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经纵横
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王文良 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
王梓玥 西安丰登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摘要:政府会计是对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核算和监督,旨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在我国相继推出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之后,必然会影响会计与财务报告所发挥的作用。
本文提出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
生制,以会计手段强化预算资金管理,并对权责发生制的作用以及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等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211-01
一、权责发生制的内涵及特征
1.提供的各种相关信息关于经济主体的评价
权责发生制计量对主体而言是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经济效益与消耗资源的一种财务成果,以事项是否发生和交易评判标准来确认,其目的是对经济主体提供各种信息,包括提供产品或从事的成本和服务成本等,并提供财务状况和变化信息。
2.反映资源存量
政府单位的年测量数据以本年内提供财务消耗的净资源以及本年内的未消耗经济资源的净积累。
从财务状况的净值反应来说,要结合实际现金和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和递延资产减去负债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和递延收益,等等。
3.具有决策相关性
拿政府管理单位来说,权责发生制的决策相关性较强,它允许政府及其所属公共部门要严格履行受托责任。
为了资源的合理分配,预算计划,以满足政府部门的长期战略目标,更大程度的实现。
二、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作用
从政府会计层面看,其会计方法体系由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构成。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其他资金三部分。
1.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提高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引入权责发生制后,政府财务信息的一致性与标准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和会计改革的方向一致,有助于强化政府经费预算分配和监督,实现预算资金的综合管理,提高管理者强化资金管理的意识,规范预算收支行为,提高政府对外报告的质量。
2.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增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目前,政府会计仅对显性负债确认,而类似养老、医疗保障导致的隐性负债,因其产生时尚未以现金形式反映,在收付实现制下,未在政府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但是,此类负债恰恰是影响政府部门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政府财务是否透明等问题,从而增强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3.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
近年来,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资金集中支付、物资采购等制度规定,强化了财务监督、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
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及时了解应收未收和应付未付的收支情况,从而为部门预算资金预测提供真实的信息,有助于提升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水平。
4.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质量的保证。
政府部门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会计报表中仅确认了金融资产,能反映政府部门提供资金的能力,但大量的非金融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类似土地的特殊资产)却没有得到反映。
因此,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在财务报告中确认并披露更为全面的信息,从而反映政府部门控制资源的整体状况。
三、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设想
结合政府会计处理方法,为了反映各级当年实际收支情况,能为下年预算安排提供便利。
政府部门会计能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处理,主要有资产类、收支类、负债类等会计要素。
1.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应用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其预算管理目标
政府会计不同于其他会计,它是以会计理论为基础,结合政府部门实际而产生的会计体系,与其他会计改革相比,政府会计制度规则是立足于政府部门的实际情况之上的,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范围和程度取决于政府会计预算管理目标。
2.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对会计要素的具体改进
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具体改进内容主要有:
一是资产类。
政府会计对资产类引入权责发生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政府部门也将创造更大价值。
完善固定资产。
为了全面反应会计信息,在将装备资产全部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基础上,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问题。
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政府要确立资产资本化标准,如果低于这一标准是不能计入当期费用的。
二是负债项类。
政府部门的新材料采购制度,建立集中支付制度和社会保障,大规模的物质交易越来越频繁的加深。
在政府现有的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下,一些资金由“善意”,成为“潜在负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会计主体在相同会计期间权力和责任的不匹配,不利于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绩效考核致,同时也让信息使用者得不到单位真实的财务情况,从而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
三是收支类。
政府部门要对内部各项经费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确保合理反映预算管理信息。
预算收入的确认。
政府部门收入的可支配特性决定了政府部门不是取得收款权利就应确认收入,而是只有在其有权动用该项资源时才能确认为收入。
预算外收入的确认。
在核算预算外收入时,可通过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法,明确各期对应的预算外债权情况,确认应收和实收预算外收入数,既便于追缴欠款,又堵住了人为操纵调节预算外经费结余的漏洞。
经费支出的确认。
政府部门的收入与支出(提供公共产品)之间并没有完全的对称关系。
为了全面反映政府部门资源的总耗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将政府部门所有的现金支出和非现金支出都确认为支出。
综上,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目的是为政府决策和提高经费使用与监督提供更有用的信息,更好地加强预算管理,。
由于权责发生制的政策性强,应用涉及面广,需上下全方位配合,在不影响财务政策稳定情况下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敏.中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9):156-158.
[2]李红.我国政府预算与会计引权责发生制的思考[J].山东商业会计.2005.04:20-2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