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丽水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八下·武威月考)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B . 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颗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 . 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呆板,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
D . 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 (2分) (2017七下·海南月考)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B .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C .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叫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D .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
3.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小的图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 . ③①②④⑥⑤
B . ③②①⑤④⑥
C . ②①⑤④⑥③
D . ②③①④⑥⑤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
4. (2分) (2018九上·金华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第一单元活动任务单: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不少诗歌,有过对“天上的街市”的(xiá)想,对“未选择的路”的怅(wǎng),对黄河“一泻万丈”的赞;还可能有过写诗的冲动,甚至已经体验过诗歌创作的快乐。
在此基础上,这个单元我们继续学习诗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áwǎng
________想怅________
(2)填入文中划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A . 颂
B . 讼
(3)划线字“创”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chuàn
B . chuàng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7八上·乌鲁木齐期末) 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________,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叹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6. (10分)(2011·苏州) 阅读下文,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将下面三个句子补充完整。
退思园内宅由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紧靠外宅的部分是一个具有“跑马楼”特征的庭院,它非常方便家人的起居活动,具有上通下达、一团和气的文化象征。
紧挨着“跑马楼”东侧的是另一个庭院,特别让我关注的是那个旱舫。
苏州古典园林里有很多“舫”的景观,如拙政园、怡园和狮子林里都有,一般都在水曲之处,或者在池岸之边,反正离不开水的相伴相随,因为那是“渔隐”的文化表征,也是“处江湖之远”的思想符号。
但是退思园内的旱舫,在庭院里而不是在池水中,这确实很少见。
那庭院的地面,用鹅卵石、砖瓦、碎石等铺设成非常平整而美丽的图案。
我觉得那应该可以比喻船的航行如履平地、前程似锦。
也许更为能够引发联想而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庭院内的东面,也就是那一条旱舫前面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一小块用石头和泥土垒起的高地,上面种有树木花草﹣﹣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岛屿。
我至今毫不犹豫地认为,那应该是主人内心希望看到近在咫尺且能很快安全到达的一处胜利彼岸的象征。
(1)
方便起居的“跑马楼”具有________的文化象征;
(2)
与水“绝缘”的旱舫具有________的比喻意味;
(3)
土石垒起的“岛屿”象征着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7. (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淮村兵后①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释】①南宋时,金兵曾一再侵占淮河地区。
戴复古,宋代诗人。
(1)
诗中“无主”、“茫茫”两词起到什么作用?用了什么手法?
(2)
诗题是“兵后”,全篇却以写景为主,没有一个“兵”字。
诗人借助这些景物想要突出的诗歌主旨是什么?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8. (16分) (2019七下·邹平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
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
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
”羿容无定色,气战②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
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太傅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太傅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
人能遗③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
【注】①羿:后羿,传说中的射箭能手。
②战:颤抖,急促。
③遗:抛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但微颔之__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
③径寸之的________
④去其万金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三处)。
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②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4)【甲】文在描述卖油翁酌油的过程时,运用了取、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动词,准确生动地展示了他精湛的技艺,充分说明了________的道理。
(5)【乙】文中后羿连射不中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9. (20分)小说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模特
苏立华
莫老汉已七十有余,岁数大了,做不动活了。
儿媳妇粉花冲着家里那头老牛喊,光吃不干活,养你干啥。
①一旁觅食的鸡鸭惊得满院子乱飞。
莫老汉就在一旁默默地流泪,他知道那是指桑骂槐。
儿子栓柱蹲在墙根端着一碗稀饭,依旧埋头唏留唏留地喝,并不停。
莫老汉只有栓柱这一个孩子,老伴去得早,是莫老汉一人含辛茹苦地把栓柱拉扯大的。
那时莫老汉劳作了一天,晚上就把栓柱搂在怀里。
问栓柱,栓崽,爹将来老了不能动了,你养活爹不?
