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酸的化学性质学案
常见的酸教案
![常见的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a9d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9.png)
常见的酸教案引言:酸是化学中常见而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酸的性质、特点和应用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
为了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酸教案,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酸教案及其教学策略。
一、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引入酸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柠檬汁酸味强烈、胃酸能够消化食物等,让学生了解酸的基本概念。
2. 酸的性质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总结酸的常见性质,如酸的腐蚀性、酸的酸味、酸的电离性等。
3. 酸的pH值:介绍pH值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酸溶液的pH值,并讨论酸溶液的酸强度。
二、常见的酸及其应用1. 醋酸:介绍醋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如制作醋酸酱、除去金属氧化物表面的氧化皮等。
2. 盐酸:学习盐酸的性质和应用,如酸碱中和反应、清除钙镁碱性盐等。
3. 硫酸:介绍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如制备肥料、脱色剂和电池等。
4. 磷酸:学习磷酸的性质和应用,如肥料制备、水处理和食品加工等。
5. 碳酸:介绍碳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讨论碳酸与酸的反应,如制备二氧化碳和矿泉水等。
三、酸碱中和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通过实例,如酸性土壤中加入石灰能够中和酸性等,引导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酸碱的摩尔比例。
3. 酸碱指示剂:介绍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酸碱指示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的应用。
四、酸的应用和安全性1. 酸的应用:通过案例,如酸的应用于化学实验中的调节酸碱度、酸的应用于医疗和工业生产等,让学生了解酸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酸的安全性:学习和讨论酸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以及合理储存酸的注意事项。
结语:酸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合理的酸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讨论了一些常见的酸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在酸的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28e8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5.png)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教案
主题:酸碱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酸和碱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识别酸碱;
3. 能够简单描述酸碱中的化学反应;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酸碱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酸碱中的化学反应机制。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酸和碱的实例,引导学生对酸碱的概念有所认识。
2. 学习酸的特征:
(1)化学性质:酸具有腐蚀性,可以和碱中和产生气体等;
(2)通用性质:酸和金属反应产生氢气,酸和碱中和产生盐和水等。
3. 学习碱的特征:
(1)化学性质:碱具有刺激性,可以与酸中和产生气体等;
(2)通用性质:碱与酸中和产生盐和水等。
4. 实验:通过酸碱指示剂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酸碱性质。
5. 讲解酸碱反应原理:
(1)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酸和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总结:让学生总结酸碱的特征和反应,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酸碱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现象,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3. 阅读相关文章,了解更多关于酸碱的知识。
五、教学反馈:
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2. 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提出问题。
以上为化学酸碱教案范本,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22019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e.png)
2.难点:
(1)理解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理,能熟练运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尤其是滴定实验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
2. **实验探究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不同溶液的酸碱性,并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酸碱指示剂在不同pH值下的颜色变化规律。
3. **应用拓展题**:
-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酸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例如酸雨的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如何通过化学反应来中和酸性废水,并简述其原理。
2.介绍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解释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理。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不同pH值下变色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溴酚蓝等。
-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其在不同pH值下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吸收光谱发生改变。
3.演示实验: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准备不同pH值的溶液,分别加入酸碱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酸碱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酸的定义及分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同时,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学案(教师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学案(教师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9183f0ff90f76c660371acc.png)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常见的酸1.浓盐酸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__挥发__,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形成__白雾__,这是因为浓盐酸挥发出来的__氯化氢气体__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了__盐酸小液滴__。
