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与铁罐·说课
陶罐和铁罐说课 课件
![陶罐和铁罐说课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40dc3ef111f18582d05a06.png)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 六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陶罐和 铁罐》。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 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 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 罐却并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 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 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 有长处和不足,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不足,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三、说教法和学法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 学时要“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 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因此我把教与学有机的揉合在一起,让 “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在教 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 探究,努力做到课堂35分钟“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 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四、说教学过程
• • • •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合作探究,倾听心声 四、对话交流,课堂留香 五、升华主题,回归生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边读边想: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陶罐和铁罐你更喜欢谁?
读一读,想一想
陶罐和铁罐为什么争吵,结 果又如何呢?抓住具体的字、 词、句、标点符号,联系上下 文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谈你的 想法。
五、升华主Leabharlann ,回归生活想一想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在 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怎样做呢?
五、板书设计
三、合作探究,倾听心声
• 1、通过初读课文,在明白故事 的基础上,讨论这个中心话题。 • 2、抓住重点词语,挖掘课文的 深刻内涵。
“你敢碰我吗? 陶罐子!”铁罐傲 慢地问。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d22ff4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6.png)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一、活动背景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故事《陶罐和铁罐》的讲述,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材质的罐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激发他们对手工艺品的兴趣。
二、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的内容包括:
讲述故事《陶罐和铁罐》
观察和比较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制作陶罐和铁罐手工艺品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能够:
理解故事《陶罐和铁罐》的情节和寓意
观察和比较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通过制作手工艺品,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培养对手工艺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讲述故事《陶罐和铁罐》
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陶罐和铁罐》,讲解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导幼儿思考不同材质的罐子的特点和用途。
2. 观察和比较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教师展示陶罐和铁罐,并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点,例如外观、材质、重量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幼儿了解不同材质的罐子的差异。
3. 制作陶罐和铁罐手工艺品
教师提供陶土和铁罐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陶罐和铁罐手工艺品。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理解了故事《陶罐和铁罐》的情节和寓意,观察和比较了陶罐和铁罐的特点,通过制作手工艺品体验了手工制作的乐趣,培养了对手工艺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罐》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2ea7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9.png)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陶罐和铁罐罐》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第X单元,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陶罐和铁罐罐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学生们将了解到两种不同材质罐子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陶罐与铁罐的特点和用途;2. 掌握一些描述陶罐和铁罐的词汇。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听故事和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2. 运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节约使用资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中陶罐与铁罐的特点;2. 掌握相关词汇。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陶罐与铁罐的区别和用途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例如通过问题提出:你们家里都有使用什么材料做的罐子?2. 呈现故事《陶罐和铁罐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并观察故事中的图片。
3. 引导学生参与故事阅读,逐段理解并进行简要概括。
4.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为什么小明的妈妈喜欢使用陶罐?陶罐有什么特点?5. 整合学生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并进行适当的拓展说明。
6. 提供相关词汇表,让学生拓展词汇,对陶罐和铁罐进行描述。
7.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陶罐与铁罐的优缺点,然后汇报给全班。
8.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
五、教学资源- 《陶罐和铁罐罐》故事书- 教师备课PPT- 学生练册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词汇掌握情况。
2. 学生表现法: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七、教学延伸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器物,了解不同材质的罐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更多相关问题,拓宽知识面。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陶罐和铁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环保意识。
然而,在故事理解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更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精选6篇)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7301f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0.png)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精选6篇)《陶罐和铁罐》篇1所谓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就是平常我们所讲的找理论依据。
在上课以上教师要稿清楚怎么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一、说教材《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
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
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此外,课文的插图,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三年级孩子喜欢童话故事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考虑,站在“每堂课务必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角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1.会认“陶、谦、辩、恼、……”等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嘴、恼、怒、”等14个生字理解“奚落、谦虚”等词义。
