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601-20井钻具落井事故报告
矿山事故报告样板

矿山事故报告摘要本文对发生在某矿山的一起事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事故发生在2022年3月15日,造成了4人死亡和8人受伤。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确定了事故的原因和可能的防范措施。
引言矿山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件,它不仅给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矿山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事故背景该矿山位于偏远地区,主要开采铁矿石。
事故发生在2022年3月15日的早上8点左右。
当时,有12名工人在井下进行作业。
突然,一起爆炸发生,造成了4人死亡和8人受伤。
事故调查为了了解事故的原因,我们组织了一支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详细勘察,并采访了事故目击者和幸存者。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电路故障:事故发生时,现场的电路出现了故障,导致了爆炸的发生。
电路故障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老旧设备和不及时维护所导致的。
2.煤尘积聚:事故现场存在大量的煤尘积聚,这使得爆炸的威力更大。
煤尘积聚可能是由于不及时清理和管理煤尘所导致的。
3.安全意识不足:一些工人在事故发生前没有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这导致了更严重的伤亡情况。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防范措施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1.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矿山应该建立定期检查设备的制度,并及时维护老旧设备,以预防电路故障的发生。
2.清理和管理煤尘:矿山应该定期清理煤尘,并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防止煤尘积聚。
这包括使用合适的清扫工具和采取湿式清洁方法。
3.加强安全培训:矿山应该为所有工人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增强安全意识。
4.建立事故报告和学习机制:矿山应该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学习机制,对每起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安全管理。
结论通过对该矿山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确定了事故的原因和可能的防范措施。
《钻井事故报告》

《钻井事故报告》潘建生1、基本情况井号:xx负责项目部:xx项目经理:xx机组:xx机组机长:xx事故发生时间:xx年1月2日事故结束时间:xx年1月23日事故发生井深:840.05m事故地层:三叠纪事故类别:井下事故事故类型:卡埋钻钻具情况:56立根:771.25m1钻杆小根:4.73m1岩心管:5.95m4钻铤:53.12m钻具全长:841.75m品字钻头2、事故发生经过xx年1月2日23点40分左右,进尺缓慢、滑车、爬车,钻具转动困难,下河砂,准备起钻。
次日凌晨10分,水泵压力正常,循环正常,上提最大拉力60kn,无效,钻头位置840.05m,上报上级部门,3日早上换循环液,开始泵压有点高,冲孔一小时左右,试提钻,上提拉力80kn,无效,最后钻具从井下拉断,拉力将近3kn,只有将近30立根未掉井下。
3、事故原因分析井塌卡钻沉沙卡钻欠尺寸井眼卡钻井塌卡钻的可能性比较的大。
首先井塌卡钻在吸水膨胀的泥、页岩,胶结不好的砾岩、砂岩等地层,或在钻进或划井眼过程中发生得较多。
主要原因是由于钻井液的失水量大,浸泡地层的时间长,钻井液密度小,或起钻未及时灌钻井液以及抽吸作用使井壁产生坍塌而造成卡钻。
一般在严重井塌之前,先有大块泥饼和小块地层脱落,下钻时不能到底。
其次是可能遇到易破碎带地层,比如裂缝发育较复杂完好的灰岩,容易破碎坍塌,造成卡钻事故。
沉沙卡钻也有可能,一般用清水钻进或用粘度小、切力低的钻井液钻进时,由于其悬浮岩屑的能力差,稍一停泵岩屑就会下沉,停泵时间越长,沉砂量就越多,尤其是在钻速较快时更是如此,严重时就可能造成下沉的岩屑堵死环空、埋住钻头与部分钻具,形成卡钻。
此时若开泵过猛还会憋漏地层,或卡的更紧。
沉砂卡钻的表现是:接单根或起钻卸开立柱后,钻井液倒返甚至喷势很大,重新开泵循环,泵压很高或憋泵,上提遇卡,下放遇阻且钻具的上提或下放越来越困难,转动时阻力很大甚至不能转动。
欠尺寸井眼卡钻可能性小些,如果钻头在井下过量磨损,就可以形成欠尺寸井眼。
HSE高空坠落事故案例及分析

