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践教学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践教学探析
作者:杨鹏鸣陈学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2期
摘要结合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包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打破学时限制,实践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开放教学等,不仅提高了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加强了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践教学;问题;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2-0280-01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河南科技学院园林专业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园林植物遗传变异规律和新品种选育原理及方法的一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实践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园林行业要求园林专业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等综合素质。

而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也不例外[1-2]。

实践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中每一个经典的遗传规律都来自反复的试验,而育种学的许多规律更是来自生产实践[1]。

因此,实践教学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尤其重要。

为了提高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笔者进行了15年的探索,其目的是构建适合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践教学体系,为相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 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内容简单、程序化
以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以实验教学为辅,许多实验教学仅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因而实验项目多为验证型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

实验课前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上课时首先向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得出与课本预设结论一致的实验结果。

实验课缺乏创新性,学生被动地开展实验,无法促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

1.2 实验实习教学课时少
以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仅有14学时的实验课和7 d的实习课,目前学校教学实行电子系统管理,要求教师必须按照课表安排的时间和地点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而园林植物的生长周期较长,从实验材料的准备到得出实验结果往往需要几天、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的时间,很多遗传规律和育种结果需要多代才能得出,同时园林植物的生长受气候影响很大,不同年份的开花授粉时间不尽相同。

因此,按教务系统的课时及安排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实践课的教学任
务,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精简、压缩大部分实践内容,并且实验课上为了节约时间,像讲授理论课一样先阐明实践前期、后期的内容,只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

由于学时和条件的限制,教学实习内容多为参观及基础类项目,实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高[4-6]。

2 改革措施
2.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直接决定教学质量。

让学生独立选择和开展试验、实习项目,如在教学实习的有性杂交技术实践中,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植物、了解父母本的选择要求并进行母本去雄和杂交后代的选择。

系统的实习操作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可加深学生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打破学时限制
根据社会需求及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工作的需要开设相应实践项目,并适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减少验证性与演示性实验教学内容,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科研和生产的能力。

如在园林植物杂种优势实践教学中,系统地指导学生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实践环节,即包括育种材料的准备、生长过程中重要性状的调查、父母本花期情况及雌雄配子的形成与发育、配合力测定、良种的生产繁育。

将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原来的种质资源调查、减数分裂、杂种优势等实验综合到一起,优化了教学内容。

2.3 实践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
园林植物生长周期较长,准备材料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为了保障实践材料的提供,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常年承担着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如三色堇、月季、牡丹新品种选育,拥有丰富的三色堇、月季和牡丹材料,为实验、实习教学提供了优质稳定的实验实习材料。

在科研基地利用科研材料进行实验与实习操作,并向学生讲授实验与科研的关系及材料对科研的重要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

2.4 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开放式教学
校外实习尤其是深入企业实习既可使学生提前了解实际生产,又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近年来,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利用实习周安排学生到山水园林、北方花卉等企业实习基地开展实习,实习中首先由企业技术人员现场讲授园林植物的育种知识以及企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情况,然后让学生深入田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完整、系统的育种实践教学活动。

学生通
过亲身参与生产、了解生产实际,不仅丰富了实践知识、开阔了思路,同时也坚定了专业思想。

3 参考文献
[1] 马彦军,苏世平.“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5):24-26.
[2] 杨秀云,武小钢.《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5):85-86.
[3] 顾翠花,王守先.关于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9):133-135.
[4] 朱小虎,马兰菊,陈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立体化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1):167.
[5] 史倩倩,张延龙.园林专业《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6):122-123.
[6] 高汝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园艺,2016(14):213-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