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关于清明节的作文-word范文模板 (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离万松山(鲁中革命烈士陵园)近,小时候的清明,老师带我们去扫墓。

虽然
口头上喊着什么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之类的口号,心却被春游和煮鸡
蛋吸引着。

万松山前绕着小汶河,山上松柏翠绿,在春回大地的清明时节,可
以想象景色是多么美好。

你想,被严寒桎梏了一冬的孩子,来这里扫墓,该是
多么的幸福啊……跟孩子们相比,山上的松树和河边的柳树就遭殃了--家家
户户的磨眼里、门口都要插松枝和柳枝。

孩子们就趁扫墓的时候,把树枝折回家。

那时不懂插这些是为了纪念谁,就知道把柳笛和松笛吹的不亦乐乎。

秋千好像是清明节才有的游戏。

我们那里叫“悠千”。

找两棵靠的近的大树,
一根粗绳子,让有力气的大人给拴好,几个孩子便有了自己的天地。

一根绳子
也让孩子们玩得花样叠出:单人的、双人的、多人的,坐着的、蹲着的、站着的。

要趁清明节这天尽情的玩耍,因为大人说:打前不打后,打后死他舅"--意思是秋千得在节前打,节后打就死舅舅。

当然是骗人的。

或许是因为大人们
都忙,怕孩子们荡秋千不安全才编出来吓唬人的。

鸡蛋,似乎是清明的最重要的标志。

小时候家里穷,鸡蛋是要卖了换油盐酱醋的,平时难得吃几回。

但是,清明节就不一样了。

家家都煮上几个,染成红的、绿的、紫的、花的、甚至西瓜的,更有巧手的在上面画上好看的图案给孩子们。

女孩子喜欢比较谁的鸡蛋漂亮,男孩子们并不在乎漂不漂亮,只要硬就行--
因为“杠鸡蛋”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节目。

每人持一个鸡蛋,撞在一起,被撞
破了的就输了,就的把撞破的鸡蛋送给赢方。

所以,在清明节里谁拥有一个最
硬的鸡蛋就会赢得大家的崇拜,当然,是因为他可以吃好多鸡蛋。

10年前,我外地求学,清明节那天收到爸爸的来信,爸爸说:"清明节了,你
买几个鸡蛋吃吧。

家里人都想你,你妈煮了好多鸡蛋,你弟弟说给你留着呢……当时的弟弟才7岁,记得看完信,我哭了。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

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
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

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
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

晋国
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

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

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


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

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
烧死,也不出山。

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
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

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

新火
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

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周礼?秋官?司煊氏》:
“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

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

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
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

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
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

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
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其中
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

《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
《礼经》无文。

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

”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

纸钱挂于茔树。

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

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

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

”可见南朝时
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

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
为游戏。

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

画蛋。

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

无疑它是由古代
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

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
(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
日打秋千。

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

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
在寒食。

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

”牵钩与打毯等戏,也
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
明之中。

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

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
在清明时举行。

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
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

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
于清明节中。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记得每年的清明节,家里的气氛总是有些沉重,小时候不知道为么,现在长大了,渐渐地懂了,原来,清明节这一天,是活着的人向死去的人诉说哀思。


妈妈说,她原来有一个姐姐和弟弟,十几岁的时候,因为生病死了,这对外公
外婆的打击非常大。

也也难怪每到亲人团聚的日子,他们总是看着照片流眼泪。

今年,爸爸妈妈商量好了,清明节我们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让他们沉
浸在痛苦中了。

清明节也要快乐地过。

清早,春光明媚,太阳公公笑咪咪的,可爱的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地唱歌。

(next88)我们一家迎着和煦的春风出发了。

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着
外公外婆开心。

哇,公园真热闹啊!人山人海。

蓝蓝的天空被五花八门的风筝给遮住了,在白
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路旁的桃树上开满了粉红的桃花,风一吹,那桃
花便像仙女一样,纷纷地落了下来,看着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
了起来。

他们帮着我拿出风筝也加入了放风筝的队伍。

我们使劲地跑,风筝终
于飞上了天,越飞越高,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自由地遨翔。