“5.26”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事故来源关于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70016钻井队“5.26”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决定。
二、事故经过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2008年5月26日16时02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简称塔二堪)70016钻井队在哈得22井进行二层平台指梁盖板拆除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三、事故分析处理(一)杨忠英,70016钻井队场地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拆卸指梁盖板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够,违反操作规程和登高作业的相关规定,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因在事故中死亡,故不予追究责任。
(二)尤剑威,70016钻井队外钳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带领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尤剑威进行内部处理。
(三)罗秋明,70016钻井队当班司钻。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司钻作业;作为当班班组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违反规定擅自安排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严,存在违章指挥现象;对在施工过程中的“三违”现象处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罗秋明进行内部处理。
(四)刘明刚,70016钻井队平台经理。
作为井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无安全资格证,没有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对钻井队的作业人员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检查不够,未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塔二勘对刘明刚进行内部处理。
(五)贾文杰,塔二勘质量安全环保部部长。
煤矿安全事故曝光报告

煤矿安全事故曝光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煤矿生产安全监察的要求,我向您详细汇报我单位近期发生的一起煤矿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时间为2021年5月15日的晚上9点,地点位于我单位的二井。
当时,正值晚班,共有80名员工在井下作业。
突然之间,由于井下通风系统失灵,导致井下大量瓦斯聚集,形成高浓度的有毒气体。
一名员工不慎使用明火引发了瓦斯爆炸,造成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立即组织事故抢救、伤员救治及疏散,同时及时报告了上级安监部门。
经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当晚12点,所有的员工已经被成功救出井上。
经初步核实,此次事故共造成13名员工因爆炸受伤,其中3人伤势较重,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目前伤情稳定。
事故发生当晚,我们也进行了紧急的瓦斯排放工作,以降低井下瓦斯浓度,确保井下再次作业的安全。
事故发生后,我们迅速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勘查与分析。
通过初步调查,我们得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
首先,井下通风系统出现了故障,管道堵塞导致了瓦斯聚集。
其次,矿工在通风系统失效的情况下,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未按规定使用安全灭火设备。
最后,矿方缺乏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得员工在面对危险时没有正确的应对措施。
为了解决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井下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再次,加强对瓦斯检测仪器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此外,我们也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加大安全监察力度,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综上所述,我单位自上级通知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救援人员全部安全脱困,受伤人员得到及时的治疗。
同时,我们已经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希望领导能够重视此次事故,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确保煤矿安全。
钻探事故分析报告

钻探生产事故分析报告一、事故经过2018年6月21日晚11点40分,公司钻井二队在施工瓦斯抽采井的过程中发生了钻铤丝扣断裂事故,造成空气潜孔锤钻头遗落井内,处理井内钻头耗时2天。
该井设计井深632m,二开井径215.9mm,使用空气潜孔锤钻头钻进至604.22m时,当班班长察觉井内潜孔锤工作不正常,立即向井队队长报告。
井队队长查看了车载钻机各类仪表,仪表均显示正常,空压机管线二级压力正常,但无锤头工作钻进振动感。
井队队长判断锤体或锤头脱落,立即安排当班作业人员上杆检查钻具,当时井内钻具组合为63根Φ114钻杆+变径接头+3根Φ159钻铤+双母变径接头+Φ215.9潜孔锤钻头(总长606.22m),机上余尺0.8m。
6月22日凌晨4点上完杆后发现,最下面一根钻铤的下接手断裂,双母变径接头+Φ215.9潜孔锤钻头(总长2.2m)遗落孔内。
图一事故钻具接头断裂情况事故发生后,井队队长向钻探工程部和安全部上报了井内事故情况。
经分析后决定,采用下Φ89细丝公锥处理孔内潜孔锤,经过两天处理,6月23日晚8点顺利将孔内事故钻具(双母变径接头+Φ215.9潜孔锤钻头)处理上来。
二、事故原因1、由于今年工程量多,现场钻具使用时间长,抗疲劳强度降低,钻井队未加强对现场钻具的检查力度;2、公司未建立钻具使用管理制度,未明确各类型钻具的使用时长及维修、保养、淘汰标准,部分质量已不满足施工要求的钻具仍在现场使用。
三、事故定损本次事故共造成一根钻铤损坏,需重新车丝扣,加工费及运输费约1000元;处理事故共耗时两天,多消耗1吨柴油,费用约6000元;处理事故期间人员工资约3000元。
因此该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共计10000余元。
四、防范措施1、加大钻具的检查力度,严格落实金源煤层气公司《钻探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中钻具检查制度“四检查、三不准、两准备”,并做好检查记录;2、建立钻具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钻具的使用要求;制定各类钻具使用时长及维修、保养、淘汰标准,施工现场的钻具使用严格按照标准执行;3、聘请专业机构对公司现有钻具进行整体评估,对已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的钻具及时进行维护和淘汰。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二)二OO七年一月目录一、××井挤水泥固油管事故二、××井套铣筒卡钻事故三、××井试井钢丝及油管落井事故四、××井深井泵衬套落井事故五、××井铅模卡钻事故六、××井管串喷出地面事故七、××井铣锥除垢卡钻事故八、维修检泵井返工案例剖析××井活塞通不过封隔器检泵返工案例××井管式泵倒下返工案例××井油管漏失返工案例××井抽油杆被磁化返工案例九、作业现场着火案例剖析案例一:××井静电引起着火案例案例二:××井清蜡剂着火案例一、某井挤水泥固油管事故某井为光油管挤水泥钻具,作业队按设计要求替完水泥浆后即开始挤,最高压力达25MPa,挤完后上提管串欲反洗井就已卡死,此时,从配水泥浆起时未超过水泥浆的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为1小时25分,作业用的水和水泥均合格)。
<一>、原因分析高压下挤水泥会缩短水泥初凝时间,泵压25MPa加液柱压力16MPa,则作用于井底的压力为41MPa之多,再加温度高,水质变化,水泥浆初凝时间缩短一半多。
附:压力变化对水泥初凝时间的影响表。
压力变化对水泥初凝时间的影响表此外,打水泥固死油管的事故原因有五:一是整个作业过程因设备或生产组织不当致使作业时间超过水泥浆的初凝时间;二是井下管串因故脱落造成落井油管固死;三是套管破损光油管挤水泥时水泥浆上返进入破漏段;四是带上封挤水泥时因管外串通或下带直嘴孔径过大,故嘴损压力小致使封隔器座封不严导致水泥浆上串到封隔器以上;五是油管本身有破裂之处造成液体分流加之油管未起出水泥浆外。
本井属第六种原因,既当地面加压25MPa时,井底压力相当于41MPa,故水泥浆初凝时间缩短55%左右,加之井下管串未提出水泥面,故而造成水泥固死油管的事故。
钻具落井事故汇报1108

