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现状与实践——以成渝经济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现状与实践
田阡小
一以成渝经济区为例
(西南大学a.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b.历史文化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方式,新时期成渝经济区在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机社会化服务正在进行着多元化的实践。
为此,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及作用,探讨j,农机社会化服务与统筹城乡发展二者之间双向互动支撑的发展态势。
同时,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统筹城乡;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成渝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s2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2)03-0009加5
0引言
设立“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是综合成渝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协调发展目
标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成都、重庆两市城乡统筹
的未来规划发展起到联合协作、资源整合和合理分工等作用。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成渝经济区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土地流转在规模变更和速度提升上E l益增强,农业机械化及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便显得尤为迫切。
因此,探索、建立和完善区域内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对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是通过城乡产业融合,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城乡协作、工农联盟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方式。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直接关系到农业与
工业间产业对接及工业对农业的支撑和反哺问题。
成渝经济区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主要包括:
重庆市的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
永川、南川、双桥、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县、云阳、石柱等31个
收稿日期:2011—10—28
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莺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08j w sk263);第四十五批中国博
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90450792)
作者简介:田阡(1973一),男,湖北荆州人,副教授,人类学博士,(E —m ai l)w onder at q@yahoo.cor n.cno
9区县,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等15个市。
该区域总体面积20.6万km2,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中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同时,该区域也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及中药材等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区域内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备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及农机服务作为其强有力的支撑。
但是,成渝经济区现阶段的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对于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其重要原因在于道路及水利设施等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相对滞缓、区域内地貌复杂、农机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
因此,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于成渝经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及城乡统筹具有特殊意义,是城乡统筹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1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离不开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过程。
其有效地为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提供保障,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业机械化生产中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经营体制,在改善农业的生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农业经营体制造成农业经营规模较小、土地相对分散等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而农机社会化服务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
回顾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历程,其起源为小麦
跨区机械化收割。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原地
区的小麦开始大面积连片种植,促使了农机跨区作业
的兴起。
1994年以后农机社会化服务迅速发展,现在
已经覆盖我国华北、华东和华中大部分地区【2J。
随着近年来成渝经济区土地流转及规模利用、农
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等举措,使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
农机社
会化服务在区域内有了各种层次、多元化的实践,包
括农机合作组织的建立、农机跨区作业的开展及特色
农业与特色适用农机的配套使用及服务等农业机械
化的推广和使用起到积极作用,为推动统筹城乡发展
做出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2成渝经济区多元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
2.1成渝经济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总体情况
成渝经济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以跨区作业服务、农机合作社及特色农业与农机配套服务等农机服
务方式为主,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据2006
年的统计,四川全省共有不同作业类型、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经济成分的各种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07万个,从业人员139万人,共有机耕、机收等农机
专业或综合服务大户104万户”1。
到2007年底,四川
省共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38万个,拥有农机户135万个,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14.56万个H J。
农
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四川省逐步建立,以乡镇农机管
理服务机构为基础,以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骨干,以农机专业大户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
本形成雏形。
“十一五”期间,重庆全市农机经营性服务组织中,也已有农机合作社35个,县乡级农机服务队438个,村社级农机服务队6053个,农机协会10个,农机
专业户64000个,农机维修组织3800个。
目前,重庆
农机服务队、农机协会总数已达到6500个。
重庆生
产农机企业的数量较多,但是产品单一(以生产微耕
机为主),适合丘陵山区的机具研发生产水平较低。
同时,重庆将产业基地发展与特色农机服务相结合。
一些农机部门将农机新机具推广与当地优势农产品
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与农业综合开发、供销社、烟草等
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农机作业服务,以推动
重庆机械化优质粮油基地、机械化烟叶生产基地、机
械化苎麻生产基地以及机械化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
