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之君子“砂玉方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砂之君子“砂玉方壶”
作者:朱荣强
来源:《江苏陶瓷》2015年第08期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陶艺品,属于中国文化的瑰宝。
作为一种工艺品,紫砂壶实用性强,用其泡茶历久弥香;造型精致。
适于鉴赏把玩:艺术的升华,更给人以精神填充。
因紫砂壶材料的特性,可吸收茶色、茶香、茶味,为避免茶汁分子互窜、茶味混合,一把紫砂壶只能泡一种茶,有“一壶不侍二茶”之说。
1.型似君
紫砂壶形态万千,多借于古代“天圆地方”之说,象天法地、融合万物,多含哲学。
紫砂“砂玉方壶”(见图1)似圆带方,讲究以方为主、方中寓圆、曲直相济,个性十足,方圆搭配和谐:耳型壶把,虽圆却方。
端握舒适:方形壶盖呈立体状,与壶口紧密相切。
棱角磨圆,如碧玉贴身相佩;桥形钮立起,浩然正气骤升,顶天立地,端正有方;壶嘴与壶口、壶把齐平,微提壶把,水流如注,实用便捷;方形壶身,棱线设计为弧形,衔接上下壶之横轴线,增加视觉上的柔和感,如君子般的温润。
该作品形体优雅、古朴生动,轮廓分明、气势贯通,工艺精湛、比例协调,刚中带柔、柔中有刚;一方面,中轴线为整把壶的对称线,以左右对称之势,互相映衬,极富情趣;另一方面,壶身、壶盖、壶钮均为长方形,重叠而上、步步高升。
颇有节奏韵律之感。
古人云“君子如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就是说君子的德行若水一般随性。
既显大气,又无拘小节,说的又何尝不是“砂玉方壶”的精髓。
方与圆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方代表着正气、严谨,是为人之本;圆寓意着灵活、圆融,是处事之道。
而紫砂“砂玉方壶”方圆并济、相辅相成。
以流畅的线条融人方壶的设计,通过紫砂艺人精准的计算、角度的抉择,更加虚虚实实,充满层次感和空间感;力度的把控使紫砂壶线条有力,衔接圆滑完美,界限分明对称,气度饱满。
紫砂陶艺常采用形象、寓意、谐音等手法将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揉合其中,“砂玉方壶”虽简约古朴,但观之必不会忽视壶底四角
隐约可见的“福”字。
四边刻有花纹,凸显出中华民族的生活价值观,折射出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不难发现福文化对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思想观的影响,紫砂“砂玉方壶”四角隐约可见的“福”字,不仅起到点缀美化的作用,还增加了壶的思想内涵,传达出对人们生活的美好祝愿。
2.德如君
素来惊艳紫砂艺人的制壶技艺,将紫砂壶设计的灵动把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热衷、对自然的向往、对生命的体悟都融人到自己的作品里。
使每一种作品都孕育着灵魂,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延绵至今。
我国向来推崇儒家和道家思想,紫砂壶又承载着紫砂艺人和茶艺人的德性心境,因此,作品中往往贯穿着各类哲学思想。
孔子曰“君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岔思难,见得思义”,其大致意思是说,君子应有九思,要看得明,听得清,脸色温和,态度庄重,言语诚实。
做事谨慎,不轻易迁怒于人。
要多问、多思,直至掌握事物的本意。
而“砂玉方壶”从视觉上来讲。
端正大方、转折圆润、色泽温和;从感官上讲,态度端正、沉稳内敛,严谨又不失活泼,独善兼济在时势。
方圆刚柔由本心。
如知识渊博的学士,无不散发着儒雅气息。
3.创作特点
“砂玉方壶”既继承了方壶的方正严谨,又融合了圆壶的圆融神韵,给人干脆利落、大度宽容的感觉。
作为方壶,“砂玉方壶”的制作遵循了以下原则:
对称性。
中国的建筑设计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对称性,其灵感来源于人体、蝴蝶等自然事物,这种有机的模糊给人以抽象之美,为避免壶身凹凸不平,破坏方正之感,“砂玉方壶”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力度的把控,厚薄均匀;壶身左右对称,布置规则,凸显其均衡、庄重的特点,增加稳定性。
方壶造型属于立体型,因此,其结构的对称性既符合自然常规,又遵循中国的传统思维,给人以粗狂奔放的美感。
挺括性。
紫砂“砂玉方壶”本为方壶,但壶身线条设计为弧形,向外凸出,观赏该壶时获得更为宽广的视角和舒适的视野;弧线与直线相互映衬,视觉上更为挺脱。
同时,该设计模式增加了壶的容量,更具实用性。
精巧性。
俯视紫砂“砂玉方壶”,壶盖和壶身两个方形,壶钮位于壶盖正中,设计精巧;从侧面看,壶钮、壶身、壶盖犹如一体,产生叠加的效果,简洁整齐、层次分明、画面感强,在衔接处的细节处理上耐心细致,使之光洁无痕。
由古至今,紫砂陶艺以其独立特行的人文气息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里,生生不息;以其端庄大雅的艺术灵魂,引领着各类文人墨客的精神领域,璀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