事故原因分析
• 按照《事故根源综合分析表》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按照《事故根源综合分析表》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一).直接原因
类别 项目 遵守工作 程序 分项 其它因素 (1(1-11) 设备使用欠妥 (2(2-1) 注意力分散 (4(4-2) 具体行为 未按正常程序操作煎切闸 板防喷器 在钻具已下入井内的情况 下操作BOP BOP剪切闸板 下操作BOP剪切闸板 操作人员忽略井内已下入 钻具, 钻具,而关闭剪切闸板
6
现场采取措施
稳定现场钻台人员情绪,保证下步作业安全; 立即通知钻井监督、高级队长、安全监督,到达现场对事 故进行调查取证,并针对下步作业采取相应措施; 起出钻具观察落鱼鱼顶情况,计算落鱼长度; 通知在家休班的队长提前出海,顶替当班队长,以保证平 台队伍的稳定; 强调在岗时安全责任心,重大关键作业要注意相互监督与 提醒; 对其它班组人员进行提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0
• 对此事给各位领导、同仁带 对此事给各位领导、 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 我们一定会努力做得更好! 我们一定会努力做得更好!
21
技术水平 缺乏技术指导 (6-4) )
12
纠正预防措施
1.平台班组召开专题安全会,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讨论, 1.平台班组召开专题安全会,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讨论,挖 平台班组召开专题安全会 掘事故原因,制定班组预防措施,举一反三, 掘事故原因,制定班组预防措施,举一反三,杜绝类似事 故再次发生。 故再次发生。 2.完善钻具组合作业的JSA并传达给平台钻井班各成员 完善钻具组合作业的JSA并传达给平台钻井班各成员, 2.完善钻具组合作业的JSA并传达给平台钻井班各成员,并 与此次事故报告一起张贴于小班会议室, 与此次事故报告一起张贴于小班会议室,要求每位员工必 须切实执行好,队长和安全监督监管好; 须切实执行好,队长和安全监督监管好; 3.平台相关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加强对关键点、 平台相关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平台相关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关键点、关键位 置的把关。 置的把关。 4.建立 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操作BOP 建立、 BOP前 4.建立、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操作BOP前,除应 急情况外,钻井队长与司钻要相互确认签字, 急情况外,钻井队长与司钻要相互确认签字,方可操作防喷 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器,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井下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报告(一)

