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及答案(2)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及答案(2)解析
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法庭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1)分析材料一中庄园法庭的档案记录,你能得出哪些关于庄园法庭的信息?
材料二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建立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叫什么?反映此时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材料三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所发生的事情,尽管进程缓慢,但权力逐渐由封建城堡向城市转移。

……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城市变得越来越富有,而封建领主们却越来越贫穷。

后者总是需要借钱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于是只好不断地出让行政权力来换取现金。

城市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愿意收留那些逃难的农奴,这些人只要在当地住满几年就可以获得自由的身份。

——摘编自(美)房龙《人类的故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欧洲中世纪“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指什么现象?并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成长壮大”在政治、文化方面的表现。

材料四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手工工场有比较精细的分工,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能更好的满足社会上日益扩大的对商品的需求。

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自《历史学习新视野》(4)根据材料四,指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在使用劳动力上的共同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18世纪中叶以后至19世纪中期,亚洲和美洲殖民地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民族独立运动。

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为了解近代史上为民族独立与自由而战的悲壮历史,开展了探究学习活动。

探究一(为自由而战)
材料一上图为《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中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1)仔细观察《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探究二(为反抗民族压迫而战)
材料二:1848年戴贺胥任印度总督后,炮制了“丧失权利论”。

根据这个理论,王公死后如无直系后嗣,他们的领地和年金均收归东印度公司。

萨塔拉、那格蒲尔、占西等10多个土邦因此被公司兼并。

1856年,戴贺胥又以治理不善为名,吞并了奥德王公的领土。

随后又以种种借口剥夺了马拉特王公那那·萨希布领取年金的继承权,剥夺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大量土地。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1858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徒具形式的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管理(1877年初,英国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11月1日,印度总督坎宁公布了巩固维多利亚女王的诏书,宣布不再侵犯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和特权。

……同时,进行军事改革,减少英印军队中的士兵比重,增加英籍士兵人数,并大量从印度少数民族中征兵。

材料三:英国女王1858年11月1日文告(节录):……朕对于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如同对于朕自己王权一样,加以尊重。

……对于其他一切以武装反对政府的人,朕于此特允无条件宽恕、特赦和大赦其对于朕躬、朕的王权和尊严所犯的一切罪行,只要他们回家和从事正常的工作。

——以上两则材料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2)材料二中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归纳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结果如何?(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探究三(感情历史·启迪智慧)
(4)美国独立战争和19世纪中期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斗争的结果不同,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原因。

3.九(3)班开展了一次以“帝国(英国)的兴衰”为主题的活动探究课,请你参与。

材料一“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只是凡人,我
只要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潮?请写出这一运动中英国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个即可)。

材料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3)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哪一贸易活动?请用图示法画出此活动的路线图。

材料四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用机器生产。

(4)根据材料四,英国优越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英国在“机械技术”领域最关键的发明是什么?
材料五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帝国主义国家间殖民扩张与掠夺进一步加剧,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5)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根据材料五,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一战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6)通过探究英国的兴衰史,你有什么感想?
4.妥协·斗争
材料一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意在避免当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前车之鉴。

这部《权利法案》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妥协原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英国议会愿意保留并接受君主制的形式,把国家主权的象征赋予国王……他的实质性权力受到议会法律的限制……议会主权才是最高的国家权力。

同时应该指出,没有这两位君主(注:威廉和玛丽)的大智大勇和妥协精神,光荣革命的宪制也是难以达成的。

——摘编自高全喜《英国究制中的妥协原则——以英国宪制史中的“光荣革命”为例》(1)根据材料一概括议会和“两位君主”相互妥协的具体表现。

结合所学分析妥协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摧毁了德国和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整个欧洲都衰落了,处在美苏冷战的前沿,法国和德国的战后选择再次成为影响欧洲命运的关键。

虽然法国在战后初期仍然抱持的是永久肢解、削弱德国的态度,但是迫于复杂的利益需求和外在压力,法国和德国都向对方伸出了橄榄枝,做出了妥协和解的尝试……欧洲走向了联合和统一的道路,维持了战后60年的持久和平,并成为其他地区未来发展的样板和典范。

可以说,法德妥协和解不仅改写了法德两国的命运,也造就了整个欧洲的历史性转折。

——摘编自和春红《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2)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画“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画“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画“〇”。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陷入了普遍衰落的状态
②美苏冷战带来的压力,是促成法德相互妥协、走向和解的外在因素之一
③二战后法国长期坚持削弱、肢解德国的政策
④法德的妥协和解改变了欧洲的命运,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⑤欧洲的联合,使欧洲各国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材料三
(3)仿照示例,从①②③中任选一份历史资料,说明其与表格中主题的关系。

(4)从历史上的“妥协”与“斗争”的事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5.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

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三: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

……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一乡村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四: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

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

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1)写出材料一图片中两项发明的名称及发明者或改进者。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的政治制度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二难局面”提出你的对策。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但是它确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材料三: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专制。

……英国资产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为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即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材料四: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对后世西方的影响是什么?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中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名称。

为该政治体制的确立提供法律依据的历史文献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部著名法律文献?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人类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的认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首席执政官梭伦在大多数公民的支持下推行改革,确定公民权利,开启了民主改革之路。

此后又经历了多次改革,该国的民主政治终于获得确立。

材料二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

材料三面对变化了的形势,公元8世纪前期,某王国推行土地分封制度的改革。

这场改革后,西欧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该国”是哪个国家?后来该国在谁主政时期达到全盛?
(2)材料二所述内容与世界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仿效的是哪个国家的典章制度?这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有何作用?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某王国改革后西欧形成了怎样的社会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请你谈谈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8.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欧洲逐步走向近代。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请将下面思维导图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并指出③为什么被称为“人的发现”。

