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物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安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物理科考试
本试卷共8页,三大题共23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座号、姓名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上。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即可。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不选或选错的不得分。
1.关于功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
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
2.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
...匀变速运动的是
A.斜抛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 C.平抛运动 D.竖直上抛运动
3.第一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
A.卡文迪许 B.开普勒 C.伽利略 D.牛顿
4.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C.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D.所有卫星的角速度都相同,与半径无关
5.右图中,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时,盛水的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杯子经过最高点时,里面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是因为
A.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
B.水受的合力为零
C.水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使水做圆周运动
D.杯子特殊,杯底对水有吸引力
6.如图所示,a 、b 、c 、d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匀速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
其中a 、c 的轨道相交于P ,b 、d 在同一个圆轨道上。
某时刻b 卫星恰好处于c 卫星的正上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d 存在相撞危险
B .a 、c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 的加速度
C .b 、c 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角速度
D .a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 的线速度
7. 如图所示,A 、B 为咬合传动的两齿轮,R A =2R B ,则A 、B 两轮边缘上两点的
A .角速度之比为2:1
B .周期之比为1:2
C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D .转速之比为2:1 8.做一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过程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取决于 A. 物体的高度和所受的重力 B.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 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9. 一个物体的速度从0增大到v ,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 1;速度再从v 增到2v ,外力做功为W 2,则W 1和W 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W 1=W 2
B .W 1=2W 2
C .W 2=3W 1
D .W 2=4W 1
10.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v 0,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率
A .上抛球最大
B .下抛球最大
C .平抛球最大
D .三球一样大 11. 下列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的是
A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抛出的手榴弹在空中的运动
B .子弹射穿木块的运动ks5u
C .货物被吊车匀速吊起的运动
D.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运动
12.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13. 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
如图所示,这样选址的优点是
A.地球的引力较大
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
C.重力加速度较大
D.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14.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河水的流速是3m/s,河宽200m。
如果小船渡河时船头指向与河岸垂直,它将在正对岸的下游S米处靠岸;如果要使实际航线与河岸垂直,过河时间为T。
则
A S=100m
B T=40s
C S=120m
D T=60s
15. 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
A、C点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点是与圆心O同一水平线上的点。
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则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F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滑块在A点时,F>Mg,M与地面无摩擦
B.小滑块在B点时,F=Mg,摩擦力方向向右
C.小滑块在C点时,F=(M+m)g,M与地面无摩擦
D.小滑块在D点时,F=(M+m)g,摩擦力方向向左
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格2分,满分24分。
16.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
其中O是起始点,A、
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
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⑴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
要求的是________段 ,应记作_________cm 。
⑵该同学用重锤在OB 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0m/s 2
,他用AC 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 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而动能的
增加量为__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 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 。
17.质量为2kg 的物体沿倾角为300
的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1秒内下滑了2m ,则其重力势能改变了________J ,1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w 。
(g =10m/s 2
)
1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木块中间连有一弹簧,今用力F 缓慢向上提A , 直到B 恰好离开地面,设原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1。
B 刚要离开地面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2,则E P1 E P2。
(填“>、=、<”) 19.质量为4x103
kg 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度功率为P=40kw ,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0.5m/s 2
的加速度行驶,所受阻力为2x103
N ,则汽车匀加速行驶的最长时间是 s ;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m/s 。
20.已知某星球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16,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近地球的卫星的运行线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 ,则绕该星球表面运行的卫星其速率约为
km/s 。
ks5u
南安一中 2011~201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
物理科答题纸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班级_____________
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线内
不要
答
题
二、填空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格2分,满分24分。
16. ⑴ cm
⑵
17. J w
18.
19. s m/s
20. km/s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1分。
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8分)如图所示,飞机离地面高度为H=500m ,飞机的水平飞行速度为v 1=100m/s ,
追击一辆速度为v 2=20m/s 同向行驶的汽车,欲使炸弹击中汽车,飞机应在距离汽
车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不考虑空气阻力,g 取10m/s 2。
)
ks5u 22.(11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 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 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 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 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重
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C 点.试求: (1)(3分)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
(2)(4分)物体从B 点运动至C 点克服阻力做的功; (3)(4分)物体离开C 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
23.(12分)在倾角为300的斜面底端,木块A以某一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若木
g取10m/2s,试求:Array
(1)木块A在斜面上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各多大;
(2)木块A在斜面上离开出发点时和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之比;
(3)如在斜面底端处安装一固定且垂直于斜面的挡板,如图所示,不计物块与挡板每次碰撞的
机械能损失,求物块以初速度10m/s沿斜面运动到最终停止所通过的总路程.
16. ⑴OC ,15.70 ;
⑵1.22m ,1.20m ,大于,v 是实际速度,因摩擦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17. 20J 40W
18. =
19. 20 20 20. 3.95
21. 解: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H =
2
2
1gt 2分 解得t = 10s 2分 在t 时间内飞机的水平位移为
S 1 = V 1t = 1000m
ks5u
2分 在t 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S 2 = V 2t = 200m 1分 则飞机离汽车的水平距离为S 处投弹有
S = S 1 - S 2 = 800m 1分
22. 3mgR ,0.5mgR ,2.5mgR
23. (1)2
1/5.7s m a = 2
2/5.2s m a = (2)3:1
(3)20m 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