合用文档井下作业典型事故事例分析(一)二 OO七年一月目录一、××井分求管串卡钻事故二、××井油管落井事故三、××井钻杆落井事故四、××井通井规卡钻事故五、××井测井电缆卡钻事故六、××井分注管串错下事故七、××井压裂卡钻事故八、××井清除抽子卡油管落井事故九、××井油管爆炸事故前言在历年的井下作业中,或多或少出现过不同样种类的质量事故,给单位整体效益带来了不同样程度的影响。
为了预防近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有必要分析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原因,总结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事例》采集整理了近三十年来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井下作业工程质量事故实例,经过对这些实例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今后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减少或杜绝近似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处井下作业的竟争力拥有必然的指导意义。
事例表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亲密结合井下作业生产本质,总结了井下作业工程质量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二是每个事例都拥有独立性、代表性;三是对今后井下作业过程中防范近似事故的发生拥有必然的可鉴性。
一、××井分求管串卡钻事故<一>静态资料完井日期: 2003 年 9 月 27 日、人工井底 :1926.10m 、套补距 :2.5m 、套管外径 : Φ、内径 : Φ、套管深度、水泥返高。
压裂层位长 4+5,油层段: 1818—1824.8m 1824.8 — 1829.9m ,射孔段: 1821.0 —,采用SYD-102-127 弹射孔,孔密32 孔 / 米。
××井分求管串遇卡前后表示图分求表示图遇卡后表示图花管沉砂轨封母堵长 4+5长 4+51825.0 m1825.0 m花管轨封长 61长 61母堵<二>事故过程分求管串卡钻2003 年 11 月 26 日压裂长 61层后下入分求钻具,结构为母堵+油管 1 根+Y211-114 轨封 1 个 +变径接头+ф62mm花管 1 个+油管191 根至井口。
井卡钻事故报告

井卡钻事故报告井卡钻事故报告事件概述:2019年6月,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石油公司在一口深度约1.5万英尺的井眼中使用了井卡钻进行石油采掘,突然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在井卡钻使用期间,钻机出现异常,贫注(未搜集到可供处理的原始数据)几乎顿时失去了控制,因此井卡钻的钻头卡在井眼中,导致井眼堵塞并造成了严重的钻井事故。
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闭钻机、在事故现场建立安全区并向上级汇报等,但事故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包括井眼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调查及判定:石油公司发动全力进行调查,前往事故现场的技术人员对井卡钻和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同时派出一个专门的调查组。
此外,州立机构和监管机构也迅速介入,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查、评估和调查,以确定事故的风险性和影响范围。
调查显示,井卡钻的使用是根据该设备的经验性知识和生产指导手册操作的,此外,监管机构也在前期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并认为该设备可以安全地使用。
然而,事故发生后,井卡钻设备缺乏自动关断功能,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此类设备的使用技术和操作规程,也没有足够的技能来处理井卡钻的故障,导致事态的发展失控。
调查还发现,井卡钻使用期间,样本和数据库的管理不够严格,没有时刻记录和备份原始数据以确保其完整性。
因此,在事故发生之后,很难确定事件的确切情况和原因。
建议和改进方案:针对此次事故,石油公司、监管机构和州立机构一同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改进方案,以促进未来类似事故的预防性控制。
石油公司建议,在使用井卡钻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的严格遵守,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
此外,钻机技术人员和现场监管机构根据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应调整井卡钻的技术和规程,使其更加适合地应对突发情况和未知情况。
监管机构建议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石油公司根据规范和标准操作,并监督设备更新、技术更新以及相关培训的及时跟进。
州立机构认为必须完善政府监管管理机制,推进技术进步,加强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确保洛矶山脉地区的石油采空区域能更好地保护住宅区和公共设施,减少人、财和环境损失。
XX井卡钻事故报告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XX井卡钻事故报告
XX井卡钻事故报告
一、事故发生经过:
XX井目前井深5746.60米,于20XX年12月9日10:00--15:00短起下钻22柱,起至井深5100米,起下基本正常。
15:00-23:00循环钻井液,23:00起钻,12月10日4:00起钻至42柱下单根有遇卡现象,经活动42柱正常,卸掉42柱起43柱时上提遇卡,下放遇阻,钻具原悬重1600KN,据司钻反映最大上提超过原悬重300 KN,上提至悬重1900 KN,5:00接方钻杆开泵正常,活动钻具上提1800 KN,下放600 KN,经多次上提下放转动仍无法解卡。
最多上提2200KN,下放至400KN.钻头位置4534.41米,计算卡点位置为4121米。
层位吐谷鲁群,岩性为砂泥岩互层,电测井径8.9-9.2吋。
目前循环、活动钻具。
二、井下钻具结构:
Φ215.9mmHJ537GK+(430*4A10)+ Φ158.8mm钻铤14根+(4A11*410)+Φ127加重钻杆21根+Φ127钻杆
三、钻井液性能:
密度1.85g/cm3 ,粘度180s,表观粘度101 mPaS,塑性粘度65 mPaS,屈服值36Pa,切力21/41Pa,API失水3.5 Ml ,HTHP失水8Ml,坂含62%。
XXXXX钻井队
现场监督:
XXXX年XX月XX日。
钻具断落事故实例

