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禽蛋生产产业化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禽蛋生产产业化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汇报
乡镇禽蛋生产产业化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乡镇禽蛋生产产业化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汇报进展情况汇报实施项目生产产业化乡镇
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全力帮助下,特别是在省有关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们镇把组织实施禽蛋生产产业化体系项目作为了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和一大“富民工程”坚决按照项目要求,严格把关,一丝不苟,攻坚克难,规范操作,强力推进,努力按照序时进度抓实施,到7月底,规划今年底竣工的项目已经顺利完成60%以上,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确定标准。

下面,就将有关实施情况简要地向各位汇报一下:

一、严密组织,强化领导我镇的禽蛋生产产业化体系项目立项以后,我们本着对拨款单位负责,对地方的事业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精神,从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入手,全力组织实施。

首先是成立镇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主任由党委书记丁必煜同志亲自担任,镇工和分管农业的两位党委成员担任副主任,管委会成员分别由财政、农经中心、畜牧业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管委会下设项目实施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经中心主任张德亮周志担任,办公室地点设在镇农经中心。

除此而外,还特地组织文秘-.mxz.n互联网最大文秘资源网三个管理小组,即财务管理组、材料采购组、施工监督组。

去年底、今年初,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并聘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反复的现声调查、论证,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通过集
思广益,多算真算,最后形成了我镇禽蛋生产产业化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本方案近期的建设项目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新扩建1447平方米的种鸡场,种鸡场内拟建育雏室、孵化室、水塔、发电房及配电房、库房、病鸡隔离间、鸡粪处理间等。

一个是拟建四座冷库,占地面积为1610平主米。

冷库内配有集水池、机房及辅助房、办公室等。

同时,我们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土建工程和基础性工程进行公开的招投标。

土建工程由我县第三工程队承建。

二是广泛筹资建设,除了省里拨给的项目建设资金而外,我们还自筹资金180万元。

同时,我们还以老板垫资的形式搞土建工程。

另外,我们把种鸡场和冷库的扩建工程列入全年的水利工程,组织群众大打突击战,以最大限度的节省建设资金。

三是从长计议,科学选址。

在种鸡场和冷库的选址上,我们从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和交通等因素进行全面论证,把种鸡场选在远离镇区的先锋村一块空旷的地方,这里四周无污染源,周边农作物属生态农业示范区,道路便捷,种鸡场座落该地非常适宜。

冷库选址在宿泗路与兴张路的“金三角”地带,四周交通发达,环境优美,且紧临集市,十分有利于外地客户的车辆运输和生活休闲。


二,制定计划,狠抓施工。

今年以来,镇里把这项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党委、政府专门安排一名党委副书记来抓这个项目,并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抢抓速度,即今年1-2月份完成项目批准立项,2-4月份完成实施方案和审批,3-4月份完成施工图纸设计,5-11月份完成工程施工、材料采购和设备安装,今年年底之前竣工。

按实施方案和工程计划,今年5月份开始,我们着的种鸡繁育场的土建工程。

为了确保施工顺利,提前完成工程任务,镇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
坚持现场办公,联合所在村的村组干部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搞好土地征用和青苗赔偿工作。

同时,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和地方村组干部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做到要物给物,要人有人,要钱给钱,在项目承建单位技工不足,特别是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及时组织地方技术人员和青壮年帮工。

6月初,正值农忙,为了确保农忙时节工程不放慢,地方技工和青壮年施工者不误,全身心参与建设,项目建设委员会专门调集全镇农机和劳力帮助他们抢收抢种。

前期连续阴雨,我们也坚持抓突击,小雨大干,大雨室内干,白天下雨夜里挑灯干,克服困难抓进度,与此同时,坚持做到边土建、边安装,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完)
附送:
乡镇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农村制约科学发展的几个问题乡镇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农村制约科学发展的几个问题
调查调研乡镇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农村制约科学发展的几个问题,报告科学发展几个问题报告制约活动乡镇农村调研报告
合兴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农村制约科学发展的几个问题杨旭目前,德江县合兴乡党委政府为了学习实践活动更进一步推向深入,开展了百名干部下村组的活动,对影响和制约该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症结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通过调查,找出了“三农”方面几个突出的问题:
“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它着眼于农村、农业、农民。