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说课稿(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说课稿(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6339b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e.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6《陶罐和铁罐》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完全氧化掉了。
从这则寓言中可以感悟到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篇寓言以大量的对话描写见长,充分暴露出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使学生读起来亲切自然。
文中神态动作的描写也十分具体生动,使陶罐和铁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便于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陶、罐、骄、谦虚,懦弱” 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傲、谦虚” 两个词语。
2.借助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理解两只罐子的性格特点,并读好他们之间的对话。
3.进行语言训练:发现提示语的妙处,会补白课文内容,并会迁移运用。
4.初步明白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借助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句子,理解两只罐子的性格特点,并读好他们之间的对话。
2.进行语言训练:发现提示语的妙处,会补白课文内容,并会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初步明白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四、说学情学生非常喜欢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 课文中有大量的对话,而且形象鲜明,让孩子们充分地进行分角色朗读,一定会让他们学得快乐。
这样还能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说教法学法三年级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基本掌握了识字方法,能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的学习与训练。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量的增多,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
六、说教学过程1.出示“罐”的小篆讲解它的来历。
(这个字的右边“瞿"念“即而”,表示一只睁着两只大眼睛的鸟,底下的“隹”字指短尾巴的鸟,右边这个“缶”表示这个罐的意思,指的是肚子大口小的容器。
这两个字合在--起,就变成了今天的这个“罐”字。
部编版《6.陶罐和铁罐》说课稿两篇(附教案)
![部编版《6.陶罐和铁罐》说课稿两篇(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89157f4a7302768e9939f5.png)
《6.陶罐和铁罐》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一、说教材《陶罐和铁罐》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本寓言趣味性强,寓意深入,讲的是国王御厨里两个罐子的的故事。
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我们要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用一颗平和的心对待自己和别人。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的三维目标,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位:1、读通课文,复习巩固本课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并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意。
2、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3、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了解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四、说学情本课是三年级的内容,为了方便本次讲课,我就用了我们班学生来上。
总体来说,小学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四年级的学生理解力上多少要高于三年级的水平。
所以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还可以。
在平时教学中,我也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采用多种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读,在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
并教育学生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根据我班学生情况,结合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因此确定运用“自主尝试读——分角色读——自我展示读——创造性的读——师生合作读——分组合作读——表演练习说”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ppt课件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a9ec4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5d.png)
(3)、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 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 (4)、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
归类识字:如 挖 、损 对比识字:骄——娇——桥 同音字识字:净、静、镜 四、讲故事(训练学生有条理的复述故事,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说说陶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二、朗读品味 感悟道理 1、精读1—9自然段,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的?请你轻声读 读1—9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设计意图:(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 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 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 2、交流预设 3、师引领铁罐为什么那么傲慢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坚固是铁罐的优点,易 碎是陶罐的缺点) 4、分角色朗读 略读10——17自然段。 过渡语: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 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 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预设: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 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四、续写故事:假如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时会说些什么请写一 写。 五、板书设计
陶罐 铁罐 易碎 坚固 谦虚 傲慢 永久 氧化
谢谢!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
出示实物陶罐和铁罐,大家看一看说这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 走进课文看看他们之间发生怎样的故事。(设计意图: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能力激 发他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书(要求把生字读准了,把课文读通了,然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 事? 2、出示新词、读新词 3、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通过读课文陶罐和铁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陶罐谦虚友善和铁罐的傲慢无 礼。) 三、写字指导: 让学生自己说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 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 我以“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 写一写”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 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 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a007df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1.png)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学习目标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教学过程:复习巩固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
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
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指导写字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
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语言实践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
