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中人物对话作文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书中人物对话作文 10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和爸爸玩捉迷藏的游戏,可能是有些累了,躺在柔软无比的床上,我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睡意朦胧中,我忽然听见一阵喧闹声,起来一看,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地上聚集着一堆“小书人”,似乎在开声讨大会。

只看到最威武雄壮的“成语分类大词典”站在中央,他双手叉着腰,怒气冲冲的说:“咱们的小主人太不像话了,我欢天喜地地来到他家,可他对我不理不睬,从来不欣赏我的.丰富内容……”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旁边五彩缤纷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低沉的声音传了过来:“我已经脏不忍睹了,你们现在看看我,浑身上下灰尘飘飘,我都喘不过气了,小主人当我不存在,更别说看我了——,哎!”说完,他沉重地叹了口气。

这时,包装精美还没拆封的“四大名著”挤到前面,愤愤不平地开口了:“我们现在最有体验了,以前我们在干净整洁的书店时,小朋友们对我们爱不释手,捧在手里,津津有味地读着,那种感觉多美妙啊!可是现在我们却感受不到那份温暖了。

”忽然又传来一阵阵抽泣声,小巧玲珑的“儿童文学”断断续续地说:“我……我太伤心了,小主人把我当玩具,扔来扔去,还把我漂亮的外衣涂抹得乱七八糟,瞧,我现在多难看啊……!
听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惭愧不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原来我一直把他们置之不理,整天就知道玩,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书的资源,真是后悔啊!忽然,我的脚好像被”成语大词典“抓住了,”快来看我,快来看我!他喊道。

“我挣扎着说:”我再也不冷落你了,我一定会多看你和你的同伴,请相信我,相信我!“我被自己的喊声吵醒了,用力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爸爸在叫我起床。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是做了个梦,不过从此以后,只要我一有空,就钻进书房,像一条爱读书的小鱼儿,尽情地在书海中遨游,陶醉于知识的海洋。

与书中人物对话作文 11
我:hi!你好!
书:你好!
我:让我们沟通沟通好吗?为什么我的一些同学一见到你便头晕,还说什么你很没趣呢?我好奇怪讶!
书:古人云,开卷有益.多多看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你们的品格噢!你的那些同学可能是见到书上好些字词不懂,得去查字典,很麻烦,所以对我不感兴趣把!不过,字典也是书呀!跟我们是同家族的呀!它不是教你们学字词的好老师吗?
我:是啊!要不是我多看书,我的写作能力怎么能逐渐提高呢?
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嘛!
我:那什么书我们最适合看呢?
书:健康有益的书籍最适合你们看啦!有句话说的好:鸟以羽毛为美,人以知识为荣.多看健康的书籍,你们便可以得到好多知识.
我: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要我多看书,我就可以进步,得到好多知识啦!
书:学海无崖,光靠看书来获得知识可不够,你还应该当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意每一样东西,细心观察,你就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还能学到好多知识.生活处处有学问嘛!
我:我明白了!俗话说的好,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让我和你成为好朋友,永远在一起吧!
书:行!一言为定!
与书中人物对话作文 12
曾经和一个老师讨论知性阅读的时候有过的文字,现在加工整理出来,算是一次自我的分析,也是一次和朋友的交流。

——写在前面
我个人理解,所谓的知性阅读,实际就是与感性阅读相对应的,另一种表述就是通往理性阅读的一个环节。

这种知性应该是带有一种独立思考的阅读,也可以叫做思辨性的阅读。

用一句话说就是要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针对某种思想的时候,就应该和自己的实际经验联系起来,这种对比联系是我们阅读过程中时常要思考的问题。

书本不可能教会我们怎么做,只能指导我们,我们的进步只能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比如我们自己认为读的比较好的一本书是哪一本?你是怎么读的?我们反思一下会发现,做读书笔记是很好的开始,说明已经开始在思考一些问题了。

阅读有思想的书籍,这是一种发散式的阅读。

这种阅读能够不断让自己的阅读视野更大,而且阅读的层次更深。

其实,我们所谓的与书籍对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疑惑,其实就已经在寻找对话的内容了。