(2)根据下面示意图,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下面两个人物,为他们作一简介。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哥伦布麦哲伦
9.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整体性日益增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

而这时,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贸易受阻,西欧人开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1)根据材料一说明欧洲人在15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

材料三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在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4)材料四中的这位航海家是谁?其航海日记关于地理位置的记载有一处错误,请予以指正。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的一个英国人,18世纪的一个美国人和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

A:你们知道吗?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手有特权,我被分到第三等级,后来还是我们第三等级的人经过斗争取得了自由。

B:你们国家比我们国家好多了,我们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国王说他是代表上帝来统治我们的,最后我们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C:我比你们幸运一些,我们国家没有国王,但你们中间一个国家的国王却在我们国家发号施令,还镇压我们的反抗,结果我们在总司令的领导下通过斗争赶走了发号施令者,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起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国家。

(1)A是哪国人?他们国家的人民在争取自由的革命中颁布了什么文献以维护自己等级的权益?
(2)B所在国家人民发动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该国在革命后建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3)C所说的总司令是谁?该国在革命中颁布了什么文献?
(4)A、B、C三人所在国家进行的斗争有何共同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
1.(1)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庄园法庭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庄园法庭以罚金的形式惩罚违法行为。

(2)手工工场;资本主义性质。

(3)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或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表现:政治上:形成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文化上:大学的兴起(或孕育文艺复兴运动)
(4)共同之处:都使用雇佣劳动力。

影响:有利于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详解】
(1)根据材料“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可知,庄园法庭具有司法权;庄园法庭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庄园法庭以罚金的形式惩罚违法行为。

(2)根据材料“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叫手工工场。

这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指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

它的具体表现是政治上:形成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文化上:大学的兴起。

(4)根据材料可知,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在使用劳动力上共同点是都使用雇佣劳动力。

这有利于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2.(1)因为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或确立了分权制衡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政治: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或“七年战争”中法国在争夺殖民地的道路上被英国打败
经济:英国已开始了工业革命或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后果: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

(3)调整:①改变殖民政策,撤消东印度公司,由英王直接统治。

②安抚封建王公,保留王公的权利。

③进行军事改革,调整军队构成比例。

④赦免参加起义人员,缓解英国与印度的民族矛盾。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
结果: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4)原因:
从国内形势来看:①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印度长期被掠夺大量财富,经济落后;
②北美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大陆会议统一领导和华盛顿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英军孤立作战。

印度各封建邦国斗争分散,缺乏统一领导和指挥,英军力量强大。

从国际形势来看:③北美得到了法国等国家的直接援助,印度缺乏国际力量的直接援助;
④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刚开始工业革命,尚未进入“蒸汽时代”。

印度民族大起义时期,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分权制衡的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政体。

因此是一次“民主起义。

从政治角度上看,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七年战争”中法国在争夺殖民地的道路上被英国打败。

从经济角度上看,英国已开始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殖民统治指的是英国对印度实行的殖民统治。

印度人民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爆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3)根据材料“1858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徒具形式的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管理(1877年初,英国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可知,英国改变殖民政策,撤消东印度公司,由英王直接统治。

根据材料“11月1日,印度总督坎宁公布了巩固维多利亚女王的诏书,宣布不再侵犯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和特权”可知,英国安抚封建王公,保留王公的权利。

根据材料“进行军事改革,减少英印军队中的士兵比重,增加英籍士兵人数,并大量从印度少数民族中征兵”可知,进行军事改革,调整军队构成比例。

根据材料“对于其他一切以武装反对政府的人,朕于此特允无条件宽恕、特赦和大赦其对于朕躬、朕的王权和尊严所犯的一切罪行,只要他们回家和从事正常的工作”可知,赦免参加起义人员,缓解英国与印度的民族矛盾。

最后结果是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从国内形势来看: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印度长期被掠夺大量财富,经济落后;北美形成了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大陆会议统一领导和华盛顿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英军孤立作战。

印度各封建邦国斗争分散,缺乏统一领导和指挥,英军力量强大。

从国际形势来看:北美得到了法国等国家的直接援助,印度缺乏国际力量的直接援助;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刚开始工业革命,尚未进入“蒸汽时代”。

印度民族大起义时期,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3.(1)文艺复兴;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或《哈姆雷特》)。

(2)探寻新航路(或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使英国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三角贸易或黑奴贸易;路线图: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4)君主立宪制;瓦特改进蒸汽机。

(5)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一战大大削弱了英国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英国的世界优势地位。

一战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英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6)思想解放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2)根据材料“'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利用这一有利的地理位置,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殖民者进行的三角贸易的活动。

这一活动的路线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瓦特改良蒸汽机是英国在“机械技术”领域最关键的发明。

(5)根据材料“帝国主义国家间殖民扩张与掠夺进一步加剧,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一战大大削弱了英国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英国的世界优势地位。

一战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英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6)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思想解放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4.(1)表现:议会保留了国王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影响: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⑤(○)
(3)
(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英国议会愿意保留并开始接受君主制的形式,把国家主权的象征赋予国王”可知是议会的妥协,议会保留了国家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

由“他的实质性权力受到议会法律的限制”可知是“两位君主”的妥协,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机构。

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相互妥协使英国形成议会至上,国王统而不治的君主立宪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本题考查欧洲走向联合的相关知识。

由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摧毁了德国和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整个欧洲都衰落了”可知①正确。

由“处在美苏冷战的前沿……但是迫于复杂的利益需求和外在压力,法国和德国都向对方抛出了橄榄枝,做出了妥协和解的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