订正。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2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课《陶罐和铁罐》,它是一则寓言故事,它讲的是:在国王德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陶罐一个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山,海水覆盖厚厚的尘土,许多年过去人们发现了陶罐,把它擦洗干净,陶罐就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当陶罐让人帮忙找铁罐时,人们翻来覆去连铁罐影子都没有见到。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学情:小学三年级处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度阶段,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所以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认读“陶,御,谦,吵,素”等八个生子,会写“御厨,奚落,懦弱,相提并论,倒塌”等几个词语。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19c5f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5.png)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陶罐和铁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陶罐和铁罐》。
一、说教材《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童话故事趣味性强,寓意深刻。
主要讲述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然而,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土里的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课文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对比鲜明。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短处,不能骄傲自大。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但对于理解寓意和深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他们对童话故事充满兴趣,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陶、罐”等 10 个生字,会写“骄、傲”等 11 个字,正确读写“骄傲、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能说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3、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它们的不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五、说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问题引导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文本。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角色,感受情感。
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共同解决问题。
3、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六、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详细说一说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看老师画的这两个罐子,你们觉得哪个更漂亮,哪个更坚固呢?”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讨论。
陶罐和铁罐说课ppt
![陶罐和铁罐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638e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d.png)
陶罐可以通过上色、彩绘等方式进行装饰,而铁罐可以通过 涂装方式提高防腐性能和美观度。
04
陶罐和铁罐的保养与维护
陶罐的保养与维护
陶罐的保养
陶罐的保养主要包括清洁和防止碰撞。在清洁时,应使用柔软的布料轻轻擦拭,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 布料或化学清洁剂,以防损坏陶罐表面。同时,应将陶罐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潮湿环境,以防出现裂纹或变形。
05
陶罐和铁罐的应用场景与案 例分析
陶罐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
应用场景
陶罐通常用于储存食物、制作烹饪、 盛放液体等,其材质透气性好,保温 性能佳,适合长时间保存食物。
案例分析
在家庭中,陶罐常被用来储存大米、 豆类等谷物,或者腌制食品,如泡菜 、腌萝卜等。在餐饮业中,陶罐也常 被用来盛放汤品、炖菜等。
陶罐与铁罐的比较
耐久性
铁罐比陶罐更耐久,不易破损,而陶罐较易碎 裂。
保温性能
陶罐的保温性能优于铁罐,适合于烹饪和储存 需要保温的食物。
安全性
铁罐通常更安全,因为其密封性好,不易泄漏 ,而陶罐密封性较差。
03
陶罐和铁罐的制作工艺
陶罐的制作工艺
选材
选用优质粘土,要求质地细腻、杂质少。
制备
将粘土进行筛选、清洗、研磨等处理,去除杂 质。
陶罐的维护
陶罐的维护主要是为了防止破损和老化。由于陶罐比较脆弱,容易破损,因此在使用和移动过程中要 特别小心。此外,为了避免老化,应尽量减少陶罐与高温或火源接触的机会,以防出现裂纹或破裂。
பைடு நூலகம்罐的保养与维护
铁罐的保养
铁罐的保养主要包括防锈和防止碰撞。为了防止铁罐生锈,应定期使用防锈剂进行擦拭,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 地方。在清洁时,应使用柔软的布料和中性清洁剂,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布料或化学清洁剂,以防损坏铁罐表面。
6《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6《陶罐和铁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94b84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9.png)
6《陶罐和铁罐》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第二课,主要讲述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通过阅读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陶罐和铁罐的使用和制作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同时,通过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三年级下册的第二个单元,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掌握陶罐和铁罐的使用和制作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和分析,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故事的阅读,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材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陶罐和铁罐的使用和制作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2.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让学生感性理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问答法:通过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
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这样设计: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评一评,教一教对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陶罐和铁罐》说课稿及教学反思(附板书)共二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陶罐和铁罐》说课稿及教学反思(附板书)共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e51e3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8.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陶罐和铁罐》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陶罐和铁罐》选自部编版新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完全氧化掉了。
从这则寓言中可以感悟到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学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词、好句。
2、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能够自主进行阅读、理解、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而且该年龄段的学生表现欲较强,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文中有大量的对话,而且人物形象很鲜明,让孩子们充分地进行分角色朗读,一定会让他们学得快乐。
这样还能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前准备】制作课件;制作教具五、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朋友,瞧,它们是谁呢?(PPT出示陶罐和铁罐图片,板书课题)2、师:在上课前,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轻松一下,好吗?(PPT出示各种表情图片,学生用词语来描述图片中的表情和神态,掌握描写人物表情、神态的词语。
)3、师:御厨里的厨师还说,同学们必须完成以下的挑战,才肯让大家进到御厨去看一看,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这个挑战的名字叫“青蛙跳伞”。
请同学们注意,青蛙跳伞的速度可是很快的哦,同学们要看清楚跳伞上的生字宝宝并大声地读出来,准备好了吗?4、师:恭喜同学们顺利通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到御厨里看看,看下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谁来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学生根据PPT出示的指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师: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别的词语跟它意思相近?(PPT出示“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9de7eb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9.png)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一、说教材《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
