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释精神在唐代人物画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儒道释精神在唐代人物画中的体现
杨麟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中,儒家主张积极入世,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释家主张“禅悟境界”,这三种思想文化经过相互融汇,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观念和审美追求。

唐代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绘画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而儒道释三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对画家的审美意趣和艺术创作起到驱动的作用,从而对唐代人物画的发展起到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释精神;传统绘画;唐代人物画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3-0085-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3.037
一、引言
中国人物画是传统绘画体系中最早产生、最先成熟并得到完善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道家、释家三家哲学思想,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而艺术又通过自身特殊的表达方式体现出了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儒家推崇伦理秩序,主张积极入世;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追求自然无为;释家追求禅悟境界,主张众生平等。

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载体和思想来源,这三家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古代画家们艺术审美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绘画美学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其深深根植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使得这些艺术作品被赋予了时代的精神内涵。

由于唐代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与繁荣,社会开放包容,对外交流频繁,使得绘画艺术在唐代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物画逐渐走向成熟。

作为我国古代主要的思想来源,儒道释精神对古代绘画艺术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直接体现在艺术家们的创作当中。

在传统的绘画体系中,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就是在这三家思想不断的交替和融合中发展前进的。

传统人物画在古代绘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当时的哲学思想影响,并将这种审美意识表现在他们的人物画创作中,展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文化特色。

二、儒家精神在唐代人物画中的体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以孔孟为代表,以“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仁、义、礼、智、信”,推崇伦理道德。

因此,儒家精神为我国的传统绘画赋予了道德内涵,并体现在绘画作品中。

人物画作为最早出现的绘画表现形式,从诞生之初就与宗教、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人注重绘画的教化功能,用以宣扬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因此传统人物画在前期作品上大都以教化、劝诫、助人伦为主,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以及为统治者服务的政治目的,因此为了巩固政权,十分强调绘画的教化功能。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开宗明义指出绘画的功能在于“成教化,助人伦”强调了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思想在早期绘画理论中的深远影响。

在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中,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历史上的帝王肖像。

作者在绘制上既有对贤明君王的崇敬,又有对无能昏君的否定,以供后世子孙借鉴。

这与唐代《二十四功臣图》的用意相同,这类以帝王功臣、古代圣贤、孝子烈女等题材创作的绘画作品,都是既起到宣传表彰的作用,同样也为后世树立榜样。

在传统人物画中表现出的这种教化功能,带有明显的儒家思想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维护政治秩序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伦理秩序观念最直观的体现就表现在人物画的画面布局上,人物形象因阶级地位的不同,所以在构图上主体大、其他小,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

例如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画中唐太宗的形象远大于身边簇拥的宫女,而使臣禄东赞,以及随行的礼仪官、翻译官,则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依次变小。

画家们在构图空间布局上都有意的体现出画中人物身份高低的区别,这种君臣关系、父子关系、主仆关系的伦理意识,都反映了儒家精神中的伦理道德观念。

三、道家精神在唐代人物画中的体现
道家精神主张道法自然,清净无为,提倡回归自然,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把“道”作为其思想核心,认为这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学说的主要思想著作,对我国古代乃至现代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画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道家精神体现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并从哲学思想渗透到艺术领域,影响到了审美追求,使绘画艺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传统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的美学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在人物画中,画家们更加注重表达人物的精神和风度,更加注重笔墨意趣的表达。

在绘画观念上也更加接近于道家的美学观念。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

这种绘画观念,正是受到了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

这一著名理论的提出,既是对之前绘画理论的总结,也是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亲身经历和感悟。

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也反映了道家的美学思想。

该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盛装出游的场景。

画中人物体态丰腴,设色艳丽,格调活泼,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给我们生动的展示了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风貌。

整幅作品没有任何背景,集中塑造表现人物,这种舍弃背景
历史回廊


作者简介:杨麟(1997-),女,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
学。

8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11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


