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09课 绿色呼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09课绿色
呼唤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下册:09课绿色呼唤
[分析]绿色呼唤
一、教材绿色呼唤分析
绿色呼唤森林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绿色呼唤围绕画树这一活动,让学生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本课绿色呼唤涉及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科知识技能是让学生了解色彩运用的方法,学会使用与色彩画相关的工具材料。

绿色呼唤
活动一学习内容绿色呼唤是画树,树的外形是由树干、树枝、树叶三个部分具体组织而成,虽然树千姿百态,绿色呼唤但都可以用近似的几何形体如锥形或圆球形来概括或理解。

树叶一般分针叶、阔叶两大类,有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生长规律,我们列举了三种常见叶丛的画法给学生以提示,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像,选择教材中的小训练囹添画叶丛。

树枝长在树干上,形成前、后、左、右相互穿插关系,画时一定要注意其形态变化。

在色彩处理上,要把握住水分、用笔、调色三大要点:1.水分。

不同湿度的色彩连接,效果不同;笔上的含水量不同,效果不同;不同时间的色彩连接,效果不同;运用纸张的质地不同,效果不
同。

2.用笔。

笔的形状软硬不同。

效果不同;用笔方法不同,效果不同;用笔的方向不同,效果不同;用笔的力度和速度不同,效果不同。

3.调色。

加水使一种颜色变浅;给一种颜色混合少许黑色、灰色或互补色使色彩饱和度降低。

教师应适当让学生掌握调出更多色彩的方法,在了解浓淡色的基础上,发现色彩的深浅变化和倾向性,如教学定位是画一片树林应突出前面的树,再逐层推远。

作画步骤建议先勾线,再涂上较淡薄的色彩,也可复勾。

活动二是活动一的情感延续,为学生的手工制作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问。

二、教学目标
◆了解树的外形结构及其特征,并能用流畅的线条勾画树的特征和动势,层次要分明。

◆初步了解一点调色知识,能适当地掌握色彩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树的色彩美。

◆能围绕主题构思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小树领养卡片,适当了解一棵树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简单介绍。

◆以领养小树的实际行动体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是解决美术学科中的以线造型和色彩处理两个问题,因此可分为两大环节,让学生逐步掌握。

设置一些
体验活动或巧妙的问题,并结合教师示范来渗透学科的技术知识。

活动一教学过程建议为:明确学习日标一解决以线造型问题一解决色彩处理问题一学生创作表现一作业评析交流。

开门见山提出学习主题,让几个学生尝试用线画一棵大树,针对尝试作业,分析树的外形结构。

出示一些范图,或以改画添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基本步骤、方法,先画树干,再画主枝,最后画树叶,注意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不同树叶的特征。

涂色前可让学生做一些调色游戏,或结合教师示范,感受色彩的深浅层次变化。

可采用个体或集体作业的形式完成作业。

活动二教学过程建议为:收集资料一讨论方法一自主表现一拓展活动。

四、教学选择
.课时目标定位可以不同。

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可确定画一棵树或画一片树林,后者目标要求稍高些,画面色彩将表现出空间的前后深浅、鲜灰关系。

2.作业要求可以不同。

根据当地的学习条件及学生发展水平采用临摹或写生的方法进行作业,也可适当地加以想像补充。

3.作业表现形式可以不同。

学生
准备的材料是水彩或水粉,因此可以画铅笔淡彩、钢笔
淡彩或者是涂色后用小毛笔蘸墨复勾。

五、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调色以一个主色为例:加入水产生了什么变化;此色加邻近色产生什么变化;此色加入对比色产生什么变化;此色加入两种色产生什么变化。

教师可抓住教材右上角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

2.画面的树不可太多.作业的构图应以树林的局部景为宜。

指导学生构图以少胜多。

并表现前后层次感。

前后层次在形的处理上主要表现为主次关系和空问大小关系,在色彩处理上主要为色彩的变化区别和强弱关系。

3.指导学生自始至终把握住画面的一种主色调进行绘画,在涂色时别把颜色涂得太均匀,色彩既要清淡又要富于变化,水分控制应适时恰当,用笔以顺着树叶、树干、地面等各自的趋向为宜。

[教案]郭小红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9课绿色呼唤
年级
4年级下册
执教
郭小红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欣赏感受
1.欣赏图片:四季的树木实景,体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2.欣赏图片:树木的色彩画,说说色彩画与摄
影图片的不同感受。

出示图片
二、整体感知,了解画法
1.观察图片:自然界的树。

思考如何用色彩进行表现。

2.通过演示,让学生整体感知用色彩画风景的表现方法。

3.师生归纳方法步骤:第一步用线条画树:先画近处的树,再画远处的树;先画树干,再画主枝,最后画树叶。

第二步用淡彩着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变化。

4.观察图片,了解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和色彩表现方法。

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笔线条来表现树林。

树木局部的表现:前后层次在形的处理上主要表现为主次关系和空间大小关系,在色彩的处理上主要为色彩的深浅关系。

1.图片:自然界的树
2.出示方法步骤
三、局部演示,尝试练习
1.教师演示树干的线描画法。

2.教师演示树叶的线描画法:
三种常见的叶丛画法演示:
注意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不同树叶的特征。

3.学生尝试在教材范例图上进行添画练习。

4.仔细观察教材色彩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红色为什么会有深浅变化?
绿色是直接画上去的吗?
两色间的边缘线为什么这么清晰?
5.学生尝试进行调色练习,同桌或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6.师生合作验证讨论结果:
红色颜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产生了浓淡深浅变化;
黄色与蓝色相互渗透出现了绿色;
两色相接部位运用了干画法,学生说原因,教师重点用色彩演示几种不同的调色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干、湿、浓、淡以及自然渗透产生的不同效果。

7.指出调色注意事项:
颜色不宜调得太均匀,避免色彩呆板:
水分控制适当;
防止把色彩画得太脏。

1.出示色彩探究的三个问题
2.铅笔、白纸、色彩画工具、教材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用线勾画一片树林,再涂上较淡薄的颜色,
体现对自然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色彩画工具材料
五、作业展评
作业展评,小结全课。

[资料]图片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