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
而陶罐却不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明白得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明白得要多发觉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连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要紧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小孩差不多接触了许多,他们想读、乐学,但要明白得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
依照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自豪、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存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存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明白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1、指导观看法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好,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纳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爱好,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舞观赏法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差不多上以鼓舞、观赏为主,要紧是鼓舞学生充分地展现才能,满足他们期望得到赞扬,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三、说学法1、合作学习法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
让学生抓住课文要紧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存。
2、美读训练法以“看”“听”“说”“读”“悟”为要紧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摸索、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锤炼。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课件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e3916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1.png)
5
6
7
8
PPT课件
10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课文, 提出“不加字, 不掉字,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的读书 要求。
PPT课件
11
(1)由学生自由练习说话。 (2)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3)学生点评后再练习说课文。
PPT课件
12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研读文段,角色体验
PPT课件
15
2.朗读质疑,分辨酸甜
(1)从文中找出小猴子的
表现, 鼓励学生质疑 , 培养
他们勤思善问。
(2)以境入情, 步步铺垫,
让学生进入小松鼠和小兔子
的角色体验它们的内心感受
PPT课件
16
这时, 来了一 只小猴子, 他望望 架上那一串串紫红 色的葡萄, 迫不及 待地爬上葡萄架, 摘下一串就要往嘴 里送。
2、朗读质疑,分辨酸甜
3.疑问探讨,寓意呈现
PPT课件
13
1.研读文段,角色体验
(1)提问:最先发现那一串紫红色、 亮晶晶的葡萄的是谁? (2)体验狐狸想吃葡萄有处不到的 心情 (3)感受和理解狐狸吃不到葡萄说 葡萄酸的自我心理安慰
PPT课件
14
他一会儿转来 转去,一会儿跳起 来摘葡萄,可是一 颗也没摘到。于是 他指着葡萄架上的 葡萄说:“这葡萄 是酸的,不能吃! ”
PPT课件
1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PPT课件
板书设计2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
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 是一篇以连环画形
式编排的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狐狸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它用这种精神胜利
陶罐和铁罐 说课
![陶罐和铁罐 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3a079802ed630b1c58eeb519.png)
学 情 分 析
教 法 学 法
教 学 过 程
板 书 设 计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 是人教版小 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 一篇课文,文章通过对话展开 情节,在故事中,我们认识了 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并 从他们的故事中懂得,每个人 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 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懂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 道理。
阅读展示台
教育学家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十, 第三还是读。”
所以在这里,我会让 , ,喜欢铁罐的同学读铁罐的话,在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陶罐的谦虚 。
阅读展示台
陶罐被人捧起,倒掉里面的泥土,擦 洗干净,和他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 ( )、( )、( )。
铁罐早(
)。
讨论:你还喜欢铁罐吗?我们要向谁学 习?
预设:“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景色奇 异,物产丰富。”
阅读展示台
选择下列词语并串联起来概括出 课文主要脉络
阅读 之星
快乐读书吧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哪一个词能概括 出铁罐对陶罐的态度? 我预设学生找出 “奚落” 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分小组交流,画出文中 铁罐与陶罐对话的句子,并圈出表示态度 的词语,指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奚落” 的意思。
学情分析
一、学习状况 1、思维活跃 求知 欲强 二、问题现状 1、文章语言分析 三、解决对策 需要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
2、抓重点词语理
解课文内涵
2、初步具备了字词
积累和阅读理解的 能力
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生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 更加轻蔑的语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 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 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 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 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 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 碎片!”
陶罐和铁罐说课ppt
![陶罐和铁罐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3f9134ccbff121dd3683ac.png)
学习方法:
划句子---找词语---画表情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 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 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 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我就知道你不敢, 懦弱的东西!”铁罐 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 气。
“住嘴!”铁罐恼怒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 论!你等着吧,要不了 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 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 耻!”铁罐( ) 说,“走着瞧吧,总 有一天,我要把你碰 成碎片!”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傲慢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 轻蔑 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恼怒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 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 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 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 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我引导学生采用 “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演一演、写 一写”的方法,让学生眼耳口手脑并用, 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扎实的语言文字 训练中理解课文。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路,揭示课题 (二)初读识字,扫清障碍
(三)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ppt课件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eb5d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1.png)
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
后.
