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加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
对这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2、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
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
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4、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对桌面压强大小相等 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相等
C.两液体密度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5、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6、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7、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
8、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9、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
10、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A.锥形瓶B.烧杯
C.量杯D.量筒
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2、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13、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14、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
1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___ 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
2、夏天的雨后,小草的叶子上有雨滴。
透过这些雨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叶子的叶脉。
这时,雨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镜”),看到的是叶脉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5、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
径迹(注意标出法线).
2、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
(4)小红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红的装置进行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
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的水透镜模拟晶状体,对近远视眼的成因进行探究.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小明先用水透镜甲探究正常眼的成像原理,如图丁所示. 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才可接收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若进一步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小明接下来应将甲更换为图_________中的水透镜进行对比实验.
(3)小明发现:分别用甲、乙、丙水透镜实验时,保持蜡烛到水透镜的距离不变,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水透镜.
(4)实验完毕,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他应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换成 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若将木块直接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求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2、小群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水底的物体匀速提升到空气中.他所用的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在空气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 N/kg.求:
(1)物体的重力及单个动滑轮的重力;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水底的深度及水对水底的压强;
(4)物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C
3、D
4、A
5、C
6、A
7、D
8、C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甲 2.05cm
2、凸透镜虚
3、小于等于
4、加速不是
5、凝华放出凝固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相反钩码的数量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将卡片从中间剪开能 A
2、左乙丙与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1N;(2)0.8g/cm3 (3) 400Pa
2、(1)680N;60N;(2)400 N;(3)1.5m;1.5×104 Pa;(4)1.7×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