当然了爹,俺要让你享清福哩。
栓柱摸着爹的胡子。
②蛙声四起,像是夜的鼓点,催得莫老汉心里乐开了花。
如今帮儿子盖了房,娶了媳妇,有了孙子。
自己却成了前墙角那个没用的石碾,遗弃在一边。
莫老汉下了狠心,决定到省城拾破烂去。
他没想过挣多少钱,他只想活个清净。
走时,偷偷地抱着小孙子亲了又亲,他不敢让儿媳妇粉花看见,粉花从来不让他亲孙子。
小孙子哇地一下哭了,莫老汉忍着泪水离开了家。
来到省城,莫老汉白天收集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塑料袋,攒多了然后去废品收购站卖,晚上就睡在一个废旧的空房子里。
日子虽苦,莫老汉却也过得心爽。
只是夜里做梦会梦见孙子,醒来两眼都是泪。
想着孙子,他就想着多收两个易拉罐,三个易拉罐就是村里小卖部的一块口香糖。
那天,他见一个背着画夹的女孩手里拿着一罐喝完的饮料,为了那个易拉罐,他跟着女孩走了两里多路。
女孩发现了莫老汉,惊奇地盯着他端详,莫老汉有些心慌,说,我、我只是想要你手里的那个易拉罐呃。
女孩说,大爷,可以为你画张像吗,很快的?看得出女孩怕莫老汉不同意。
行,那你手里的易拉罐给我行吗?莫老汉有个要求。
莫老汉按照女孩子要求摆了个动作,很快女孩画完了画。
得到那个易拉罐,莫老汉满心欢喜。
没想女孩还掏出十元,说是他应得的酬劳,莫老汉指了指她手里的易拉罐,说什么也不要。
莫老汉是个爱干净的人,衣服虽旧,但也整洁。
他那把胡子从年轻时蓄到现在,足有半尺多长,银须飘飘。
快攒到五百元了,莫老汉准备一起给小孙子寄回家去。
他不怪栓柱,栓柱在家也不容易哩,他想。
第二天,没想到莫老汉又碰到了那个女孩。
女孩说,大爷,你跟我去我们美院做专职模特好吗?
莫老汉听说过模特,但没想自己也能当模特。
莫老汉向后侧了侧身子,头摇得像拨弄鼓。
不过莫老汉最后还是跟着女孩去了美院,他想看看文化人生活的地方。
美院的老师十分欣赏莫老汉,他们说莫老汉的胡子非常有个性,肤色健康,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是个难得的好模特。
在美院环境好,挣得也多,比拾破烂强多了。
莫老汉就尽心尽力地做模特,一个动作摆上两三个小时,莫老汉也不觉得累。
做模特之余,帮学校打扫卫生。
有了两千元存款时,莫老汉全部把它寄回了家里。
儿媳妇粉花惊得直咂舌,也非要跟着栓柱一起找莫老汉去省城打工不可。
他们来到美院,粉花看到莫老汉做着如此清闲的活就能挣不少钱,很是眼馋。
经不起他们的死磨硬泡,莫老汉答应他们和美院的老师说说。
美院的老师看了看他们,摇摇头。
抹了口红的粉花问,为什么孩儿他爷行,我们就不行?
美院老师说,你们不美。
粉花说,俺咋就不美了,俺不比他年轻好看哩?
栓柱在一旁扯了扯粉花的袖子,粉花甩了栓柱的手。
她想不明白。
城里别的活粉花嫌太累,就和栓柱回了家。
莫老汉依旧做他的模特,③那时莫老汉就能听见村头的蛙声和蝉鸣,一脸安详。
(1)
阅读全文,在横线上把莫老汉的遭遇补充完整。
→离家到城里捡破烂→→被推荐到美院作模特
(2)
美院的老师说栓柱夫妇不美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不美还有什么原因?
(3)
儿媳妇粉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分析性格特征)
(4)
小说主要利用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但环境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文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你分别说出文中三处划横线句的作用。
①
②
③
10. (25分) (2018八上·阜阳月考)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父与女(张秀亚)
①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
②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
③他着了件灰绸的皮袍。
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便知是家乡的出品。
④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
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
⑤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
⑥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
⑦“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面前,又摆到我的手上。
呵,那被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⑧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
”
⑨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
⑩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忽地一把拉住了我:“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地,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爸,车要开了。
”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⑪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
但是,父亲却在那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英雄了。
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
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地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解去围巾的颈际。
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我那围巾上,自父亲颈际带来的雪花,开始消融。
我那双手,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
⑫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花……
(选自张秀亚《种花记》,有删改)
(1)文章写了哪两件关于父爱的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多次出现对“下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其妙处,做简要的赏析。
A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温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
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
(4)文章开头说“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为什么这个故事让作者终生难忘?文章结尾作者珍藏这条“黑毛绳的围巾”的举动又有什么作用?
(5)在我们青春成长的故事里,有无知也有叛逆,我们懵懂着,不曾体会父母的心,却常常在错失了以后才追悔莫及。
在你的成长中,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件事,至今令你懊恼着?请你用优美的、饱含深情的文字加以叙述。
八、作文 (共1题;共1分)
11. (1分)请以“那一天,我与___________相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
4-1、
4-2、
4-3、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5-1、
5-2、
5-3、
5-4、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6-1、
6-2、
6-3、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7-1、
7-2、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8-1、
8-2、
8-3、
8-4、
8-5、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0-5、
八、作文 (共1题;共1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