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预防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电站的安全管理与风险预防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8T09:29:38.381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2期作者:王帅薛江
[导读] 随着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步升级,国家将能源结构调整作为战略层面选择,从而带来了新能源的大力推进,光伏电站作为新能源电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发展势头正劲。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光伏电力安全健康发展也必须紧跟步伐,继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多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近年来,国内外均陆续报道了不少光伏电站的安全事故,在光伏电力快步发展中做好管理与风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光伏电站的安全事故原因,主要集中为火灾、雷击、触电等内容,其中火灾尤甚。

王帅薛江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随着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步升级,国家将能源结构调整作为战略层面选择,从而带来了新能源的大力推进,光伏电站作为新能源电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发展势头正劲。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光伏电力安全健康发展也必须紧跟步伐,继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多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近年来,国内外均陆续报道了不少光伏电站的安全事故,在光伏电力快步发展中做好管理与风险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光伏电站的安全事故原因,主要集中为火灾、雷击、触电等内容,其中火灾尤甚。

关键词:光伏电站;新能源电力;安全施工;风险预防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经过近年来新能源的大力推广和建设,光伏电站突飞猛进的发展。

同时,国内外的光伏电站安全事件不断警醒着我们,新事物的发展必将带来新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过程中总结得失,提前发现和预警风险,做好光伏电站的过程管理,将风险预防提到首位,实现发展、预防,再到方式、方法的不断修正和创新。

促使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逐步完善,工程安全不断提高。

最终达到由被动安全处理,向主动安全纠偏演变的良性循环。

由于光伏电力工程建设规模差异大、范围广,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地理环境和光伏电站特性导致的建设环境和条件恶劣,常常以山区、沙漠、滩涂为主要建设地点,环境差异造成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风险大、难度大。

1 研究意义
1.1 安全控制
光伏电力作为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民生建设中的重要担当。

光伏电站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可以使得人员施工过程生命有所保障,也同时为业主及施工单位带来了财产安全。

光伏电力较火力发电,属于较为新兴的发电形式,在以火电电力工程的成熟发展为依托的前提下,安全施工管理理念的发展深入人心。

如何使光伏电站的安全技术管理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有细致分析风险源,做好预控,才能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

光伏电站所在地区,一般整体地貌起伏不平、峰恋重叠、朝向各异沟壑纵横,地形呈主条状或起伏型阶台式,光伏区主要为石头山体,断崖或凸凹型、波浪型地形地貌。

其优点:太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电安全可靠,不会遭受能源危机和燃料市场不稳定的冲击。

也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太阳能发电没有运动部件,不易损坏,维护简单不产生任何垃圾对大气环境无不良影响。

缺点:山体易对光伏电站造成阴影遮挡。

此外,山地光伏电站存在可使用土地面积不规则、较分散,且地形落差较大的特点,容易出现边坡问题,致使施工难度增大,安全管理困难。

1.2风险分析
在积极拓展光伏电力的同时,国家对安全管理也提出了更为深高的要求,强调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感,通过制定科学、严格、有效的安全措施,尽可能减少电力项目的安全风险事故,并将安全事故概率控制在零左右。

光伏电站安全风险因素按照风险源主要分为光伏设计及技术风险、现场自然因素风险、人员因素风险等。

设计及技术风险。

光伏电站的设备故障也是主要安全隐患之一,其中包含设备不适合和使用、维护不当等因素。

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开展光伏电站方案设计之处就应对设计及选型严格控制。

做好设备布置范围的合理规划。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型号符合且品质稳定的设备,确认逆变器所获得的认证证书和认证质量。

自然因素风险。

光伏电站现场自然因素风险主要包括天气因素和地势地貌影响等。

因光伏电站选址一般为山地、沙漠、滩涂等地形复杂、人烟较为稀少的区域,且光伏电站往往涉及范围广,地块大,故受以上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的安全事故不易避免。

山地光伏项目作为光
伏的重点形式之一,在光伏电站安全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山地光伏进场道路多为盘山道路,路况窄、坡陡、弯急条件差,不利于大型车辆的直接运送。

又因光伏区作业面广、用电困难,施工区域需使用发电机提供电源,且油类易燃。

同时焊接作业中产生的电弧和作业人员吸烟造成的明火也极易在山区、林地发生火灾。

机械钻孔因坡陡容易造成侧翻、滑落、滚石造成机械损坏、物体打击及人员伤亡。

山地光伏存在发生安全坠落风险和高出落物伤人风险。

施工现场还存在作业人员被毒虫或动物伤害的风险。

人员因素风险。

山地光伏作业面分散,施工人员较多,山地遮蔽物多,山地作业不利于施工机械施工,也不易发现施工人员违章行为还存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到位,素质较差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等违规行为。

隐蔽工程监督不到位,接地系统不完善,留下安全隐患。

光伏电站施工区域点多面广,且安全监督视野不良,难以满足作业安全监督需求。

2 光伏电站施工中的安全控制
2.1 设计阶段的安全预控
设计阶段不仅需要将EMC(电磁兼容)问题作为重要考虑内容,必要时要采用相关的辅助措施,以防出现发电设备对原有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同时还需要在逆变器输出汇总点设置易于操作、可闭锁、且具有明显断开点的并网总断路器,以确保电力设施检修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杜绝可能出现的孤岛效应。

在完成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对防火、接地、应对强风方面加大防护力度。

2.2施工阶段的安全管控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为第一要务,严格参照光伏相关规程、规范,仔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及地质、天气、审查施工图纸,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加强实施,确保施工作业的标准化。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工作责任到人。

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还可以确保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到位,对施工安全控制形成有效的指导。

设立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各职能部门间进行协调,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管控。

桩基施工及支架组件安装时,必须设安全施工生命线,在每排桩的两头打锚桩,每间距30米需加锚桩,后扯安全绳,每个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带及安全帽,陡坡施工时安全带必须挂在安全绳上,施工的陡坡在坡长不超过50米时,需设两道防护网,坡中一道、坡底上部一道,超过50米时,每20米加1道防止人员跌落,以及碎石滚落发生事故。

道路运输时因道路狭窄,在道路上开车时由于弯道多视线不好,所以要慢速行驶,同时保持跟前车的车距以及在每1km处设置一个会车平台;因道路一直在转弯,还有一些急转弯和发卡弯需在每个弯道处前方做路标指示,当看到路标时必须减速慢行并且还要仔细观看前后路况并且鸣笛提醒。

另运输车上山时接车人员需对司机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告知危险点源和防火措施在其确认签字后方可上山。

在施工区域因设明显的禁止吸烟标识、森林防火标语等明显宣传标识,并且在每施工区域架设喊话器不停宣传防火消防知识。

户外施工机械按需要设置防雷接地装置并配备灭火器且设专人定时检查,做好记录。

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清理施工区域的可燃物且配备灭火器和水,在焊接作业施工完时需用水降温防止因其高温、大风影响发生火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光伏电站突飞猛进的今天,其为改善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光伏电场项目作为新能源电力的领军行业,不仅要做好从设计到施工的安全管理,更要做好全周期风险预控。

重视安全警示与施工技术教培工作,积极将安全管理工作、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以标准化规范“动作”,从而从使光伏电站安全得到稳定提升、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文曦.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J].冶金与材料,2020,40(06):153-154.
[2] 王小龙.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J].南方农机,2019,50(20):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