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2分) 简单、凝练的童话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j ǔ x ín ɡ t àn ɡ sh ān ɡ li ū ɡu ān ɡ y ā tou zhu ài zhe
b à k è y ì
n ɡ y ǔn d ǎ p ái y
án j ìn ch én ɡ f
á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 叱.
责(ch ì c ì) 搂.
住(l ǒu l ě) 港.口(ɡǎn ɡ ɡǎn ) 宴.会(y àn y ān ) 睫.毛(ji é j éi ) 喜讯.(x ùn sh ùn )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 1.下列词语与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果实)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
(丰硕) B.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欣赏) C.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踪迹)
D.尽量由着自己的情感,不加拘束。
(自由)
2.《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 )。
A.王葆是一个调皮捣蛋的人。
B.王葆是一个少先队员。
C.王葆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D.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人。
3.下列不是安徒生的作品的是()。
A. 《快乐王子》、《石榴屋》
B. 《小锡兵》、《海的女儿》
C. 《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
D. 《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4.下列关于故事新编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新编故事可以从故事原有的情景中跳出来,从别的角度大胆发挥想象,将新的内容加在原故事上,或者完全改变原故事。
B. 新编故事以原故事为依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扩充内容,增添细节,给故事中的形象添加新的“血肉”,使故事更丰满,
C. 新编故事还可以是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新编出来的故事应与原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风格相符,合乎逻辑,要做到前后一致,避免矛盾。
D. 新编故事可以适度的夸张,可以脱离现实生活,大胆地展开想象。
5.下列对《巨人的花园》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我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说,“谁都清楚。
除了我自己,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
”这句话语言描写表现了巨人凶恶、冷漠、自私的特点。
B. 他沿着花园筑起一堵高高的围墙,还挂出一块告示:闲人莫入违者重罚。
这一句动作描写表明了巨人怕孩子们把花园里的花儿弄坏了。
C. “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
孩子们吓得跑开了。
这一句语言描写同样表现了巨人的自私和冷酷。
D.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这句话是说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五、填空题。
(32分)
1. 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横线并改正在括号里。
(6分)
鲜花胜开( ) 绿树成阴( ) 四处逃撒( )
瑟瑟发斗( ) 狐假虎微( ) 一声不坑( )
2.找出下列词语对应的近义词。
(6分)
玩耍普通孤独注视嬉戏喧闹
平常喧哗柔嫩凝视孤单娇嫩
()—()()—()()—()()—()()—()()—()
3.照样子,填词语。
(4分)
例:鲜花(盛开)
绿树()鲜果()狂风()北风()
4. 按要求完成练习。
(4分)
(1)你没有看到天边的红光吗?(改为陈述句)
.
(2)读了《海的女儿》,感触很深。
(修改病句)
.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
(1)《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巨人将孩子们拒于墙外转变为拆除围墙,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的过程,告诉我们。
(2分)
(2)《海的女儿》这篇课文作者是(国家)的,
写了怎么一步步变成了,虽然一次有重生,回到原来的机会,可是却放弃了,表达了作者对小人鱼的这种 .
. 精神的赞美之情。
(4分)
(3)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句子。
(2分)
.
