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发布时间:2023-03-07T02:41:07.48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3期作者:苗海元[导读] 目的探究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苗海元
天津市第一医院天津市 300232 【摘要】目的探究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并为医护人员制定护理方案提供支持。

方法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在我院选择50名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且接受中耳乳突手术的病人,所有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范围内。

对抽签的方法进行利用,以此将病人随机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括25名病人。

将组别作为参考依据,分别对两组
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化围手术期护理。

在护理结束后,统计两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明确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病人采取综合化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因此应对该种护理方法性正确认知,并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综合化护理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能够导致病人出现中耳积液,造成听力下降。

该种疾病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多会采取乳突上鼓室探查加切除及中耳置管术治疗,以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

但在手术治疗结束后,病人极有可能出现并发症,致使病情恢复受到影响,造成病人生活品质下降。

因此在病人接受手术治疗时,有必要同时开展护理工作。

但目前采取的护理方法实施效果欠佳,难以从多个角度对病人进行护理,导致病情恢复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为此有学者指出,有必要革新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护理方法,落实对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护理工作的细致化水平,满足病人的各项需求。

为探究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本文特此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分析
1.1.一般资料
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在我院选择50名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且接受中耳乳突手术的病人,所有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范围内。

对抽签的方法进行利用,以此将病人随机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括25名病人。

在对照组中,男性病人的数量是14例,女性病人的数量是11例,年龄都处在32岁到61岁的范围内,平均数值是(41.92±4.57)岁,患病时间最短的是8个月,最长的是2年,平均数值是(1.32±0.57)年;在观察组中,男性病人的数量是13例,女性病人的数量是12例,年龄都处在32岁到60岁的范围内,平均数值是(41.77±4.41)岁,患病时间最短的是9个月,最长的是2年,平均数值是(1.37±0.62)年。

参与研究的所有病人都具有耳鸣、听力下滑、耳闷等不适感,且符合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断标准,并在确诊后接受乳突上鼓室探查加切除及中耳置管术治疗。

在研究开始前,已根据实际状况将研究内容及目的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并成功取得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认同。

1.2.研究方法
将组别作为参考依据,分别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化围手术期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

首先,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开展对病人的血常规、肝肾等常规检查,并进行听力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分析等[1]。

需要对病人听力损伤程度与乳突病变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与病人进行沟通,指导其在手术开始前食用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以满足病人具有的营养需求。

其次,考虑到中耳乳突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性,病人在手术开始前将出现相应的焦虑情绪,致使病人治疗信心下降,故而在病人住院时医护人员必须与病人进行充分交流,创设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

需要为病人详细介绍后续安排,告知其临床治疗与医护方案,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采取具备科学性的心理干预方法,以排解病人具有的负面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最后,应告知病人正确的滴耳方法,并在手术开始前的1天剃掉病人耳廓附近头发,做好对耳周皮肤的清洁工作。

在必要情况下,需要对凡士林进行使用,以降低感染现象的发生率;②术后护理[2]。

首先,在手术开始后,应去枕,将病人体位调整成平卧体位,并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病人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入气管。

需要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并在病人术后存在剧烈疼痛感或绷带绑扎不适感较强时,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排解病人的负面情绪。

在手术后的2天,应对病人提出鼓励,协助其下床活动,以促进病人康复。

其次,在手术结束后,若发现病人切口敷料存在血性液体渗出,需要立即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导致出血形成的原因,并对敷料进行定时更换,采取抗感染治疗。

需要与病人进行沟通,明确其是否存在呕吐或恶心感,若病人具有不良反应,应加强心理干预,紧密关注其面部对称性、下垂等症状。

考虑到病人可能出现面部神经损伤,故而需要实施扩血管药物治疗。

再其次,在手术结束后应为病人提供软食或流食,并在术后5天将饮食过渡成普食。

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保暖,并在手术结束后取出病人外耳道纱条时,及时擦拭渗出液体。

最后,在出院指导方面,应指导病人积极锻炼身体,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现象发生,要求病人定时前往医院复诊,以防止中耳炎复发。

此外,应告知病人在手术结束后不得过度活动,并要求其在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时,及时复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病人依从性进行调查。

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面瘫、发热;病人依从性分为依从与不依从,由医护人员根据病人围手术期表现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病人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状况如下(如表1所示)。

2.2.分析两组依从性
对照组中依从的病人有16例,不依从的有9例,依从率是64%;观察组中依从的病人有22例,不依从的有3例,依从率是88%,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治疗中,为提高治疗效果,防止病人出现并发症,满足病人各项需要,有必要对其采取综合化围手术期护理。

该种护理方法能够从多个角度对病人进行干预,排解其具有的不良情绪,指导病人锻炼身体,落实体位护理,进而提高病人舒适程度,降低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3]。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采取综合化围手术期护理时,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将得到控制,且依从性将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该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病人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具有良好成效,其能够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依从性。

因此应对该种护理方法形成正确认知,并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崔玉红.现代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围手术期听力护理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1):110.
[2]杨鑫.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的护理干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100.
[3]刘会芳,刘琪.护理干预措施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2):1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