2.浓硫酸(1)性质:浓硫酸具有__吸水__性和强烈的__腐蚀__性。
(2)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浓硫酸__沿器壁缓慢地注入盛有__水__的烧杯里,并用__玻璃棒__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__水__倒入__浓硫酸__中。
浓硫酸稀释是一个__放__热的过程。
(3)安全使用: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__水__冲洗,然后涂上3%~5%的__碳酸氢钠__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拓展: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各物理量的变化。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浓盐酸变小不变变小变小浓硫酸__不变__ __变大__ __变大__ __变小__ 【概念辨析】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的是白雾,不是白烟或者白色烟雾。
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气体中形成烟。
雾:小液滴分散到气体中形成雾。
【漫画助学】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但原因不同。
酸的化学性质1.实验探究——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和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的作用。
操作取少量稀盐酸,滴入石蕊试液取少量稀盐酸,滴入酚酞试液现象__紫色石蕊试液变红__ __没有变化__(2)和镁条、碳酸钠粉末、生锈铁钉、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的反应。
加入稀盐酸后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条__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__ __Mg+2HCl===MgCl2+H2↑__碳酸钠粉末__产生大量气泡____Na2CO3+2HCl===2NaCl+CO2↑+H2O__生锈__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__,__Fe2O3+6HCl===2FeCl3+2.常用概念(1)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__氢离子(H+)__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酸及其性质》学历案
![初中化学《酸及其性质》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d60e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f.png)
9年级化学上册第学历案(1)Cl-的检验(2)SO4-的检验作业与检测课堂检测1.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C )A.Fe B.CuO C.Na2CO3 D. H2SO42.(2107广州改编)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B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C.硫酸除铁锈,与氧化铁反应。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3.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很多,以下食品或调味品中含有酸的是( C )①水果②食盐③食醋④糕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如右图。
(1)现象:放置一会儿发现用__浓____(填“浓”或“稀“) 硫酸在白纸上写的字变黑。
(2)结论:同种酸由于_浓度____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5、根据它们的性质,在保存时应注意应该密封保存。
如图为实验室新购置的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用掉一部分盐酸后(忽略盐酸的挥发),不能再表示试剂瓶中剩余盐酸信息的是(D)A.37% B.36.5 C.1.19g/cm3D.500mL课后作业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A.H2CO3B.NaHCO3C.P2O5D.Ba(OH)22.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
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A )A.a接cB.a接dC.b接cD.b接d3.小强发现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文具盒出现了铁锈痕迹,他从家中选择了一种最合适的物质对铁锈进行处理,这种物质是( C )A.酒精B.食盐水C.白醋D.蔗糖溶液4.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D )选项化学反应方程式A Fe+H2SO4FeSO4+H2↑B2H2O22H2O+O2↑C2KClO32KCl+3O2↑D CaCO3+2HCl CaCl2+H2O+CO2↑5.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
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a4035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2.png)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的定义和常见的酸的性质;
2. 能够区分强酸和弱酸;
3. 能够简单地进行酸和碱的实验性质鉴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酸的性质及其实验性质鉴别;
难点:强酸和弱酸的区分。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乙醇、蓝石蕊指示剂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与酸有关的实际生活课例,引导学生思考酸是什么以及它们可能具有的性质。
二、展示
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酸的定义和常见的酸的性质,让学生对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实验操作
1. 实验一:酸与金属的反应
将少量的盐酸滴入试管中,然后将锌片放入试管中,观察两者之间的反应现象。
2. 实验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并加入酚酞指示剂,再滴入适量的盐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酸的性质,包括:有酸味、能导电、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等。
五、强化训练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区分强酸和弱酸,探讨其在实验中的表现。
六、课堂讨论
老师引导学生就酸和碱的实验性质鉴别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七、课堂小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酸的性质和实验鉴别方法。
八、布置作业
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加强学生对酸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训练,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的性质和实验鉴别方法,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的教案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182f6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1.png)
初中化学酸的性质的教案学科:化学年级:初中课题:酸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酸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酸的常见特征,如酸呈酸味、电解、与金属和碱反应等3. 能够进行酸的实验并观察其性质。
教学重点:1. 酸的定义和性质。
2. 酸与金属、碱的反应。
教学难点:1. 酸呈酸味的性质。
2. 酸与金属、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试管、试管架、燃烧氧气的试管、碱性溶液、金属样品。
2. 实验药品:盐酸、硫酸、醋酸等酸性物质。
3. 课件:酸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酸的性质,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酸的定义和性质:酸是一种含有氢离子的化合物,具有酸味、可电解、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等性质。