6.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意思:。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意思:。
六、阅读理解。
(18分)
(一)课内阅读。
(7分)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
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
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_______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_____感觉不到痛。
1.第①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__ ___。
我知道“和”还读,组词;还读,组词,还读 ,组词;还读 ,组词。
(5分)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改为“”。
(1分)
3.第④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___ ____________。
(1分)
A.因为……所以……B.虽然……却……C.除非……才……
(二)课外阅读。
(11分)
快乐王子(节选
[英]王尔德
燕子便在这个大城的上空飞着,它看见有钱人在他们漂亮的住宅里作乐,乞丐们坐在门外挨冻。
它飞进阴暗的小巷里,看见那些饥饿的小孩伸出苍白的瘦脸没精打采地望着污秽的街道。
在一道桥洞下面躺着两个小孩,他们紧紧地搂在一起,想使身体得到一点温暖。
“我们真饿啊!”他们只好起来走进雨中去了。
它便回去把看见的景象告诉了王子。
“我满身贴着纯金,”王子说,“‘你给我把它一片一片地拿掉,拿去送给我的那些穷人,活着的人总以为金子能够使他们幸福。
”
燕子把纯金一片一片地啄了下来,它又把纯金一片一片地拿去送给那些穷人。
最后快乐王子就变成灰暗难看的了,小孩们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他们在街上玩着,大声笑着,“我们现在有面包了。
”他们这样叫道。
随后雪来了,严寒也到了。
街道好像是银子筑成的一样。
它们是那么亮,那么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似的悬挂在檐前,每个行人都穿着皮衣,小孩们也戴着红帽子溜冰取乐。
可怜的小燕子却一天比一天更觉得冷了,可是它仍然不肯离开王子。
它太爱王子了。
它只有趁面包师不注意的时候,在面包店门口啄一点面包屑吃,而且拍着翅膀来取暖。
最后它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它只有一点力气,够它再飞到王子的肩上去一趟。
“亲爱的王子,再见罢!”它喃喃地说,“你肯让我亲你的手吗?”“小燕子,我很高兴你到底要到埃及去了。
”王子说,“你在这儿住得太久;
不过你应该亲亲我的嘴唇,因为我爱你。
”
“我现在不是到埃及去。
”燕子说,“我是到死之家去的。
听说死是睡的兄弟,不是吗?”它吻了快乐王子的嘴唇,然后跌在王子的脚下,死了。
那个时候在这座像的内部忽然起了一个奇怪的爆裂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破碎了似的。
事实是王子的那颗铅心已经裂成两半了。
这的确是一个极可怕的严寒天气。
1.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 __的手法,表明了当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3分)
2.王子主动要求将自己身上的金片拿下来送给穷人,表现了王子。
(3分)
3.第五自然段中写行人、小孩的目的是为了()(2分)
A.突出当时气候寒冷。
B.表现人们在寒冬时节愉快的心情。
C.突出人们幸福自由的生活。
D.表明王子给贫苦的人带来幸福。
4.对文中画“”句子理解正确的是()(3分)A.由于金片被拿下了,王子缺少保护,年久风化,他那颗铅心必然破裂。
B.面对这种丑恶的现实及小燕子之死,王子心裂身亡。
C.由于天气极其寒冷,王子的那颗铅心被冻裂成两半了。
七、习作展示。
(25分)
《海的女儿》续写
要求: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2020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
(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jǔ xínɡ tànɡ shānɡ liūɡuānɡ yā tou zhuài zhe
矩形烫伤溜光丫头
拽着
bà kè yìnɡ yǔn dǎ pái yán jìn chénɡ fá
罢课应允打牌严禁惩罚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
叱.责(chì√ cì)搂.住(lǒu√ lě)港.口(ɡǎnɡ√ɡǎn)
宴.会(yàn√ yān)睫.毛(jié√ jéi)喜讯.(xùn√ shùn)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
1.下列词语与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D)。
A.(果实)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
(丰硕)
B.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欣赏)
C.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踪迹)
D.尽量由着自己的情感,不加拘束。
(自由)
2.《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 A )。
A.王葆是一个调皮捣蛋的人。
B.王葆是一个少先队员。
C.王葆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D.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人。
3.下列不是安徒生的作品的是( A )。
A. 《快乐王子》、《石榴屋》
B. 《小锡兵》、《海的女儿》
C. 《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
D. 《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4.下列关于故事新编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D )。
A. 新编故事可以从故事原有的情景中跳出来,从别的角度大胆发挥想象,
将新的内容加在原故事上,或者完全改变原故事。
B. 新编故事以原故事为依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扩充内容,增添细节,给故事中的形象添加新的“血肉”,使故事更丰满,
C. 新编故事还可以是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新编出来的故事应与原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语言风格相符,合乎逻辑,要做到前后一致,避免矛盾。
D. 新编故事可以适度的夸张,可以脱离现实生活,大胆地展开想象。
5.下列对《巨人的花园》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 “我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说,“谁都清楚。
除了我自己,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
”这句话语言描写表现了巨人凶恶、冷漠、自私的特点。
B. 他沿着花园筑起一堵高高的围墙,还挂出一块告示:闲人莫入违者重罚。
这一句动作描写表明了巨人怕孩子们把花园里的花儿弄坏了。
C. “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
孩子们吓得跑开了。
这一句语言描写同样表现了巨人的自私和冷酷。
D.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这句话是说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五、填空题。
(32分)
1. 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横线并改正在括号里。
(6分)
鲜花胜开( 盛) 绿树成阴( 荫) 四处逃撒( 散)
瑟瑟发斗( 抖) 狐假虎微( 威) 一声不坑( 吭)
2.找出下列词语对应的近义词。
(6分)
玩耍普通孤独注视嬉戏喧闹
平常喧哗柔嫩凝视孤单娇嫩
(玩耍)—(嬉戏)(孤独)—(孤单)(喧闹)—(喧哗)
(平常)—(普通)(柔嫩)—(娇嫩)(凝视)—(注视)
3.照样子,填词语。
(4分)
例: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鲜果(飘香)狂风(大作)北风(呼啸)
4. 按要求完成练习。
(4分)
