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文写作的完整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作文写作的完整过程
我们大概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了,但是大部分人至今未明白写作的完整过程,一份完整的写作过程。

一次完整的写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写作,写作,后写作。

“前写作”指的是写作主体有目的*的信息累积和内心建构,这是写作的必要准备。

“写作”,即进入通常的写作状态。

“后写作”,通常被我们大家所忽略,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指的是写作完成之后的传播,反馈。

下面我们就对其分别进行浅析。

首先写作面对的是素材的积累,如果我们单单就单独的一次写作行为而言,很可能存在为了写作需要去搜集材料,提炼主题以及遣词造句的“现炒现卖”的做法,而就一次接一次的连续*的写作活动来看,必然有一个写作的“资本”的原始积累。

写作需要原始积累意味着写作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在人的成长道路上,一位高素质的语文老师的作文指导,一位同窗好友痴迷文学的榜样,都会给人以激励。

有的时候,甚至一本名著,一篇作品,都可能会点燃写作的欲望,启迪写作的灵感。

而平时的生存环境、童年记忆、日常接触的三教九流,说不定都能成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学习写作时,不能忽略这笔财富,而且要通过读书,阅世以及思考,体验,去积累写作的资本,培育写作的潜能。

在写作之前,我们的写作不止于素材,还要对素材进行构思,这个过程主要是内部运思,对素材进行整合分析。

写作除了需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素材以外,还要抽丝剥茧的思辨能力,黑格尔说过:“凡是合乎理*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康德也说过:“一切知识与其说是关于对象的知识,不如说是关于认识方式的知识”,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面对着复杂的事实材料,特别需要人运用理*思维来梳理,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人的理*认识又离不开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对素材的具体分析及应用既可以丰富原材料,又可以赋予原材料以新意。

其次就是作为作文写作的核心部分了,“写作”,这个部分可以
分为几个程序:立意,选材,构思,赋形,表达及修改。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它使写作成竹在胸。

确立主题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感悟,来自于前文我们所说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来自于生活经验给我们的启迪和暗示;二是提炼,主题来自于我们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选材从历时*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发现新材料它在丰富原材料的同时也在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第二是替换平庸材料,用有价值的材料置换平庸的材料,这样能使文章具有闪光点,焕然一新,别具神韵,第三,增减原有材料,增加有说服力的材料,删除游离主题的材料,使整个文章看起来详略得当。

接下来是构思,它是写作的酝酿以及设计阶段,这个阶段之初,应当思绪联翩,为深思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构思的草图由孕育到完成,这是一个由零星到整体的过程,我们要时刻以主题为主,材料构之有序。

构思必须有一个“胚胎化的目标”,即意态文,也就是通常所说“心中的文章”。

赋形即在心理化为“意态文”勾画具体形态,对写作的体式、结构、语言以至每一个细节,作出大致的安排。

表达就是要将构思的成果书面化、外观化,即通过语言将“雏形”进行表述和传达,表法要注意语言的锤炼,重视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表达也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是我们大家从小学到大的,也不在赘述。

修改,修改可是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节,首先就是对基础错误的修改,例如格式、语法、标点等错误的修改,再是对主题表现的问题违背情节的删去等等,对语言进行润*,反复推敲等,争取精益求精,经过以上的过程一篇作文成品也就产生了。

最后要说一遍人都忽略或不重视的阅读反馈,写作成品完成以后,作者还需要了解读者阅读后的感受,这种阅读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个效果与自己的写作动机之间是否能够统一等等,并以此来调整,矫正写作行为,从而获得写作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