于是各种惠农政策如春天里的阳光淋浴着每一个农民?不是吗?皇粮不缴了,还要反补给农民,种子不愁了,有种子补贴,荒山地不耕了,有退耕还林补贴,肥料不心焦了,自有肥料补贴。

种油菜有油菜补贴,种玉米有玉米补贴,养母猪有补贴,养母羊、母牛也有补贴,连养只母鸡都有补贴。

学校里书费、学杂费免了,反而有特困生救助,有住宿生生活补贴。

我认为,是不是补贴过多了,导致有些农民心里不平衡了,出现了一些农村中稀奇古怪的问题:
一、合作医疗中的问题为了减轻农民的住院难、看病难、生了大病负了巨债无力承担的问题,国家出台了有关农村合作医疗的若干政策,要求农民都参加合作医疗,但农民必须要交参合费每人20元,国家还补助每人15元,其实,这相当于把你的钱存在合作医疗证上,要抓药的时侯,在合医证上扣除。

一旦生了大病要几千几万元才能解决的,就按你所医疗的费用按比例给你报销。

有一部分人明确认识了合作医疗的好处,每年主动交费参加合作医疗,于是就有合管站张贴出来的每一年度参合人员生病住院报销的名单及数额,有四位数的,也有五位数的。

其实,人人都不想生病,可“病”这个魔王,它就不管你想不想,爱找谁就找谁,找到谁谁就受不了。

某组有个村民,他天天缠住村干部说,他风湿病医了好多好多钱,证据、发票样样有,可就是得不到报销,村干部都感到奇怪,哪有这样的事!结果拿到他的合作医疗证一看,上面08年的参合费都没交,你没参加合作医疗,人家怎么能补你钱?不想交钱却想得到补贴,我认为这是部分老百姓想进不想出的思想问题。

二、民主管理问题为了便于管理,缩小行政机构、精减工作人员,国家按农户分布情况,撤掉一些村级机构,把两个或三个村合并成一个村,把两个或三个组合并成一个组。

这样每个村民组的户口增多。

于是村组干部遵循管理民主的原则有大事小事都要开个会,把村民集中起来商量着办,可笔者参加过几次村民组会议,发现村民发言中,除了一小部分思想上稍微有点档次的农民对国家的政策理解得合理外,大多数人简直是斜扯,稍不符合他的心意,就牢骚满腹:“反正我不同意,管你们咋办,走了!”你一走,他一走,这个会议怎么结束?最后只得由“那几个人”按一定的原则确定会议决议。

就连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都无法遵循。

某村民组由于农家户坐得挤密,人口多,产生的生活垃圾自然就多,村民自己不自觉,乱倒垃圾,加之牲口进出,村寨主路上脏得很,于是队长通过开群众会,确定每隔三天打扫一次,并且还划分了清洁区域,可得到是一部分人同意一部分人认为:
“是谁倒的垃圾,谁就负责清扫。

”“我自家的活路都做不完,还有时间帮你扫垃圾。

”更有甚者“哪条法律规定我要清扫垃圾?”通过村寨的马路烂了,车子无法通行了,想组织劳力去修修,群众认为“不关我的事。

”也就成了剥削劳动力的发源地,真是刁得可以。

通知村民照相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每人交照相费2
5.00元,最后成了:
“还惠农政策呢,又在敲诈老百姓了。

”结果国家负着国债给村民修沼气,目的是为了节约能源,让村民居家卫生,还要补钱给村民,最后把补钱150元买了一个沼气煲,却成了“又吃了我们的钱!”
三、计划生育问题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国计民生的大事。

不提倡晚婚晚育,不采取绝育措施,任凭育龄妇女生,那不成了造人的机器了。

农村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两个小孩,父母属国家干部的只准生育一孩的政策限制下,中国的人口已达到十三亿了。

如不控制人口增长,像解放前一样,每家少则都有七八个,多则十多个小孩,那我们的国土上将会密密麻麻地占满了人,请问到那时候,我们的地球承受得了这么沉重的压力吗?我们把庄稼种在空中吗?我们吃什么?据了解,上海市的房屋修得很高很高,马路重上加补,把行驶在车辆上的人和住在高层建筑上的全部集中在上海这个地域上,每人占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所以这座城市在以每天0.3微米的速度下陷,这是事实,似乎隔我们太遥远。

但作为一介匹夫,我们不得为国家的难言之隐想一想。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