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理念对乳腺癌行乳腺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理念对乳腺癌行乳腺全切术患
者围手术期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乳腺癌行乳腺全切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
改善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进行乳腺切除术的91例患者,按照随机
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45人)、观察组(46人)。
围术期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
护理干预,观察组另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情况,并在组间做比较分析。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情况评价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
论对乳腺全切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减少疼痛,优化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乳腺全切术;心理状态;疼痛
在社会发展及物质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的背景中,女性对身体的审美要求提出
更高要求,也更加关注乳腺的健康情况,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乳腺癌一般
采取手术治疗。
乳腺癌行乳腺全切术通常能较好地控制病情,优化预后。
常规护
理多是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基础性护理、对症治疗等,多是程式化护理,虽然以
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为目的,但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无法较好地满足的患者主观
需求。
本次研究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2月医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均为女性,年龄27~70(50.7±9.68)岁。
纳入标准:①
临床诊断为单侧乳腺癌。
②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
③知晓自己病情。
④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年龄>70岁。
②精神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者基础疾病。
③不愿
参与。
④双侧乳腺癌。
⑤中途退出者。
2组患者文化程度、肿瘤分期等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
于术前1d给予患者术前宣教,讲解术前注意事项、术中和术后配合要点,术
前禁食12h,禁饮8h;术前常规留置导尿管;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
给予常规护理,去枕平卧6h后采取舒适卧位,禁食6h后进食流质饮食;术后1d拔
除导尿管,指导患者下床活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遵医嘱用药;观察患者手术切
口和引流液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并给予心理疏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
1.
成立优质护理工作小组。
小组成员由乳腺专科护士、乳腺外科医生、麻醉与
围术期医学科护士、营养科营养师、药剂科药师等组成。
结合本病区及患者的具
体情况,小组成员一起制订乳腺全切除术优质护理干预方案。
2.
术前为患者提供集体心理咨询,鼓励患者积极诉说围手术期存在的心理压力
及遇到的问题,减轻不良心理反应,护士充当患者的倾诉对象,鼓励患者在护患
交流中释放焦虑情绪,主动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交流气氛,帮助巩固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结合患者家属、配偶主动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降低心理压力,保持稳定情绪。
3.
术前护士为患者播放乳腺癌疾病相关知识的视频、PPT、录像等,采取简
单易懂的方法为患者解释乳腺癌手术形式、过程、麻醉方式、术后存在的不适反应、形象缺失等情况。
护士帮助患者正确面对术后乳房缺失情况,为患者树立积
极的审美观念,指导患者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开展术前
访视,着重解释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解释康复护理注意事项等,鼓励家属及配偶
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提高社会支持。
4.
术后护理。
①卧位:患者清醒后即给予舒适卧位,并协助患者翻身等。
②术后
营养支持:患者返回病房后,采用评估表及时评估患者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意识、消化道症状、吞咽功能等,功能正常可喝水进食,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根据患者个人喜好、饮食习惯、体质量指数等为其制订个性化饮食方案,适量进
食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加快机体组织修复及切口愈合。
③患肢保护:在患肢下
方放置软垫,正确调整患肢位置,预防患肢水肿发生;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握拳、
旋腕等上肢活动及踝泵运动等下肢活动,每个动作5s,每日3次。
④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端坐床旁,无头晕、乏力等症状后,可床边站立、行走。
⑤
尽早拔除尿管:患者可以下床行走如厕,可以拔除尿管。
⑥术后镇痛:采取合理的
镇痛措施,如使用自控镇痛泵,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的调节方法,减轻患者疼痛。
⑦指导患者有效咳嗽,避免肺不张、肺部感染,同时促进引流液排出。
⑧提供心理
支持:加强与患者家属及朋友的沟通,指导他们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陪伴、支持,尽量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提出的合理需求,主动分担他们的忧虑和痛苦,缓解心理压力,增强他们征服疾病的信念,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治疗。
5.
微波治疗仪护理干预。
给予患者微波治疗,采用天津市兰德医疗器械有限公
司提供的多功能微波治疗仪(LD-W-99),让患者取平卧位,对腋窝处及伤口进
行照射,探头与体表距离、功率分别为2~3cm、10~20W,20min/次,2次/d,
连续治疗10d。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估两组围术期心理状态评分,得分高
表示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严重;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
评估患者术后24h、术后48h评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从0~10分进行评估,得分高表示疼痛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进行SPSS22.0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围术期心理状态
两组护理前心理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围术期心理评分对比(±s)
2.2分析术后疼痛情况
对两组术后24h和48h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对比(±s)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类型,近年来乳腺癌在临床发病率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而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端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大多数乳腺癌是可发现,可触及的肿块。
少见表现为乳头溢液及乳头回缩,腋窝肿块。
晚期表现为皮肤溃疡、皮肤结节、呈橘皮样改变。
患者生存期取决于能否得到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
超声检查是目前筛查乳腺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是手术治疗,辅以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也就是分子靶向治疗等。
由于患者缺乏对手术知识的正确认知能力,会产生心理疑虑,过于害怕麻醉及手术的效果,害怕手术的疼痛,害怕自身的安全,这些都会影响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的生活质量。
可见,乳腺全切术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临床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表明,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结论比较,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优,疼痛更轻。
可见,乳腺全切术患者围术期接受优质护理有利于护理工作开展,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提升手术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刘婉玲.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
刊,2022,17(01):108-110.
[2]郝俊丽,张晓娜,苏锦明,高莹,韩智培,王月波.快速康复外科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3(06):72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