2. 详细讲解酸呈酸味、电解、金属和碱的反应等主要性质。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一:观察酸的性质让学生分别用盐酸、硫酸、醋酸等酸性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其味道、电解和与金属、碱的反应情况。
2. 实验二:观察酸与金属的反应将不同金属锌、铁等放入盐酸溶液中,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和溶液变化。
3. 实验三:观察酸与碱的反应将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等碱性溶液加入到盐酸、硫酸溶液中,观察反应产物的性质。
四、总结与归纳(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酸的性质,强调酸呈酸味、电解、与金属和碱反应等主要特点。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酸的性质,并能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实践中理解、实践中巩固。
初中化学教案酸
![初中化学教案酸](https://img.taocdn.com/s3/m/ec12505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1.png)
初中化学教案酸教材分析:本课涉及酸的基本性质、通用性质和常见酸的名称、性质及应用等内容。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关于酸碱盐的知识,本次课程将对酸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探讨。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酸的基本性质、通用性质,掌握常见酸的名称、性质及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酸的基本性质、通用性质和常见酸的名称、性质及应用。
难点:学生对酸的强度和酸碱中和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对酸的理解,并简单描述一下酸的性质。
2. 提出问题:什么是酸?酸有哪些基本性质?二、讲解与实验操作(30分钟)1. 讲解酸的基本性质和通用性质,并通过实验展示酸的酸性、导电性、金属反应等。
2.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酸与金属、酸与碱的反应,并记录实验现象。
三、小组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小组讨论:同学们分组讨论酸的应用场景,列举出常见的酸及其用途。
2. 总结归纳: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总结酸的特点和应用。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堂作业:完成相关课堂练习,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2. 拓展阅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酸的知识和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酸的基本性质和通用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实验操作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常见酸碱的性质教案
![常见酸碱的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de73d19e8b8f67d1cb977.png)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一些有酸味的东西,如西红柿、柠檬、橘子、山楂等,那么什么样的物质才能叫酸,相对应的什么样的物质叫碱呢?二、复习预习1.回顾生活中常见酸性、碱性物质有哪些。
2.思考这些物质的有什么这样物理性质。
3.通过教材开篇章引出酸、碱的性质。
三、知识讲解考点1:酸和碱的定义1.酸的定义:溶于水后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H+)的物质叫做酸。
常见的酸有硫酸(H2SO4)、盐酸(HC)、硝酸(HNO3)、醋酸(CH3COOH)和碳酸(H2CO3)等2.见得定义:溶于水后能解离出相同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叫做碱。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 2等考点2:常见的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的性质: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强烈的腐蚀性。
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 。
1、因为浓盐酸的挥发性,所以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质量分数将变小,所以浓盐酸需密封保存,其变化是物理变化。
浓硫酸的性质: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绸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1、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以干燥气体。
浓硫酸只能干燥酸性和中性气体,但是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
其中,酸性气体有氯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中性气体有氢气,氧气,氮气等;初中常见的碱性气体有且只有一个——氨气。
2、因为浓硫酸的吸水性,所以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质量分数将变小,所以浓硫酸需密封保存,其变化是物理变化。
3、若不小心把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或衣服上了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考点2: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常见酸和碱的反应烧碱和盐酸起反应:NaOH +HCl ==NaCl+ H2O烧碱和硫酸反应:2NaOH + H2SO4==Na2SO4+2 H2O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Ca(OH)2 +2HCl ==CaCl2+2H2O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Ca(OH)2+ H2SO4==Ca SO4+2H2O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Cu(OH)2+2HCl=CuCl2+2H2O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 ==AlCl3+3H2O 常见酸和盐的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Na2CO3+ H2SO4==2Na2SO4+H2O+CO2↑硝酸银和盐酸反映:AgNO3+HCl=AgCl↓+HNO3(检验Cl-或Ag+)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氯化钡溶液和硫酸反应:BaCl2+ H2SO4 ==BaSO4↓+2HCl(检验SO42-)酸的化学通性1、具有通性的原因:酸溶于水生成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所以它们在水溶液中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a831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5.png)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0.1 常见的酸和碱-《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2.掌握常见酸的酸味、酸黏性、导电性等性质。
3.学会使用物理方法鉴别常见酸。
二、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及其特征。
2.学会使用物理方法鉴别常见酸。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不同酸的化学性质的差异。
2.学生学会使用物理方法鉴别常见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
2. 学习常见酸的化学性质首先,老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什么是酸,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接着,教师通过板书展示、图片和视频示例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具体包括:•酸的酸味:让学生观察和嗅闻一些常见酸的物质,并描述它们的酸味。