钻具断落事故实例例一长庆油田SH-108井1.基础资料(1) 表层套管:φ273mm,下深450.76m。
(2) 裸眼:钻头直径φ241.3mm,钻深2226.34m。
(3) 钻具结构:φ241.3mm钻头+φ219mm随钻打捞杯+φ177.8mm钻铤187.50m+φ127mm钻杆。
(4) 钻井液性能:密度1.05g/cm3,粘度24s,滤失量14ml,pH 12。
(5) 钻进参数:钻压220kN,转速66r/min,排量31L/s,泵压19.5MPa。
2.事故发生经过钻至井深2226.34m,•悬重780kN,泵压由19.5MPa降为18.5MPa,怀疑钻具有问题,随起钻检查。
起至井深450m时,•突然遇阻,•钻具被拉断,•吊卡弹开,两截钻具都顿入井内,落鱼总长为466.73m,计算鱼顶深度应为1759.61m。
3.事故处理过程(1) 下钻头探鱼顶,实探鱼顶为1763.42m,比计算鱼顶深3.81m。
(2) 下安全接头、震击器、加速器对扣,在1763.42m对扣成功。
但开泵憋到19MPa不通,在震击力500~700kN的范围内震击25次无效。
以后在悬重400~1400kN的范围内活动钻具,结果钻具拉断,悬重由450kN 上升至520kN,起出落鱼269.20m,发现钻杆在母接头以下0.5m处剌坏,剌缝周长90mm。
鱼顶应为2032.62m。
(3) 下钻头通井,在井深2032.56m碰到鱼顶。
(4) 下φ219mm套铣筒,套铣至2037.26m,突然无进尺,钻井液槽中发现有铁屑,起钻后,铣鞋铣齿全部磨光。
(5) 下φ219mm卡瓦打捞筒打捞,提至1500~1600kN,无效,退出打捞筒。
(6)再用φ219mm套铣筒套铣,连续用了四只铣鞋,总计进尺只有1.53m。
(7) 下左旋螺纹母锥倒扣,滑脱。
(8) 下φ219mm卡瓦打捞筒带震击器打捞,震击力300~500kN,震击25次,无效。
(9) 再下φ219mm套铣筒套铣,连续用了三只铣鞋,累计进尺只有4.99m。
钻井事故案例

荷重.造成钻具先期损坏。
处理经过
1. 下5”公锥造扣,提到120吨滑扣,重复造扣,提40吨 滑扣。 2. 下公锥造扣,提到80吨,倒扣,起钻.起到离转盘面4 米,公锥脱扣。 3. 下公锥造扣,倒开后悬重80吨起钻完,与公锥相连的
5”钻杆母扣涨大32mm.井下落鱼:107.69米。
4. 下震击器带8”钻铤对扣,捞获8”钻铤3根,第三根钻 铤公扣掉1/2,落鱼为:80.48米。
钻井事故案例
英深1井键槽卡钻事故
基础资料
地区:英吉沙构造,时间:2004.8.28 9 5/8″*4700.70,井深6318.71m 钻进参数:钻压80-100KN、转速90-100rpm、排量18l/s。
钻井液相对密度:2.33
事故发生经过
钻进中蹩停转盘,在220-120t范围内上提下放活动钻具,提至原悬重 148t转动转盘恢复正常,划眼到底,钻进至井深6318.71m,钻进中 蹩停转盘,在270-120t范围内上提下放活动钻具,原悬重148t,转动转盘 无效,卡死。
三.处理经过
12.
换方钻杆,接φ118mm大头反扣公锥,5"反扣单杆下钻至鱼顶,循环 冲洗鱼头,造扣,起钻未获。
13.
换5"反扣公锥下钻至鱼顶,反复多次造扣无效,公锥滑扣,起钻完,
起出5"公锥滑扣处磨φ84*L65mm。
14.
下入端部φ126大头反扣公锥,原悬重360KN压至280KN转20圈倒
开,上提悬重增加不明显。起钻完(大头公锥滑扣)
一.基础数据
地层:J,岩性:含砾粉砂岩
当时密度:1.53,粘度46S,挂卡严重,9 5/8″套 管*4599.73
二.发生经过
钻井事故案例

