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违法转包合同法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违法转包合同法规定
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工程转包现象较为常见。
然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工程转包行为是被禁止的。
本文将对工程违法转包合同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析。
一、工程转包的定义及分类
工程转包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将其承包的工程建设任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转让人退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
根据转包的范围和方式,可分为全部转包和部分转包两种形式。
二、违法转包的法律规定
1. 《建筑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建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违法分包,是指下列行为:
(一)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
(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
(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本条例所称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
3. 《民法典》的规定
《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一条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
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三、违法转包的法律后果
1. 合同无效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违法转包行为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合同权利义务关系。
2. 法律责任
违法转包行为将导致承包人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
3. 赔偿责任
违法转包行为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其他利益相关方造成损失的,承包人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我国法律法规对工程违法转包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旨在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筑企业在承包工程后,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进行违法转包。