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天津市初二下期末监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届天津市初二下期末监测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下列生活实例与所运用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幻灯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B.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C.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道理
D.飞机获得的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如图是某次珠三角江面出现的龙卷风,龙卷风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可把珠江水吸离江面,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吸水”。
龙卷风能吸水是因为其内部形成一股高速向上旋转的气流使()
A.漩涡内的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
B.漩涡外的压强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
C.漩涡内的压强增大,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
D.漩涡外的压强增大,大气压将水压入龙卷风
3.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重3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以0.lm/s的速度勻速运动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F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別为()
A.20N 2W B.20N 6W C.60N 2W D.30N 6W
4.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斜面运送货物虽然省力但是费了距离
B.使用定滑轮既可以省力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通过改进可以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D.适当改变滑轮组的绕法可以达到既省力又省功的目的
5.历史上,首次通过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B.帕斯卡C.托里拆利D.阿基米德
6.下列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名普通初中生站立在教室内,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5Pa
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一名普通初中生步行上楼时的功率为1500W
D.一瓶标有“550ml”未开封的矿泉水⽔,其中水的质量约为1kg
7.起重机吊着3吨的货物,下列哪种情况下,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最大()
A.货物停在空中时B.货物匀速上升时
C.货物匀速下降时D.三者都一样大
8.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B.动能减小C.势能增大D.势能不变
9.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B.C.D.
10.如图所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则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
C.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D.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2月22日,一架ARJ21飞机从上海起飞,在内蒙古顺利降落,标志着国产喷气客机开启商业运营新征程。
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所以机翼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_________。
飞机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内能。
降落时,在逐渐靠近地面过程中飞机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
12.小红同学用50N的水平拉力拉着一个重为8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她1分钟内使物体移动60m的距离,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小红拉力的功率是
_________W。
13.小军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N。
14.列车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______,其间的压强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一个小球从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顶部A点掉下,落在车厢内A处的正下方,则该汽车做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加速直线”或“减速直线”)。
16.花匠手握如图所示的修枝剪刀把手的末端,便可以轻松地剪断树枝。
这时修枝剪刀属于______杠杆,它的支点在______点。
17.重为150N的物体在大小为4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了10m,所用时间为20s,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
18.一个重物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它的动能不断_____,而它的机械能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6分)将一个漂浮在油面上的立方体工件用竖直向下的力F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油的密度为___kg/m³,已知容器底面积为5000cm³,从漂浮到F=400N的过程中,重力对工件做的功为_______J。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6分)如图所示,重为G的小球被与斜面平行的细绳拉住,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
请在图上画出小球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21.(6分)如图所示,小木块在水平向右10N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图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8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下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
(1)如图甲所示,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动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上做__________运动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_____相同时,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实验完成后,将木块与铝块位置互换,重复试验,比较两次弹簧秤的读数,可以进一步探究_________与_______的关系。
23.(8分)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G排=____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_____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_______.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 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 N,他就在0.5 N处对应标上1.0 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___N处对应标上0.8 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0分)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
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 g;将小球从甲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杯中,小球漂浮且有六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
求:
(1)小球的体积;
(2)小球的密度;
(3)液体的密度。
25.(10分)—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体积为5.0×10-4m3,质量为0.6kg,先将它放入装有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被完全浸没,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取g=l0N/kg。
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C
【解析】
【详解】
A.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盘挂钩挂衣服,是利用了大气压强将挂衣钩压在墙面上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是利用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D.当空气流过飞机机翼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即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2.A
【解析】
【详解】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高速旋转的气流,内部气流运动速度大于外部气流运动速度,内部气体压强小于外部气体压强,所以水在内外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龙卷风,故A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3,则绳端的拉力:F=f/3=60N/3=20N;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v绳=3v物=3×0.1m/s=0.3m/s;则拉力F的功率为:P=Fv绳=20N×0.3m/s=6W;故ACD 错误,B正确.