在3838~3818m井段进行倒划眼,反复上提下放活动(60~180吨),畅通后起出钻具。
卡钻的原因:井内有键槽,起钻中途钻具进入键槽内卡钻。
经验教训
塔中471C井遇卡后,由于及时进行倒划眼,没有一味大吨位上提钻具,很快解除了卡钻,避免了迪那201井、窿108井和砂新1井那样的情况发生。
5
事故发生经过
处理经过
2001年8月8日22:00~9日9:00上下活动钻具无效(活动范围80吨~200吨),正转12圈全回,循环正常(其中2:00~2:15替入1.40g/cm3、FV120s高粘钻井液30m3,未见大量岩屑返出。8月9日泡解卡剂18m3,间断活动钻具(80~240吨)无效,在悬重145~155吨之间多次正转15圈全回。替入1.40g/cm3、FV130s高粘钻井液30m3,返出大量岩屑(2.5~3m3,全为钻屑,无井壁掉块),接地面下击器。下击25次无效(地面震击器坏),上下活动钻具(80~180吨)无效。8月10日替入解卡剂12m3,上下活动钻具(40~200吨)无效,在悬重145~155吨之间多次正转13~19圈全回,循环未见解卡剂返出。8月11日替入1.40g/cm3、FV120s高粘钻井液15m3后,泡解卡剂25m3,间断活动钻具(30~180吨)无效,地面下击器下击25次无效,上下活动钻具(30~180吨)无效,地面下击器下击50次无效(倒出),上下活动钻具(30~280吨)无效,上提钻具至悬重258吨循环,悬重无变化。8月12日下打捞工具捞出钻具内测斜钢丝绳1210m,四次下爆炸杆引爆均未成功,上提至悬重155吨后倒扣,悬重下降至60吨,后下钻对扣成功。8月16日循环间断活动时解卡(40~190吨),8月17日倒划眼至井深2720m后恢复正常。
7
钻井卡钻事故原因以及案例

(1)键槽卡钻:多发生在硬地层中,井斜或方位变化大,形成了狗腿的地方。钻进时,钻柱紧靠狗腿段旋转,起下钻时钻柱在狗腿井段上下拉刮,在井壁上磨出一条键槽,起钻时钻头拉入键槽底部被卡住。
键槽卡钻特征是下钻不遇阻,钻进正常,泵压也正常,但起钻到狗腿处常遇卡。随着井深的增加而愈加严重;能下放但不能上提,严重时可能卡死。
(6)处理过程
主要采取上下活动钻具(上提力最大至1200kN,下放至140 kN,原悬重660 kN),配合空气和泡沫循环方式(注气量45.3 m3/min,基液注入量3.15L/s,泡沫体积分数为1.0%,注气压力5.4 MPa)处理卡钻,无法解卡,并且井口无返出。当上提力由600 kN下放至120 kN后再次上提时悬重突然降至140 kN,初步判断井下钻具断裂。起钻后发现加重钻杆上部第一根55127.0 mm钻杆本体断裂,加重钻杆以下钻具全部落井。
(1)地质情况
Abyed-2井钻遇的地层比较复杂,存在多套压力系统,所处构造为玛格拉夫一劳达构造带西北部的阿马金1号圈闭,主目的层为萨尔组、内法组和休库拉组地层,次目的层为萨巴塔因组和密穆组地层。该井地表为第三系裂缝发育的乌姆拉杜马组灰岩地层,下部为连通性好的穆卡拉组砂岩地层;穆卡拉组与哈施亚特组地层的交界面存在风化壳,易发生恶性漏失;穆卡拉组地层上部的泥岩段易缩径;哈
预防键槽卡钻的发生,首先得确保井眼质量,避免出现大斜度狗腿段;起钻时或再次下钻时应在键槽井段反复划眼,及时破坏键槽,并在起钻到键槽井段时要低速慢起,平稳操作,严禁使用高速起钻。
(2)沉砂卡钻:在使用粘度小、切力小的钻井液钻进时,由于其悬浮携带岩屑的能力差,稍一停泵岩屑就会沉下来,停泵时间越长,沉砂就越多,严重时可能造成下沉的岩砂堵死环空,埋住钻头与部分钻柱,形成卡钻。此时若开泵过猛还会憋漏地层,或卡的更紧。
单吊环致钻具落井事故分析