毛泽东
4、进行物人迁移,表达个人感悟
罐子都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人呢 要学 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 呢 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写后再交流 交流. 口语表达:我想对自己说.学生展示 小结,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 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 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 边握后,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课后作业:说 说你同桌的优点.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第二板块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合 作学习,理解和体悟陶罐和铁罐的不同人物性格. 2、从坚硬的铁罐却难逃被氧化生锈而不复存在 而易碎的陶罐却保存千年的不同命运反差中去 体悟和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 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懂得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六:说板书设计:
铁 2 6 陶 罐 和 罐
陶罐和铁罐
易碎
坚硬
谦虚 傲慢
↓ 许多年后 ↓
光洁如新 无踪无影
长处 短处
相互尊重 平等相处
指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板块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 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 弱,通过两者的不同结局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学会全面地看 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
第四版块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1、实行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深化角色朗读,体悟人物性格. 3、对比不同命运,感悟深刻道理. 4、进行物人迁移,表达个人感悟.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32507a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5.png)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陶罐和铁罐》说课稿1一.介绍说课的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4课《陶罐和铁罐》,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二.教材解读:文本解读:《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而陶罐却在铁罐无礼的奚落和嘲讽中表现得尤为宽容与克制。
很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身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同时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
文章特色:从课文的插图、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课文中新词较多,如“奚落、懦弱、轻蔑、相提并论”等,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对话,感悟寓意。
此外,对话部分应该是本篇课文的最明显的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通过对铁罐和陶罐神情和语言的描写,把一个骄傲者和一个谦虚者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是让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和表演的好材料。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
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
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
理解“奚落、谦虚、恼怒、懦弱、轻蔑、相提并论、争辩、和睦相处、羞耻、流逝、朴素”等词义。
2。
抓住关键词句,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身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会认10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
会写14个生字,它们是: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 1、听录音,仔细体会陶罐与铁罐的说话语气,分小组演 续写故事:这篇课文在三年级 出故事。(评出优秀小组,予以奖励) 听录音,演 上册的最后,学生已有一定的 故事能让学 写作能力,同时指明学生写作 生们更好地 的方向,减少了一定的难度。 感悟陶罐与 如果长期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写 铁罐的性格 作水平,为学生打好写作基础。 • 2、续写故事: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 与品质,也 发生什么故事呢 能培养学生 ?”(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 打分) 的合作能力 和表演能力。
• 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 (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真的像铁罐说的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 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自由读 10至17自然段。
三、深入文本,感悟寓意
•
• • • •
1、联想环节: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 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 2、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 通过说的环节,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 欲言。不仅能揭示文章的寓意(任何事物 对陶罐说的话: 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 处,更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同时也能培 对铁罐说的话: 养学生想象力。 对自己说的话:
陶罐说的话:
• •
三、深入文本,感悟寓意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 回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 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 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 说……” 谦虚 争辩 不再理会
•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 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
•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 洁,朴素,美观。 •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 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 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 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 2、学情说明: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寓言故事, 《陶罐与铁罐》是一则寓言,本篇课文内容简略 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 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 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 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 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 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 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 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二、说教学目标
•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三个方面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 1、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 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 课文的主要内容。 • 2、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陶罐与铁罐的对话。 • 3、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 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 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的做人道理。
三、说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 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 虚而不软弱,从而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 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联系学过的 课文和生活经验,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 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本节课的具体做法如下: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铁罐说的话(奚落)“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说。
•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 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 傲慢 轻蔑 恼怒 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 碎片!”
1、指导观察法 ——图文并茂,激发兴趣 2、表演教学法 ——调动兴趣,诱发情感 3、鼓励欣赏法 ——激起欲望,增强信心
五、说学法
合作学习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同学间相 互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内容 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 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 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讨论、交流、思 考、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 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七、说板书设计
• 27、陶罐与铁罐
•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不复存在
光洁 朴素 美观
发现别人 的长处 正视自生的好奇心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 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 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 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 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 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 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 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 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 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 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 • 陶罐说的话:“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 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回答。
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 •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 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 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 自主能力。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 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 谦虚 宽容 不再理会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 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 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 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 • (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 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1. 说教材及学生 2.说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难点 4.说教学方法 5.说学法 6.说教学流程 7.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及学生
1、教材说明:《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 学语文第七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 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 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 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 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成为文物,而铁罐却 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 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六 说 教 学 过 程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三、深入文本,感悟寓意
四、扩展延伸,培养想象力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看图片,带来视觉冲击 能较快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
• 2、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去认识这两个不一 样的罐子,他们生活在国王的宫殿里,他们身上 发生了很有趣的事情,大家想知道吗?那下面我 们就学习这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