•酸的酸黏性:学生可以自己尝试将一些常见酸滴在玻璃片上,并观察它们的酸黏性。
•酸的导电性: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酸的导电性,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该特性。
3. 物理方法鉴别常见酸在学习了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物理方法鉴别常见酸。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示范,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物理方法鉴别常见酸:•酸的钙化:通过将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气体的特点来鉴别常见酸。
•酸的蚀刻:通过将酸液滴在金属上,观察金属的变化来鉴别常见酸。
•酸的变色:通过将酸溶液与酸性指示剂接触,观察颜色的变化来鉴别常见酸。
4. 综合练习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可以利用选择题、填空题、实际操作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常见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5. 小结与反思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提醒学生课后需要复习的重点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对本节内容的思考和反思,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以常见酸的化学性质为主线,结合物理实验和学生的观察感受,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常见酸的特性。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393ca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a.png)
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常见的酸和碱及后面单元中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手,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这部分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化学性质;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课程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硫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于盐酸、硫酸这两种实验室常见的酸在前面课程中已经接触,并不陌生,但对于他们的化学性质了解的不是很全面;氧气,碳及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及溶液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1、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引导探究实验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或实验中的现象来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问题提出并回顾结合之前学习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解决;2多媒体辅助法:用投影仪显示有关实验结论,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加强学生视觉感受;2、学法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猜想、设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得知识;四、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比较,培养学生回忆、类推,归纳和小结的能力,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思维认识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猜想,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2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敢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酸的化学性质难点:根据实验归纳酸的化学性质;六、教学流程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出探究问题环节二、探究常见酸的化学性质环节三、练习,强化酸的化学性质环节四、课堂小结八、板书设计酸的化学性质1、酸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与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初中化学《酸及其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酸及其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536b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b.png)
初中化学《酸及其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的定义及其通用性质。
2. 学习酸的溶解度、酸碱中和反应、酸的强弱及其浓度的概念。
3. 了解专题酸的种类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酸的定义及其通用性质。
2. 酸的溶解度、酸碱中和反应、酸的强弱及其浓度的概念。
3. 专题酸的种类及其应用。
三、教学方法
1. 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2.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3. 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酸的定义及其通用性质
师生共同探究,了解物质酸性质的性质,探究酸的定义及其通用性质。
2. 酸的溶解度、酸碱中和反应、酸的强弱及其浓度的概念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等方法,讲解酸的溶解度、酸碱中和反应、酸的强弱及其浓度的概念。
3. 专题酸的种类及其应用
介绍专题酸的种类及其应用,如硫酸、盐酸、氢氧化铵、草酸、乙酸及其在生活中和工业中的应用。
五、教学资料
实验器材、教材、电脑。
六、教学评估
每节课结束进行学生问答,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在课后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常见酸及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酸及酸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b14c6705f90f76c660371a8a.png)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一、学习目标2.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4.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课前预习】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是如何变色的?2.写出铝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人们在购买葡萄、橘子等水果时,常习惯的问“酸不酸?”。
的确,许多未成熟的水果是很酸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很多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随着水果的成熟有些酸会逐渐分解,酸味也随之减轻。
【观察】教师演示,取适量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到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石蕊和酚酞试液,观察记录变色情况。
【自学】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5%-37%,密度/cm3,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cm3。