望着风筝,我们
都笑了。

回家的时候,我们去了舅舅的坟地。

爸爸妈妈告诉舅舅,外公外婆身体很好,
我们一家都很好,让他放心。

我也告诉舅舅,我的学习也很好,我们家还买了
新房子,马上和外公外婆一起搬进去住。

默念时,我一不小心说了句“祝舅舅
和大姨清明节快乐”妈妈捏了我一把,偷偷地望了外公外婆一眼。

我也吓得直
吐舌头。

没想到外婆却说,没关系,他们今天看到我们了,还听我们说了这么
多的话,一定很高兴很快乐吧
是啊,为什么不能说呢?不管是死去的人还是活着的人,我们都要快乐!清明
节也要快乐!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这时,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从我记事开始,每
年清明节的这一天,母亲就让我换上军色的春装,带着纸钱,领着我上坟去。

我们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担山,那儿离我家很远,要转好几道车。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很高兴去上坟,因为母亲在坟前一烧纸钱,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满山遍
野地到处玩,直到母亲把我拖上车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去上坟不再又玩又闹了,而是逐个逐个地观察每一座坟。

有一次我发现在一座破烂不堪的坟前,从来没有纸钱烧过的痕迹,我很奇怪,就弯下腰,仔细辨认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着什么“生前曾参加过抗美
援朝的战斗”,而且他还是个外乡人哩!咦,他应该埋在烈士墓园吧!为什么
上面没有一个亲属的名字?
我带着疑问跑去好奇地告诉母亲,母亲没有抬头,只是缓缓地说:“唉!你拿
些纸钱去为他上坟吧!”我接过了母亲递来的一叠纸钱。

走到了他墓前,一边
往火里扔纸钱,一边喃喃地说:“从来没有人来为您上过坟,您一定很寂寞吧,我虽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认识您,但您当年一定是个功臣,如今尸骨却流
落他乡,我为您烧一些纸钱吧……”这时,一双手温和地扶住了我的双肩,我
回头一看,原来是母亲,她轻轻从我手中拿了一些纸钱,扔向火中,纸钱打着
旋落在火中,一张,两张、四张……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亲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她不能上坟了,而我一
个人去她又不放心。

于是我们就在室外烧纸钱,母亲扔一些纸钱就说:“爹!
您接着吧!小远(我的舅舅)拿着……”
纸钱只剩下最后一叠时,母亲把它递给我说:“小咏,你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
烧吧,唉!没人给他上坟怪可怜的。

”……火光映着我的脸,我在心里说:
“安息吧!明年清明节时,我一定为您去上坟!”一阵风吹了过来,把纸钱烧
过的灰烬吹走了……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星期六,我们全家去老家为祖先扫墓。

到了祖坟所在的山坡上时,我就拿起扫把,把祖坟周围的落叶等垃圾扫得干干
净净。

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细细地擦着墓碑。

经过一番有力地擦
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样一尘不染,光亮如新。

没多久,祖坟就
被我们扫好了,我们祭拜后,便走回老家吃午饭。

吃完香喷喷的午饭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节是个祭拜祖先的
节日,是我们大家应该做的,扫墓的我们要表扬,想来却不能来的也要给予表扬。

但从来没有想过扫墓的人应该受到批评与谴责!大家有没有想过,祖先功
劳有多大?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土地,让我们有地盖房,有地耕种……大家有没
有想过,如果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祖先的功劳不可没啊!而现在有些人到
了清明节,却丝毫没有扫墓的想法,把已过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凭野草长
满坟墓。

这样的人难道不应受到人们的谴责吗?
又是一个清明节,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
上行人欲断魂……”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春风阵阵,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们学校放假三天。

我爸爸
领我去上坟,我们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那儿离我家很远,要走很远
的路。

记得小时候,每年清明节的这一天,爸爸就领着我上坟去。

我总是很高兴去上坟,因为爸爸在坟前一烧纸钱,就管不着我了,我便到处玩,直到爸爸来找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去上坟不再又玩又闹了,而是逐个逐个地观察每一座坟。

准备齐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地跟随着爸爸去上坟了。

走到半路,我突然产生
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清明要上坟呢?”于是我询问起爸爸来,爸爸滔滔不绝地
讲了起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
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爸爸顿了
顿接着讲道“清明节上坟一方面怀念亡故的亲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
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来人往前往上坟,扶老携幼的情形,看着、看着,爸爸又在叫我了,
过了一会,我们回到了家。

感觉很累。

不过,虽然很累,但我很高兴,学到了
知识,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义的。

大家想必也去上坟了吧?不妨把你们上坟的过程也说说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