二、事故原因
三、防范措施
1.认真落实干部值班制度,强化监督。干 部值班到岗位,加强员工对操作规程、作业标 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培养员工规范的作业 行为。 2.加强操作技术培训,严格执行起下钻操 作程序。 3.合理选用吊环吊卡工具组合。 4.推广使用新型防脱吊卡。
谢
谢
二、事故主要原因
(一)副司钻误操作,未执行《石油钻井 司钻》“钻井司钻安全操作技术”中起钻操作程 序及安全要求,在未得到井口作业人员确认的 情况下,即上提游车造成单吊环起钻,致使钻 杆折断。 (二)吊环与吊卡不匹配,350T吊环配合 使用150T吊卡,吊耳与吊环间隙仅为13mm(吊 卡开口尺寸86mm,吊环直径¢73mm),增大了 挂吊环难度。
单吊环致钻具落井 事故分析
装备处பைடு நூலகம்
一、事故经过
2012年2月10日,**钻探公司50***队在完钻后 通井过程中,21:40副司钻接替司钻操作。22:00起 至1792.55m,外钳工将外钳一侧吊环下耳推进吊卡 吊耳内并插好保险销,与此同时,内钳工也将内钳 一侧吊环下耳向吊卡吊耳内推进,当吊环下耳刚进 入吊卡吊耳开口,还未到位时,副司钻误以为内钳 工已插好保险销,就上起游车,致使内侧吊环滑脱, 形成外单侧吊环上提悬重245.4KN,上提距离60cm, 导致钻具从第186根¢60.3mm钻杆距母接头顶端 0.46m处折断,下部1792.55m钻具落入井内,落鱼 顶部井深1719.46m。
钻井事故典型案例

钻井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二勘钻井公司)2004年5月31日目录钻井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1)编绪 (1)一、卡钻事故 (2)1、迪那201井卡钻 (2)2、窿108井卡钻 (4)3、砂新1井卡钻 (6)4、塔中471C井遇卡处理 (8)5、沙96井卡钻 (8)6、哈德4-16H井卡钻 (9)7、轮古13井卡钻 (10)8、轮古13井卡钻 (11)9、塔中41X1井卡钻 (12)10、大北2井卡钻导致侧钻 (13)11、哈得4-25H井卡钻事故 (15)12、TZ40-H7井卡钻 (17)13、YH7—H1井卡钻 (19)14、YH7—H1井卡钻 (19)15、TZ68井垮塌卡钻导致侧钻 (20)二、钻头事故 (22)1、塔中41井掉牙轮 (22)2、塔中41X1井掉牙轮 (23)3、塔中67井钻头巴掌断 (24)4、哈得4-25H掉牙轮事故 (25)5、哈得4-46井掉牙轮事故 (26)6、TZ40—H3井钻头从井壁掉至井底 (27)三、钻具事故 (28)1、迪那201井断钻具 (28)2、轮古13井断钻具 (31)3、哈得4—25H井断钻具事故 (32)4、HD4—29H钻具接头事故 (34)5、YH7—H1井钻具事故 (35)6、TZ62井钻具事故 (37)7、TZ40—H7井钻具事故 (38)8、TK226井钻具事故 (39)9、LG202井钻具事故 (46)10、TZ68井划眼钻具倒扣导致侧钻 (48)11、TZ68井侧钻期间断钻具事故 (53)四、测井事故 (54)1、轮古13井卡电缆 (54)2、轮古13井断电缆 (55)3、塔中41X1井卡电测仪器 (56)4、哈得4-25H井电测仪器落井事故 (56)5、哈得4-46井卡电测仪及断电缆事故 (58)6、红旗1—1井电测仪扶正弹簧片掉井 (60)7、YH7—H1井多点仪掉井 (61)五、填井纠斜侧钻 (61)1、轮古13井填井纠斜 (61)2、塔中67井填井纠斜 (62)3、轮古42井填井纠斜 (63)4、哈德4-16H井填井侧钻 (63)5、YH7—H1井侧钻期间三次卡钻情况 (65)六、固井复杂引发事故 (67)1、轮古42井表层套管固井复杂 (67)2、轮古42井7 套管固井复杂 (68)3、YH7—H1井挤水泥事故 (69)4、YH7—H1井挤水泥事故 (71)七、井漏.井塌 (76)1、油南1井井漏 (76)2、大北2井井漏 (77)3、迪那201井井漏 (77)4、轮南2-34-1井井塌复杂情况 (78)5、哈得4-22H井复杂情况 (79)6、大宛109-11井井漏复杂 (80)7、哈得401井地层垮塌导致侧钻 (80)八、其它事故 (81)1、TZ62井单吊环折断钻具事故 (81)2、塔中4-8-30井试油期间井喷事故 (83)3、塔中4-28-12井遇卡处理不当造成顿钻 (84)4、牙哈701井13 3/8″套管落井事故 (85)钻井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编绪钻井是一项隐蔽的地下工程,要找油气等资源,就要钻井。
双探108井钻具掉落事故分析

