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精读课文教案设计——情感态度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精读课文教案设计——情感态度教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读准每个字、理解文意,初步培养阅读习
惯,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感受到“勇气”、“帮助”等情感因素。
2.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交际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语言表述能力,并且在人际交
往、家庭互动中感知情感,增强自我价值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文意,学会朗读故事,了解角色、环境等。
2.难点是对于情感因素的感受和表述。
三、教学方法
1.阅读和朗读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
2.角色扮演和讨论结合的小组互动方式。
3.图片展示和视频讲解相结合的多媒体课程设计方式。
四、教学过程
A.导入——“小马过河”故事片段重现
教师在白板上展示一张小马和河流的图片,同时播放故事片段视频。
通过讲述小马穿越河流、受到困扰和欺凌等情节,引导学生产生感性思考:小马如何才能渡过河流?
B.阅读——故事整体朗读
教师朗读整篇故事,让学生跟读,体会故事情节。
C.拆分——段落朗读和分项解释
1.教师按照全文的逻辑结构,将其分段展示。
2.先读段落,后解释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掌握每个角色、环境等的意义和作用。
3.在讲解故事情节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怎么那么
偏执?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别人呢?
D.讨论——小组共同合作
1.教师指定学生分组,带领学生共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2.在小组内,学生讨论如何帮助小马过河。
3.鼓励学生通过和别人的交流沟通,更好地塑造情感态度。
E.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景
1.每组学生自行挑选一名代表,模拟故事主角,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们可以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情感因素。
F.总结——思考课程启示
1.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程所带来的启示。
五、教学资料
1.《小马过河》原文
2.相关图片和视频
3.相关解释和问题提示
4.角色扮演道具
六、教学评估
1.针对学生的口头表述和写作发表意见和观点
2.同学间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帮助性
3.教学过程和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七、教学反思
1.适应本阶段学生各方面的情感发展需求。
2.教师应该多采用乐于分享和讨论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展现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