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下学期初三二模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下学期初三二模语文试题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简▪爱》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让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理想和爱情故事。
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因为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为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勒授课,她的生活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产生交集,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B.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出自《呐喊》中的人物。
C.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其中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D.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其辛辣的讽刺中包含了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隐含了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教育要回归本位、回归初心,端正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徳树人为中心来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B.该公司计划今年将“中国速度”的成功经验大量复制到海外,通过増加包机、加开海外航线,服务遍布全球的广大消费者。
C.高远路上的团雾具有突发性强、预测困难等特点,极易使驾驶人在行车时率骤然视线模糊、应对不及,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D.我们的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変,实现了从高起来到强起来、站超来的佛大飞跃。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逮.住(dăi)笨拙.(zhuō)褴褛.(lŏu)鲜血.淋漓(xiĕ)
B.红晕.(yūn)风靡.(mǐ)媲.美(bì)以身殉.职(xùn)
C.履.行(lǚ)堕.落(duò)戏谑.(xuè)宠辱偕.忘(xié)
D.连亘.(gèng)翘.首(qiáo)鞭笞.(chī)潜.滋暗长(qián)
4.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伟大祖国花儿开放踢几脚球
(分析: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
B.时钟“当、当、当、当……”敲了9下,我断定他今晚大约不会来了。
(分析:句中“断定”和“大约”自相矛盾,修改时要删去“大约”一词。
)
C.《智取生辰纲》一文故事情节抑扬顿挫,让人读后难以忘怀。
(分析:这句话中成语“抑扬顿挫”的运用准确无误。
)
D.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了又脱、脱了又穿的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他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揭示了他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爷爷给孙女一包花生,疼爱地说:“乖,多吃点,你外婆家的花生不如咱们家的好吃!”
B.市里最大的中医药店门口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坐闻百草香。
”
C.激烈的比赛结束了,校园电视台的小记者采访亚军:“请问刚才的比赛你尽力了吗?”
D.小张考砸了,同学小王安慰他:“不要难过,你上次考试不也一样是班上的倒数吗?”
6.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运动饮料真的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养分吗?健身之后都需要喝运动饮料吗?
根据运动时生理消耗的特点而配制的运动饮料,能针对性地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有利地保持、提高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消除疲劳。
运动饮料是专门为运动或从事体力活动的人群设计的,它能被人体迅速吸收,从而为运动后的机体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
与普通饮料相比,运动饮料除了能够补充水分,还能补充钠、钾等矿物质,此外,运动饮料中除了有精制糖之外,还加入了低聚糖这一类水溶性膳食纤维(如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等),从而能够延缓糖的吸收,帮助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运动时会大量出汗,汗液中含有很多离子成分,此时再喝白开水便起不到良好的补充效果。
由于出汗后电解质会有一定的损失,此时除可饮用矿泉水外,运动后还可补充含糖及电解质(钠、钾)的运动饮料,可以维持一定的血糖浓度,延缓疲劳发生,从而保证健身者的身体健康。
人们该如何选购运动饮料呢?新华网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含糖量应在3~8g/100ml之内;二是看电解质,钠的含量范围为50~1200mg/L,钾的含量为50~250mg/L;三是看是否含有碳酸,碳酸很容易造成腹胀、打嗝,会提高呼吸频率,不利于运动后的恢复。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李园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普通人而言,运动饮料并不是健康的日常饮品;而对于健身爱好者、专业运动员、户外运动者等,运动饮料便如雪中送炭一般必要。
只要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或在高温、高湿、高海拔等特殊环境下运动超过半个小时,就需要补充运动饮料。
但是,如果不是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盲目补充运动饮料反而会有不良的影响。
运动饮料中的
糖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过度的摄入会增加肥胖的可能,其中的钠盐会增加机体负担,造成心脏负荷过大、血压升高等不利影响。
运动饮料的选择要根据运动强度、运动环境以及自我疲劳程度来定,不要盲目补充运动饮料。
如果是低强度或者短时间的运动,普通补液就可满足需要,不需要专门的运动饮料。
罗素兮报名参加了某地举行的半程马拉松比赛。
赛前他做了充分准备,买了某品牌运动饮料。
饮料标签标注的营养成分及含量为:抗坏血酸mg/kg ≤ 200,硫胺素及其衍生物2 mg/kg,核黄素及其衍生物0.3 mg/kg,钠800 mg/kg,钾120 mg/kg,钙 120mg/kg,镁98 mg/kg;铁7 mg/kg,锌 8mg/kg。
饮料标签标注的污染物限量为:砷mg/kg ≤ 1,铅mg/kg ≤ 0.2,铜mg/kg ≤ 3,锡mg/kg ≤ 130,氰化物mg/kg ≤ 0.04,咖啡因g/kg ≤2.1。
1.根据“材料一”的信息,给“运动饮料”下定义。
2.结合“材料一”,说说运动饮料消除运动疲劳的科学原理。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对于普通人而言,运动饮料并不是健康的日常饮品;而对于健身爱好者、专业运动员、户外运动者等,运动饮料便如雪中送炭一般必要。
4.根据“材料三”的信息,请你分析罗素兮喝的运动饮料是否有问题。
5.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运动饮料除了能够补充水分,还能补充钠、钾等矿物质。
B.运动饮料,能补充运动时丢失的营养,有利地保持、提高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消除疲劳。
所以运动后要多喝运动饮料。
C.如果不是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盲目补充运动饮料反而会有不良的影响。
D.在高温、高湿、高海拔等特殊环境下运动超过半个小时,就需要补充运动饮料.
