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 第2专题《长亭送别》课堂作业(二)苏教版必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语文第2专题《长亭送别》课堂作业(二)苏教版必修5一、基础验收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晖(huī)惭怍(zuò)长吁(xū)金钏(chuàn)
B.机杼(zhù)蹙眉(cù)搵做(wèn)挣揣(chuài)
C.玉醅(pēi)狡黠(xiá)谂知(shěn)笑靥(yàn)
D.弃掷(zhì)蹉跎(cuō)不屑(xiè)霎时(shà)
2.下列各组词语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迍迍(行动迟缓的样子)破题儿(开始,起头)
弃掷(遗弃)靥儿(嘴边酒窝,这里指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装饰)
B.搵(用手指按)煞强如(远胜过)
谂知(熟知,深知)口占一绝(随口吟出一首绝句)
C.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赓(续作,酬和)
玉醅(美酒)泠泠(清澈)
D.栖迟(留恋,迷恋)只索(只好)
余荫(多余的荫凉)推整(假装整理)
3.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拟人)
B.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夸张)
C.“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拟人)
D.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借喻)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想到他们竟然为这么一点蝇头微利就做起违心的事来,实在不可思议。
B.食客们走后,客厅里杯盘狼藉,没有半小时收拾不干净。
C.我和王强从小就在一个班学习,我俩的成绩在班上一直举案齐眉。
D.长亭送别,崔莺莺面临着痛苦的考验,不管张君瑞能否金榜题名,对她来说都存在着被抛弃的可能。
5.《长亭送别》这折戏的矛盾焦点是()
A.张生急切上京应试,莺莺舍不得他离去。
B.老妇人催着张生上路,莺莺对老夫人的催促不满。
C.张生下决心“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莺莺怕他得中后“停妻再娶妻”。
D.老夫人看重门第、功名,莺莺看重爱情、婚姻。
6.下面有关于元杂剧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人。
他的杂剧代表作有《西厢记》。
《西厢记》的曲词华美,并有诗的意境。
作者常常结合剧情,在景物描绘中,构成抒情意味极浓的意境。
B.宾白、唱词(曲词)、科范(科介、介、科)是杂剧的三个构成成分。
唱词的格式较严格,每一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每一套曲子通押一韵。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由男主角主演的戏
称“末本”,由女主角主演的戏称“旦本”。
元杂剧男主角不称“生”,而称“末”。
京剧等戏曲则有生、旦、净、丑四大分行。
D.由于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汤显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所以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二、能力提升
阅读《西厢记》中的《赖婚》一折,完成7—9题。
这一折中,老夫人突如其来的悔婚行为使莺莺十分震惊,她悲愤交加——
[旦云]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
[乔牌儿]老夫人转关儿没定夺,哑谜儿怎猜破;黑阁落甜话儿将人和,请将来着人不快活。
[江水儿]佳人自来多命薄,秀才每从来懦。
闷杀没头鹅,撇下陪钱货;不争你不成亲呵,下场头那答儿发付我!
[殿前欢]恰才个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
若不是一封书将半万贼兵破,俺一家怎得存活。
他不想结姻缘想甚么?到如今难着莫(捉摸)。
老夫人谎到天来大;当日成也是您个母亲,今日败也是您个萧何。
[离亭宴带歇指煞]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昏邓邓黑海来深,白茫茫陆地来厚,碧悠悠青天来阔;太行山般高仰望,东洋海般深思渴。
毒害的恁么。
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
……
7.剧中人莺莺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有高深的文学修养,作者写她的语言就注意化用诗歌名句,请从上文中找出这样的名句。
;33748 83D4 菔f337235 9173 酳31962 7CDA 糚~30538 774A 睊28836 70A4 炤21330 5352 卒28390 6EE6 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