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六一儿童节校艺术节科技展示活动计划(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小学六一儿童节校艺术节科技展示活动计划
一、本次活动分集体项目展示和个人项目展示两类。
二、集体项目由六年级各班进行“变废为宝”主题展示,目前在全校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材料的收集,各班正在进行自己的设计。
预计从____月____日开始进行制作,6-1艺术节当天完成组装展示。
三、个人项目:
全校____年级各班都要参与个人项目的制作活动。
每班从学生作品中上交____件科技小制作、____件小发明,一共____件作品,参加学校评奖以及艺术节的展示。
____年级各班上交3份科学小论文参加评选活动。
同时,上交的作品下学期将代表学校参加成都市青少年创新大赛。
四、奖项设置:
1、集体项目:变废为宝之创意无限、变废为宝之才思敏捷、变废为宝之独具匠心、变废为宝之精妙绝伦
2、个人项目:
一等奖制作类____发明家之巧夺天工论文类____发明家之妙笔生花
二等奖制作类____发明家之异想天开论文类____发明家之奇思妙想
三等奖制作类____发明家之能工巧匠论文类____发明家之别出心裁
请各班在____月____日以前完成作品和表格的填写。
____月____日当天将作品交到一楼科学办公室曾雯老师处登记、验收,表格填写完成后通过QQ传给罗军老师。
请____年级各班推选____名学生组成学生评审团。
____月____日以前由科学组老师带领学生评审委员完成作品的评选和奖状填写,艺术节当天展示优秀作品并由学校发奖。
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罗军老师____月____日中午____点50,在四楼多功能室举办讲座,请各班派____名学生准时到场,认真听课。
五、为了展示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别邀请六年级同学完成场地布置、场地维护和最后的清场任务。
请各班班主任对学生加强教育,爱护展示作品、维护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成都市实验小学____分校大队部科学组
2024年小学六一儿童节校艺术节科技展示活动计划(二)
一、活动宗旨
本次科技展示活动旨在激发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展示小学生在科技领域的成就,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养和科学素养。
二、活动内容
1. 科技作品展示:展示小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编程、电子制作、科学实验等。
2. 科技工坊:邀请专业老师和志愿者协助小学生进行科技制作活动,如搭建模型、制作电子设备等。
3. 科技讲座:请专家学者前来讲解科技知识,向小学生讲述科技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4. 科技竞赛:组织小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如机器人竞赛、编程竞赛等,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科技展览:搭建科技展览区域,展示小学生的科技作品和创新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小学生在科技领域的努力和成就。
6. 亲子科技互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科技活动,增强亲子关系,促进家庭科技素养的提高。
三、活动安排
1. 时间:2024年6月1日上午8:00-12:00
2. 地点:学校活动中心和室外场地
3. 具体安排:
- 8:00-8:30:活动开幕式,领导致辞
- 8:30-10:30:展示科技作品、科技工坊、科技讲座
- 10:30-11:00:休息时间,提供小吃和饮料
- 11:00-11:30:科技竞赛
- 11:30-12:00:颁奖仪式和闭幕式
四、活动支持
1. 资金支持:向学校申请活动经费,用于购买材料、奖品等。
2. 资源支持:联系当地科学社团、科技企业等,寻求合作与支持。
3. 人力支持:邀请学校老师、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协助活动的筹备和进行。
五、活动宣传
1. 学校内部宣传:在学校宣传栏、班级课堂上张贴活动海报,通过班级通讯录、学校网站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
2. 社区宣传:在周边社区、商场等地发放宣传单,邀请居民前来参观和支持活动。
六、活动评估
1. 活动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2. 邀请教师、专家、志愿者等进行活动评估,总结活动经验与不足。
七、活动预算
1. 资金来源:申请学校经费、科学社团等的赞助。
2. 预算用途:购买材料、奖品等。
八、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科技展示活动,预计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展示小学生在科技领域的成就,促进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高家庭科技素养,为小学生的科学创新打下基础。
同时,也能够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