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患联动的腹膜透析集束化教育管理对患者腹透效果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护患联动的腹膜透析集束化教育管理对患者腹透效果的影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患联动教育模式对基层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
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对169例基层居家腹膜透析治疗患者采用医护患联
动教育模式,通过医生护士不同维度的评估与教育,定期家庭、电话及网络随访,与同期省内其他腹透中心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质量控制达标率、并
发症发生率。

结果:通过医护患联合教育模式,患者依从医嘱和按时复诊率明显
提高,患者腹膜透析质量控制达标率较高、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结论:采
用医护患联动教育模式能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治疗及随访依从性,降低腹膜透析
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医护患联动;腹膜透析;集束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321-02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稳定性好、操
作方便且对残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与血液透析相比,占用的医疗资源(场地、医
护人员、设备)更少,因此近年来,腹膜透析治疗发展迅速。

我地区农村患者占
比较多,居住分散,来往医院实施血液透析极为不便,腹透的居家治疗方式在很
大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但是,通过多家腹透中心治疗状况显示,由于腹
透患者的基本医疗素养及依从性、护士的教育能力、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
导致腹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腹膜炎,出口处感染等等。

有文
献[1-3]报道:腹膜透析的相关性感染可导致15~18%的导管移除率和2~3%的病
死率,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治疗的直接因素。

另外,患者都是居家治疗,定
期随访,患者离开医务人员后,如果没有紧密的联系方式,患者会感到恐惧和无助,这也是很多患者拒绝腹透治疗的原因之一。

我院为使腹透效果最大化,自2013年8月份,我院成立腹膜透析中心并开始实施腹膜透析治疗之初,便设置专职的腹透医生和腹透护士,中心的硬件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创建了医护患联合多
维度教育模式,为提高患者的腹膜透析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
活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169例,男92例,女77例;年龄17~79岁,平均(58.3±10.6)岁;腹透时间3~55个月,平均(19.7±11.2)个月,其中农村患者125例,透析
模式为CAPD和DAPD。

1.2 方法
1.2.1制定医护患联动教育实施路径,明确腹透医生及护士各自的工作职责及患者应该掌握的内容。

教育包括入组评估、围术期的教育和随访管理三个方面。

1.2.1.1入组评估:腹透医生重点评估患者原发病、残肾功能、腹透禁忌症、
手术风险等。

腹透护士重点评估患者的操作和学习能力,如视力、手指的灵活性
和动作的准确性;还包括个人的卫生习惯、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及支持系统等等。

医护患联合控制腹膜透析患者入组标准。

1.2.1.2围术期教育:(1)对拟行腹透手术的患者,护士通过视频、参观腹
透中心、观看腹透病人操作等方式,让患者了解腹透治疗的流程及要求。

(2)
医生进行置管手术,并对腹透管的自我管理要求进行早期教育。

置管术后,腹透
护士通过冲封管操作的过程,对导管的常规护理进行指导,重点向患者渗透洗手
和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并将患者加入腹透中心网络平台。

(3)患者术后一周再
入院,接受七天规范化的培训。

腹透护士按照既定的教育培训路径对患者培训,
每日进行效果评价,不合格者持续培训,直至掌握。

规范化培训结束后,患者必
须经过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出院。

1.2.1.3随访管理:(1)建立出院后分级随访制度。

依据病情严重程度、患
者依从性、有无并发症等分为3级。

病情严重1级,依次病情越轻。

对1级患者
开通 24h热线电话随时咨询,每1~3d电话随访,每周门诊检查;对2级患者开
通24h热线电话随时咨询,每周1次电话随访,每2~4周门诊检查,必要时家访;对3级患者以常规教育为主,每2月1次电话随访,2~3月门诊检查。

每周末在微信群里发送下周需随访的人员名单,并提醒检查注意事项,特殊患者电话
通知。

特殊情况未能按期检查者纳入下一周随访名单。

(2)每次随访结束发放
腹透病人随访用药单。

该用药单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的治疗方案,并
以书面的形式发给患者,该表单除了具体的服药名称、剂量和时间外,还有患者
随访当日的生命体征、尿量、超滤量等,并有医护的健康指导及下次复诊提醒。

(3)对发生腹膜炎的患者,针对病因制定个体化的腹膜炎再培训计划,重点强
调患者常常忽略的洗手和居家环境的卫生要求,并对换液操作再培训,对再培训
的内容严格考核,不断强化。

1.2.2建设以我院及二级医院为主的腹膜透析网络化建设,为患者随访提供便
及性。

2.结果
医护团队配合,实现患者的一体化教育管理流程(专业教育,患者规范化培训,患者考核,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实现腹透中心数据库管理及质量控制汇报,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数据与依据。

中心成立五年,从2013年1例患者增至目前169例。

收集全省多家腹透数据显示:我中心掉队率为8.3%;省内平均20%左右;我中心腹膜炎发生率为82.7个病人月,省内要求80~100病人月;随访依从率98%,高于省内平均水平。

社会回归程度: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社会回归率约60%。

3.讨论
腹膜透析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治疗过程,影响患者腹透效果及预后的因素主要
有患者对腹透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对患者指导的及时性
和可及性;患者就医的便捷性等等。

我院腹透中心管理的患者虽多为农村患者,
居住分散,路程较远,但是通过医护患联动教育管理模式,对于保证患者腹膜透
析治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在院期间,医生重在对治疗方案的决策,护士对患者
进行具体细致的指导和教授。

出院后,医护患通过微信平台、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家访等形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医护各自履行职责又互相协助,一同为患者实
施个体化,可及性的全程全方位管理,确保患者得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梅长林.解读2010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指南[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3):151-155.
[2]任海滨,刘佳,张莉,等.34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总结[J].中华肾
脏病杂志,2014,30(3):182-186.
[3]阳晓,余学清.应重视和加强大肠杆菌所致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J].中
华肾脏病杂志,2009,25(6):409-4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