所谓的对话,就不能是一种不平等的形式。

对话就应该是站在一个相对一样的水平上的。

如果两个人的层次不相当,就很难对话。

但是,完全相当或者意见完全一致,对话则又没有太多的意义。

无论是哪一方过于高出,那么对话的价值就会变得越小。

这种情况一般很少的,因为很少有两个人的思想是完全一样的。

说回来,读书对话,不是单纯的学习,同样也不是纯粹的批判。

纯粹的学习,只能把书读死,纯粹的批判,则让人在自我的认识中感到自满。

所以,用思辨的方式来让自己与书籍对话,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对于一本书,我们首先就是要用一种学习的态度去阅读,而不是去膜拜。

任何书籍,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的。

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思考去读。

这就是一个通往理性的过程。

当然,许多都会为了自己的观点而寻找各种理论来支撑,那么我们就应该结合自己的经验去分析,辨别。

甚至在开始对他们产生某种畏惧的思想也是正常的。

我记得曾经说过,有两位老师提过读书的三种境界,一种是要对书籍仰视、平视、俯视,另一个老师说要做到三个层次: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徒。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把这两个观点统一来看,他们的意思相同。

前两个都可以达到。

但是第三个永远不可能实现。

如果某一本书被我们俯视,则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如果我们读的是经典,就永远不要有俯视和以书为徒的看法。

这不仅仅是狂妄不狂妄的问题,而是阅读态度的问题。

需要我们对话阅读的书籍不是所有的书籍,而是有选择的,尤其是一些经典。

经典永远是不可超越的`。

经典是和我们一同成长,而其永远是在我们之上的。

当我们自己处于不同层次的时候,我们对同一本书的阅读理解的层次也不相同。

所以,这种理解就不断的可以和书中的文字或者进行对话,他们也同样在进步。

做到对话又不是那么困难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简单的说,其实就是不断的在他们的语言旁边写下自己的思考。

这就是一种批注的方式。

鲁迅有这样一个习惯,有人向他借书,他一般是不借自己读的那本的,而是买一本新的,送给他人。

为什么呢?因为上面有自己的批注,自己的思想在上面,这就是在对话。

有时候我们好像读的时候是明白的,但是却写不出来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自己没有读懂,有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

犹如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讲的内容似乎理解了,感受到了。

如果不举手发言,不表述出来,就不能算是真的理解和掌握了。

读书的对话如同课堂师生对话是一个道理。

要做到对话,首先就应摆正自己与书的平等关系。

课堂为什么总是不能真正实现师生对话,就是因为许多老师的问题是伪问题,不能让学生真正与老师平等对话。

读书亦然。

其实,我们读书多少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了多少。

真正值得阅读的是那些能够给人一种启发或者启迪的书籍。

也就是原典。

而不是流行性的书籍。

追求感官刺激的书,是不值得读的。

我欣赏以书为友的说法,而不是与书为友的说法。

以书为友,说明我们把她当做了朋友,与书为友,人家可能不喜欢你,只是我们自己想的罢了。

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无友不如己者”。

什么意思?这里的“无”同“勿”,直白的说,就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换句话说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不是看不起人,恰好是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一个方面。

所以,读书就如同交友,我们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但不是所有的都拿来学,也就是取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

所以,选择一本书很重要。

有时候,为了与一本书对话,就要不断地吸取其他方面的营养。

这是自我成长的必然。

因此,要对话,我们就不得不去让自己思考,让自己努力成长。

博览群书固然很好,但不要仅仅当做自己搜集信息的途径。

读书无所谓深浅,因为我们的思想都是从浅到深不断发展变化的。

我们可以先从他人如何对话阅读的例子入手去尝试。

看一些批注性的书籍,或者赏析性质的,就会发现对话其实就是一种领悟和分析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认识来理解。

许多经验型的书籍或者说一些工具性的书籍,不具备对话的价值。

只有思想性的才可以对话。

比如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就是一本,再如周振甫的《诗词例话》,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王国维《人间词话》等,他们的对话对象都是经典。

所以,他们的对话也就成了经典。

所以,这就是我们在对话过程中应该去努力的方向。

要做到与经典对话,或者说思辨的阅读,我们必须让自己成长。

没有深度的阅读,只能是感性的。

对话,又不同于一言堂。

其实在我们自己与书籍对话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和自己对话。

好书总有时候会让人望而却步,读不下来不是坏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领域,我计划自列出一个三年规划书单。