【讨论】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为什么会产生白雾?说明它有什么性质?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什么?【阅读】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讨论】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在皮肤或者衣物上会有什么结果?应该怎么处理?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2.如果将稀硫酸不慎溅在衣物上,应该怎么处理?3.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怎样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归纳---板书】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及用途:——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气味打开 瓶盖 现象 原因 敞口 久置质量 及P% 用途3.浓硫酸的特性:⑴脱水性:能够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夺去,使它们脱水生成黑色的炭,发生炭化。
(思考:脱水性是什么性质?)⑵ :浓硫酸跟空气接触,能够 空气里的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 。
⑶强烈的 。
⑷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时,应将 其沿杯壁慢慢倒入 中,且边倒边搅拌。
而不能把 往 里倒,以免水沸腾将硫酸带出,造成危险。
(因为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万一浓硫酸洒在皮肤上,请立即 ,然后涂3%-5%的 溶液。
【巧学妙记】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倒,不断搅”。
初中科学精品教学设计:第3节 常见的酸
![初中科学精品教学设计:第3节 常见的酸](https://img.taocdn.com/s3/m/8d67655c84868762caaed5f6.png)
第3节 常见的酸(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学会胶头滴管和试管的使用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归纳,了解酸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的科学态度,明确可以由实验来验证物质的性质。
学习重点:酸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什么是酸?写出稀H2SO4、盐酸、HNO3的电离方程式。
酸是 时,生成的 离子 是 离子的化合物。
2、现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甲瓶溶液的PH==2,乙瓶溶液的PH==11.从甲、乙两瓶中各取少许溶液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甲瓶内溶液显 色,乙瓶溶液显 色。
要使甲瓶溶液的PH 升高,可加入 ;要使乙瓶内溶液的PH 降低,可加入 。
3、下列关于稀H2SO4与紫色石蕊试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稀H2SO4变红色B 、稀H2SO4遇到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就变色C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稀H2SO4会变色D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稀H2SO4时,紫色变为蓝色 二、新课过程 酸的性质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酸与碱反应。
实 验1、(1)加指示剂的目的是: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可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定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
2mlNaOH2滴酚酞试液+稀HCl红色褪去(2)使用胶头滴管的操作顺序: (3)试管的用途及使用时的操作:(4)实验时,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P8“胃舒平”能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 。
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通 式:盐酸 + 碱 == 盐 + 水 3、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实 验2、① 这一反应的证据是什么?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实 验3、③ 检验Cl -时,为什么要加稀HNO 3?④ 目的:排除CO 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2HCl + Na 2CO 3 === 2NaCl + H 2O + CO 2↑酸能与盐反生成新盐和新酸 通式:盐酸 + 盐 === 新盐 + 新酸鸡蛋壳加稀HCl将燃着的火柴伸入试管口火焰熄灭稀HCl+AgNO 3溶液现象:原理:HCl+AgNO 3===AgCl ↓+HNO 3Na2CO 3溶液+AgNO 3溶液 (白)(沉淀溶解)加稀HNO 3(白)通入Ca(OH)2溶液① 加稀盐酸⑤小结:CO 32-的检验:①加AgNO 3溶②再加稀硝酸② 应用:Cl-的检验:三、课堂练习1、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A、无色酚酞试液B、BaCl2溶液C、氧化铜D、紫色石蕊试液2、某氧化钙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盐酸,现要设法除去盐酸,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最合适A、CaCO3B、Ca(OH)2C、CaOD、AgNO33、将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混合,所得溶液显A、酸性B、碱性C、中性D、无法确定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锈的铁钉与盐酸反应可得到氯化铁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变红色C、任何酸都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氢氧化铜可以溶解在稀硫酸中5、酸类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叫醋酸(CH3COOH)的物质,化学名叫乙酸,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常见的酸和酸的化学性质教案
![常见的酸和酸的化学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0fb0390722192e4536f632.png)
常见的酸和酸的化学性质教案寿光市化龙初中李桂芬学习目标1、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2、掌握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3、明白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归纳酸的通性4、会熟练书写酸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对相似性质的总结教学难点: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分组:每张桌上摆放仪器:试管8支、试管架、温度计、镊子、滤纸、烧杯药品:一瓶浓盐酸、一瓶浓硫酸、一瓶水、稀盐酸、稀硫酸、石蕊试液、酚酞试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锌粒、石灰石、生锈铁钉教法学法设计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以“345”为原则的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课前探究火眼金睛:慧眼识酸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性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并自选试剂进行验证,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锌粒、石灰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学生自主探究后自主回答:生甲:分别取被测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如变红,则证明为稀盐酸,反之为NaCl溶液;生乙:分别取锌粒少许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被测液体,如有气泡冒出,则证明为稀盐酸,反之为NaCl溶液;生丙:分别取石灰石少许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被测液体,如有气泡冒出,则证明为稀盐酸,反之为NaCl溶液。