目前,重庆正在梁平县建立农业机械产业园区,努力将其打造成集研发、制造、试验及示范为一体
l O 的重庆市重要的农业装备制造基地,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及重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工业支撑。
2.2成渝经济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多元化方式2.2.1农机跨区作业
2006年4月,四川1省农机跨区作业协会成立,协会编印了((2006年IⅡl J l l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指南》,服务于协会会员和广大机手,并组织服务队在省内外跨区作业。
由于该协会的成立,积极带动一些市、县、乡以及农机大户组织建立各种农机作业协会,并且对于促进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简阳市自2007年参加四川省农机跨区作业协会后,有重点地选择适宜开展机收作业的乡镇,密切与政府、村社配合,成片安排、统一调度,每年都引进外地收割机机收水稻0.7万hm2以上怕1。
为保证已成熟的水稻尽快抢收到户,渠县在2008年时开始由县农机局组织,采取向省农机化信息网发布信息和向省内外农机系统联系的方式,联系河南、山东、江苏、浙江、重庆和省内联合收割机到渠县助阵水稻秋收。
在地方政府、农机部门的引导下,部分地区成立了跨区作业服务站,如渠县在2008年8月成立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站¨J。
据笔者在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一乐山市程扁村的调研,自2004年以来,程扁村的水稻收割方式发生了变化,之前主要由每家每户采用传统的人力脱粒方式收割;2004年后河南、山东及江苏等地的农机户驾驶大型联合收割机到达四川乐山等地进行跨区作业,收割水稻。
20l1年时收割价格在l500一l800元/hm2之间,而当地人工收割的价格在4500元/hm2以上。
大型农机到乐山的跨区作业,验证了丘陵、山区也能有大型农业机械的用武之地。
2.2.2农机合作社
农机合作社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对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具有重大作用,可解决一家一户小规模农业生产难以实现机械耕作的难题,破解“有机户有机无活干,无机户有活无机干”的问题。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玉河镇的盐泉农业机械合作服务联社成立5年以来,通过优质高效的机械作业,解决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后缺乏劳动力的农户的农田耕作、种植、管护和收割等问题。
同时,合作社还为社员提供农机科普、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信息交流服务及推广农机新产品和新技术,为农户有偿提供旋耕田地、播种、病虫防治、收割、劳务互助等服务悼J。
四川省正积极探索“企社共建”的路子,让农机工业企业直接与农机合作社对接,促进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
20l2年3月农机化研究第3期
用。
2011年10月四川川龙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等l O家农机企业与四川泸县腾飞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双流县丰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四川省农机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社“企社共建”合作意向书》一-,以提高农机合作社农业装备和服务质量。
2.2.3特色农业与农业机械化
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重庆针对性地将新型适用的农业机械应用于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建立起一批特色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以及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等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促进烟草种植和柑橘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
重庆武隆、黔江、石柱等地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微耕机,促进了烤烟规模化发展。
以石柱县卧龙村特色烟草农业发展与微耕机的使用为例,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对烟草农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笔者所调查过的沙子镇卧龙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土家族)聚居的山区村落,是石柱县烤烟生产的第一大村。
烟草公司为了鼓励烟农扩大规模种植烤烟,对种烟大户在购买微耕机时进行资金补贴,公司补贴40%,烟农同时还享受到政府30%的补贴,农户只需出30%的购机费。
国家、公司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并付诸了行动,使得微耕机的使用在该村基本得到了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土家族人民的经济收入。
再如,涪陵区成功研制出苎麻剥麻机并广泛推广开来,为当地0.7万hm2苎麻生产做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涪陵区的镇、村、社三级农机服务队的机耕和机械剥麻服务,促进区域内榨菜、苎麻特色产业的发展。
秀山县大面积种植的金银花利用机械烘干,使金银花品质大为改善,使鲜花单位销售价增加了2倍以上∞J。
忠县正全力打造“全国柑橘城”,农机部门围绕全县发展的中心,积极在柑橘核心区实施滴灌工程,推广机动喷雾器,保障了全县柑橘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柑橘产业成为忠县农业的核心产业¨0I。
2.2.4农机户
农机户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然发展起来的。
但是,农机户花几千上万元买来的各种农机往往在完成了自家有限的承包地耕种后,大都被闲置起来;而不少缺劳力和急需农机服务的农民却又因没有农机具误了农时,造成损失。
农机户利用农机进行社会化服务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式之一,除高效利用农机外,农机户还可获得相应的作业报酬。
2010年初,据笔者在乐山程扁村的调研,程扁村里有耕种机的农户就有6户,除耕作自家的土地外,还广泛地服务于全村及外村土地的耕犁。
其作业费用为1050—1200元/hm2,每天如用45m i n,可作业0.7~0.8hm2。
重庆长寿区葛兰镇机手黄平于2004年购买一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在完成本地水稻收割后,联合5台收割机组成跨区作业队到四川、河南、浙江、广东等地进行跨区作业,单机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被评为全国跨区机收先进个人¨3J。
同时,政府大力扶持农机户的壮大和发展,如四川省农机局实行购机补贴政策优先向农机大户倾斜的政策,并表彰优秀农机大户,对其奖励1台拖拉机。
资阳市制定了《关于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大户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步伐的通知》,推动了农机大户的快速壮大和发展。
3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互动支撑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通过农业机械的使用来促进农业发展是其重要手段,农业机械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是关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尤其需要农机社会化服务做保障支持。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在区域内进行农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将农业机械通过农村合作组织等形式集中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这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将带动农业机械的合理分配与使用。
同时,土地资源的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保障。
农业现代化不是单一孤立的内容,它需要综合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一套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道路、水电等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政府政策法规的引导、规划和扶持则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政策与制度保障;农村公共品投入的加大、引导土地流转和规模利用、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及政府针对性的政策等亦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政府政策法规的引导、规划和扶持
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政府越加重视农业机械化及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推进,加大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
