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定膏联合七叶皂苷钠对桡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血清ALP、BGP、OPG水平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2021年第5卷第3期2021 V ol.5 No.3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专题/Special Topic
·骨科疾病专题
消定膏联合七叶皂苷钠对桡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
及血清ALP 、BGP 、OPG 水平的影响
张琛玉
(海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山东 烟台 265100)
摘要:目的 研究消定膏联合七叶皂苷钠对桡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骨钙素(BGP )、骨保护素(OPG )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海阳市中医医院119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桡骨骨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60例)。

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3 d 对照组患者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试验组患者联合消定膏治疗,7 d 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1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术后1、7 d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 AS )、肿胀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 、1 个月血清ALP 、BGP 、OPG 水平。

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术后1 d 比,术后7 d 两组患者V AS 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BGP 及试验组患者血清ALP 、OPG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

结论 消定膏联合七叶皂苷钠可有效缓解桡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疼痛、肿胀程度及骨代谢水平。

关键词:桡骨骨折 ; 消定膏 ; 七叶皂苷钠 ; 疼痛 ; 碱性磷酸酶 ; 骨钙素 ; 骨保护素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3.0029.03
作者简介:张琛玉,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相关疾病的诊治。

桡骨骨折是指桡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多发生于远端。

临床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使患者骨折部位复位,但术后感染风险高,易出现疼痛、延迟愈合的现象。

七叶皂苷钠具有消炎、抗渗出、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以及纠正脑功能失常等作用,但起效较慢,导致治疗效果受限。

中医认为,桡骨骨折术后患者由血瘀堆积不散导致,应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要原则,消定膏为外用中成药制剂,具有行滞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同时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患者更易接受[1]。

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定膏联合七叶皂苷钠对桡骨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骨钙素(BGP )、骨保护素(OPG )水平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海阳市中医医院119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桡骨骨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60例)。

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1、28例;年龄36~76岁,平均(49.67±13.19)岁;病程1~5 d ,平均(3.46±1.24) d ;闭合性骨折25例,开放性骨折34例;试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9、31例;年龄32~78岁,平均(49.72±13.24)岁;病程1~6 d ,平均(3.48±1.23) d ;闭合性骨折32例,开放性骨折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此研究,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 [2]与《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
指南》 [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②入院后经X 片检查确诊者;③未合并其他骨折等。

④有明显的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等。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病理性骨折者;②长期应用激素药物治疗者;③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部位慢性炎症者。

1.2 方法 术后3 d 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注射剂(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826,规格:5 mg )治疗,10 mg 该药物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
250 mL 中静脉滴注,1次/d 。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定膏治疗。

消定膏的制备方法:将无名异、儿茶、紫荆皮及大黄打碎后,分别称取等量成分,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将药粉加入装有蜂蜜的容器中,边添加药粉边搅拌,搅拌至均匀稠糊膏,分装,得到消定膏。

用法:适量均匀涂抹于10 cm ×15 cm 的医用纱布,药物层厚度约0.4 cm ,外敷于骨折部位,隔1 d 更换1次。

7 d 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依据《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4]评定,显
效:临床表现肿胀、疼痛基本消失,骨代谢水平基本正常;有效:临床表现肿胀、疼痛程度减轻,偶尔出现肢体
302021年第5卷第3期2021 V ol.5 No.3
□专题/Special Topic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功能受限;无效:患者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②比较术后1 d 、术后7 d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 AS ) [5]、肿胀程度评分[6]。

V AS 评分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疼痛值越高;肿胀程度评分分值为0~3分,分值越高肿胀程度越严重。

③比较两组患
者术后1 d 、术后1个月血清ALP 、BGP 、OPG 指标水平。

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 ,以3 000 r/min 离心5 min ,取血清,采用血清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临床疗效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 V AS 、肿胀程度评分及血清ALP 、ALP 、OPG 水平显示以( )表示,行t 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5932(54.24)18(30.51)9(15.25)50(84.75)试验组
60
41(68.33)
17(28.33)
2(3.33)
58(96.67)χ2值 5.039P 值
< 0.05
2.2 V AS 、肿胀程度评分 与术后1 d 相比,术后7 d 两组患者VAS 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2.3 血清ALP 、
ALP 、OPG 水平 与术后1 d 相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BGP 及试验组患者血清ALP 、OPG 水平均显著升高,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3。

3 讨论
桡骨骨折主要临床表现是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外侧局
限性肿胀和压痛,尤其前臂旋后功能受限最明显,患者病发时局部疼痛,肘外侧轻度肿胀,桡骨头周围有明显的压痛,前臂旋转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时疼痛。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对骨折位置的复位和固定,可恢复正常骨骼结构,使患者恢复正常功能,术后能消除肿胀及缓解疼痛,可促
进患者骨折愈合。