7.古诗文名句填写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表现作者寂寞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中咏叹家园荒芜,动物出没,深刻表现战争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后人事已非,恍如隔世的感受。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志士仁人面对残酷的打击,爱国之心至死不变,表现出了陆游《卜算子·咏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的高洁与坚贞。
《论语》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则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了。
七十年来,我国一项项科技成就令世人惊叹:“两弾一星”、“复兴号”高铁、港珠澳大桥、入海“蛟龙”、飞天“神舟”……这其中凝聚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情怀。
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的奋发情怀;这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志向。
8.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下面是小说《骆驼祥子》中关于“虎妞”的情节,按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虎妞掏钱买车
②虎妞假装怀孕
③虎妞嫁给祥子
④虎妞结识小福子
A.④②③①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
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和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
我曾经面对面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我已经认识了你,A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选自《简·爱》)
上文中A处的人物是指,从小说的情节看,简·爱产生“非走不可”的念头是因为。
二、阅读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________。
②上阕描写的是____________的场景。
2.上阕一个“_______”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3.请对下阕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昳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絺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①栖:退守。
②昆:兄。
③种:指文种。
④进对:进谏。
⑤资:积蓄。
⑥絺:细葛布。
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闻.达于诸侯
D.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3.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根据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文邹忌和(乙)文文种在进谏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委婉地进行劝谏。
邹忌通过“吾孰与徐公美”一事,启发齐威王意识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广开言路的重要性;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要准备好车辆,“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______,批评了勾践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父子情
①我童年时代的记忆里真正第一次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
不过,说起来有点泄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
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②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
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
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
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
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
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
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
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们来北碚看望他,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
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
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态度。
他表示赞同的,在我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
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
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
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
我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
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
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
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③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是个初三学生。
他给我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
④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大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
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是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
他的手很软,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
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很高兴。
五年里,他三次到苏联去开会,都要专程到列宁格勒去看我。
他然没有给我写过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由木头里炼酒精!
⑤对我的恋爱婚事,父亲同样采取了超然的态度,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
他还送给我们一幅亲笔写的大条幅,红纸上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下署“老舍”,这是续矿石标本之后他送给我的第二份礼物,以后,一直挂在我的床前。
可惜,后来红卫兵把它撕成两半,扔在地下乱踩,等他们走后,我由地上将它们拣起藏好,保存至今,虽然残破不堪,却是我的最珍贵的宝贝。
⑥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的夜晚①,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
⑦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
注:①1966年8月24日,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1.作为父亲,文中的老舍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很多独特的做法,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三点。
2.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由木头里炼酒精!
3.你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句子“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
4.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知止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
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
夜晚腹泻,父亲趁机 A (教训、训诲)我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
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
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的劝谏特别地听不进去。
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
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
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
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
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
”其“知止”功夫可谓极矣。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
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
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
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
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
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侯,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
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
“钱”“权”都是如此。
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
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 B (制衡、制约),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
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1.请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两处。
2.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3.阅读全文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文中的“我”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知止”有不同的理解:
年幼时,“知止”就是不能“吃个不停”;
中年时,“知止”就是________。
如今,“知止”就是________。
4.第③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结合本文观点,补写一个自己生活实际的事实论据。
13.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
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
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
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
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人类长期生活在一帆风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
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少伟男”。
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
胆识、进取、意志和坚忍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
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
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
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
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
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
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
此言似乎不谬。
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
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
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用“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一农事现象,自然地引出了论点,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正面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C.第⑩段中引用“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号召人们要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磨难,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