以重庆为例,重庆市政府正大力推进区域
2012年3月农机化研究第3期
内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努力将重庆建设成为全国
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改变重庆目前农业机械化
的现状,做出了《重庆市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
范基地规划》。
2011年5月,重庆市政府发布了《重庆
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
意见》。
该意见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工程做出指示:大
力培育多元化农机作业市场主体,扶持100个农机作
业公司、10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0000个农机专业
大户;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
服务优质、信誉良好、示范作用明显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大户和开展联户合作,不断壮
大农机作业队伍,完善农业机械销售、作业、维修等农
机服务市场体系,逐步扩大农机作业服务范围;积极
推进农机跨区作业,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进
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机服务,做
大做强农机服务产业。
到2015年,基本形成具有丘
陵山区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到2020年,
建成全国最大的小型农机装备制造基地。
3.2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机械化发展
土地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
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随着农村
人口转移到城市及农民从事于非农产业的比重加大,
农民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促使了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
速度和规模都在加快。
重庆市政府提出把劳务经济
打造为重庆的“第一经济”,发布了《关于发展劳务经
济促进城乡统筹的意见》,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
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好的地区之一,将农村劳动力转移
到非农产业,以加速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利用。
土地流转后,业主拥有了连片大规模的土地,在
土地经营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农业机械化的
推广及大型农机的使用是重要的技术手段,这在客观
上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成都在统筹城乡
发展的基本措施中坚持了“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
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促进了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集中成片。
重庆在全国
率先实施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重庆农村
土地交易所,在2008年12月4日挂牌成立,使得重庆
的土地流转有了交易平台,促成土地的零星流转到规
模流转,大力推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利用。
3.3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村公共品供给是对农村社区实物化改造的重要
方式,乡村道路等农村公共品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获得
了更为有效、充分的供给。
一面,乡村道路的建设
使得农业机械可以更好地进入乡村,辐射更多的农
12户,培育他们成为农机专业户;另一方面,乡村水利、供电设施等的建设又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使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1I。
重庆市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十二条针对性举措中,强调了建立政府财力向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的投入机制。
2006年,重庆、四川分别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庆农村公路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快四川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乡村道路建设。
3.4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这种小规模的农户组织生产规模较小、农业机械使用程度不高。
建立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导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则能够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专业化合作组织将农户整合起来,使农业机械更加的多样化、专业化,满足农户生产过程中多方面的需求。
以笔者调研的乐山市程扁村为例,2007年村里开始成立程扁果品合作社,该组织的成立得到政府10万元的资金支持,合作社利用部分经费购买了大型耕种机及为人股的社员每人发放1个喷雾器,较大地提升了程扁村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提高了机耕作业水平及葡萄、枣子和枇杷的产出效益。
4结论与建议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现状表明,我们应积极探索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进一步引导土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的发展新途径;有效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加强特色农业与相应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农机大户和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应根据市场需求来开展作业服务,大力推进农机跨区作业,充分发挥“市场引导、社会服务”的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具体建议如下:
1)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扶持。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可结合区域内地形情况、农业发展水平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机械化、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规划或相关法规。
根据地方农村经济及农机需求的实际,扩宽对农机具的补贴范围,针对性地加大对农村紧缺项目及为特色农业服务的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
2)进一步引导农业跨区作业,构建成渝经济区与跨区农机作业的服务体系。
农机部门通过信息发布、政策优惠等措旋,吸引外省大型高效的农业机械到成渝经济区进行农机作业;促进区域内部之间跨区作业服务的改进和完善,充分发挥跨区作业协会的作用,
2012年3月农机化研究第3期
统筹调度农业机械在成渝经济区的跨区作业。
3)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
农机社会化服务需要广泛的市场信息对口服务,政府或农机部门可建立专业性、区域性的农业机械化网站,及时发布农机作业等信息,积极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信息服务。
4)成渝经济区有非常良好的工业基础,同时拥有较多的农机生产企业。
应加强对农机的研发,农机生产企业及科研院所、高校等应积极研发新型且适用的机具,为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5)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协会等组织,通过提高其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信息化、品牌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推进服务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及产业化,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6)加强对乡镇农机技术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并对农户和农机操作手进行农机操作、维护及简单的维修培训,为提高农机作业的质量和规范,提供完备的操作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关
于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通知[E B/O L].2011—11—
20.ht t p://w w w.ndc.gov/z cf b/zcf bt z/2011t z/20110602—
41“55.ht m.