七叶皂苷钠属于三萜皂苷类药物,有助于减轻组织肿胀程度,但长期使用效果不佳。

中医认为,桡骨骨折属于“骨断筋伤”范畴,其可导致损伤部位气血受阻瘀积,出现局部肿胀和疼痛等现象。

故中医以“祛瘀生新”作为主要的治疗原则。

消定膏中的无名异消肿止痛、生肌敛疮;儿茶生肌敛疮、祛湿止血;大黄凉血解毒、逐瘀生新;紫荆皮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接骨续筋、活血消肿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
7 d 试验组患者V AS 、肿胀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消定膏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桡骨骨折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疼痛、肿胀程度,加快桡骨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与骨代谢及机体微循环有密切关系,血清OPG 升高可促进骨折愈合;血清ALP 与骨细胞增殖相关;血清BGP 可与骨细胞生成非胶原蛋白,其水平升高说明愈合速度加快。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消定膏中有效成分紫荆皮,可促进机体高浓度钙离子沉淀和骨痂形成;大黄中大黄素,具有抗超氧负离子自由基活性作用,促进钙盐沉积,调节骨代谢水平,利于骨折愈合[7]。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与术后1 d 相比,试验组患者血清ALP 、BGP 、OPG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消定膏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桡骨骨折患者可利于改善患者骨代谢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消定膏联合七叶皂苷钠可有效缓解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疼痛、肿胀程度及骨代谢水平,值得
表2 两组患者V AS 、肿胀程度评分( , 分)
组别例数V AS
肿胀程度
术后1 d 术后7 d 术后1 d 术后7 d 对照组59 5.75±2.34 2.12±0.73* 2.05±0.61 2.01±0.61*试验组
60
5.54±2.61 1.58±0.61*
2.07±0.88 1.57±0.23*
t 值0.462 4.3820.144 5.222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注:与术后1 d 比,*P <0.05。

V AS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表3 两组患者血清ALP 、BGP 、OPG 水平比较( )
组别例数ALP(U/L)
BGP(ng/mL)OPG(ng/mL)
术后1 d 术后1个月术后1 d 术后1个月术后1 d 术后1个月对照组59163.42±23.09165.87±26.54 4.56±1.22 5.03±1.21*0.98±0.45 1.02±0.49试验组
60
160.21±24.64
186.45±27.12*
4.31±1.027.34±1.64*
0.84±0.33 1.36±0.58*
t 值0.733 4.183 1.2148.732 1.938 3.452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注:与术后1 d 比,*P <0.05。

ALP :碱性磷酸酶;BGP :骨钙素;OPG :骨保护素。

312021年第5卷第3期2021 V ol.5 No.3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专题/Special Topic
·骨科疾病专题
内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王笑千1,李振华2
(1.长春中医药大学脊柱疾病专业,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中药内服能祛除风、寒、湿等致病邪气,还能从根本上调整脏腑的功能,改善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取得较好的进展,现从分期论治、辨证分型、主方加减及独病独方4个方面进行综述,从而分析内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中药治疗 ; 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3.0031.03
作者简介:王笑千,2018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脊柱疾病临床研究。

通信作者:李振华,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疾病的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 ,LDH )是骨伤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退变、劳损或损伤等原因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或侧方部分破裂,进而使髓核组织受自身椎体压力的作用从破裂纤维环处向后突出或脱出,致使神经根、马尾神经受压迫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1]。

在治疗上,西药的运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是对患者腰椎的生理、活动功能改善并无明显效果,而手术治疗,更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如费用过高、损伤大、恢复周期长等。

在传统中医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以及手术等,各种方式疗效不一,中药治疗不仅具有方便、不良反应小的优点,而且远期疗效更为稳定[2-3]。

近些年,关于中药内服治疗LDH 的文献和案例报道较多,体现了中药在治疗LDH 方面的优势,现就内服中药治疗LDH 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古时中医对腰椎的各项结构和功能便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但在古时并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病名。


据古文记载,中医主要根据疾病发作时的临床症状来进行命名,多称为腰痛、腰腿痛、闪挫腰痛、痹症等,病因主要为年老体衰、外感六淫、跌扑闪挫等,病机主要为肾精亏虚、腰府失于濡养或温煦、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
畅等[4]。

中药内服,不但能祛除风、寒、湿等致病邪气,还能从根本上调整脏腑的功能,进而改善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讲出“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淫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气化功能的紊乱则是发病的重要病机,其还认为正气虚衰是LDH 发作的重要病因,而正气虚衰又由多种原因所导致[5]。

首先,先天不足、肾气本虚、骨髓不充、
筋骨失养、导致脊柱发育不良或异常,如先天性的椎体融合、棘突的畸形等,会使下腰椎受力改变,失去正常结构,从而导致椎间盘损伤。

其次,久病气血亏虚,人体内的骨髓一方面由肾之精气濡养,另一方面也接受后天气血的充养;由于后天生活中各种疾病的失治、误治,延误时机,久病之后,造成患者机体气血的亏虚,肝无以藏血,肝主
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万涛, 宋敏, 刘保健,等. 消定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
究[J]. 中成药, 2015, 37(11): 2378-2382.
[2] 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 4版. 北京:人民军医
出版社, 2014, 23(4): 550-551.
[3] 李红专, 赵继荣, 李盛华,等.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指南[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31(11): 4615-4618.
[4] 陈一衡 陈时益 陈星隆, 等.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诊断
与治疗[J].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5, 31(1) :17-20.
[5] 严广斌. 视觉模拟评分法[J].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2): 34.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北京: 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 2012: 56-57.
[7] 郭会. 消定膏外敷联合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对髌骨骨折
患者术后V AS 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 42(1): 208-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