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四川专用)专题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与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
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价值选择,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
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若回 答从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正确的价值选择,可酌情给分) 【点评】 本题属于“启示类”题目,设问的实施范围限定
பைடு நூலகம் 要求 目标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 取和解读的试题信 息,有针对性地调 调动和 动有关的经济、政 运用知 治、文化、哲学等 识 方面的知识,并运 用这些知识做出必 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 运用自主学 习过程中获 得的重大时 事和相关信 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 和选用自己“知 识库”中有用知 识、基本技能的 能力。
家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 ,分析中国为什么重视国际
核安全。
【答案】
(1)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
标,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符 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3)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符合我国国
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4)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消除核恐怖主义根源,有利于建立国 际新秩序。
[举例解说]
(2012· 高考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等使
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
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解 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
外提供核安全援助。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 , 承担核安全国 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 际核安全的依据。
【解析】
本题以核安全等背景材料为载体 ,考查《政治生
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 ,考查考生提取材料有效信 息的能力, 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审题时要注意 “当代国际社会”“核安全”“中国高度重视”等“题眼” 信息 ,调动并运用当今时代主题、联合国的宗旨、我国的国
是“价值观的知识” , 具体指向“正确的价值选择”,可运
用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来调动知识 ,遵循由一般到个别
的答题思路。
演绎与归纳灵活运用 [特点综述] 演绎法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某一具体社会现象的思维 方法。它主要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所提供的情景材
调动与运用知识,是指学生在获取相关的信息后,根据试题 创设的新情境,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迅速与相关知识内容 建立起准确而有效的,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 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调动知识 要稳、准、快,这实际上是个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就是将调 动出来的知识重新整合,建构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调动和 运用知识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我们头脑中“记忆库” 里的相应政治知识与试题建立起正确的联系,并进一步应用 这些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解答试 题的关键环节,也是政治高考能力考查的核心。不清楚调动 什么知识、不清楚怎样调动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 巧是高考失分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首先对学科知识点进行 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以保证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系统条理清 晰,做到随时再现、灵敏再认,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设问与材料相结合 [特点综述] 高考政治主观题多采用设置情景材料的方式,联系时政热点提 出问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 在调动和运用知识时,必须认真分析背景材料的主旨和设问的 要求、指向,将材料和设问有机结合起来,确定教材的知识落 脚点,并以这个知识点为原点,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搜索其 上位、同位、下位知识点,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然后利用 这个知识体系去回答具体问题,组织答案要点。否则,如果不 能很好地将材料和设问结合起来,调动和运用知识就会偏离题 目要求,出现答题方向上的答非所问,答案内容上的丢三落 四,答题要点分布上的混乱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
“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鲜明的回答。 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 选择的启示。
【解析】
本题以直面道德困惑,引领价值选择为背景 ,以
正确价值选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 理解能力。首先应回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其次回答如何进 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着重把握两点,一是符合社 会发展规律,二是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价值判断与选 择的最高标准。
[举例解说]
(2012· 高考安徽卷)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 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网友议题
直面道德困惑 引领价值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 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
【点评】
本题为 “依据类”题目,设问所限定的知识范围是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的知识,问题指向中国高度重视国际
核安全,需根据设问所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材料信息,调动知
识,寻找具体的教材知识点,并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切 不可脱离材料漫天撒网、简单地罗列知识。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特点综述] 解答政治试题,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分析论证 某个实际问题。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是共性的东 西,所要分析论证的实际问题是个性的东西。解题过程中,必 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如果离 开个性谈共性,再好的理论也是空洞的;反之,如果离开共性 谈个性,那就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没有说服力。教材知识有 共性(即一般性理论 ) 与个性 (即具体性知识 )之分,但二者密切 联系,共性知识存在于个性知识之中,个性知识体现着共性知 识。为此,调动和运用知识时必须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依据 教材的单元标题、课题、框体、目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上 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