[2]鞠卫平.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研究[D].南京:南
京农业大学,2007.
[3]佚名.四川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EB/
O L].2011—11—20.ht t p://w w w.am i c.a甜.gov.cn/nxt—
w ebf ream w or k/det ai l.j sp?art i cl el d=21792.
[4]刁学锋,杨仁斌.发展农机化建设新农村一四川农业机
械化事业改革发展30年综述[J].四川农机,2009(1):
34—36.
[5]重庆市农机管理局.关于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及农机社会
化服务情况的报告[E B/O L].2011—11—20.hap://
w w w.am i e.a加.gov.cn/nxt w ebfr eam w ork/det ai l.j sp?ar t i—
el el d=21770.
[6]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四川省川南片区水稻机收发展研
讨会在泸州召开[E B/O L].2011—11—19.ht t p:/!w w w.
s c.gov.c n/z w gk/z w dt/bm dt/200908/t20090819—803670.
sht m l.
[7]四川在线网站.渠县成立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站
[E B/O L].2011一l1—18.hap://si chuan.sc01.com.on/
dzxw/20080819/2008819100338.hi m.
[8]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站.用机械化服务农业促进新农
村建设一记四川省绵阳市盐泉农业机械合作服务联社
[E B/O L].2011—11~18.htt p://w w w.am i e.a面.gov.cn/
nxt w ebf ream w or L/det ai l.j s p?art i cl el d=21793.
[9]四川省农业厅网站.开展“企社共建”共谋农机专业合
作社发展[EB/O L].2011—1l一21.ht t p://w w w.∞研.
gov.c n/z w gk/zw dt/201i l l/t20l l1102_29983.ht m l.[10]郑万发.加快发展山地农业机械化推动城乡统筹协调
发展[EB/O L].2011—11—20.ht tp://w w w.cq日cr i.gov.
en/det ai l.as p?pubI D=385411.
[11]刘更光,江治强.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原因与出路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2):7.
T he C ondi t i on and Pr act i c e of A gr i cul t ur a l M achi ner y Soci al i zed Se r vi c e O i l t he B a c kgr ound of C oor di nat i ng U r ban-r ur a l D e vel opm ent
—-Taki ng C hengdl u-C hongqi ng Econom i c Z one a s an E xam pl e
T i an O i an8‘o
(a.Econom i c a nd Soci al D evel opm ent R es e ar ch C e nt e r i n Thr ee G or ges R es er voi r A r e a;b.H i st or y and C ul t ur e C ol l ege,S out hw e st U ni ver si t y,C hongqi ng400715,C hi na)
A bst r a ct:A gr i cul t ur a l m ac hi ne r y s oci ali zed ser vi c e i s an eff ect i ve w ay of pr om ot i ng t he agr i cul t ur al m echani zat i on.O n t he bac kgr ound of coor di nat i ng ur ba n-r ur al devel opm ent i n s oci et y and econom y,C hengdu—C hongqi ng e conom i c zo ne i s
enga gi ng i n t he di ver s i f i ed pr act i ce of agri cul t ural m ac hi ner y s oci al i zed s er vi ce dur i ng t hi s ne w
era.Thi s pa pe r,t hr ough a n em pi r i cal i nves t i gat i on,anal ys es t he s i t uat i on and f unct i ons of t he agr i cul t ur al m ac hi ne r y s oci al i zed s er vi ce i n chengdu —ehongqi ng e conom i c zone,di s cus ses t he co ncr et e m et hod of t he di ver s i f yi ng agri cul t ur al m ac hi ne r y s oci ali zed s er vi ce,and ass er ts devel opm e nt t r end of m ut ual suppor t bet w ee n agr i cul t ur al m ac hi ner y s oci al i zed s er vi ce a nd coor di na t ed urban—-r ur al devel opm e nt.The pa pe r f ur t her put s f or w a r d cor r e spondi ng s ugges t i ons f or pr om ot i ng t he s oci al i zed s er vi ce f or嘲一‘cul t ur al m ac hi ne r y i n chengdl l u-chongqi ng e conom i c zone.
K ey w or ds:c oor di na t e ur ban and r ur al;agr i cul t ur al m ec hani zat i on;s oci al i zed s er vi ce;C he ngdu—C hongqi ng e conom i c Z n nP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