蝶未游”“人难留”,徒又春景。
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
诗漂泊,逢春“难留”,其处境恰如花开并无蝶赏的杏花一般孤寂。
③故国之思。
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
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A项,“与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艺术手法相同”错误,本诗“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写的是乐景,抒的是哀情,这是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而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写的是乐景,抒的是乐情,这是正衬,乐景衬乐情。
故选A项。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
这类题目的答题模式如下:通过……表达因……而……的情感。
首联“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中“红艳出墙”与“行人正独愁”对比,满怀的愁绪开篇宣泄而出;颔联“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用拟人的手法,给娇嫩欲滴的杏花赋予了感情,点出诗人郁闷不得志,漂泊异乡的忧思情怀;颈联“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黄莺与蝴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寒蝶未游”赞叹杏花春寒陡峭,不图万枝丹彩的品性,不见采蜜的飞蝶,只有黄昏归巢的黄莺。
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要行色匆匆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尾联“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诗人由眼前的春色美景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树万树红杏的绚丽迷人景色,又与“澹烟笼日暗神州”形成鲜明的对比,薄薄的烟雾笼罩着朝阳,神州大地春色满园的气象变得一片黯然。
一个“暗”字使本诗的情感飞跃,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托出了诗人深刻忆念和留恋着长安的生活,并且心思仍然萦注于朝廷,为朝廷担忧。
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总览此诗,考生可以围绕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等方面分析诗人的情感。
【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
背景、题材、作者等。
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
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
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
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
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