教师设问:(1)为什么不用酚酞来区别?生:酚酞溶液遇酸和中性的NaCl溶液都不变色。
常见的酸和酸的化学性质教案
![常见的酸和酸的化学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0fb0390722192e4536f632.png)
常见的酸和酸的化学性质教案寿光市化龙初中李桂芬学习目标1、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2、掌握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3、明白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归纳酸的通性4、会熟练书写酸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对相似性质的总结教学难点: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分组:每张桌上摆放仪器:试管8支、试管架、温度计、镊子、滤纸、烧杯药品:一瓶浓盐酸、一瓶浓硫酸、一瓶水、稀盐酸、稀硫酸、石蕊试液、酚酞试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锌粒、石灰石、生锈铁钉教法学法设计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1、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以“345”为原则的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境,配以讲授、讨论、归纳、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提问、思考、议论(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课前探究火眼金睛:慧眼识酸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性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并自选试剂进行验证,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锌粒、石灰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学生自主探究后自主回答:生甲:分别取被测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如变红,则证明为稀盐酸,反之为NaCl溶液;生乙:分别取锌粒少许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被测液体,如有气泡冒出,则证明为稀盐酸,反之为NaCl溶液;生丙:分别取石灰石少许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被测液体,如有气泡冒出,则证明为稀盐酸,反之为NaCl溶液。
教师设问:(1)为什么不用酚酞来区别?生:酚酞溶液遇酸和中性的NaCl溶液都不变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酸和酸的化学性质
寿光市化龙初中李桂芬
学习目标
1、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2、掌握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3、明白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归纳酸的通性
4、会熟练书写酸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
教学重点: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对相似性质的总结
教学难点: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8支、试管架、温度计、镊子、滤纸、烧杯
药品:一瓶浓盐酸、一瓶浓硫酸、一瓶水、稀盐酸、稀硫酸、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NaCl溶液、Na
2SO
4
溶液、锌粒、石灰石、生锈铁钉
学习过程
一、课前探究
火眼金睛:慧眼识酸
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性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并自选试剂进行验证,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锌粒、石灰石)
教师设问:(1)为什么不用酚酞来区别?
(2)ⅹⅹ小组是用石蕊来鉴别,那么你能否告诉我通过你的探究你认为是稀盐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石蕊溶液变红?
二、课堂探究
(一)、浓盐酸和浓硫酸物理性质的探究
(1)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交流讨论:
(1)为什么会出现白雾?
(2)一瓶浓盐酸如果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会怎样变化?溶质质量分数呢?(3)浓盐酸应怎样保存?浓硫酸呢?
(二)、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腐蚀性的探究(小组长选派一名同学操作一名同学按实验要求把关,其余同学做好观察、纠正和记录)
交流讨论:(结合课本第52页,找到答案)
(1)为什么会出现温度计上升和滤纸出现你所观察到的变化呢?
(2)稀释浓硫酸时,应如何进行稀释?
(3)一瓶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怎样变化?溶质质量分数呢?
(三)、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想一想它是谁
游戏:(有ABCD四个金属王国的“潜水运动员”要比赛潜水时间)现有装稀盐酸的“游泳池”, ABCD四个同学在游泳池中的表现如下图所示,请同学们在表上填上“运动员姓名”(金属名称铜、铁、锌、镁)和潜水时的变化(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
(1)请同学们总结酸的化学性质,还要小结原因。
(2)通过学习酸的这一条性质,你能不能将它提升成为我们的技能?(举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实验探究:除锈专家
实验:将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稀盐酸、NaCl溶液、Na
2SO
4
溶液、水中,观察所发生的
现象,并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
(1)这个对比探究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本实验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如果有,是什么问题?
(五)、盘点收获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和学习方法方面有什么收获呢?
(六)、有效训练
1、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
A.酸性B.吸水性C.腐蚀性D.氧化性
2、分别盛有浓硫酸、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的挥发),则两瓶溶液()
A.质量都变小了B.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了
C.质量都变大了D.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了
3、下列各种处理浓硫酸方法正确的是()
A.不慎把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
B.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C.为了使用方便,浓硫酸可以存放在敞口的容器里
D.在10mL量筒里取9mL水,再慢慢地向量筒中注入1mL浓硫酸溶解后配成1∶9的硫酸溶液
4、各种酸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
A.都含有酸根 B.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
C.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D.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
3
),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学生实验时,不小心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当时他认为不是浓硫酸没什么大问题。
但不久,发现衣服上出现了几个小洞,这是因为。
三、课后提升
1、已知:2HCl+CaCO
3=CaCl
2
+H
2
O+CO
2
↑、2HCl+Na
2
CO
3
=2NaCl+H
2
O+CO
2
↑请根据所给信
息推理出合理的结论。
2、课外探究活动:寻找新的指示剂(玫瑰花汁、紫包菜汁分别与食盐水、食醋作用,记录变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