历史回廊
的绘画表达方式体现了虚实相生的道家美学思想,无画处皆成妙境。

道家的美学思想,不管是在绘画题材上,还是表现方法,亦或是艺术审美上,都对中国传统文人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趣和审美追求,营造出恬淡的意境,表达了一种平淡、自然、和谐之美。

四、释家精神在唐代人物画中的体现
释家思想作为儒道释三家思想里面唯一的外来思想文化,虽然在中国的传播时间不如儒道两家的思想久远,但这个宗教体系由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在思想、文化、艺术等等各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汉化,其所形成的禅宗美学思想,与儒、道思想相互融汇贯通,共同影响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创作与发展。

释家主张禅悟境界,强调心灵,追求一种超脱俗世、远离凡尘的境界。

这种释家精神使中国画中的意境得到了提升,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创作源泉。

唐代统治者对佛教十分推崇,随着佛教寺院逐渐增多,佛教的繁荣兴盛使得禅宗思想得以发展壮大,禅宗绘画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都开始参禅悟佛。

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王维,就以禅入画、入诗,诗画一体,所作既有画意又富有禅意,使其风格独树一帜,被后世誉为“诗佛”。

在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下,画家们的创作思维更加活跃,绘画作品深受禅宗思想影响,艺术风格也更加新奇独特。

被誉为“画圣”的唐代画家吴道子,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杰出代表。

他的代表作《天王送子图》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亲抱着他去神庙朝拜的情景。

全图共分为三段,意象繁复,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线条顿挫有力,刚柔兼得,变化恰到好处。

画家对画面中的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形象进行了中国化的处理,使其更接近我国古代帝后的形象,其他的诸神形象则保留了佛教绘画中原有的面貌,既体现出佛家精神的影响,又融合了本民族传统的绘画语言。

他的出现,不仅对后世的人物画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也为我国古代绘画史增添了灿烂的一页。

五、儒道释精神对唐代人物画的影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儒家、道家、释家三家哲学思想作为众多思想流派中的领导者,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未曾被掩埋,至今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

儒家思想非常重视“人品”,注重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阅历,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好坏会对画品产生影响,画品即是画家人品的体现,见画如见人。

儒家的思想文化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影响十分广泛。

最突出的便是绘画中的教化功能,这种观念影响,尤其反映在唐代人物画的创作题材上,这类绘画作品大都以劝诫、教导为主要内容,大都带有社会功利性。

道家思想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崇尚与自然相融合,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最直接的影响是绘画主题发生了变化,不再以伦理道德为主要的创作题材,更多的是以描绘个人的精神风貌作为主要内容。

在人物画上还表现为注重对人物的神态、情感、韵律的着重塑造,以将其内心活动充分的表露出来,达到传神写照的目的。

这在唐代人物画的创作主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唐代画家张萱、周昉,便是以画仕女画著称,他们都将重点放在了描绘人物自身的动态神韵上,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栩栩如生。

道家精神渗透进了艺术的各个层面,并
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画家们开始注重绘画创作中的精神自由,期望达到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对传统绘画的审美取向和绘画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释家思想虽然是外来文化,但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不断的融合与发展,最终被儒道两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所影响,成为了汉化的中国式佛教。

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深远,不仅让绘画的形式更具多样性,同时丰富了绘画作品的表现技法,使艺术作品更具创造力。

对传统人物画来说,禅宗思想的发展壮大,使佛教人物形象成为必不可少的创作内容,丰富了唐代人物画的绘画题材。

禅家精神中所追求的幽深清远的深层意境,为唐代人物画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境界,也产生了新的启发,给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六、总结
儒道释三家思想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发展,深深作用于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并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重要理论依据。

中国画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从未脱离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人物画深受儒道释精神文化的影响,正是有这些传统哲学思想的存在,使中国画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美学理论和艺术风格,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给艺术创作者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启发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强大的盛唐气象不仅孕育了气度恢弘的时代精神和大唐风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中流砥柱思想,儒道释精神共同建构起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体系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毕继民.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物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张文勋.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3]徐小跃.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4]傅慧敏编著.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8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