4.A
【解析】
【详解】
A.斜面长大于高度,利用斜面运送货物虽然省力但是费了距离,故A正确;
B.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不省力,故B错误;
C.没有任何机械能够既省力又省距离,不可能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故C错误;
D.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D错误。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准确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A .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 ,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0cm 2=0.05m 2,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42500N =10Pa 0.05m
F p =S = ; B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即80cm 左右;
C .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 ,一层楼约高3m ,步行上1层楼约用10s ,因此功率约为:
500N?3m ==150W 10s
W Gh P t t == ; D .水的体积为550cm 3,密度为1g/cm 3,因此质量为:
331g /cm 550c ×=550g =05g m .5k m V ρ== 。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货物停在空中时,是静止状态,此时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与重力相等;
BC .货物匀速上升、下降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的拉力与重力也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与重力相等;
D .物体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始终与货物的重力相等,因此以上选项都一样大,是正确的。
故选D 。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
故选A 。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液体内部橡皮膜要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而发生弹性形变,在液体中因膜外侧的压强大于膜内侧的压强,故橡皮膜会向内凹陷,且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强越大,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知,在同一液体中,同一深度,压强相等,故橡皮膜向内凹陷程度相同;在同一液体不同深度,深度越深橡皮膜向内凹陷程度越大。
故选B 。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实像,故B错误;手机拍照时是二维码反射的平行光经过摄像头折射而成,故C正确;摄像头不是光源,不能发光照亮二维码,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小做功减小
【解析】
【详解】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所以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则机翼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小;飞机外壳与空气摩擦,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
降落时,飞机质量不变,高度降低,则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
12.0 5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因为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竖直方向上没有产生距离,所以此过程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为0J。
第二空.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60m,则拉力做功为:
W=Fs=50N×60m=3000J,
做这些功用的时间是1min,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P=W
t
=
3000J
60s
=50W。
13.10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课桌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课桌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f=F=10N
14.变大变小
【解析】
【详解】
[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所以,列车提速后,车道一侧空气流速增大、
压强减小;
[2]此时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之间,由于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容易造成危险,所以,站台的安全线距离要相应增大。
15.匀速直线
【解析】
【分析】
【详解】
车厢顶部A点掉下一个小球,小球由于惯性在下落的同时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落在车厢内A处的正下方,说明小球与车相对静止,即车在小球下落期间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则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6.省力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剪刀属于杠杆,支点是B点,动力作用在A点,阻力作用在C点,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是省力杠杆。
17.4040020
【解析】物体在大小为4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f=F=40N;拉力做的功:W=Fs=40N×10m=400J;拉力做功的功率:P=W/t=400J/20s=20W。
18.增大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2]一个重物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在减小,速度不断增大,动能增大。
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机械能不变。
19.0.8×10³4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乙可知,A点在CB的延长线上,且h与F是一次函数关系,设为
h=kF+b
函数过(0,0.2)和(600,0.5)两点,所以可解得函数为
h=5×10-4F+0.2
当h=0时(即物体刚离开液面),解得F=-400;由题意可知它表示的量就是工件受到的重力,即当浸入深度为0时(工件在空气中),要用400N 的力向上提起,所以工件的重力G=400N ,C 点所对应状态,即工件刚好完全浸入h=0.5m ,即立方体工件的边长是0.5m ,当浸入深度为0.2m 时,F=0,说明工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
V 排=Sh 浸=0.5m×0.5m×0.2m=0.05m 3
工件处于漂浮,则
F 浮=G
ρ油gV 排=G
则油的密度
ρ油=3400N =10N/kg 0.05m
G gV 排=0.8×103kg/m 3 [2]由图乙可知,当浸入深度为0.2m 时,F=0,说明工件处于漂浮状态,当F=400N 时,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0.4m ,工件下降时,同时液面上升,所以此时工件下底面比漂浮时向下运动了0.1m ,工件的重心下降0.1m ,重力对工件做的功
W=Gh=400N×0.1m=40J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图中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 ,沿着绳子斜向上的拉力T ,以及斜面对小球的与斜面垂直向上的支持力N ,分别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21.
【解析】
【详解】 因为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作用在木块的底面上(也可画在其重心上),大小与拉力大小相等为10N.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匀速直线 1.6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如图甲所示,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动测力计,测力计分度值为0.2N ,指针位于1N 刻度线以下第3个小格处,故读数为1.6N ;根据二力平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 1=1.6N 。
(2)[3][4]比较甲、乙两次实验,乙实验中测力计示数更大,说明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5][6]图乙实验完成后,将木块与铝块位置互换,重复试验,此时压力不变,比较两次弹簧秤的读数,可以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23.2 0.5 大 1、4(或2、5或3、6) 0.5 阿基米德 A 小 0.7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N ;
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 G F 2N 1.5N 0.5N =-'=-=浮.
(2)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即所受的浮力变大;
故可得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②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结合表格可知1、4或者2、5或者3、6符合.
(3)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3363G m g V g 1.010kg /m 5010m 10N /kg 0.5N ρ-===⨯⨯⨯⨯=排排排,
因F G 0.5N ==浮排,所以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偶然性,使实验得出的实验规律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5)根据F gV ρ=浮排可知,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所以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F G F =-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 G F 1.5N 0.5N 1N =-'=-=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1N gV ρ=水排①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
F gV ρ=酒浮酒排-----②
∵两者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①②两式相比可得:
F 0.8N =浮酒,
此时应标在弹簧测力计的1.5N 0.8N 0.7N -=处.
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浮力大小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和图象的分析能力.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保证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要保证液体的密度一定.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50cm 3;(2)331.010kg/m ⨯;(3)331.210kg/m ⨯
【解析】
【详解】
(1)由题知,小球放入甲杯中下沉,小球的体积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根据m V
ρ= 可得:33
40g =50cm 0.8g/cm m V V ρ===排球排酒精; (2)因为小球漂浮,所以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F 浮=G 球,且F 浮= G 排,所以:
G 球= G 排=m ’排g=50×10-3kg×10N/kg=0.5N , 小球的密度是:33-63
0.5N 1.010kg/m 10N/kg 5010m m G V gV ρ====⨯⨯⨯球球球球; (3)小球在乙中漂浮,又因为11566V V V ⎛
⎫= '=-
⎪⎝⎭排球球, 所以333350g =1.2g/cm 1.210kg/m 55×50cm 66
m m V V ρ''===⨯'=排排液排球。
答:(1)小球的体积是50cm 3;
(2)小球的密度33
1.010kg/m ⨯;
(3)液体的密度是331.210kg/m ⨯。
25.(1)5N ;(2)1.2×103kg/m 3
【解析】
【详解】
(1).物体在纯水中受到的浮力: F 浮=ρ水gV 排=1×103kg/m 3×10N/kg×5.0×10-4m 3=5N ; (2).因为物体悬浮在盐水中,所以, ρ盐水=ρ物=-430.6kg 510m
m V =⨯=1.2×103kg/m 3。
答:(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是5N ;
(2).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是1.2×103kg/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