(1)你没有看到天边的红光吗?(改为陈述句)
你看到天边的红光。
(2)读了《海的女儿》,感触很深。
(修改病句)
读了《海的女儿》,我的感触很深。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
(1)《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巨人将孩子们拒于墙外转变为拆除围墙,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的过程,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2分)
(2)《海的女儿》这篇课文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写了小人鱼怎么一步步变成了泡沫,虽然一次有重生,回到原来的机会,可是却放弃了,表达了作者对小人鱼的这种宁愿牺牲自己,伤害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精神的赞美之情。
(4分)
(3)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句子。
(2分)
示例: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6.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意思:年少时不刻苦勤奋学习,等到将来必有后悔之时。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意思: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的收获,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六、阅读理解。
(18分)
(一)课内阅读。
(7分)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
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
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_______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_____感觉不到痛。
1.第①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__ hè___。
我知道“和”还读 hé,组词和平;还读 huò,组词和药,还读 huó ,组词和面;还读 h ú ,组词和牌。
(5分)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掂”改为“踮”。
(1分)
3.第④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___B_。
(1分)A.因为……所以……B.虽然……却……C.除非……才……
(二)课外阅读。
(11分)
快乐王子(节选
[英]王尔德
燕子便在这个大城的上空飞着,它看见有钱人在他们漂亮的住宅里作乐,乞丐们坐在门外挨冻。
它飞进阴暗的小巷里,看见那些饥饿的小孩伸出苍白的瘦脸没精打采地望着污秽的街道。
在一道桥洞下面躺着两个小孩,他们紧紧地搂在一起,想使身体得到一点温暖。
“我们真饿啊!”他们只好起来走进雨中去了。
它便回去把看见的景象告诉了王子。
“我满身贴着纯金,”王子说,“‘你给我把它一片一片地拿掉,拿去送给我的那些穷人,活着的人总以为金子能够使他们幸福。
”
燕子把纯金一片一片地啄了下来,它又把纯金一片一片地拿去送给那些穷人。
最后快乐王子就变成灰暗难看的了,小孩们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他们在街上玩着,大声笑着,“我们现在有面包了。
”他们这样叫道。
随后雪来了,严寒也到了。
街道好像是银子筑成的一样。
它们是那么亮,那么光辉,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似的悬挂在檐前,每个行人都穿着皮衣,小孩们也戴着红帽子溜冰取乐。
可怜的小燕子却一天比一天更觉得冷了,可是它仍然不肯离开王子。
它太爱王子了。
它只有趁面包师不注意的时候,在面包店门口啄一点面包屑吃,而且拍着翅膀来取暖。
最后它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它只有一点力气,够它再飞到王子的肩上去一趟。
“亲爱的王子,再见罢!”它喃喃地说,“你肯让我亲你的手吗?”“小燕子,我很高兴你到底要到埃及去了。
”王子说,“你在这儿住得太久;不过你应该亲亲我的嘴唇,因为我爱你。
”
“我现在不是到埃及去。
”燕子说,“我是到死之家去的。
听说死是睡的兄弟,不是吗?”它吻了快乐王子的嘴唇,然后跌在王子的脚下,死了。
那个时候在这座像的内部忽然起了一个奇怪的爆裂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破碎了似的。
事实是王子的那颗铅心已经裂成两半了。
这的确是一个极可怕的严寒天气。
1.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对比__的手法,表明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分)
2.王子主动要求将自己身上的金片拿下来送给穷人,表现了王子自我牺牲的精神,对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3分)
3.第五自然段中写行人、小孩的目的是为了( D )(2分)
A.突出当时气候寒冷。
B.表现人们在寒冬时节愉快的心情。
C.突出人们幸福自由的生活。
D.表明王子给贫苦的人带来幸福。
4.对文中画“”句子理解正确的是(B)(3分)A.由于金片被拿下了,王子缺少保护,年久风化,他那颗铅心必然破裂。
B.面对这种丑恶的现实及小燕子之死,王子心裂身亡。
C.由于天气极其寒冷,王子的那颗铅心被冻裂成两半了。
七、习作展示。
(25分)
略。
2020年春季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检测试题
语文试卷
(全卷共4页,9个大题,总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
yàn tái qián kūn pín qióng bóshì
huàn gǎng chuān suō xī gài píjuàn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8分)
三、辨字组词。
(3分)
四、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9分)
夜以续日( ) 争先孔后( ) 别无常物( )
一陈不染( ) 誓不可挡( ) 惊慌失错( )
文丝不动( ) 临危不拒( ) 心及如焚( )
五、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画“√”。
(6分)
1.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 )
2.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 )
3.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维持秩序,但是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 )
4.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 )
5.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在听从他的调遣。
( )
6.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9分)
1.“洛阳亲友如相问, ”表达了作者对洛阳亲友的。
2.“胤恭勤不倦, ”意思是说。
3.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当时哈尔威船长地指挥逃生,使所有乘客和船员都获救了,但他自己却永远沉入了大海,突出了船长
的伟大形象。
4.《黄继光》一文记叙了时,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身体堵住敌人枪口壮烈牺牲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大无畏的和崇高的
精神。
七、课内阅读。
(16分)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
“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8分)
(1)吓得不知怎么办好。
( )
(2)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 )
(3)像钢铁铸成的。
( )
(4)山势直立高耸的样子,形容船长站在那直直的一动不动。
(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
派遣—( ) 片刻—( ) 沉没—( ) 好像—( )