把要读的书籍分类,并且提示自己如何去读。

对话阅读不一定是精读,不要把每一本都看做那样的方式阅读,那样太累,太慢。

以诗词阅读为例,自己通过阅读,就要与诗人对话,你可以找几本相关的诗词赏析类的书来做参考,最好有名家评点的。

他们的评点很重要,那也是对话。

这种对话我们首先可以作为一个聆听者,然后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感受之后,看是否能和进行一次交流。

这样我们就在进步,因为聆听是对话的前提。

此类书不宜贪多求快,比如诗歌类的辅助要有中华书局的《唐诗三百首集注》,唐圭璋编的《宋词三百首签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好好研究的,要花很多时间的,但是却不一定要全部深究一遍的,我们毕竟不是专门搞诗词研究的。

但这是专业书籍,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阅读原典,只有一切都从经典开始,我们才能让自己的视野不断开阔,让自己的思考不断深邃。

古今中外许多这类的书籍,有些是要硬啃的,既然要硬啃就要啃硬的,为什么这样呢,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书籍带有发散性质。

而且在他们周围有许多注解对话的内容供我们参考,我们可以在读一本的同时参照阅读其他相关的书籍了,这种发散式的阅读,是最高效的。

我在做的列书单计划也是一次考验,筛选过程是需要思考的,需要对话。

任何一个过程,我们自然要朝着目标去努力,但是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最后做到了,而是是否有了进步。

最后,我想强调的一句话是,既然是对话,就不是自言自语。

既然是对话,就要假设一个对话人。

人在孤独的时候不愿超前走,但是,如果找到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对话的智者,我们就不会感到孤独了,因为好书总是让人心智洞开而不知疲倦。

与书中人物对话作文 13
在白石环小学六一班里,正上着我不厌其烦的品德课,老师在讲台上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而我就把刚刚学到的知识,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又关不上它的城门,没有办法,知识就这样流走了。

老师讲的我是听不懂的,正当我要睡着的时候,我似乎听到了对话,我弯下腰往课桌里看,看到的让我大吃一惊,惊慌失措。

原来是语、数、英,三个哥们在讨论国家大事。

它们看到我并不像耗子见了猫撒腿就跑,而恰恰相反,它们十分欢迎我的到来
语文书对我说:“古人总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我挖掘了自己那么久,连金的颜色都没有看到。


我不慌不忙的思考了一下告诉它说:“你只要把学到的'知识巧妙的运用那样成了博士,不就有很多人想挖你当总经理、理事长、那时候你还得想一想当不当呢。


语文书顿时醒目了,拿着东西复习去了,走时还说:“你现在找我签名还有机会,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我拿了一本几百多页的本子,找它签了满满的一本,我仔细一看原来它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书。

我的世界秋风扫落叶没有了。

那可是我一个月的零花钱买的。

要怪只能怪世上没有后悔药。

数学书和英语书也问我问题,我一路过五关战六将,它们的问题对我而真是小巫见大巫落慌而逃。

来的突然也去的突然,一双冰冷的手把我弄了起来,原来是老师,虽然被骂了,但我也认识了三个朋友。

与书中人物对话作文 14
生活中,你会与许许多多的事物对话,也许是人,也许是事,也许是物,对话中,你也许会受到启迪,也许会悲伤,也许会感到幸福等。

记得那一年的对话,改变了我的生活……
那一天,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就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妈妈见后,拿起一本书递给我,说:“看书吧,里面有许多有趣的内容等着你去挖掘呢!”说完,便走出了房间,只听见门关上时发出的声音。

我不情愿地翻开书,看着书中那一排排字,我不禁犯起困来,不一会儿,我便打起盹来。

“为什么你不喜欢我,我里面的内容丰富有趣,简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谁看了都会着迷,除非你不喜欢看书。

”“你是谁?”我惊讶地问道。

“我是你手中的那本书。

好了,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现在,到你回答我的问题了。

”“我不是不喜欢看书,而是书中的内容太枯燥无趣了。

”我淡淡地说道。

“不,你错了,其实每本书都非常生动有趣,只是你看的角度不同,不同的角度会使你的感觉不同。

”“我会按你说的.去试的。

”“那么,再见吧!”
一阵敲门声,使我从睡梦中醒来,我想起梦中的对话,便想试试。

我重新翻开第一页,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傍晚。

当我看完最后一页时,我感到浑身轻松。

从那以后,我便成了一个小书虫,一有时间,便贪婪地吸取书中的知识。

这次的谈话,使我受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