双探108井钻具掉落事故分析双探108井钻具掉落事故是指在井口作业过程中,钻具在运行过程中意外脱离钻井装置并跌落到井口内或井口附近的一起事故。
钻具掉落事故在石油钻井作业中属于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该事故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是人为失误。
在钻井作业过程中,人员操作不当、疏忽大意等因素可能导致钻具掉落。
比如,在钻具运输、吊装过程中未正确使用吊具或不合理绑扎,导致钻具脱离吊具掉落;钻杆连接方式不牢固,以及连接点的检验不严格等,也可能导致钻具在作业过程中掉落。
二是钻具及相关设备本身的缺陷。
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如果使用过期、磨损或者没有进行充分检验的设备,可能导致设备结构疲劳、材料损伤等问题,从而增加钻具掉落的风险。
三是钻井环境因素。
在特殊的地质、气候条件下,如复杂地层、高温、高压等,易导致钻具失稳,从而增加钻具掉落的可能性。
钻具掉落事故的后果非常严重,除了损失设备和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外,还可能引发其他连锁反应。
例如,井口的设备损坏可能导致油气泄露,造成环境污染;掉落的钻具可能会撞击到井口附近的设备或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掉落的钻具也可能导致井身变形、井壁破损等问题,从而影响整个钻井作业的稳定性和效率。
为了防止钻具掉落事故的发生,有几个措施是必要的:首先,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评估合格的人员才能进行钻井作业,并根据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类设备和工具。
其次,加强对设备的检验和维护。
钻具及其相关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确保其结构和性能符合使用要求。
对于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此外,钻井作业过程中应加强对钻井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对于易导致钻具失稳的地质条件,可以通过增加支撑和固定措施,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最后,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钻具掉落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减少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601-20井钻具落井故报告
一、基础数据:
1、设计井深:6790m,钻达井深:6698.86m。
2、实际井身结构:∮406.4mm×1503.3m+∮273.05mm×1503.3m+∮241.3mm×6579m+∮168.3mm×6698.86m。
3、泥浆性能
密度:1.18g/cm3、粘度:48s、失水:4.5ml、泥饼:0.5mm、切力:3/6、PH 10、含砂:0.2%。
4、地层:O3t,岩性:灰色含泥灰岩。
5、井内落鱼:Φ168.3mm钻头×0.25m+Φ127mm螺杆×
6.32m+Φ120mm浮阀×0.5m+Φ122mm无磁钻铤×9.09m+Φ122mmMWD短节×0.84m,落鱼长:1
7.01m,鱼顶位置:6681.85m。
6、钻头位置:6698.86m。
二、事故发生经过
2012年7月28日3:30复合钻进至井深6698.86m,钻时慢(最后0.86m 115min)至11:00短起进套管静止5小时下钻到底循环测后效,至7月29日1:30起钻至无磁加重钻杆发现其下的311/310转换接头公扣及台肩均刺坏,下部钻具落井。
三、起出的311/310转换接
接头情况:规格型号311/310 编码:JNT11VX00009
钻进井段6591-6698.86m,进尺107.86m
入井时间154.5h;纯钻时间99.5h
租赁日期:2012年06月04日
四、原因初步分析
1、311/310转换接头公扣及台肩均刺坏
2、311/310转换接头及定向井MWD短节台阶面存在质量问题
3、泥浆气泡多,泵压波动不便于观察
黑线:泵冲
蓝线:立压
立压19.9M P a
泵冲72至74spm/m in之间变化
立压19.9↓19.4M P a 泵冲72至75spm/m in之间变化
立压缓慢下降至18.9M P a,泵
冲73至75spm/m in之间变化
泵冲72至74spm/m in之间变化
立压18.2M P a
泵冲74至76spm/m in之间变化立压18.4至18.9M P a之间变化
五、处理经过
1、第一次打捞:2012年7月29日4:30下入Φ145mm母锥×0.95m+NC38/NC35×0.46m+Φ120mm钻铤×
54.98m+NC35/NC38×0.47m +Φ88.9mm加重钻杆×
139.33m+NC38/HT40×0.76m+Φ101.6mm钻杆.
至目前下打捞钻具至井深5000m。
四勘第三钻井项目部
201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