3.“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为什么用“奔”不用“跑”?(2分)
4.用“”画出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镇定指挥、临危不惧的句子。
(2分)
八、课外阅读。
(11分)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
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八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
”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
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
”“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
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分)
倘若:
一字一板: 2.把下面
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分)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3.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用“”在文中画出来。
(3分)
4.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九、习作。
(30分)
假如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
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不少于350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
(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zhù sù xī shǎo qīng tíng mì shí hé xié
tǎng ruò zhuā
ng shì shǎn shuò cuī mi
án shuài lǐng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
A.徐.家(xú) 攀.登(pān) 慰藉.(jí)
B.朴.素(pǔ) 鸡冠.(ɡuàn)捣.衣(dǎo)
C.绮.丽(qí) 依附.(fù) 剥.削(bō)
D.倘.若(tǎnɡ)屋檐.(yán)锄.地(chú)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3分)
()水()龙灯()辉()高楼()()
()山()傍鸡()相()炊烟()()
4.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照样子,写句子)
照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句子)
(3)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
(用加点词语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想象,补充句子)
5.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序号。
(4分)
手:①人体的一部分。
②某种技能特别好的人。
③拿着。
④小巧而便于拿的。
(1)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 )
(2)他左手.拿弓,右手拿箭。
( )
(3)今天老师发给我们一本《知识手.册》,让我们好好学习。
( )
(4)我们人手.一册《小学生行为规范》。
( )
6.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3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对比
(1)啊,河流醒来了。
( )
(2)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 )
(3)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7.根据课本内容判断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6分)
(1)转述时应重点注意人称的转换,其他的信息无关紧要。
( )
(2)“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人们发明天窗,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通往想象世界的窗的感激之情。
( )
(3)《清平乐•村居》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村居是这首诗的题目。
( ) 8.课文回顾。
(4分)
(1)《乡下人家》真实地展现了乡下人家普普通通的_________,赞美了乡村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
(2)《天窗》一文通过描写孩子们借助家里的天窗观看外面的世界,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说明了这小小的天窗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窗户,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表现了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月桃花水》一文中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______、春天的______,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的______,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阅读。
(30分)
(一)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10分)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分)
2.解释词语并写出后面两句诗的意思。
(5分)
篱落:______ 。
疏疏:______。
未:______。
阴: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作者是___代,表达了之情。
(3分)
(二)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20分)
窗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
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
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
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
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
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
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
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
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
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
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
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
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
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
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
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
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
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第2自然段是按照 ________ 顺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