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一轮复习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主要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
探究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
2. 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009.29(1)]
例3题图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例 4 图甲是某人眼睛观察物体的成像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画上 适当的透镜,使该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例4题图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方法指导
1. 已知透镜补充光线的传播路径 见P32考点清单. 2. 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画透镜或眼镜 (1)如果由平行光线变为发散光线,则为凹透镜(近视眼镜);若由 平行光线变为会聚光线,则是凸透镜(远视眼镜). (2)会聚和发散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折射光线相对入 射光线延长线偏向主光轴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
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SK八上P92图4-26
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自制照相机模型
6. 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 能够套入另一个,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 5~10 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 的纸(或塑料薄膜),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使用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重难点突破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二、透镜作图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例1 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试
回答下列问题:
Flash-“动” 悉重难点
3. 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 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水滴就
SK八上P96图4-36
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
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
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 正立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 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虚 像(选填“实”或“虚”).这个组合与
RJ八上P94图5.2-2
时,把凸透镜对着 室外 (选填“室外”或“室内”)
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间的距离,就可以在半透明的纸上看
到
倒立 、 缩小 的像.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教材重点实验
实验视频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16.31、2009.29)
命题点 【设计和进行实验】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 显微镜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4.如图所示,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里面装满水,
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杯的一侧,透过玻璃杯
可以看到铅笔的像 . 当铅笔由靠近杯子的位置逐渐
RJ八上P99图5.3-3
远离玻璃杯到达某一位置时,发现笔尖方向改变,
SK八上P87图4-20 RJ八上P91图5.1-4
光有 会聚 作用.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2. 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 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 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一个透镜,为了
SK八上P87图4-18
辨别该透镜,将该透镜放到靠近课本的正上方,观察到
②二倍焦距分大小,远小近大
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
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2)动态规律 ①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②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课本上的字成正立、放大的像.①说明该透镜是 凸 透镜,轻轻甩去少量的
水(保持水膜完好),再在刚才相同的位置观察,发现此时所成的像
变 小 . 小”)的像. (2017扬州27题改编)
②若甩去的水较多,可能变成 凹 透镜,则成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2. 焦距变化问题: 不论是换透镜或者是加眼镜片,其实质都是改变
了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聚光能力越强,实像距离透镜越近.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二、透镜作图
例2 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凹透镜会发生折射,请画出折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
例2题图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例3 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其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例1题图
凸透镜成像规 律及应用
(1)如图所示蜡烛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此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照相机 .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2)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某一远视眼镜 镜片后,应将光屏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 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3)如果将此透镜更换为焦距12 cm 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实验突破——科学探究素养提升
基础小实验 教材重点实验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基础小实验
命题点 凸透镜的光学特性 1. 如图所示,把一只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 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整放大镜与纸的距离,
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
不变,此时应将光屏向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方法指导
1.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1)静态规律 ①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 ,实倒虚正
一倍焦距处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正立
的虚像;在一倍焦距ຫໍສະໝຸດ 外,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且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继续移动,铅笔的像逐渐变 小 (选填“小”或
“大”). (2018张家界9题改编)
拓展:通过圆柱形水杯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字”会变 宽 ,但 高 不变
(均选填“宽”或“高”).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眼镜类型的判断
5.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
探究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
2. 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009.29(1)]
例3题图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例 4 图甲是某人眼睛观察物体的成像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画上 适当的透镜,使该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例4题图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方法指导
1. 已知透镜补充光线的传播路径 见P32考点清单. 2. 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画透镜或眼镜 (1)如果由平行光线变为发散光线,则为凹透镜(近视眼镜);若由 平行光线变为会聚光线,则是凸透镜(远视眼镜). (2)会聚和发散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折射光线相对入 射光线延长线偏向主光轴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
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SK八上P92图4-26
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自制照相机模型
6. 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 能够套入另一个,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 5~10 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 的纸(或塑料薄膜),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使用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重难点突破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二、透镜作图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例1 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试
回答下列问题:
Flash-“动” 悉重难点
3. 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 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水滴就
SK八上P96图4-36
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
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
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 正立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 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虚 像(选填“实”或“虚”).这个组合与
RJ八上P94图5.2-2
时,把凸透镜对着 室外 (选填“室外”或“室内”)
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间的距离,就可以在半透明的纸上看
到
倒立 、 缩小 的像.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教材重点实验
实验视频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16.31、2009.29)
命题点 【设计和进行实验】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 显微镜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4.如图所示,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里面装满水,
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杯的一侧,透过玻璃杯
可以看到铅笔的像 . 当铅笔由靠近杯子的位置逐渐
RJ八上P99图5.3-3
远离玻璃杯到达某一位置时,发现笔尖方向改变,
SK八上P87图4-20 RJ八上P91图5.1-4
光有 会聚 作用.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2. 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 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 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一个透镜,为了
SK八上P87图4-18
辨别该透镜,将该透镜放到靠近课本的正上方,观察到
②二倍焦距分大小,远小近大
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
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缩小的实像.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2)动态规律 ①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②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课本上的字成正立、放大的像.①说明该透镜是 凸 透镜,轻轻甩去少量的
水(保持水膜完好),再在刚才相同的位置观察,发现此时所成的像
变 小 . 小”)的像. (2017扬州27题改编)
②若甩去的水较多,可能变成 凹 透镜,则成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2. 焦距变化问题: 不论是换透镜或者是加眼镜片,其实质都是改变
了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聚光能力越强,实像距离透镜越近.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二、透镜作图
例2 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凹透镜会发生折射,请画出折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
例2题图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例3 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其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例1题图
凸透镜成像规 律及应用
(1)如图所示蜡烛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此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照相机 .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2)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某一远视眼镜 镜片后,应将光屏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 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3)如果将此透镜更换为焦距12 cm 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实验突破——科学探究素养提升
基础小实验 教材重点实验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基础小实验
命题点 凸透镜的光学特性 1. 如图所示,把一只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 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整放大镜与纸的距离,
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
不变,此时应将光屏向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方法指导
1.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1)静态规律 ①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 ,实倒虚正
一倍焦距处是实像、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正立
的虚像;在一倍焦距ຫໍສະໝຸດ 外,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且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继续移动,铅笔的像逐渐变 小 (选填“小”或
“大”). (2018张家界9题改编)
拓展:通过圆柱形水杯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字”会变 宽 ,但 高 不变
(均选填“宽”或“高”).
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突破
实验突破
命题点
眼镜类型的判断
5.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